青島31家圖書館結盟 千萬冊圖書可館際互借

2020-12-19 青島新聞網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普通市民除可借閱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還能共享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系統行業單位內部的圖書館資源,這一「跨界」圖書館服務網絡的共建,正在青島變為現實。10月11日,青島市圖書館聯合不同行業系統的30家圖書館,共同發起成立了「青島圖書館聯盟」。除作為公共文化設施的12家公共圖書館外,聯盟成員中的駐青高校圖書館、駐青科研院所圖書館、黨校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等都將不同程度地面向社會開放,讓市民共享千萬冊館藏及數字資源。

突破行業壁壘實現資源互補

在11日的成立儀式上,青島圖書館聯盟確立了「資源共享、協作聯動、互補多贏、文化惠民」的宗旨,作為發起者之一,市圖書館館長於婧表示,全市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科研院所的圖書館過去合作較少,此次聯盟的成立打破慣有界限,遵循「共建共享」原則:「聯盟成員已達成共識,將不同程度地面向社會開放,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獻信息,共同構建青島地區的文獻信息服務網絡體系。」

據介紹,青島地區的圖書館,館藏量較多的300多萬冊,少的十幾萬冊,而30家圖書館聯合起來的館藏總量將達到3000多萬冊,電子圖書超1700萬冊。市圖書館輔導部主任劉佳告訴記者,公共圖書館的大眾閱讀類資源比較豐富,但專業類書籍較少,無法滿足有專業研究需求的讀者;而高校、研究院所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的專業文獻藏量相對豐富,恰與公共圖書館形成互補,可最大限度地滿足專業研究型讀者的需要。

「館際互借」為讀者帶來便利

在圖書館聯盟服務列表中,記者看到,目前已有6家駐青高校圖書館承諾,將為市民讀者提供辦證借閱圖書的服務,包括: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中國石油大學圖書館、山東科技大學圖書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恆星學院圖書館、黃海學院圖書館。雖然受硬體設施規模和工作人員數量的限制,這些駐青高校圖書館都分別對借閱人數或者借閱服務項目進行了限定,但聯盟成員已就「開放」達成了共識。

有11家專業圖書館還承諾,將提供文獻傳遞、聯合參考諮詢服務。如部分駐青科研院所的圖書館,以前只為某些特定專業群體提供「代查代檢」的專項服務,聯盟後,它們將拓展服務群體,面向普通市民讀者提供同樣專業的信息集納服務。

另外,「館際互借」這個專用名詞也開始與普通市民讀者發生關聯。此次,聯盟內有8家高校圖書館將面向普通市民提供「館際互借」服務,這八家圖書館分別是青島大學圖書館、青島理工大學圖書館、青島農業大學圖書館、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圖書館。

劉佳解釋說,現在普通市民如果想借閱上述圖書館的圖書,直接借閱又難以達成,就可向聯盟的任何一家成員館申請「館際互借」,由聯盟圖書館之間籤署相關協議,進行擔保,並給予館際聯絡,再收取一定的押金,就能借閱到圖書。雖然過程相對複雜,卻為有需求的普通讀者提供了便利,凸顯了聯盟的優勢。

「跨界」形式走在全國前列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茲恆昨日評價「青島圖書館聯盟」:它具有自己的特點,首先在「跨界」的形式上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曾親歷了首都圖書館與北京大學等高校圖書館達成聯盟的劉茲恆說,當年北京大學一作出開放承諾,市民讀者就蜂擁而至,一度出現了有限的校園設施資源被擠佔的尷尬局面。這讓他意識到,不應該狹義地將「聯盟」理解為硬體設施的開放與佔有,而應著力於文獻信息內容的傳遞共享,探索多種方式的圖書資源利用。

而這也是「青島圖書館聯盟」未來想要達成的願景。於婧向記者透露,下一步,青島圖書館聯盟將吸納包括中學、專科學校、大型企業、醫療機構等更多的社會信息服務機構加盟,不論公辦民辦,它們將會共享聯盟信息資源,搭建聯合資源檢索平臺,以更少的投入獲得更廣泛的文獻信息資源供給。

於婧描繪聯盟未來共建資源檢索服務平臺的願景:「讀者可以通過這一平臺,檢索到任何一家聯盟成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包括它們的書目資料庫,像逛淘寶店那樣,加入借閱筐,一點即得。」在她看來,青島地區不同行業的圖書館,應在文獻信息體系的建設上形成完善的發展規劃,理想的狀態是,在逐步完善各自文獻信息體系的基礎上,讓市民最大化享受不同學科的圖書需求。

青島圖書館聯盟部分服務內容列表

·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

可辦理校外讀者證,暫定每年200個,諮詢電話:66786095。對外有償提供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定題服務。校外人員持有效身份證件在嶗山校區圖書館大廳辦理登記手續後,可入館觀看文化展覽、閱覽報刊等。

·青島大學圖書館

·山東科技大學圖書館

市民讀者可憑身份證,交納200元押金辦理校外讀者證,持證讀者可以享受文獻閱覽、外借服務,市民讀者可在校內免費使用該館的數字資源,還可享受參考諮詢、定題服務、代查代檢、科技查新、科技評估、文獻傳遞等服務。諮詢電話:86057919。

·青島理工大學圖書館

提供文獻傳遞、館際互借、參考諮詢、教育培訓、定題服務、代查代檢等服務。讀者也可以在校園網內免費使用圖書館數字資源。諮詢電話:85071721。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文獻信息中心

該館屬於科研機構圖書館,館藏專業性較強,2/3為外文文獻,讀者可以事先預約並憑單位介紹信到研究所內使用該館數字資源,有償享受文獻閱覽、文獻傳遞、參考諮詢、定題服務、代查代檢等服務。諮詢電話:82898763。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圖書館

以哲學社會科學文獻為主,擁有多種大型全文資料庫並自建有特色專題資料庫,可為市民讀者提供在線參考諮詢服務。諮詢電話:0532-85908233。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圖書館

向市民讀者提供中外文網絡版醫學文獻資料庫文獻傳遞服務。僅提供醫學資料庫文獻傳遞服務(不含紙本書刊),不接待讀者到館閱覽、借閱、電話諮詢。館藏特色以各種醫學資料庫為主。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為市民讀者全面開放,提供圖書借閱、報刊閱覽、數字資源使用等服務。市民讀者可以憑身份證,交納定額押金即可辦理校外讀者證,享受紙質及數字文獻閱覽、外借服務及文獻傳遞、館際互借、參考諮詢等服務。諮詢電話:86105519。

·青島黃海學院圖書館

館藏特色為工程類圖書,向市民讀者提供文獻閱覽、外借服務、文獻傳遞,讀者可在校內免費使用該館數字資源。諮詢電話:15712744642。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圖書館

以外經貿學科為特色,為市民讀者提供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諮詢電話:55761112。(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李魏)

相關焦點

  • 桓臺縣圖書館實現與淄博市圖書館館際互借
    近日,桓臺縣圖書館正式啟用二代身份證辦理個人圖書借閱業務,讀者只需要憑本人二代身份證到圖書館進行註冊,即可成為桓臺縣圖書館的有效讀者,並可在全縣各個分館借閱圖書,通借通還。持有桓臺縣圖書館原借書證的讀者,即日起可到圖書館辦理退老借書證手續,並進行身份證註冊。目前,桓臺縣圖書館的讀者證分借書證、身份證借書證兩種。持有借書證的讀者每證每次可借圖書1冊,全面推行身份證借書證後讀者每次最多可借閱圖書3冊,借期為30天,不僅方便了讀者,更提高了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對充分調動讀者借閱積極性,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桓臺」有著重要意義。
  • 上海圖書館將面向全國高校實現館際互借
    東方網通訊員朱偉芬11月9日報導:上海圖書館與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達成合作意向,將於11月10日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召開的「CALIS館際互借服務發布會議」上簽訂合作協議,發布上海圖書館面向高校的館際互借(原書外借)服務。
  • 甘肅:「館際互借」實現公共圖書館互聯互通
    人民網蘭州12月7日電(牟 健)日前,記者從甘肅省文化廳獲悉,為整合圖書館資源,盤活全省各級各類圖書館資源存量,近年來,甘肅省文化部門在推進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同時,積極促進全省圖書館「館際互借」,籤訂了《館際互借與原文傳遞協議》,實現了與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廠礦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技專業圖書館館際互借和信息傳遞,初步達到了各級各類圖書館之間的互聯互通。
  • 廣州大學城十校圖書館可互借 新管理辦法出臺
    大學城十校圖書可上門互借  廣州大學城十校圖書互借「升級」啦!省高校圖工委日前發布《廣州大學城十校圖書館通借通還服務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從10月1日開始,師生只需帶上有效證件就可免費進入大學城十校的所有校區圖書館閱覽,申請後還可前往其他九校借閱圖書。
  • 政府圖書館「結盟」咖啡店 青島讀書場所遍地開花
    政府圖書館「結盟」咖啡店 青島讀書場所遍地開花 2015-07-02 17:24:31趙玥博 攝    青島市大學路咖啡一條街的咖啡館內都布上了圖書一角,並命名「啡閱青島」。 趙玥博 攝   中新網青島7月2日電 (趙玥博)「我們將圖書館的文學歷史類、社會科學類和旅遊休閒類圖書近3000冊配送到咖啡一條街的咖啡店內,讓咖啡館由單純的休閒場所打造成一個能夠提供閱讀體驗的館外圖書服務點。」
  • 【畢業季】圖書館畢業離校指南
    為幫助大家順利完成離校手續,小圖為你制定了圖書館離校指南。請遵循指南所示,安全有序地辦理手續。畢業手續包括歸還圖書館所借圖書(本校圖書館借書、館際互借圖書、匯採平臺借書)、提交電子版及紙質論文、列印畢業生《法大圖書館記憶》。
  • 館·舍 | 中山大學南校園圖書館
    中山大學圖書館一貫秉承公平、開放、共享的圖書館理念和優良傳統,以 " 智慧與服務 " 為館訓,不斷完善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目前,圖書館引進了先進的 3M 安全監測系統,實行藏、借、閱、網一體化的管理與服務模式。圖書館周開館時間 100 餘小時,網絡服務每日 24 小時不間斷。
  • 蘇浙皖滬三省一市公共圖書館共同倡議——長三角借閱圖書「通借通...
    在路上的差旅客和通勤的上班族,離開自家書房或所居住的城市,是否仍可無障礙地享有圖書借閱服務?未來在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公共圖書館,這一場景有望實現。為全面提升區域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南京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和安徽省圖書館日前向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的公共圖書館發出「城市閱讀一卡通」倡議書,號召各館共同實現「借閱辦證零門檻,文獻傳遞無邊界,個性服務通全域,通借通還重實效」,讓愛書人一路走來一路讀。
  • 閉館修煉報告:復旦圖書館「非常態」下的應變與規劃
    送書到家5月7日,復旦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疫情期間為未返校師生推出「送書到家」新服務的通知,這篇文章迅速在朋友圈被瘋轉,不到一天時間閱讀量近萬。通知提到,自5月7日起,讀者只需註冊、登錄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際互借系統,填寫借書申請並提交後便可靜候快遞到家,圖書寄出費用由圖書館承擔,還書時間則統一延長為9月30日。
  • 太原市圖書館舉辦全民閱讀年度盛典
    2019年「閱美太圖書香太原」全民閱讀年度盛典於12月28日在太原市圖書館舉行。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自2020年1月1日起,太圖文獻借還服務再升級,持太圖讀者證的讀者均可以多借2冊圖書,最多一次可借10冊圖書。
  • 最美大學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
    中山大學圖書館創辦於1924年,是中山大學的信息資源與服務中心,初名廣東大學圖書館,由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政法專門學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和廣東公醫學校的藏書合併而成,其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兩廣優級師範學校藏書樓。
  • 犀湖明珠——交大圖書館
    目前館藏總量近700萬冊(件),其中紙質藏書370萬冊,以及近年來大量引進和自建的國內外數字資源,包括各類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約300餘萬冊(件)。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注重加強紙本文獻和電子文獻的整合利用,加快特色資料庫和網絡資源導航庫建設,拓展與國內外其他單位進行文獻交流和合作的途徑,形成了以紙質資源、電子資源和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服務支撐的「三級互補」文獻保障體系,較好地滿足了全校教學、科研和學科發展對文獻信息的需求。
  • 青島書蟲福利:圖書館借書證在手,可下單免費看新書
    只要你擁有圖書館的借書證,就可以成為「選書員」。 「你選書我買單」活動操作非常簡單,在書城刷身份證,在網上書店輸入借書證號碼,就可以完成選書借閱操作。每名讀者可借圖書數量及金額,由所持借書證類型及押金金額決定。 讀者選書的時效性更強,針對性更強,並且實現每本書的借閱量都大於1。
  • 四川的圖書館,有內涵!
    2014年建成後的省圖書館新館能容納館藏圖書500餘萬冊,集典藏整理和傳統服務、數位化服務、遠程服務於一體,將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公益性文獻信息基地、數據中心、區域文獻網絡中心、專題文獻研究中心和大眾文化教育活動中心。
  • 2020開學季 | 這裡有一份《圖書館資源與服務指南》請查收
    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借閱、電子資源、圖書薦購、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參考諮詢、信息素養教育、論文收錄引證檢索、研修間預約、電子閱覽室等多類型、全方位、信息化服務,為讀者創建了安全便捷的借閱環境,為全校師生提供了重要的文獻信息保障服務。
  •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 探索服務新思路 借閱證升級借閱量提高
    為了更好地提高圖書流通率,呼和浩特市圖書館在不斷豐富館藏圖書數量和種類的同時,開展了多種多樣的促進圖書流通的服務形式,包括啟動圖書流動車公交服務模式,在全市範圍內建立數量眾多的分館、鴻雁書房和圖書流動點,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等。
  • 這樣的圖書館怎能不愛!
    圖書館可容納300多位讀者閱讀學習,更是為大家提供了多樣的桌椅搭配組合,大量分布在圖書館一層和二層,傳統長條桌椅、舒適的小憩沙發、隔間式卡座、私密閱覽卡座應有盡有,兼顧開放與私密。無論是習慣獨立思考的您,還是樂於找上三五好友,一起共同學習的您,都能在這裡找到舒適的空間。
  • 上海臺北兩市圖書館開展館際圖書交換
    同時,上海圖書館與臺北市立圖書館籤訂的備忘錄約定,雙方將在遵循兩地有關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就圖書、文獻傳遞服務、參考諮詢及人員等進行交流與合作,主動相互提供協助。雙方將定期提供對方書目,以供選擇與交換,交換的圖書可為近三年之館藏副本或最近出版品。
  • 日本留學:大學院圖書館——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在1923年時的大地震完全付之一炬。新的總圖書館於1928年接受洛克菲勒基金的贊助興建。整個東京大學圖書館包括總圖書館及60餘個系所分館。總圖書館包括地上五樓及地下一樓,面積為17,850平方公尺。圖書館下設有圖書館委員會,負責全校圖書館館務政策之決定。
  • 福建這所大學的圖書館面積全國排名第一
    廈門大學圖書館設立於1921年,著名圖書館學家裘開明任首任館長,鄭天挺先生曾參與首屆圖書籌備工作,博物館學家馮漢驥、文學巨匠林語堂、金融學家朱保訓等都曾任職於此。館藏紙質文獻367萬冊,期刊7500餘種,電子期刊5.55萬種,電子圖書281.07萬種,學位論文322.12萬種,電子資料庫399個,此外,多媒體資源館藏總量達4.59萬種、15.5TB。支持通過網絡24×7的館藏目錄、電子文獻、館際互借、參考諮詢、文獻徵訂、新書刊報導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