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特產眾多,作為沂水人可能都沒法都說出來,常常去訪客探親需要帶特產的時候不知道帶什麼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
沂水板慄
板慄是沂水特色果品之一,全縣31個鄉鎮都有種植,主產區在崔家峪、夏蔚、院東頭三個鄉鎮,總面積3.5萬畝,年產板慄210萬公斤,與棗、柿、核桃並列為沂水縣四大傳統乾果產品,也是沂蒙山區的特色產品,遠銷日本及東南亞和國內各大中城市,產品享有很高的盛譽。
沂水板慄栽培歷史悠久,和柿樹等一樣,上百年的零星栽植的大樹就有5000多畝,400年以上的樹齡至今仍枝繁葉茂,年年果實纍纍(如:沂水縣院東頭鄉下峪村有一棵明朝載植的老闆慄樹,樹高14.1米、胸徑1.88米,平均冠幅20.5米,年產板慄500公斤,被譽為「板慄王」 。
1941年,日軍秋冬大掃蕩時,糧食嚴重短缺,「板慄王」所產板慄救了許多傷病員和嬰幼兒的生命,被當時的部隊和當地群眾稱為「救命果」。)。
主栽品種20多個,早熟品種以處署紅、雙合大紅 等為主,中晚熟品種以石豐、海豐、燕紅、巖底板等品種為主。近年來,隨著山區開發的深入進行,科技意識的加大和普及,果農採用高接換頭大量改劣換優,廣泛引進高產優質良種,板慄的質量產量有了極大的提高。
沂水綠茶
沂水綠茶,是沂水縣高山茶業合作社依託山東蒙山龍霧茶業有限公司的加工農產品。沂水綠茶基地是全國綠茶生產基地最北端、高山綠茶,品質優良,富含胺基酸和茶多酚。
地處山東省內陸山區的院東頭鄉是沂水縣最大的綠茶產區,這裡生長著2000多畝五六十年代南茶北引時期遺留下來的茶園。由於當地處於北緯36度的山區,屬高緯度內陸山茶區,,晝夜溫差和光照明顯高於全省其它產茶地區,所產綠茶內質好、香氣高、耐衝泡,很受消費者歡迎。
沂水綠茶產於山東省臨沂市轄區的沂水縣院東頭鄉、高莊鎮、夏蔚鎮、泉莊鄉、崔家峪鎮、黃山鋪鎮、姚店子鎮、許家湖鎮、四十裡堡鎮、龍家圈鄉、諸葛鎮、沂水鎮、道託鄉、高橋鎮、沙溝鎮、圈裡鄉、馬站鎮、楊莊鎮、富官莊鄉,總面積約2434.8平方公裡。
蒙山霧茶
蒙山龍霧茶是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的特產。蒙山龍霧茶不僅具有「葉片肥厚、耐衝泡、內質好、滋味濃、香氣高」一般山東綠茶的特點,還獨具「花芽和鮮果的清香,充滿濃鬱的山野氣息」,屬山東綠茶之上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竟爭力。
公司茶葉基地零星散布在群山之中,這裡空氣清新,氣候溼潤,光照充足,是優質茶葉原料生產基地。茶樹大多散布在向陽山坡、崖壁山顛、溪旁澗側,研究證明,茶葉臘質層增厚,內質含量增加。
公司注重經典工藝與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探索出一套獨特的山茶加工工藝,加工生產的茶葉獨具山東山茶特點,品質優良,口感純正,具有鮮果香和花芽香,深受消費者喜愛,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和德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沂水山楂
農諺道:「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前後,正是山楂成熟的季節,在山東省沂水縣諸葛鎮常莊村種植的千畝山楂園內碩果纍纍,一簇簇紅彤彤的山楂壓彎枝頭,果農們忙著採摘銷售,山楂園裡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據了解,該村種植山楂已有50多年歷史,種植面積達到1000多畝,是個名副其實的「山楂村」,僅種植山楂一項,每年能為村民增收300多萬元。
沂水縣崔家峪鄉上龍口村有一株百年樹齡的山楂樹,樹高6.63米,樹冠佔地109平方米,幾年來產量都在400公斤左右,最高年產達585公斤,被稱為「山楂王」。
沂水這些特產都很好,送禮也很有品味,又有地方特色,是絕佳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