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中提到: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鏡子在生活當中是人們離不開的一個工具,不僅僅只有審美、梳妝打扮、整理衣服的功能。鏡子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看自己的過錯。也就是可以起到全面認知自己和監督自己更好發展的一個作用。
中國的歷史其實也可以在其他國家的歷史課本中找到更全面的評價,比如說美國歷史課本到底是如何寫中國狀態的呢?其實美國歷史課本當中,關於中國的篇幅也僅僅只有20頁左右。而這20頁的內容裡面,大多是圍繞這6位中國人。
第一位就是孔子,他出生於公元551年,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奠基者。當然,孔子除了政治運動、文學等各方面的歷史作用之外,孔子還有一個最大的貢獻可能容易被後世遺忘。那就是創辦了私塾教學的模式。現在人們一提到民間辦學的第1人,那必須要提到孔子。孔子去世於公元前479年,是中國儒學文化的先聖者。
第2位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嬴政也是國人心中的驕傲,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去世於公元前210年。在中國之外的其他任何國家裡,秦始皇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統一了中原。這一點比國人對於秦始皇的認知還要高,秦始皇統一了中原,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個基盤的作用。
甚至有很多國外的歷史專家認為,如果歐洲曾經出現了一個秦始皇,那麼現在歐洲不可能會有那麼多政權。甚至相對而言會更加的統一、和平或者友好。可見,秦始皇在國際歷史學家眼中的政治功績有多高。
第3位人物就是漢武帝。如果說秦始皇完成了中原的大統一,那麼漢武帝就是在秦始皇的基礎上,完成了大一統的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出生於公元前156年,去世於公元前87年。漢武帝主要是對於民族之間的融合,對於抗擊匈奴維護國內和平統一發展,加強國內各方面大一統局勢,有過前無古人後來者的貢獻。
緊接著就是唐太宗與武則天這兩位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出生於公元598年,去世於公元649年的唐朝第2位皇帝。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第1位被官方承認的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這兩個人放在一起說,是因為國際歷史學者們認為,唐朝的這兩位皇帝將科舉考試以及國內的經濟發展,推向了超級大國的高峰狀態。
其實李世民和武則天之間還有一個皇帝就是李治,雖然他的政治功績在國內百姓眼中也一樣值得尊敬。但是國際影響力相對於李世民和武則天而言,要小一些。
最後一位歷史人物就是鄭和。鄭和最典型的歷史貢獻就是外交家這個身份,因為七下西洋,曾經將腳步踏到了南美洲以南部分。可以說,這比歐洲15世紀進入新航海時代要早100多年。這是鄭和作為明朝時期的中國人,最偉大的歷史貢獻。鄭和出生於公元1371年,去世於1433年,對於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那個時代最積極的作用。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共歷經了24個朝代,四百多位皇帝,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故事,尤其是我國那些傳奇的歷史人物,也非常讓大家感興趣,故而筆者今天推薦的這本《中華上下五千年》,就講述了許多我國歷史上那些鮮為人知的人和趣事,就連美國歷史書上,都記在了我國最具影響力的6位傳奇人物,原價278,現價僅158元就能買到手,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