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銳 珠海拱北口岸附近正在謹慎推出一項服務——至少兩家核酸檢測機構對外宣布,可以提供2-3小時的「快檢」,費用是在12小時內出結果的常規核酸檢測75元/次基礎上,再加500-600元。這項服務主要是針對需要臨時、緊急過境澳門的人,2020年12月底開始在微信群內以「私聊」方式推廣。
2021年1月2日晚上8點左右,澳門工作的何志雄下班後,通過關閘-拱北口岸返回珠海,在距離出境大廳幾百米處的服務點完成一次核酸檢測採樣,整個過程大約3分鐘。他沒有提出「加急」要求,按照常規流程,核酸檢測結果會在次日清晨同步至粵康碼,過關刷二維碼即可。憑藉這份電子報告,他可以在未來七天往返珠海、澳門兩地無需隔離。
這是澳門針對中國內地居民14天內身處低風險地區、且21天內未曾到過香港或國外,豁免14天醫學觀察的入境方案(截止1月6日更新),簡稱「7天一檢」。
在珠海,政府定點核酸檢測服務自2020年5月起逐漸常態化應對上述場景。何志雄屬於第一批豁免隔離的內地輸澳勞務人員。這樣的核酸檢測,他已經做了超過30次。他還記得,第一次排長隊做檢測時的慌亂,口岸附近只有一個服務點,輪候時間超過1小時。
中國拱北出入境邊檢數據顯示,2019年,拱北口岸是全國客流量最大的陸路口岸,日均40餘萬人次。這個數字在2020年2月因新冠疫情降至4萬人次,後隨著跨境工作者、商務往來人士不再集中隔離逐步回升。2020年7月3日,拱北口岸單日客流驗放量新冠疫情以來首次突破了10萬人次,而這10萬人次已佔全國出入境總量近六成。
澳門治安警察局資料顯示,2020年11月當月,澳門出入境總數約938萬人次,包括中國內地居民出入境約551萬人次,澳門居民約373.2萬人次。當中,經關閘口岸(對應珠海拱北口岸)出入境總數約830萬人次,日均約27.7萬人次。
實時顯示在出入境大廳巨大屏幕上的過境人數,讓何志雄忍不住算了一筆帳:核酸檢測費用75元/人,7天有效,每人每月4次花費就是300元。「每天20萬人,每個月是不是就有6000萬元?」他說,核酸檢測的生意肯定不錯,因為口岸附近的服務點越來越多了。他已經可以優先選擇願意「送口罩」,又或者採樣人員態度更好的那個。
這門生意背後,也藏有一個願望。一家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他們希望有一天「國門打開」,珠海能夠給全國提供一個參考方案。「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
民營醫院籌建核酸檢測實驗室
「過關需七天內有效核酸檢測報告,上衝醫院岐關核酸檢測點,8小時出結果,服務時間早上6點半至晚上11點。」
2020年12月30日上午,順著珠海拱北口岸出境大廳走出下電梯到負二層,這段話被循環播放。大約20米處,落地玻璃將諮詢臺、輪候區、採樣點分劃出不同區域,珠海上衝醫院不久前才在這裡設置了該院第一個核酸採樣點。
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官網顯示,上衝醫院是一家民營二級綜合性醫院。12月14日,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官網公布的核酸採樣點醫療機構名單中,6個政府定點核酸採樣點,珠海上衝醫院佔兩個名額。
宣傳廣播沒有提及,上衝醫院可以提供最快2小時的快速檢測服務。12月30日,珠海上衝醫院院長陳吉文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說,這是他們醫院自己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建成後才有能力提供的一項服務。
「新冠疫情發生以前,我們這樣的醫療機構並不符合建立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條件。」陳吉文稱,醫院的醫護人員最開始是參與社區的核酸檢測採樣工作,然後將採樣標本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2020年5月以後,隨著內地、澳門逐步恢復人員往來,他們感覺到珠海的核酸檢測需求量在一天天增大。
2020年7月,珠海、澳門相繼提出,對符合條件的跨境人士不再集中隔離的防疫措施。中國拱北出入境邊檢數據顯示,2020年7月3日-8月4日,1個月時間內,珠海、澳門之間最重要的拱北口岸單日驗放量從10萬人次,增至20萬人次。
「按照政府的規定,一般的核酸檢測要在12小時出結果,急診、住院的6小時出結果。但在實際的診療業務中,這種情況是理想化的。」陳吉文稱,送往第三方機構檢測的時間成本增加了醫院應對新冠疫情的風險。「如果沒有自己的實驗室,疑似病人檢測等6小時,甚至可能十來個小時,這個時間把病人放在哪裡對醫院的壓力就很大,一兩個還可以承受,7個、8個,沒有那麼多隔離室,就會讓整個醫院運作崩潰,反而不利於疫情防控。」
「7月份前後,我們開始論證要不要建核酸檢測實驗室,鼓勵我們這樣的醫院建PCR實驗室的政策也出臺了。」陳吉文稱,政府部門的人也向他們表達了鼓勵和支持,一直追問進度。「問我們什麼時候能建成,因為當時大家預判這波疫情可能沒那麼快結束,珠海需要有一旦出現突發情況能迅速把區域內的人員進行篩查的能力。」
「決定要建了可以說是不計成本吧。」陳吉文稱,他們做這件事特別不容易,資金投入並不是最大的難題,難在人力問題,很多專業人才需要外聘。「包括我們實驗室的總負責人,也是千辛萬苦挖過來的,從一開始設備運輸遇到物流問題,後來專家因為疫情隔離來不了,我們一邊視頻一邊安裝、調試,團隊一天天的磨合,也是波折重重。」
歷經小半年的籌建過程,2020年11月6日,珠海上衝醫院PCR實驗室正式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業務。「住院病人檢測結果可在6小時內查詢,特殊案例2小時內出結果,目前的日檢測能力是1萬份,實際目前檢測每天是一千多。」陳吉文向記者介紹。
核酸檢測服務點迅速鋪開
第三方檢測機構珠海慧心醫學檢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心檢測」)在珠海第一批政府定點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服務點名單中,並在核酸檢測需求量大增前迅速鋪設服務點。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珠海慧心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03月30日,註冊資本為2500萬元,登記住所為珠海市高新區唐家灣鎮創新三路60號廠房3樓,經營範圍是醫學檢驗科、生物試劑的研發與銷售等。
2020年5月,珠海市衛健局公布的第一批22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服務點名單中,慧心檢測採樣點有4個,除慧心檢測外,其他多數為公立醫院。在隨後6月公布的第二批10個新增核酸檢測服務點中,慧心檢測採樣點有9個。至2020年12月20日,慧心檢測公布的核酸檢測採樣點達24處,其中包括口岸附近採樣點8處。
慧心檢測的迅速擴點與大量招募檢驗人員在業內引發了一些不同聲音,公司以負責人業務忙碌拒絕了記者的採訪。一位曾與慧心檢測合作的醫療機構業務拓展負責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該院主要是為慧心檢測提供前端的採樣工作,採樣標本則送往慧心檢測的實驗室。「我們主要是保證採樣的準確性,後面的流程不管,合作方式上是沒什麼問題,只要是符合資質的就行,當然完全是自己的團隊穩定性會更高。」
2020年12月底,慧心檢測在口岸附近的一個採樣點通過微信群開始推出快速檢測項目,備註「有需要私聊」。該檢測點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提供的快速服務大約是3-4小時出結果,價格是700左右,如果量大價格可談。
一家公立醫院負責檢測工作的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該院目前已經能夠做到核酸檢測4小時出結果,但並沒有完全向公眾開放。「如果是找關係,或者有緊急情況,是可以提供的。」
上衝醫院院長陳吉文稱,與常規檢測相比,快速檢測要求從核酸採樣、運輸、檢驗有一套專門的團隊,類似包車專送。「我們專設了一步運輸車,一個司機24小時待命,實驗室三班倒,也是24小時待命。」
「簡單來說,如果前方收到快速檢測的訴求,可以從採樣點把標本立刻送到實驗室,或者受檢者直接到醫院採樣送實驗室,專項服務。」陳吉文稱,目前每天都會接到快速項目,但還是極個別的,通常是臨時過境的商務人士。
2020年12月30日,珠海市舉行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聞發布會通報,通報信息顯示,在核酸檢測能力方面,目前珠海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已達18家,單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提升到11萬份,與3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籤訂了協議,每天可以提供6萬份的檢測量。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何志雄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