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轉包後出現工傷,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案件回放

2016年4月,張某經包工頭劉某招錄到甲公司承包的工地從事雜工工作。一年後,他因工受傷。甲公司否認與張某存在勞動關係,不認可其屬於工傷,也未為張某繳納工傷保險。張某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確認與甲公司存在勞動關係,因張某是劉某招錄並支付工資,仲裁委員會、一審及二審法院均未支持張某訴求。2018年6月,人力社保部門認定張某工傷。張某再次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支付其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工傷保險待遇共100餘萬元。法院最終認定,甲公司在承包建築工程項目後,違反規定將勞務用工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且無相應資質條件的劉某,雖然甲公司與張某不存在勞動關係,但其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應依法支付張某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判決甲公司支付41萬元。

法官說法

該案是較為典型的用工單位違法轉包導致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案件。在這類案件中,所涉單位違反法律法規,將本單位承包的工程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勞動者是由上述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公司或個人招錄,因此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不存在勞動關係。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法官提示,用人單位或用工單位應提高守法意識,做到合法用工,依法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工傷保險設立的初衷,是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並降低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一旦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勞動者遭受工傷時,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等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均由承擔保險責任的單位支付,賠償數額大,違法成本高。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用人單位或用工單位切莫貪圖眼前利益,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違法轉包,依法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應注重安全防護,以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同時要及時確認保險狀態並留存相關證據,如遇用人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應及時主張權利。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管元梓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建設工程轉包後,發生工傷責任誰來承擔?
    2020-08-26 13:48:59 來源:勞動報★案情簡介某工程公司承包某建設集團公司的道路工程後轉包給第三人李某。李某以個人名義招錄任某為其工作,雙方未籤署任何協議。2018年7月13日,任某受李某指示乘坐李某名下車輛趕往工地時發生交通事故導致骨折。
  • 最高院最新判例:單位承擔工傷責任不一定要有勞動關係
    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職工發生工傷事故時,應由違法轉包、分包的用工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2013〕34號)第七條規定:」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根據上述規定,重慶興平公司應當承擔藺紀全因工受傷的工傷保險責任。
  • 層層轉包的工程背後,責任如何歸屬?
    近年來,建築工程轉包現象屢見不鮮,許多施工單位將招標承建的工程層層轉包給其它無資質的小單位施工,這導致問題接踵而來,萬一農民工出現意外受傷的情況,承包方為逃避責任,經常相互推諉,導致農民工維權艱難。
  • 最高法觀點:施工企業對實際施工人招用工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不認定存在勞動關係!
    ,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應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不能據此認定兩者之間存在勞動關係。【相關觀點】一、施工企業與勞動者之間沒有建立勞動關係的意思表示,與勞動合同雙方自願原則相悖;二、若認定施工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關係,則由施工企業承擔其勞動法上的責任,比如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繳納社保,承擔未籤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等。
  • 建築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應當由誰承擔責任
    【諮詢】一個工程所涉及到的項目很多,而且涉及到的工程款數量也很多,需要每一個單位進行協作配合,如果說出現質量問題的話,應當由誰來承擔責任?【解答】一、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就建設方與承包方而言,其責任一般由承包方承擔。《
  • 建設工程掛靠領域責任承擔問題的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前款第(四)、(五)項明確的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後,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即建設工程掛靠的實際施工人從事建設施工行為引發工傷糾紛,被掛靠單位有權向實際施工人追償。
  • 包工頭招用的農民工因工受傷,找誰要賠償?各方怎樣承擔責任?
    那麼,農民工與誰形成勞動關係?由誰承擔用工責任?發生工傷了由誰來賠償?本文作出簡要回答。一、農民工與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人、承包人之間形成勞動關係嗎?1、很長一段時間,部分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認為雙方形成勞動關係。
  • 存在違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時,工傷如何認定?
    專業工傷律師,專注於工傷認定疑難案件,工傷賠償、工傷賠償和交通事故交叉賠償案件。 在存在違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的工作中受傷,勞動關係不能認定,如何讓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職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
  • 工程被多次轉包的,實際施工人能否要求所有轉包人對工程款承擔連帶責任?|民商事裁判規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閱讀提示:在建設工程實務中,轉包現象較為普遍,部分工程甚至被多次轉包,而這又容易導致工程款付款情況不清、責任不明確。那麼此時,實際施工人能否避開複雜的責任梳理,直接要求所有的轉包人承擔連帶責任呢?本文通過一個案例揭示最高院對該問題的看法。
  • 勞動法官精解工傷用工主體責任中的7個實務問題
    這裡有個條文必須強調,《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工傷認定的前提是勞動關係。沒有勞動關係,能認工傷嗎?依據來了,勞動行政部門出臺通知規定對建築施工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轉包、分包不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或組織,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這些用人單位需承擔用工責任。
  • 承攬轉包工程 該找誰討要工程款
    一工程的勞務部分違法分(轉)包後產生付款糾紛,實際施工人除了主張末端轉包人承擔付款責任外,還主張中間違法分包的武漢某建築勞務方承擔連帶責任,這有法律依據嗎?近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
  • 工程質量事故的檢查由誰負責,工程質量責任誰來承擔?
    工程事故在生活中十分常見,通常由於建設管理,監管不到位,設計勘測有較大誤差,以及施工材料質量不合格等原因導致。越來越多的工程事故的出現,不僅會給公司企業勞動者帶來損害,也會給社會發展帶來影響。那麼,工程質量事故的檢查由誰負責,工程質量責任怎麼認定?網友諮詢:誰來負責檢查工程質量,如果工程質量處理問題誰來承擔?
  • 建設工程合同中,轉包與掛靠有啥區別?
    項秦律師 作一、如何判斷是屬於轉包關係還是掛靠關係?轉包人是指承包工程後不履行合同約定的責任和義務,將承包的全部工程整體或者肢解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給其他單位或個人施工的承包單位。轉包存在兩個法律關係:一是發包人與承包人之間的總承包合同關係,有關總承包合同的籤訂、工程施工和工程進度款支付與工程結算等均應按約定由承包人向發包人主張;二是承包人與次承包人的轉包合同關係,次承包人依據轉包合同進行施工,並向承包人負責,但次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並無合同關係,次承包人向承包人主張工程進度款和工程結算。
  • 勞務分包、轉包、內包、掛靠,它們有何不同
    勞務轉包:任何形式均被法律禁止  【案例】2017年8月,一家公司承包到一項勞務工程後不久便當起了「甩手掌柜」:將之轉包給包工頭李某。李某則僱請肖麗玉等17人施工。任務完成後,李某卻攜帶公司給付的工資逃之夭夭了。面對肖麗玉等索要工資的請求,公司認為,其已經付過,且其與李某之間的轉包因違反法律規定而無效,肖麗玉等自然無權向其索要。
  • 工傷醫療費報銷後,自費部分到底誰來承擔呢
    在員工發生工傷後,通常會由企業墊付醫藥費,等傷情基本穩定後,申請做勞動能力的鑑定,然後再進行工傷理賠。當你把所有的醫藥費單據都貼好後,醫保部門會進行審核,會剔除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單據,比如有醫藥費記錄,病歷上沒有記錄,或者也沒有掛號的。
  • 非直接合同關係轉包人或違法分包人對實際施工人的責任承擔
    但值得注意的是,江蘇省高院於2008年發布的《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2018年發布的《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均作出了與主流觀點截然相反的解釋,認為層層轉包中的所有轉包人、違法分包人均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江蘇省高院的上述意見事實上也成為實際施工人向非合同相對方的中間發包人主張權利最常援用的法律依據,出現在各地法院的判決書中。
  • 專業工傷律師:工地受傷沒有勞動合同能否認定工傷?(成功案例)
    【工傷認定難點】施工單位違法轉包給沒有用工主體責任的個人或者組織,個人或者組織招用的勞動者沒有籤訂勞動合同,工人受傷後如何進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部門是否以受傷工人不能提供勞動關係證明而不予認定工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工程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 最高法案例:承包人轉包工程,對工程質量問題連帶賠償
    承包人擅自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對因轉包工程或者違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造成的損失,與實際施工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應承擔賠償責任。大連市政公司主張:華錦化工公司明知大連市政公司將工程轉包給大連神溝公司的事實,故無權主張大連市政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最高法院:工程被多次轉包,實際施工人應該向誰主張工程款?
    作者:唐青林 張德榮 李曉宇 (北京雲亭律師事務所)閱讀提示:在建設工程實務中,轉包現象較為普遍,部分工程甚至被多次轉包,而這又容易導致工程款付款情況不清、責任不明確。那麼此時,實際施工人能否避開複雜的責任梳理,直接要求所有的轉包人承擔連帶責任呢?本文通過一個案例揭示最高院對該問題的看法。
  • 工程出現問題誰應該擔責?工程質量責任的問題又是如何規定的?
    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就建設方與承包方及建築施工方而言,其責任一般由承包方承擔。《建築法》第58條規定,建築施工企業對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建築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偷工減料。工程設計的修改由原設計單位負責,建築施工企業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