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飲料向來是牛股的誕生地,近十年來,A股不乏10倍以上增長的食品飲料股。此次疫情下,消費股成為了資金抱團的地方。5月以來,20多隻食品飲料股已創出新高,行業的估值已處在歷史高位。消費股還能繼續牛下去嗎?
6月2日,就在貴州茅臺股東大會「優惠」揭曉之際,貴州茅臺短暫刷新新高后回落,總市值一度突破18000億。過去兩個月,茅臺接連漲破1300,1400關口,日內更是被傳總市值逼近工商銀行。
茅臺每年股東大會幾乎都有被稱為「含權上漲」的行情,而這個所謂的「權」,不僅是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更是在股東大會購買「平價茅臺」的權利。不過今年茅臺的獎勵「縮水」,禮盒總價尚不如京東618節日單品便宜。
茅臺的上漲背後,是整體食品飲料行業個股的高估值——茅臺的絕對估值雖然高,但是食品行業更有一眾公司相對估值,比茅臺有過之而無不及。
消費股有許多優勢,比如現金流優秀,業績確定性高,有的知名品牌還擁有易守難攻的護城河。不過,消費股的高估值,歸根結底是來自市場對其未來高增長的預期,最終還是需要通過業績來維持。
而隨著「地攤經濟」的回歸,A股消費行業的正規軍,是否能夠頂的起那麼高的市值?
食品飲料股異軍突起,估值處於歷史高位
一季度報顯示,食品飲料成為極少數營收、利潤雙增長的行業。
5月以來,食品飲料板塊已有20多隻個股創新高。其中以貴州茅臺最為耀眼,市值超1.7萬億。除了茅臺,海天味業、三全食品、涪陵榨菜、洽洽食品、三隻松鼠等熱門消費股也都表現亮眼。
從漲幅來看,從2月2日至6月2日(疫情開市期間),食品飲料行業平均漲幅在31%,位列所有31個申萬一級行業之首。
而從估值來看,根據申萬宏源的數據,食品飲料、醫療生物、休閒服務這些消費細分行業的估值都排在行業前列。大部分市盈率已經處於歷史90%分位以上,部分甚至創歷史高位,估值偏高。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2日,申萬一級食品飲料行業目前的整體法測算的動態市盈率為37.96倍,平均值測算的動態市盈率81.44倍,僅次於計算機,遊戲,醫藥,電子通訊等常規高估值行業,也低於傳媒,國防軍工等盈利基數過低導致市盈率偏高的行業。
從歷史上來看,食品行業整體估值處在2011年以來的最高峰。也就是說目前食品行業的整體估值已經處在了近十年高位。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由於「八項規定」導致白酒利潤走向下行周期,加上一些三鹿和塑化劑事件導致乳製品,白酒行業相關企業出現虧損,食品行業的整體估值出現了由基數效益帶來的被動提升。但這並非由食品行業市場預期高所導致,故而目前的市場預期實則遠遠超越了2008年至2012年時期的水準。
食品行業PE歷史走勢:來源Choice數據
從感官上來說,茅臺,五糧液等白酒股波瀾壯闊的漲勢令人神往。但真正瘋狂的卻不是白酒,而是食品深加工行業。食品加工板塊在過去4個月平均上漲49%,在申萬二級行業中僅次於半導體和生物食品。相比之下,白酒板塊整體漲幅僅漲6.77%,意味著「富喝酒」,「窮屯糧」,食品加工作為基本保障是真正被市場得到炒作的板塊。
哪些個股特別不合理?
從估值結構上來看,食品飲料行業區間漲幅最大的行業來自食品綜合行業。過去四個月,食品綜合行業上漲65%,為所有食品三級行業漲幅最高的子行業。
在這個行業中,漲幅超過一倍的公司超過4家,分別是良品鋪子(+556%),鹽津鋪子(+144%),金丹科技(124%)和安井食品(114%)。另外,乳製品漲幅最高的公司為妙可藍多(+105.97%),這些公司共同構成了過去4個月食品行業漲幅的前5甲。
那麼,哪些公司估值特別不合理?
首先,從純粹的市盈率上來說,下屬公司的動態市盈率估值均超過100倍,其中妙可藍多,絕味食品和日辰股份在過去4個月漲幅巨大。
來源:choice數據
食品飲料企業中存在一些虧損企業,虧損或盈虧平衡企業的市盈率會失真。如果用市值/銷售毛利來做排名,那麼可以看到高估的食品企業包括如下。
來源:Choice數據
如果囊括對公司增速的考慮,一般來說,簡單分析習慣採用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率)來判斷相對增長,PEG值班越低,說明高估值名不副實。
來源:choice數據
如上圖所示,絕大部分PEG偏高的企業在過去4個月都有較大漲幅。其中安記食品和天味食品漲幅最高。
如果綜合上述表單,那麼多次「上榜」的天味食品,安記食品,妙可藍多,廣州酒家,桂發祥這五隻股票,無疑屬於全方位被高估的食品公司。
高估值還能延續下去嗎?
此輪消費股的上漲,一個原因在於市場認為隨著疫情的緩解,報復性消費將到來。不過就目前看,報復性消費或許是偽命題。
雖然疫情得以緩解,復工也在推進,但整體仍是漸進的過程。至目前,全國並沒有全面放開,同時由於海外疫情的爆發,國內面臨著輸入風險,這導致居民外出的消費意願依舊很難回到年前。因此「報復性消費」並未出現,行業呈現逐步復甦改善局面。
下半年的消費好於上半年是大概率事件,明年上半年的消費數據也會同比大幅提高。但消費行業復甦回到年前的水平,將會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
信普資產投資總監表示: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即使出現了,也不可能持久,當前的A股,可能還是緩慢震蕩向上為主,不要太寄希望於大牛市。
此外,目前食品飲料板塊的估值已處在較高水平。即便中長期看好該板塊的發展,短期內已經透支了未來的增長,市盈率達到了歷史峰值。對此,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表示:從長期看,消費賽道肯定沒有問題,還是能買的,但從短期看,消費整體板塊估值過高,不建議參與其ETF,而是應該精選其中個股。
歸根結底,食品飲料股現在的高估值,是基於未來業績高增長的預期。一旦未來的業績低於預期,股價便很可能急促下跌,並一蹶不振。承德露露、來伊份、元祖食品就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