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5月30日訊(記者 傅昱佳)5月29日,以「把握新機·產業聯動·共促發展」為主題的中國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暨首都會展經濟高峰論壇(以下簡稱「會展業發展大會」)在京舉辦。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
會上,《中國會展》雜誌社總編輯蘭宇鑫、世界貿易網點聯盟主席布魯諾•馬塞爾(Bruno Masier)作為雙方代表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商榷決定,世界貿易網點聯盟繼續作為第二屆進口博覽會會展業官方唯一配套活動的第二屆中國會展業國際經貿論壇聯合主辦方,並開展全方位、深層次、長期性的戰略合作,攜手共促會展業發展的新篇章。
高屋建瓴 指明方向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機械行業的發展狀況,他指出會展業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和某種程度上也作為一種象徵,已經成為產業及企業之間,產品與技術交流展示互動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成為產業與社會、企業與用戶之間互認、互通,貿易往來的綠色通道。也成為助推產業、開拓市場、提質增效的有生動力。
他就會展業當前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一,我們應該把會展業放在發展的大環境、大背景下來思考和謀劃。第二,要把會展業置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當中,來培育和壯大。第三,要把會展業擺在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格局當中來加強和創新。
(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王東堂)
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王東堂在大會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會展業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據商務部的數據統計,目前全國室內面積在5000平米以上,同時正在運營使用的專業展館211個,可供展覽面積共計1000萬平米。今年一季度,在全國專業展覽場館舉辦各類展會共計898場,展覽總面積達到1750萬平方米。中國可供展覽面積和展會舉辦規模均穩居世界首位。
下一步,商務部服貿司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展覽業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強化行業政策的頂層設計、細化改革管理舉措,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釋放展覽行業潛能,著力促進展覽業開放創新和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完善體制機制、培育發展平臺、深化國際合作、夯實行業基礎」四個方面的工作。
(中國會展業國際經貿論壇組委會主任王志平)
中國會展業國際經貿論壇組委會主任王志平在演講中指出,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經濟全球化與單邊保護主義的激烈角逐。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不斷深入人心,中國也在全球展覽業格局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思想多元化、產業科學化、貿易全球化,對中國會展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我們應該正視現狀,有針對性的發展。
針對「中國會展業未來將如何破局?如何發展?」等問題,王志平分享了自己的三點想法:一是緊盯世界局勢,尋找機遇,謀求新發展;二是立足國家發展,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三是把握政策方向,會展成為改革新動能。
把脈行業 共促發展
(麥肯錫諮詢公司全球合伙人石俊娜)
麥肯錫諮詢公司全球合伙人石俊娜在「面向全球,開放北京——北京會展業發展思考」主題演講中提到,當前全球會展行業呈現七大發展趨勢:展-會融合;規模化發展;大型綜合型場館向臨空遷移;會展對區域經濟拉動持續提升;以會展業為支點的EBD(交往型國際生態商務區)日漸呈現;全球影響力的會展成為城市名片;多中心大都市場館布局呈現「星+衛」版圖。
與領先城市相比,北京在活動總體量、場館總規模以及會展業對經濟的直接貢獻上均存在顯著提升空間。在文創和現代服務業的展會活動數量上存在明顯提升空間,在科創的細分主題上需進一步強化展會活動的覆蓋力度。在活動能級上,北京亟待打造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活動。在展覽場館方面,北京場館面積的不足極大制約了展覽活動總面積的發展。在場館結構上,北京尚缺乏10萬平米以上的高品質、展會功能融合的場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北京大型展會活動的發展。
針對這一發展現狀,參考國際領先城市經驗,北京未來應進一步完善會展產業版圖,形成梯隊鮮明、功能完備的場館布局。在此基礎上,提升北京會展活動整體能級和經濟拉動效應,促進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北京向全球中心城市的發展步伐。
(盧安達共和國駐大使館商務參贊盧文杰)
盧安達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盧文杰提到了2018年9月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非雙方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盧安達現在已經成為會展業的一個樞紐地,投入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酒店業、會展業以及安保方面。中國也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支援了盧安達的鐵路與機場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使得盧安達成為一個有潛力的交通和會展樞紐。
(北京市順義區商務局局長楊登科)
北京市順義區商務局局長楊登科在講話中表示,2011-2017年,北京市展覽業收入年均增長6.8%,2017年全市展覽業直接收入123.8億元,其中國際展覽收入42.7億元,北京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位於全國第四位。在此基礎下,順義區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優勢,依託全市最大規模的單體展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努力將商務會展打造成全區繼航空、汽車、金融之後的第四大支柱產業。
為進一步推動順義會展產業發展,順義區商務局將從以下方面努力:著力打造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會展活動聚集區;著力加快推進新國展二三期建設,進一步提高設施承載能力,借鑑全球會展業發展的先進理念,統籌新國展一期和周邊區域發展,建設功能全面的組團式布展的展會綜合體;著力配備商務中心、駐場餐飲等綜合功能;著力壯大會展產業發展主體,促進產業鏈向上遊延伸;著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加強新國展周邊配套設施建設。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總經理MichaelKruppe)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總經理Michael Kruppe提到了幾點行業現狀:展會細分越來越明顯,部分展會已經融合專業買家和普通觀眾的觀展需求,一線會展城市會展場地資源仍然缺乏。同時,他也提到高品質會議往往會選擇一線城市交通便利的區域,二三線城市也逐步發展,便利性、物流、服務(美食、酒店、餐飲、娛樂)、功能性、價格、更多娛樂元素和安全保障成為主要的衡量因素。
產業聯動 探索新徑
(杭州市商務局巡視員黃峰)
杭州市商務局巡視員黃峰結合杭州市會展業發展的基本情況,介紹了杭州未來會展業發展的方向和舉措。2018年,杭州成功舉辦了2018年世遊賽、雲棲大會、世界工業設計大會、2050大會、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中國計算機大會等重要項目,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獲得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全市全年共舉辦展覽280個,展覽面積302萬平方米,共舉辦會議14061場。根據國際會議與大會協會(ICCA)發布的2018年全球會議目的地排行榜,國內城市中杭州排名第3(僅次於北京、上海),也是全球100強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未來,杭州市將從「努力打造更便捷的城市交通網」「不斷提升會展設施水平」「積極改進會展服務能力」三方面入手,促進杭州市會展業發展。據悉,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目前三期擴建工程正在抓緊推進。未來,蕭山機場將接入城市地鐵線路、高鐵站等,形成大型立體綜合交通網絡。目前,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也正在加緊進行二期擴建。擴建完成後,室內展覽面積將由原來的8.3萬平方米提升至15萬平方米。
(杭州市蕭山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沈彩燕)
杭州市蕭山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沈彩燕表示,目前從整個杭州的區位來看,蕭山實施相對完備,蕭山以國際博覽中心為核心,共同構築了一個可以同時雲集萬人的會展場所,這是蕭山最具特色和品質的會展設施。
在社會經濟大背景下,蕭山恰逢重大機遇發展動能強勁,目前蕭山正處於前峰會、後亞運的重要時間節點,為蕭山在國際化城市打造帶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2017年年底蕭山會展充分發揮後峰會的效應,制定了蕭山區會展業的發展規劃,三年行動計劃和促進會展業發展若干意見,提出了蕭山會展業發展的扶持獎勵政策,在會展活動、會展園區打造、會展人才引進等方面都進行了相關政策補助,釋放了政策紅利,為蕭山的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