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嘆無力追趕大陸軍力 稱「如果有錢,龍應臺也可當防長」

2020-12-16 觀察者網

臺灣媒體報導,臺「國防部」近日向「立法院」提交的「中共軍力報告」中極力渲染祖國大陸空軍和飛彈實力,稱已無力追趕,只有將「平衡建軍」改為「重點建軍」以求「嚇阻」大陸。有臺軍專家嘆:「臺『國防預算』不足,就算請諸葛亮來當『國防部長』都沒用,如果有錢,龍應臺都可以當『國防部長』。」

「沒錢,請諸葛亮來當『國防部長』也沒用。如果有錢,龍應臺也能當『國防部長』」

臺《蘋果日報》報導,臺「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 2013年中共軍力報告」。報告首度公布威脅臺灣的解放軍機場位置,報告還說,解放軍除持續換裝殲10、殲11等新式戰機外,還在持續殲20、殲31等先進戰機的研製,強化制空與防空戰力。「國防部」將領說,面對大陸武力,臺灣必須積極更新戰力,如向美採購F-16C/D戰機及愛國者3型飛彈等先進武器。

臺「國防部」說,大陸從未放棄「武力犯臺」,但臺灣已無力追趕大陸軍力,故「國防部」今年起將過去的「平衡建軍」改為「重點建軍」,資源將主要放在主戰部隊。以建立現代化聯合防衛戰力為出發點,達到「嚇阻威脅及預防戰爭」目的。

「國防部」稱,中國已經部署彈道和巡航飛彈1600多枚,其中對臺最具威脅的短程彈道飛彈及巡航飛彈1400多枚。

面對解放軍迅速增長的軍力,「國軍」拿出了當年從「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的故技?

臺灣島內有人提出與大陸談判,要求大陸撤除部署在海峽對面的飛彈。針對這種提議,「國防部」報告書稱,大陸已在去年建成「四縱四橫」高速鐵路專線網,戰時可轉用為軍事運輸工具執行遠程機動作戰任務,也就是說大陸的飛彈可以隨時從國內任何地點集中到臺灣海峽附近。此外,解放軍坦克及戰機產量今年都快速增長,比去年增加1至2倍。

在衛星科技方面,「國防部」說,大陸去年共進行19次火箭發射任務,完成衛星部署20多枚,目前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高達100多枚,己能「有效監控亞太地區各國重要設施與部隊的活動」,並已部署18枚「北鬥」導航衛星。解放軍已經具備對亞太地區軍事力量進行偵查定位,不依賴美國GPS使用衛星導航武器的能力。

臺灣《自由時報》刊文稱,臺灣耗資高達新臺幣1800億元,欲將現有三套愛國者2型防空飛彈系統升級為愛國者3型,並採購六套愛國者3型飛彈系統。但是臺灣多次提出在臺灣進行愛國者3的實彈射擊,卻都遭到美國否決,原因是擔心大陸會輕易取得飛彈的相關電子參數。

殲-20這類的先進戰機讓臺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國防部」在送交「立法院」的2014年度國防預算書中指出,現階段美方仍不同意愛國者3型飛彈在美國境外實施試射,「國防部」已多次在相關會議上向美方提出於美國境外進行試射的要求,但至今尚未獲得同意。臺灣「國防部」稱:「將持續爭取於『我國』境內實施射擊訓練、需求」。

資深軍方官員指出,美方至今不同意在臺灣境內實施愛國者3型飛彈實彈射擊的原因相當複雜,除了有國際政治因素考量外,還考慮到在臺灣進行愛國者3實彈射擊,可能會讓大陸輕易取得愛國者3型飛彈的各項電子參數,而影響到美國在日本、韓國及臺灣構成的飛彈防禦網絡安全,這些都是美方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官員強調,美方雖表明可以提供愛3在美國實彈射擊的各項數據給臺灣參考,讓飛彈部隊進行模擬訓練,「但是臺灣與美國的各項環境都不一樣,美方的數據畢竟不如在臺灣實彈射擊所取得的經驗及第一手數據來得精準」。

「立法院」去年審查預算時做成決議,要求「國防部」規劃於國內外適合場地,進行「標準2型飛彈」、「愛國者3型飛彈」的實彈射擊;「國防部」在最新說明中指出,有關標準2飛彈在臺實彈射擊,現就島內實施射擊相關場景規劃、遙測及風險管控等行動進行評估,完成後將納入年度訓練、流程,實施實彈射擊。

「谷歌地圖」上清晰可見的臺灣「愛國者」飛彈陣地

上世紀80年代中美「蜜月期」時美國早已向大陸出售過「愛國者」飛彈的雷達,PAC-3系統用了新型飛彈,但雷達改進並不大

此外,資深軍方官員透露,臺灣海軍己決定在本月23日及24日,在臺灣東部海域實施標準2型飛彈的實彈射擊,由於標準2型飛彈為臺灣海軍最強的艦載型防空飛彈,射擊管制範圍相當廣,射擊管制範圍的北端及東北端,還緊貼著日本與那國島的北部、西部及南部,日方己對此表達關切。

臺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說,臺灣「國防預算」無法長久滿足「國防建軍」,就算請諸葛亮來當「國防部長」都沒用,「如果有錢,龍應臺都可以當國防部長。」

相關焦點

  • 龍應臺痛心:臺灣前途堪憂,大陸根本不用動手!
    「我有點擔心現在的臺當局忙於內部鬥爭,沒有看到大陸本身巨大的改變,以及全球新秩序的正在形成」。「如果臺灣早一點自我消解掉,事實上北京根本不需要動手。」3月2日,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接受德媒專訪,她稱對臺灣前途感到非常憂慮,臺當局領導人缺乏遠見,陷入每四年一選的鬥爭遊戲中,「沒有看到大陸本身巨大的改變,以及全球新秩序的正在形成。」
  • 美發布2019中國軍力報告 稱大陸若"武統"臺灣美將"適當反應"
    圖為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軍力報告及目錄頁。(保存可查看原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國防部5月2日向美國國會提交2019年中國軍力報告,極力誇大、抹黑中國的軍事活動。3日,美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就該報告舉行記者會稱,中國的戰略是要超越美國成為印太地區最主要的強權,「如果臺灣受到威脅,美國將做出適當反應」。
  • 大陸2招「武統」臺灣,島內學者揭拜登派兵協防臺灣機率
    大陸軍機繞臺頻次未減,讓許多民眾擔心兩岸擦槍走火,而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又牽動美、陸、臺新關係,對此,臺灣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戴萬欽認為,就算是民主黨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也不會派兵「協防臺灣」,但至少會作出聲援動作。以大陸現在的軍力,真要對臺進攻,臺灣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 阮次山:龍應臺稱大陸內地有別是「沒事找事」
    核心提示:阮次山: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對於臺灣的有些藝人經常把大陸稱為內地認為不妥,透露出來臺灣方面尤其是馬英九政府方面對於跟我們之間的關係,他是非常的小心翼翼,他是存在著在打心眼裡面存在著那種就是兩國的態度。
  • 2014全球軍力排行:大陸第3 臺灣排17 失衡擴大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報導,美國《商業內幕》依據全球軍力排名權威「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網4月公布的「2014全球軍力指數」,繪製榜上前35名國家和地區的數據排名表。相較2013年所公布的排行,大陸仍維持第3名,臺灣則從第18名升至第17名。
  • 龍應臺:大陸歷史斷裂比臺灣嚴重得多
    身為「文化部長」的龍應臺也在其中。那晚,她就率先拋出訊息,稱「配合總辭」,她一千天「文化部長」任期就此結束。  龍應臺提出辭呈之時,正是「文化部」「基礎工程」的代表性計劃之一─國民記憶庫上線屆滿周年之際。國民記憶庫,顧名思義,便是收羅每位國民的生命記憶,而這些個人生命史匯集起來便成為一個龐大的歷史資料庫,因此,龍應臺數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每位國民的個人史背後,才是最真誠的國家史。」
  • 「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談及臺灣:大陸統一臺灣目標從不曾改變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今日公布「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該報告聲稱,「與臺灣交往法」通過後,未來幾年美軍訪臺人數與層級可能會顯著增加。但中國大陸從未放棄「武統」,隨著解放軍現代化,中國大陸對臺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正在升高。
  • 臺灣作家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 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
    1985年,臺灣作家龍應臺的《野火集》轟動社會,她在書中寫道「你為什麼不生氣」。30年後的龍應臺卻說,「你怎麼永遠在生氣?」 據臺媒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卸任後,重心放在新的寫作、照顧家人和貓咪,近來從美國回臺灣,她也推出自己的新書《傾聽》。書中,龍應臺直言,「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象,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於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
  • 臺灣公布「2017大陸軍力報告」:七種情況下「共軍可攻臺」
    據聯合新聞網8月31日報導,臺當局防務部門當日將一份名為「2017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的文件遞交至「立法院」。報告中,臺防務部門不僅揚言「共軍犯臺」有個7個時機,還片面地聲稱大陸「尚未具備全面進犯臺灣的作戰能力」,儼然一副「共軍戰力盡在我掌握」的模樣。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這兩年臺軍在評估兩岸軍力時總是有一種迷之自信。
  • 龍應臺:香港稱大陸為內地 我們也稱內地是不妥的
    原標題:「內地」稱呼在臺引爭議(臺灣在線)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北市府近日在地鐵刊登「臺北市競爭力」廣告,稱大陸為「內地」,卻遭有人質疑「自我矮化」。連市長郝龍斌也不得不出來回應,解釋廣告是引用香港人的用語,並答應更新。對此網友也是議論紛紛,不少人吐槽。
  • 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圖)
    龍應臺自認準備演講很「龜毛」,「準備一場演講的負擔可能遠超過一篇文章的寫作。」她很少答應演講、一年多半只答應一場演講。但30年來,她演講的足跡已踏遍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德國…… 去年在香港書展舉辦的演講,是龍應臺卸任「文化部長」後的第一次演講。3000多名聽眾中,8成來自中國大陸。
  • 美國防情報局發中國軍力報告「聚焦臺灣」,大國競爭被一再渲染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當地時間15日,由美國國防部下屬機構國防情報局對外發布《中國軍力報告》稱,收復臺灣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主要動力」。專業人士認為,報告對兩岸「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說三道四,幹預中國內政,阻撓中國和平統一。
  • 龍應臺:臺灣對大陸文明進步應有所承擔
    臺灣「文化部長」、作家龍應臺近日結束6天香港訪問,在接受《亞洲周刊》採訪時,談及兩岸文化,稱臺灣懂得大陸49年以來的傷害和疼痛,臺灣人要促進大陸更有自信的把文明、文化當作它最重要的任務。以下是訪談原文:在訪港六天裡,龍應臺常常試著以個人小事來闡釋宏大的國族話題。
  • 臺灣教材現大陸「愛國歌曲」惹議 評論稱政治化
    正是這位賴議員,在去年還曾向議會參了一本,稱宜蘭縣內有6所學校的校歌充斥著「大陸用語」,比如礁溪國小的「光榮的祖國,萬歲萬歲萬歲」,四結國小的「為祖國為家鄉」,而最讓他「驚悚」的是冬山國中校歌,竟出現「中國的富強」。  對此不用筆者多說什麼,賴議員已被臺灣網友批為「另類文革」。  臺灣的某些人對大陸文化進行政治戒備,其實心有餘卻力不足。
  • 臺軍發布新版「大陸軍力報告」,結論亮了
    原標題:臺軍發布新版「大陸軍力報告」,結論亮了臺防務部門8月31日上午發布今年的「解放軍軍力報告書」(以下簡稱「軍力報告」)和臺軍「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報告」。由於臺軍往年「軍力報告」均把今年視為關鍵節點,所以今年內容相比往年,也更明確點出解放軍對臺優勢以及未來發展態勢。
  • 一旦大陸動武,拜登會派兵協防臺灣?島內一個聲音讓「臺獨」心涼
    據臺媒10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39.3%的受訪民眾認為未來美國與大陸的關係會變好,41.2%認為維持不變,僅有7.7%的人認為會變差。此外,48%的民眾認為拜登執政下的美國政府,在未來兩岸爆發軍事衝突時不會派軍協防臺灣。對照10月的調查「若兩岸爆發軍事衝突,35.0%的民眾認為在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政府不會派軍協防臺灣」,顯示臺灣人認為美國不會派兵協防的比例增加了13個百分點。
  • 臺媒體:祖國大陸軍力強大 潛艇完全能夠封鎖臺灣
    綜合臺灣「中央社」、中國時報、聯合晚報消息:美國國防部十二日發布最新的中國大陸軍力評估報告,對臺海兩岸軍力對比及走向甚表憂慮。例如臺灣的飛彈能力極其有限;海軍素質雖佳但數量遠遜大陸,還好臺灣空軍佔有明顯優勢。  報告中列有《臺海海峽軍事不平衡》專章,從名稱即可看出美國觀點。
  • 龍應臺:臺灣地區領導人陷入選舉鬥爭中 大陸根本不需動手
    臺灣作家龍應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3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對臺灣的現況,島內作家龍應臺接受德媒《德國之聲》專訪時憂心說,現在臺灣地區領導人缺乏遠見,陷入每4年一度的選舉鬥爭遊戲中,未能看到大陸本身巨大的改變,以及全球新秩序正在形成,讓她對臺灣前途深感憂慮,她指出,如果臺灣早一點自我消解掉,事實上大陸根本不需要動手。
  • 臺灣軍力幾兩重 大陸清楚得很
    一些專家對此發出警告:如果「臺獨」繼續挑釁、美軍「挺臺」不加節制,臺海發生衝突的風險必再提升。國民黨籍民意代表吳斯懷近日曾對蔡當局有一問:「臺灣真的已經把戰爭準備好了?」美國專家卡彭特近日也有類似問題:「美國是否真的做好準備來保衛臺灣?這對美國是否值得?」卡彭特是美國智庫高級研究員、美國知名國防與外交政策專家。
  • 媒體:大陸軍力壓倒臺灣 臺凱子軍購於事無補
    原標題:媒體:大陸軍力壓倒臺灣 臺凱子軍購於事無補 原標題:媒體:大陸軍力壓倒臺灣 臺凱子軍購於事無補   觸發反彈 抗議外加制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表示,美國此舉不利於中美關係大局和臺海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