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學校」或將為未來教育注入新活力

2020-12-17 教育空間設計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我們面臨著一個越來越不穩定和難以預測的未來,越來越複雜的全球挑戰需要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共同努力尋找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以適應未來的變革。新時代下,「創新」是時代的關鍵詞,也是教育的關鍵詞。

未來教育什麼樣?到底有著怎樣的圖景?有國外媒體經過調查研究後,得出(點擊連結即可閱讀),其中包括:沒有實體校園

該調查研究指出,未來可能不會有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校園,學習將不僅限於實體學校。旅行教室和現實的世界環境將成為一個新的校園。城市圖書館和城市實驗室將繼續幫助學生完成他們的項目。

在未來,學生不再依賴於某個地方,他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學習;學生們有機會花更多的時間走出教室,與大自然更加親近;無限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更開放的面對周圍的世界,面臨真正的挑戰。

「森林學校」將興起,有研究表明,參加戶外實踐活動的兒童心理健康和總體健康水平都有所提高;參加過森林學校的兒童比沒有參加過森林學校的兒童表現出明顯更高的環保態度。

說到「沒有實體校園」,我們往往會聯想到這個名字——密涅瓦(Minerva)大學。近幾年,美國密涅瓦大學招收了不少中國學生,2015年杭州外國語學校劍橋國際高中高三女生沈佳文就因收到密涅瓦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大火了一把。2018年8月,字節跳動宣布完成了對美國密涅瓦大學的投資,張一鳴成為了董事會成員之一,在此之前還有好未來集團、真格基金對美國密涅瓦大學進行過投資。

美國密涅瓦大學每年招收一二百名學生,四年本科學習分布在全球七大城市,包括舊金山、香港、倫敦等,通過與當地的高校、研究所、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合作,學生可以使用一流的圖書館、實驗室等進行學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開放辦學,實現了教育的結構性創新。每學期去往一個城市教學,開設豐富的體驗式學習項目,提供一種「沉浸式的全球化體驗」。

而對於「森林學校」,我們或許了解的很少,其實在中國最美鄉村,就有這樣一所海拔最高的森林學校,這所「森林學校」給古老藏寨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吸引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芬蘭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50名學生來此接受自然教育和體驗藏族文化生活。

登龍雲合森林學校

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中路鄉,海拔2600米,掩映在藏寨山間的「登龍雲合森林學校」,打破了我們對傳統村小的認識,成了丹巴的「新地標」。

這所「森林學校」創始於2015年。來自規劃建築設計、生態旅行、社區發展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受當地政府邀請在丹巴縣中路鄉做規劃調研,並因此萌生組建「森林學校」的想法。

傳統藏式大院裡,兩棟房子經過改造取名「自然」「自在」,中間的田地取名 「自我」。寓意人們能在自然中找到自信和自我,並自在地生長。

200平米的「自然」建築,是學校校區即功能區:餐廳、浴室、圖書館、多功能活動廳一應俱全。除此之外,還有溫室植物玻璃房和星空觀測室,主要開展自然教育活動。寓意在大自然的靈動中,找回遺失的自我。

250平米的「自在」 建築,是孩子們的住宿區,寓意當自我回歸自然的霎那,收穫無邊的自在。

半廢墟狀態的「自我」田地,作為一個創意工作坊,開展木工和手工活動。寓意在獨立的自我中激發創造。

學校還以這兩棟房子作為基點,結合周邊的田園、森林、草場,形成一個豐富多元的室內外教學和活動空間體系。

「森林學校」的學生們可以跟著嚮導一起在戶外辨識植物、採蘑菇;可以爬上碉樓、了解當地的歷史;也可以跟著民間手藝人學刺繡和編織。除此以外,學校還設計了修復古村道、水磨等項目,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改善了當地的居住環境。

「森林學校」是什麼?

如果我有機會為孩子們建立學校,我想讓他們了解做人是怎麼一回事...... 我想要教孩子們在野外生火,想讓他們知道水的源頭不是自來水龍頭。教育的目標是改善我們自己,以便我們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以便我們可以幫助別人,並通過幫助別人使我們自己幸福和滿足。因此我們所學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為了自我完善,讓我們自己的內在和外在都更加優雅。

—— 宗薩欽哲仁波切

1、共享自然的課堂

面向當地孩子展開一系列自然教育課程和體驗活動,希望讓這裡的孩子重新認識並熱愛自己的家鄉,同時也給城市裡的孩子一個體驗自然的課堂。

2、鄉村環境教育

通過共同的努力開展生態廁所、新能源利用、汙水和垃圾處理、生態農業等一系列生態環保課題的研究與實踐。

3、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

更多的孩子和年輕人,重拾對祖輩的傳承,並發揮想像和創造,將當地農作物和手工藝研發成新的文創產品,讓創意點亮鄉村並產生新的價值。

4、匯聚多方力量的文化平臺

為孩子為鄉土匯聚多元的力量,讓學校成為跨界互動交流的平臺。「森林學校」將匯聚來自各地的力量,舉辦各種「工作坊」「研學營」和「森林論壇」,同關注中國鄉村發展、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的有志之士,一起創建美麗鄉村。

「森林學校」希望通過自然教育的手段,讓來到學校的大孩子與小孩子們:「在大自然的靈動中找回遺失的自我,在獨立的自我中激發與創造,在自我回歸自然的霎那收穫無邊的自在。」

「登龍雲合森林學校」副校長沈書琴說,他們希望在傳統藏寨探索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在提升村民保護意識的同時,讓他們能在家鄉安居樂業,作為家園的守護者傳承自然和文化遺產。

結 語

近年來,現代生活引發「自然缺失症」,孩子社交能力慢慢退化的問題越來越引起關注,美國著名作家Richard Louv曾在他的書《林間最後的小孩》中採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詞描繪現代社會的孩子們與大自然缺乏聯繫的事實。因此,教育要回歸自然、融入自然的理念開始興起,大自然的教育功能也隨之被重新認識。

森林學校的教育方式涉及學術、專業和社交等方面的發展與培養,其重點並不在於去森林中學習,而是利用森林裡的自然資源來促進學習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在森林學校,學生們既可以根據學科內容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又能在發現自然奧秘時盡情的放聲歡呼,或許這種教育方式可以更好的引領孩子們走向未來。

相關焦點

  • 山東工商學院:財商教育為思政課注入新活力
    「感謝這次大學生消費觀調研活動,讓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消費行為,對未來大學4年的生活有了長遠規劃。」「通過參加團委組織的校園貸專題案例分析討論活動,我明白了校園貸的危害,學會了識別金融詐騙的方法。」「通過聆聽學校的財商教育系列講座,我真正懂得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的可貴。」
  • 又一實驗學校正式啟幕,為沈城教育注入新活力
    一城矚目下,瀋陽市中科實驗學校正式啟幕,不僅豐富了中旅•萬科城綜合住區的教育配套,更為渾南教育注入了新活力。瀋陽市教育局副局長趙仁君、瀋陽市渾南區副區長鄭向東、瀋陽市瀋河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金書革、渾南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柳建林、瀋河區教育局副局長、瀋陽市第七中學校長王浩、瀋陽萬科總經理林曈、瀋陽萬科副總經理、教育公司總經理郭星、瀋陽市教育專家協會會長、瀋陽市中科實驗學校校長曹淑君,共執揭幕禮,點亮了瀋陽市中科實驗學校的啟動儀式。一個時代的新篇章,就此輝煌立序。
  • 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將為我們的強軍計劃注入新的活力
    我國大學擴招從1999年開始,之前曾經遭遇過大學停招、推介上學等時期,這種制度的存在極大的遏制了許多有志青年的成長學習,對我國的教育事業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大學擴招將近20年,我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經接近50%,未來這個比率將進一步提高,讓人人都有大學上。
  • 高陽:線上教育的發展為教育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 12月3日,2020年度央廣網教育峰會在京舉行。本次教育峰會以「乘風破浪 聚教未來」為主題,邀請相關部門領導,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及媒體人士,共同分享和探討新形勢下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道路、模式,為行業發展尋找新的機遇。
  • 優學教育:為教育注入創新活力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 北京優學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優學教育」)2007年創立於北京,以「領先的在線教育內容運營商」為目標,聚焦並專注教育領域的網際網路內容運營和信息服務運營。優學教育秉承「為教育注入創新活力、為合作夥伴創造豐厚回報、為員工創造優質生活」的理念,以「提供平臺接入應用+內容資源+渠道分發+教育營銷的多元化支撐」為使命。
  • 雲南麗江新營盤鄉:「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為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
    近期,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新營盤鄉因勢利導,藉助新營盤鄉這塊多種族文化厚實的土地,將新營盤鄉的山水風光、悠久的民族文化、獨特的民族風情引入學校,大力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給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風尚,培養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人,2020年,雲南麗江新營盤鄉中心校以鄉內各校園為平臺,以課堂為載體,以全鄉彝族中小學生為依託,在全鄉中小學校園啟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
  • 同濟大學附屬平湖行知教育集團舉行揭牌儀式,為我市西部城區注入新的教育活力
    她希望同濟大學附屬存志學校在教學管理、教育科研和教師成長等多方面加強對曹橋街道教育工作的指導和支持,行知中學、行知小學要藉此機會主動加強與存志學校的對接和學習,貫徹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和管理質量,加快成為全市教育領域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和實踐者。
  • 特崗教師為鄉村學校注入活力
    因在大學期間養成了早起晨跑的習慣,到雙山小學任教後,營倉村到雙山小學的通組路段成了他的新跑道,也讓他成為了孩子們上學路上的「守護神」。「跑步路上會遇到來學校上課的孩子,路上來往車輛多,孩子們多半沒有家長護送,萬一避讓不及時,非常危險。因此,我在晨跑的途中組織孩子排隊進校園。」彭有興說,既然接了就要送。於是,學生的放學路上也有了他的身影。
  • 福州市為養老事業加速注入新活力
    福州新聞網4月2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孫漫)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事業發展受到越來越多市民關注,鼓勵社會資本進駐養老市場成為加速養老事業發展的新方式。日前,記者從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獲悉,我市正計劃推出多項優惠政策,進一步保障項目供地順利,讓社會資本更加順利地進駐養老市場,為養老事業加速注入新活力  力推新政 吸引更多民間資本  長期以來,我市始終著力全面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各類養老配套服務協調發展,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
  • 完美世界西南總部入駐成都成華 為新經濟注入活力
    完美世界西南總部入駐成都成華 為新經濟注入活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3 00:27:45
  • 為老城區注入新活力|漫步蘇州河,遊覽新街景
    為老城區注入新活力|漫步蘇州河,遊覽新街景 2020-12-19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交流為中法文化注入新動力」
    法國外長埃羅為北京法國國際學校新校址揭幕「教育交流為中法文化注入新動力」 本報記者 賈曉靜   青年參考  ( 2016年05月18日   11 版)
  • 「希沃白板」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希沃白板」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時間:2018-05-23 23:35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希沃白板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提高教師的電子白板操作水平,有效促進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5月22日,高青縣唐坊二小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希沃電子白板應用技能的二級培訓
  • 黃建雄: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我們將帶著特殊感情、特殊責任,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創新創業創造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傳承『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福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建雄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將認真落實市委工作會議要求,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上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幹,強塑「高」「新」內核,實現「全域創新」,為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 低硫燃料油期貨將為產業注入新活力
    以我國為例,為改變長期以來我國保稅燃料油市場資源供應基本依靠進口的情況,積極應對限硫令給市場格局帶來的變化,過去的一段時間中石化、中石油等煉廠積極布局低硫燃料油的生產。特別是進入2020年,隨著出口退稅政策的落地實施,我國煉廠低硫燃料油產能得以釋放,未來保稅燃料油供應有望形成以國產為主,進口、混兌為輔的格局,自此開始由「完全依賴進口」向「自主生產並向市場供應」的轉變。
  • 注入新活力 搭建新平臺 吳寧二校召開黨員教師會議
    新學期,該校迎來了三位新黨員教師,為校黨支部注入了新活力。據悉,該校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示範引領作用,把黨建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這三名黨員教師將各自呈現一節亮相課。這既調動了黨員教師的工作熱情,又為黨員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了一個鍛鍊和展示的平臺,為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創造了學習探討的機會。
  • 鞍山:​城鄉學校攜手 為教育均衡發展注入新活力
    為持續縮小城鄉學校辦學水平差距,辦出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讓鄉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近日,黎明小學部分優秀教師代表走進岫巖清涼山小學參加了鞍山市「五個一百」城鄉教育互助聯盟暨啟動儀式。,集中骨幹力量,精心製作了語文、英語等學科的課件和教具,為下一步紮實開展「五個一百」城鄉教育互助活動,做足了充分準備。
  • 陳霞——敢於創新,為英語教學注入新活力
    陳霞是育英優啟的一名小學英語老師,她對教育行業富有極大熱情,從英語專業畢業後,她來到了育英優啟,渴望實現自己教書育人的抱負。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耐心負責,善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陳老師主張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去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 【十年援建情 共創輝煌路】教育援青:「軟硬兼修」為格爾木市教育事業注入新活力
    這塊總佔地面積19000平方米的工地就是浙江省為格爾木市援建的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教學辦公樓、科普和體育館、禮堂會議室、宿舍樓、食堂及種植基地等。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其中4000萬元為浙江援青資金。
  • AMD RyzenTM 5處理器為高效能桌上型電腦注入新活力
    AMD RyzenTM 5處理器為高效能桌上型電腦注入新活力   AMD繼發表榮獲多個獎項註1與打破預購紀錄的AMD RyzenTM 7桌上型處理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