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AMD之後,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再次引起廠商的反感。大家應該都聽說了,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3。這件事引起了全網熱議,還上了熱搜,特斯拉生不生氣我不知道,反正消費者永遠不虧。
話說回來,各大電商平臺都在搞補貼,為什麼拼多多老是得罪人?
業內人士給出了分析:拼多多的補貼模式,其實就類似於北京消費券、銀行優惠,邏輯上是毫無破綻的。
購物的全過程,特斯拉沒有出一分錢營銷費用,也沒有給優惠。拼多多是直接補貼消費者,最終消費者還是去特斯拉店面提車。換句話來說,消費者去特斯拉按照原價買車,拼多多是補貼錢的「冤大頭」。
既然這樣,為什麼拼多多的「慈善行為」,會引起特斯拉的強烈反感呢?這是因為特斯拉在國內主要採用網絡直銷模式,這是它的立足之本。眾所周知,特斯拉電動車的價格是完全透明的,線上線下一個價。拼多多的私下團購,會影響特斯拉定價的公正性。
這就好比iPhone的百億補貼,拼多多補貼後的價格,甚至比華強北進貨價還要便宜。近兩年賣iPhone的渠道商都苦不堪言,百億補貼做賠錢的買賣,這個模式對小商家來說根本無法複製,只有大平臺才玩得起。
不管怎麼說,消費者在線上渠道購買iPhone的成本,的確被拼多多拉低了。這也就導致了線下商家如果是在網上宣傳,價格一點優勢都沒有——哪怕是二手舊機。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子數碼產品的保值率。
你會發現,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讓平臺得到了流量,但是對於品牌方來說,的確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拼多多的模式廣受消費者歡迎,卻不受品牌方待見的原因。賠錢的買賣,誰也不願意幹。
對於消費者來說,拼多多當然是一個良心平臺,就像是小米一樣。而「百億補貼」的本身,是拼多多成長的代價。短短幾年,拼多多已經成為國內電商平臺的一匹黑馬,反超京東,挑戰淘寶,已經近在眼前。
這種成長速度,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這種向全社會撒錢的魄力,不是隨便一個小公司能擁有的;這種挑戰巨頭的勇氣,讓拼多多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不過,這就是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新陳代謝才是一種常態,奇蹟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