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美國當地時間1月27日至30日,2019第四屆Hummingbird國際音樂節暨第二屆·美國伊斯曼國際揚琴音樂節在伊斯曼音樂學院舉行。為期四天的音樂節,包含賽事、中外專家點評、揚琴重奏作品及新作品音樂會、中美歐揚琴體系講座以及亞洲揚琴協會世界揚琴樂團與美國揚琴樂團交流音樂會等五大類、8個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國際揚琴文化交流活動。
音樂節現場
音樂節現場
伊斯曼音樂學院院長Jamal J.Rossi和副院長Dr.John Hain出席音樂節開幕式暨音樂會活動,並在致辭中說到:「伊斯曼音樂學院致力於通過音樂將人們匯聚在一起,希望大家享受表演並在互動中獲得靈感。」Hummingbird國際音樂節主席Kevin Brennan主持開幕式,他熱情地歡迎大家「回家」,並在這一舞臺上充分享受揚琴藝術的美好。
在2018首屆伊斯曼國際揚琴音樂節成功舉辦的良好基礎上,本屆音樂節從規模到形式進一步拓展和提升。音樂節期間,來自吉林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王麗偉教授、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于洋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陳鳳玲副教授、國家一級演員李萍、蘇州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卞秀峰、中國首位欽巴隆碩士研究生「錦瑟」揚琴藝術團創辦者韓曉嬌,由劉月寧教授領銜,與青年揚琴演奏家、作曲家陳芸芸共同指導的中央音樂學院「茉莉花」揚琴重奏團和北京「小茉莉」揚琴藝術團,西安音樂學院趙新芝教授指導的「絲路秦韻」揚琴樂團、武漢音樂學院謝麗麗副教授指導的「東方翡翠」揚琴室內樂團、河南大學音樂學院張靜副教授指導的芳華揚琴藝術團、星海音樂學院王婷婷老師指導的粵港澳百弦之音、國家二級演員楊鳳雲老師指導的鄭州花兒揚琴團隊,北京李禮老師和王晶指導的小星星揚琴樂團及蒲公英少兒揚琴/打擊樂團等多個知名揚琴藝術團體和青少年揚琴演奏者先後登臺,懷著對揚琴藝術的濃厚熱愛,用精湛的琴藝,在百年伊斯曼音樂學院呈現了多場視聽盛宴,讓更多熱愛揚琴的國際友人聽到中國揚琴的動人旋律。
音樂節現場
「音樂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中國揚琴是世界揚琴家族的重要成員,也承載著悠久厚重的東方文化,我們通過不懈努力搭建這樣的平臺,就是希望以音樂為橋梁,讓更多人了解和分享中國優秀文化經典,讓中國揚琴的聲音在世界最高音樂殿堂發出,讓我們共同推進揚琴國際化進程。」音樂節主席、亞洲揚琴協會會長、中央音樂學院揚琴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月寧說到。
2019第二屆·美國伊斯曼國際揚琴音樂節亮點頻出。本屆音樂節推出了多首新作,其中《雪崩》、《西行》和《竹舞映雪紅》為世界首演,既有國韻悠長的傳統風格曲目,也有融入現代文化元素的清新之作,還有氣勢恢宏的主題創作,彰顯出揚琴藝術在當下的蓬勃發展態勢。同時,青少年揚琴人才輩出,整體水平令人欣喜。本屆賽事產生了包括獨奏、重奏、合奏、新作品等在內的多個團體及個人獎項。「我們致力於為中外音樂人才創造展示交流平臺,激勵中外青少年在世界音樂文化的融合發展中共同進步。」趙新芝談到。
作為伊斯曼國際揚琴音樂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當地時間1月29日晚,世界揚琴樂團和美國揚琴樂團舉行了交流音樂會。中美揚琴演奏家和揚琴愛好者先後展示了各自國家的揚琴及演奏技巧,並分別進行了精彩的表演。
嘉賓和參加演出的藝術家、演職人員合影
在交流音樂會上,劉月寧代表亞洲揚琴協會將五臺中國揚琴贈送給美國揚琴樂團,以此進一步搭建中美揚琴未來合作與發展的橋梁,這成為2019第二屆·美國伊斯曼國際揚琴音樂節的又一亮點。中美揚琴在形制、結構以及演奏方法上多有不同,美國揚琴演奏家在音樂會結束後立刻拿起琴竹,當場向中國演奏家學習如何演奏中國揚琴。謝麗麗認為:「這樣的世界級舞臺和高水平的音樂節為青少年提供了國際化的交流平臺,使他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人生。」亞洲揚琴協會聯合會長吳朝勝講道:「揚琴在世界音樂舞臺上佔有重要角色,我們希望通過亞洲揚琴協會,建立一個新的平臺,一方面提升中國民樂的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推動揚琴藝術國際化的歷史發展進程。」
劉月寧進一步談道:「尊重分享,多向交流,融合中外,和而不同。中國傳統樂器的獨特魅力讓世界為之傾倒,面向世界的融合創新又賦予古老樂器以新生命,我們要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講好中國故事。只有在這一前提下的互相學習、共同分享的多向交流,才能使彼此受益、獲得良性發展。」
據悉,今年8月,亞洲揚琴協會將在北京舉辦規格更高、規模更大的國際揚琴賽事和學術交流、文化分享活動,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揚琴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共聚這一世界性舞臺,一展風採。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自媒體 如何傳遞更正能量的價值觀?
黨員幹部注意了,春節期間這幾件事千萬不能幹!
北京中小學家校群禁發排名紅包:老師怎麼管,家長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