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時口渴了,買杯飲品,你會選擇直接喝,還是插跟吸管呢?如果用吸管,你是選擇往常用慣的塑料吸管呢,還是紙質吸管呢?
根據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的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距離新規實施還有5個多月時間,省會市民和餐飲企業做好準備了嗎?近日,記者對此就行了走訪。
部分品牌提前「進入狀態」
「您好,請問有吸管嗎?」「對不起,我們的杯蓋已經升級,你可以從直飲口直接飲用。如果用吸管的話,只有這一種紙吸管。」7月22日,在星巴克先天下廣場店,記者索取吸管時,店員告訴記者,自從2019年夏天開始,石家莊區域的星巴克品牌店就已經全面撤掉塑料吸管了,如果顧客有需求,只提供紙質吸管。
當天,記者走訪先天下廣場各個樓層的飲品店發現,除了星巴克提供紙吸管外,喜茶店鋪則是在服務臺上擺放了紙質和塑料兩種材質吸管,供顧客自由選擇。其中,塑料吸管的外層紙質包裝上印有「少使用吸管更環保」的醒目提示。工作人員表示,無加料的飲品可以通過杯蓋小口或者直接掀蓋飲用,「吸管並不是必需使用的,喝熱飲我們更不推薦使用吸管。」
該賣場的其他10餘家飲品店使用的還是塑料吸管。面對記者詢問「有沒有紙質吸管?」時,一些店面的服務員還摸不著頭腦。相比於其他城市的「限塑」動作,省會石家莊的麥當勞要遲緩一些,大部分店的仍然在服務臺擺放了塑料吸管,並且不限制顧客多取用幾支;打包外賣時,店員也主動提供塑料吸管。
部分市民主動選擇紙質吸管
面對紙質吸管和塑料吸管,消費者如何選擇?記者在喜茶店先天下店觀察了二十分鐘,取茶的9名顧客中,有2人取用了紙質吸管;3人沒有取吸管,其中2人是打包帶走,1人則是在店內直接掀蓋飲用;其餘4人則是選擇了塑料吸管。
飲品店推出的環保紙吸管,對市民消費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兩種吸管功能都一樣,使用紙吸管更環保啊!」「我們平時教育孩子,要倡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所以要以身作則,選擇紙質吸管。當然,不用吸管則更為環保。」選用紙質吸管的兩名顧客如是說。
而選擇塑料吸管的顧客則表示,紙吸管的口感體驗不好。有的提出來,紙吸管的管壁太厚;有的則說,喝珍珠奶茶用紙吸管,看不到珍珠吸上來的過程。由於一些奶茶品類加入珍珠、果肉、堅果等,部分飲品店為配合不同奶茶種類,甚至準備了粗細不同的多種吸管。
線上消費已經逐漸成為主流消費模式之一。在各大外賣點單時,肯德基、吉野家、必勝客等連鎖快餐品牌均會提示消費者,「是否需要提供一次性餐具」,如果需要提供,消費者還要標註所需餐具數量。餓了麼表示,7月1日起,將用綠色醒目字體提醒消費者,吸引用戶選擇「無需餐具」選項。據平臺反饋的數據來看,近一兩年來,「無需餐具」的訂單明顯增多,由此可看,市民的環保意識與日俱增。
疏堵結合推行綠色生活
既要倡導綠色生活,又要滿足消費者的體驗感,解決紙質吸管廣泛推行的難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
養成綠色生活方式,光靠「堵」不能解決問題,必須同步「疏」,而找到滿足便捷性和綠色生活的平衡點最為關鍵。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有關專家建議,要在開發綠色技術上下苦功夫。他提出,除了傳統的可降解、可回收等傳統綠色技術的發明與推廣,還可以在綠色包裝等外觀設計或生活運用上下功夫,比如推出「簡約而不簡單」的包裝設計、不用吸管的新杯蓋運用等;另外,還可以通過補貼、賽事獎勵、免費推廣等形式,形成綠色生活的風尚。
限用一次性塑料已經成為國際潮流。近年來,多個地區和國家也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值得餐飲等行業商家借鑑。例如,日本岐阜縣高山市的一家店鋪,因推出一款盛咖啡的可食用杯子而受到人們關注。消費者不僅可以享用美味的咖啡,喝完咖啡後還可把用餅乾做成的杯子吃掉。該產品既環保又美味,不失為塑料製品的良好替代品。
從「限塑」到「禁塑」,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不僅要從源頭減少一次性塑料,還要加強一次性塑料的回收和資源化,讓全社會共同參與到「禁塑」行動中。
來源:石家莊日報
記者:焦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