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件大事,其中以身高最為重要。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其次,家長要經常測量和記錄孩子的身高,掌握自己孩子的生長規律。最後,如果孩子真的存在身高相關問題,需要早期幹預,實現追趕生長,畢竟遺傳的70%我們改變不了,但是環境的30%我們可以改變。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如何改變環境來實現這30%的增長。
1、遺傳:寶寶的身高屬於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如果父母兩人都很高或偏矮,孩子也可能比同齡人高/矮。如前篇文中所述,父母的遺傳佔70%,環境佔30%,上下有8釐米的偏差。可以用公式計算孩子的遺傳身高。
此外,遺傳病(單基因遺傳病或染色體病),其中約20%-30%的遺傳病可伴有矮小。
2、內分泌疾病:部分生長過慢可能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也可能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甲狀腺素缺乏所致,但這些孩子除了身材矮小,還有智力低下等問題。暫時性的生長過快也可能是性早熟。
3、營養不良:嬰幼兒期生長遲緩大多數跟營養有關,餵養不當會造成孩子生長遲緩,而營養過剩則會導致孩子肥胖,肥胖又會導致性早熟和長不高。
此外,母親營養也是關鍵,如果母乳營養成分含量少,吃母乳的寶寶營養物質就會攝入不足。還有一些慢性或者消耗性疾病(如導致慢性腹瀉的疾病)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1、營養均衡:至少母乳餵養到6個月,6月齡開始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添加輔食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注意營養搭配要全面均衡,多樣化,攝入足量的蛋白質、含鐵、含鋅食物、纖維素,適量補充鈣、維生素D和維生素A,增加骨質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定時、定點進食,養成規律、良好的進食習慣和行為。避免挑食、偏食的習慣。關於寶寶飲食問題,請前往我的主頁進行查看以往相關內容。
2、合理運動:有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與減少靜坐時間可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兒童青少年要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做到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身體活動,其中每周至少3次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包括抗阻力運動和骨質增強型運動)。視屏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越少越好。另外運動也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使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
合適的運動:①彈跳運動:如縱跳摸高、雙腿跳、跳繩;②有氧運動:如球類運動、遊泳、慢跑;③伸展運動:如伸展體操、引體向上、芭蕾。
3、睡眠習慣:人體體內生長激素是影響身高增長的重要因素,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通常是在晚間23:00至凌晨,在凌晨1點達到高峰。所以,22點以前入睡,儘量不起夜。建立有規律、充足的睡眠對於長高很有幫助。各年齡段睡眠時間如下表:
4、愉快的情緒:愉快的心情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家人應該適當表揚和鼓勵,尊重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食物愛好,營造一個寬鬆、舒適的生活環境。
對於生長激素能不能用,是需要去醫院經專業醫生評估之後,需要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就可以用,聽醫生的建議即可,不要隨意盲目的應用。
注意:孩子在使用生長激素期間,需要補鈣。同時,父母也要重視隨訪。父母不要隨意停用、多用、減用,應由醫生根據孩子具體情況來指導用藥。
對於需要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孩子來說,家長不要過分恐懼。實踐證明,其安全性較高,雖然也會有一些不良反應,比如局部過敏、血促甲狀腺素增高、血糖增高及股骨頭滑脫等,但發生率較低,且是可控,也能恢復正常的。
此外,對於網上流傳,使用生長激素會增加糖尿病、腫瘤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臨床上的確出現過這樣的病例,但非常罕見。國內外已有多篇、多中心及大數據研究表明,沒有充分的依據支持使用生長激素與糖尿病、腫瘤之間存在必然聯繫。所以只要聽從專業醫生指導用藥就不必擔心。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檸檬寶貝成長記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