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遊客 削峰填谷——故宮研究調整門票
儒雅溫和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觸碰了一個敏感話題——門票調整。
27日下午,故宮博物院將有關方面代表召集於建福宮,徵求對於票務政策調整方案的意見。
「是調整,而不是簡單理解為漲價。」單霽翔強調,「故宮的參觀者大多來自全國基層,不能因高票價擋住他們。」
調整票價:分流遊客 削峰填谷
徵詢會上,單霽翔出示一系列數據——
2002年,故宮接待遊客713萬人次;2009年,突破1000萬人次,成為世界唯一年接待量過千萬的博物館;2012年,達1534萬人次,翻了一番;
按年納1500萬遊客計算,全年日均接待遊客超過4萬人次;2012年國慶期間更是創下單日接待18.4萬遊客的記錄!
居高不下的遊客,一直困擾故宮文物安全、遊客安全及旅遊品質。
「基於故宮博物院全年接待量分布不均、觀眾量淡季與旺季分化明顯的狀況,故宮擬通過調價,進一步拉大淡、旺季價差,引導觀眾能夠錯峰參觀。」單霽翔解釋調整政策的「背景」。
現行票價:多年未調 同行最低
這是故宮現行票價:4月1日至10月31日,旺季,每張60元/人;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淡季,每張40元/人。
同時,對大、中、小學學生,60歲以上(含60歲)老年人,北京市社會保障金領取證的人員,離休幹部等,常年實行半票或免票等優惠門票政策。
據了解,故宮現行票價自2002年實行以來,13年未調漲,為國內5A級景區門票最低價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153家5A級景區門票的均價為109元。
調整思路:拉開差價 多種門票
單霽翔介紹,調整門票的總體思路是進一步加大淡旺季票價價差,適當調高旺季門票票價,降低淡季門票票價,「具體價格要經過深入研究確定」。
首先,重新界定淡旺季。目前,故宮博物院旺季開放時間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擬縮短旺季開放時間,延長淡季開放時間,更加合理調整全年開放時間,讓觀眾避開旺季參觀高峰期。建議旺季開放時間調整為5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調整為11月1日至來年4月30日。
其次,調整「優惠門票」。擬將現行各種門票優惠政策統一整合為「優惠門票」,減少票種細類,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第三,探索發行「年票」。針對喜愛古代宮殿建築、宮廷歷史文化、歷代文物藏品、專題展覽陳列等社會群體,滿足他們每年多次或者頻繁來訪故宮的需要。但每年暑假參觀高峰期,以及「五一」小長假、「十一」黃金周、春節等特殊假日不得持年票進入。
[page title= subtitle=]
故宮門票:一律上繳 分文不留
徵詢會上,單霽翔一再強調調整門票的出發點。
「按照《財政部關於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收入作為非稅收入直接上繳國庫。目前故宮博物院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運行模式,收到的門票款故宮博物院不能使用。故宮事業發展需要的費用由故宮博物院單獨上報財政預算進行申請。」
他介紹,故宮博物院事業發展經費主要靠國家財政撥款。2013年故宮博物院獲得國家財政撥款5.55億元。所有經費使用都服務於故宮文化遺產的安全和保護,經費投入的對象包括「平安故宮」工程、古建築保護維修、院藏文物保護修復、文物徵集、信息化建設、開放地區設施設備維護、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等項目。
「故宮門票的調整將是十分慎重的事情,我們將多方徵求意見。」單霽翔說。(記者廖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