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您的瀏覽器禁用腳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較低!請點擊
這裡獲取最新版本。
臺灣《亞太防務周刊》報導,近幾個月臺軍頻繁測試臺灣中科院研製的萬劍彈,類似美國聯合遙攻武器和歐洲散布式武器,萬劍彈配備渦輪發動機,載重350公斤,高空最大射程250公裡,可以在大陸S300主力防空飛彈250公裡射程外實施攻擊。彈體內是專門破壞機場跑道的120枚子彈頭,計劃破壞福建、廣東、浙江等大陸東南沿海的軍用機場,為臺海防禦作戰爭取美日介入的時間。香港有軍事評論員指出,攻擊機場是弱軍以攻為守的戰術戰術,臺軍加緊試射萬劍彈,正是決戰定勝敗戰略的落實。
臺中一名軍事迷拍到由「經國號」戰機(IDF)掛載升空實測畫面
早期的萬劍彈是紅白塗裝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臺灣媒體披露,由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自製,具巡戈飛彈(巡航飛彈)性能的「萬劍機場聯合遙攻武器」,日前被臺中一名軍事迷拍到由「經國號」戰機(IDF)掛載升空實測畫面,並貼上網絡,對此,臺灣軍方昨天低調證實,該項集束炸彈武器系統確已由臺灣空軍第七作戰隊展開戰術測評。
報導說,臺「中科院」官員昨證實,「萬劍機場聯合遙攻武器」攻擊型態,與美軍現役的AGM-154聯合遙攻武器(JSOW)相同,具有次彈頭(子母彈)攻擊特性,但彈身推動、飛行方式,卻與英、法合作生產的「風暴之影」(Storm shadow)巡戈飛彈相同,配備進氣口與一具渦輪扇發動機,能夠藉GPS衛星導航與慣性導引,有動力續航遠距飛行,抵達目標機場跑道上空,阻滯戰機起降。
臺灣軍方發言人池玉蘭稱,萬劍彈用於攻擊機場跑道,有助強化臺灣防衛力量。
已進入戰術測試階段
據報導,臺灣「經濟部」漢翔公司曾於二○○四年在「立法院」公布這項遙攻武器的身影,當時仍由IDF測評隊進行空氣動力外型測試。四年後的現在,已進一步交由駐紮臺中清泉崗的空軍四二七聯隊第七作戰隊一線防空主力展開戰術測試,當年紅白塗裝的測試彈,已脫胎換成與戰機空優迷彩一色的塗裝。
由於近日傳出臺灣「行政院」打算凍結IDF器材採購案「翔展計劃」,預算中即包括採購這套萬劍系統,但臺軍方已出面否認,池玉蘭強調,計劃並未停止,軍方奉「行政院」令「補強」資料,已再度送「行政院」核定。
抵目標上空展開破壞
報導引述臺灣官員表示,萬劍可在敵方防空飛彈射程之外的高空遠距發射,收容在遠距飛行莢艙內約一百二十枚的次彈頭,均屬通用彈藥,可分破片彈頭與成型裝藥,飛抵攻擊目標上空展開,對地進行大面積毀滅性的打擊與破壞。
對於網友拍攝到IDF掛載萬劍機場聯合遙攻武器,並放在網絡上流傳,臺軍方表示,未經軍方公布的機密武器均屬機密,如果網友拍攝機密武器並散播,涉及違法,臺軍方了解狀況後再決定如何處理。
臺軍稱萬劍彈的飛行方式和英法合作的「風暴之影」相同
《軍情觀察室》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首播:(周三)21:50-22:30
重播:(周四)04:10-04:50 15:15-15:55
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