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14:17 來源:長城網
參與互動【長城時評】用背帶背母親去看病令人動容
最近幾天微信朋友圈被一組兒子背母親看病的圖片刷屏。從圖上看到,一名男子用背帶背母親到衛生室看病。到達衛生室後,男子解開背帶,將母親輕輕放在衛生室門口的長條椅子上——這熟悉的場景,就如當年年輕的母親背兒子的那種呵護和細心。時光流逝,如今母親與兒子調了個位置,這場景的變化卻讓人看了為之動容、為之溫暖。
從網絡搜索得知,這個背母親去看病的54歲男子名叫汪克武,是雲南省廣南縣蓮城鎮岜奪村人,他的母親叫汪珍應,今年已有88歲高齡。汪克武說,他們家離衛生室有大概5公裡左右的路程,因母親感冒發燒,他就用助力車拉母親去村衛生室看病。由於母親年邁不能扶穩、坐穩,所以他就用背帶背母親去看病。對於用背帶背母親看病這件事,汪克武一再表示這是他作為兒子的責任和義務,用背帶背母親只是因為比較方便而已,沒想到會得到大家的那麼多肯定。
在被汪克武用襁褓背帶背88歲老母親走10裡路去打針的忠孝大愛舉止感動中,不由得又想起去年深秋在網絡上躥紅的一件事。51歲的浙江永康男人張永康,跟往常一樣,抱著82歲的母親在江邊嘮嗑,結果這一幕被人拍下,還發到了朋友圈,一時間被好多人轉發。「大孝子」,是張永康聽到的最多的詞,這是大家對他的評價。張永康說,自己做的這一切,不值一提,「因為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抱著我,現在輪到我抱著她了。」一句輕描淡寫的「現在輪到我抱著她了」,看似不經意間說出來的話語,竟讓人感動的流下熱淚。
用襁褓背帶背母親去看病的汪克武和抱著母親在江邊嘮嗑的張永康,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採用了「倒裝」的方法,用母親在自己還小的時候背自己、抱自己的方式來回贈給老母親,以此來報答老母親的撫育之恩。是啊,但凡我們都到五六十歲有兒有孫的年歲了,養育我們的上一代,必定步入耄耋古稀之年了。此時此刻,敬重、孝敬老人,採用老人對待我們的方法來回饋老人無疑是最原始最直接最溫馨最感人的方法了。
孟子說,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通常認為不孝的情況有五種:四肢懶惰,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一種;酗酒聚賭,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二種;貪吝錢財,只顧老婆孩子,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三種;放縱情色享樂,使父母感到羞辱,這是第四種;逞勇好鬥,連累父母,這是第五種。我們是不是該拿孟子的「世俗所謂不孝者五」來做鏡子好好的照一照自己呢?
百善孝為先,「孝」是亙古延綿的話題。奉養父母、愛親敬親,這種人倫關係,應是永恆不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千世界,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不需要比較誰做的好誰沒做到。自然,盡孝能力小的人,能儘自己所能,創造條件盡力所能及之孝,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遊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