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條特高壓GIL工程完成首次全面「體檢」

2020-12-27 瀟湘晨報

7月29日,「萬裡長江第一廊」——世界首條特高壓GIL管廊完成工程投運以來首次全面「體檢」,有力保障了今夏用電高峰期華東地區能源供應安全,更好地促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

有著「萬裡長江第一廊」之稱的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長距離海底GIL輸電工程。該工程作為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的關鍵控制點,與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合環運行,形成貫穿皖、蘇、浙、滬負荷中心的華東特高壓受端環網,提升地區受電能力3500萬千瓦。自2019年9月投運以來,累計輸送電力149億千瓦時,為長三角地區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83萬噸。

圖:專業人員在蘇通GIL管廊工程內分析聲學成像裝備所檢測的GIL設備結果。

「GIL技術如同電力領域的5G,最大優勢是輸送容量大,在同等隧道條件下,其輸送能力為500千伏電纜的3倍。該工程的建成投運,標誌著我國已經掌握了跨江、跨海、跨核心城區的大功率輸電技術,對我國電網基礎設施升級換代具有重大示範意義。」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規劃中心副主任謝珍建說。

蘇通GIL管廊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特高壓GIL設備群,任何一點微小的異常都會造成影響力事故。為保障夏季用電高峰時期的GIL設備穩定運行,國網江蘇電力每年都需要對GIL設備進行「全身體檢」,這在世界範圍內尚無先例可循。

據了解,GIL設備的檢測項目包含內部導體溫度、各類局部放電和結構裝配情況等6項核心指標,需要採集設備內部微小放電、振動、噪聲、表面和內部導體溫度等核心數據。

「如果是常規輸電設備,只需常規的紅外測溫和超聲波局部放電等方法就能完成,但蘇通GIL設備非常特殊,為金屬外殼全封閉結構,且95%以上的設備布置在長江江底,很多常規檢測手段無法應用。」國網江蘇電科院輸變電技術中心專家趙科介紹。

對此,國網江蘇電力聯合國內院校和研究機構,自主研製了振動檢測儀、聲學成像檢測儀、高精度高頻局放檢測儀等多種「體檢神器」,成功完成了蘇通GIL設備的全面綜合診斷分析。

據悉,本次全面「體檢」歷時20天,累計對323個特高壓GIL設備組成單元開展檢測15125次,聲波圖譜分析600餘次。

未來,國網江蘇電力將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和物聯網智能感知技術,深入探索新的檢測裝備和算法,為蘇通GIL管廊工程健康運行保駕護航。通訊員 黃蕾 李玉傑 董瑩 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白鶴灘特高壓入蘇工程建設步入快車道
    8日,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江蘇段)在江蘇無錫開展線路首基試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供圖中新網南京1月8日電 (黃蕾 朱曉穎)8日,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江蘇段)在江蘇無錫開展線路首基試點。
  • 明年夏天,它將成為世界最大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變電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通訊員 姬文慧 羅浩核心提示丨中國有「三高」在世界上的頂尖地位是公認的,那就是高拱壩、高鐵和特高壓。如今,特高壓已從一個全新的事物成為一張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名片,特高壓工程的建成和投運讓中國佔領了世界高壓輸電的制高點。
  • 青豫直流工程極Ⅱ高端系統順利完成調試
    蘆金龍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2日電 (李江寧 謝莉蓉 張國棟)據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12日消息,日前,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能源大通道青豫直流工程順利完成極Ⅱ高端直流系統調試,系統設備性能和各項指標一切正常。青豫直流工程於12月2日正式啟動雙極高端系統帶電調試,分為兩個階段依次對極Ⅱ高端、極Ⅰ高端系統分別進行調試。
  • 蒙東電力公司強化運維人員培訓 全面做好特高壓生產準備工作
    蒙東電力公司強化運維人員培訓 全面做好特高壓生產準備工作 2016-01-20 來源:本站編輯
  • 特高壓「超級工程...
    時隔5年後,四川重啟特高壓工程建設。  12月18日,設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的四川省2019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主會場,四川水電外送第四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雅中(雅礱江中遊)-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雅中工程]順利開工。以雅中工程開工為標誌,未來四年,四川將新建3條特高壓線路,掀起新一輪特高壓建設高潮。
  • 世界首條特高壓電力管廊在江蘇投運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黃蕾記者 戚阜生 李志華)9月26日,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高、最長距離GIL創新工程——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在江蘇正式投運,它的投運標誌著華東特高壓交流雙環網正式形成,對支撐區域電力供應、改善能源供給側結構,促進地區經濟、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 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今天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國家電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於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工程強化科技創新,在世界上將首次研發柔直+常規的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發應用能夠快速實現毫秒級能量平衡的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將特高壓直流饋入由依賴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緩解華東電網火電機組減少導致的電壓穩定壓力,大幅提升了華東電網受電能力。
  • 砥礪攻堅特高壓主戰場
    國家電網公司投產「五交五直」10項工程,山東承擔其中7項工程;山東建管段投資佔國網系統投產特高壓總投資額30.7%;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8項特高壓輸電通道,有4項由山東負責建設管理。面對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比例最高、建設強度最大、投產時間最密集等重重壓力,國網山東電力全面推進「特高壓入魯」的「三交四直」7項工程、4項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
  • 蒙西-晉中特高壓線路工程(1標)山西段貫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4月16日下午4點23分,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窯頭鄉張力場上,隨著最後一項導線牽通,蒙西-晉中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工程(1標)山西段第15個放線區段、也是最後一個放線區段左迴路54號-66
  • 交直流互聯大電網已經形成 國網累計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壓工程
    12月20日上午10時37分7秒,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三端雙極四閥組首次解鎖成功,±800千伏龍門換流站主控室內掌聲如雷。自工程進入...
  • 世界首條清潔能源外送通道人工短路試驗完成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通訊員 何炳勳 甘嘉田12月21日14時30分,青南換流站交直流人工短路試驗順利完成,此舉標誌著±800千伏青豫特高壓直流工程高端投運後能夠抵禦系統接地故障,驗證了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能源大通道在
  •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工程(松江段)前期建設工作啟動
    陝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20日在陝西和山西兩省交界處成功跨越黃河。這條跨越四省的線路建成後,能源資源富集的陝北每年將向湖北直輸440億千...
  • 特高壓、風電、光伏「全面開花」 促進能源清潔發展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最新編制《2020年特高壓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項目前期工作計劃》顯示,南陽-荊門-長沙、南昌-長沙、武漢-荊門、駐馬店-武漢、武漢-南昌5條特高壓交流工程計劃在今年3月至12月間獲得核准批覆。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兩條特高壓直流工程分別計劃今年6月和今年12月獲得核准批覆。
  • 陝北到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開工
    央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十三五」電力規劃重點項目,陝北到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日前按下「開工鍵」。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開工的首個重大能源項目。
  • 不要浪費了"世界風庫" 特高壓為中國風電尋出路
    三峽工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全國一盤棋」的概念,從開始就強調了三峽水電「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的目標。經多年反覆、充分研究和比較,最終選擇了華中、華東、廣東作為三峽水電的消納地區。結合三峽的水電特性,三峽電能逐月分配到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9個省市。在三峽電站建設的同時配套建設相應的輸變電工程,保證了三峽電能的順利消納。
  • 途經四川等地的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國網四川電力提供 攝中新網成都12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北京、成都同步舉行,工程的開工將為中國再添一條橫貫東西的能源大動脈,對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綠色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綜合效益和長遠戰略意義。
  • 首次!特高壓線上開展直升機帶電作業
    11月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境內,國網安徽電力和國網通航公司檢修人員在世界最高電壓等級±1100千伏吉泉線上首次自主實施直升機吊籃法帶電作業。當日,在安徽合肥廬江縣境內±1100千伏吉泉線特高壓輸電線路,一架直升機用吊籃搭載著檢修人員勻速升空,慢慢靠近特高壓線路,將吊籃上的檢修人員精準放置在作業位置。經過近2個小時空中帶電作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完成±1100千伏吉泉線直升機帶電檢修任務,消除了±1100千伏吉泉線上的安全隱患,保障了該條特高壓線路安全運行,為華東能源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 溪浙直流特高壓工程大負荷試驗成功,投運在即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6月23日訊,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6月20日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期兩天的雙極大負荷及過負荷試驗圓滿成功,送端最大負荷達到840萬千瓦,工程投運在即。
  • 南方電網抓穩特高壓 鐵心啃「硬骨頭」
    9月3日,雲南普洱至廣東江門±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開始向廣東送電,這是繼±800千伏雲廣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之後,南方電網公司建設的第二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該工程投入送電,是南方電網公司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優化東西部資源配置,輸送西部清潔電力,保障廣東迎峰度夏發揮重要作用。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來源:企業供圖)據了解,今日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又一創新型工程。項目工程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止於江蘇省蘇州常熟市,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5省(市),線路全長2087公裡,新建白鶴灘、虞城2座換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