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區首家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市成立 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本報烏魯木齊訊(記者 古雪麗 通訊員 張越然)9月23日,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區首家基層法院入駐區(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展訴調對接工作。
-
多元解紛改革案例——東莞中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
標準化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場所,在法院建立了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勞動爭議、醫療、金融、智慧財產權等專業化調解工作室,以及以法官、調解員個人命名的調解工作室。在律師事務所推廣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建設一站式線上調解平臺。
-
烏市新市區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成立
9月23日,進入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不到半小時,家住北京路的市民王立(化名)就拿著法官出具的調解書,走了出來。 當日,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白城中院:加強訴源治理 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
白城中院從「走出去」和「引進來」兩個維度及四個層次工作要求角度,結合白城市委政法委矛盾多元化解決改革工作要求,主動發揮人民法院職能作用,參與、推動、規範和保障黨委政府領導下的訴源治理,從源頭上預防糾紛;健全訴非程序銜接機制,暢通聯絡對接渠道,為訴前多元解紛提供司法保障;完善訴調一體對接機制,強化訴調統籌銜接,促進訴調對接實質化,做到能調則調,當判則判;完善「分調裁審」機制,著力實現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推動形成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整體機制。
-
【訴源治理】多元解紛 聯調共治 打造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
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作用,構建社會矛盾聯防聯調機制,形成社會矛盾化解的整體合力。8月6日下午,陸良縣大莫古鎮召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推進會,陸良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何福浩、大莫古鎮黨委書記楊俊、大莫古鎮鎮長石萬雲及各村支書、主任、治保調解主任、中心法庭等相關部門參加此次會議。
-
【訴調對接】磨刀不誤砍柴工 ——多元解紛調解技能培訓
自今年8月納雍縣人民法院與納雍縣工商聯達成共建訴調對接多元解紛平臺以來,縣工商聯調解中心接受委派案件78起,調解結束58起。為更好向當事人提供「調解→達成協議→申請司法確認→法院受理→裁定書領取」一站式訴調對接及遠程調解服務,進一步提升調解效率,10月27日,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員額法官楊紅一行3人到縣工商聯調解中心開展多元解紛技能培訓交流。
-
一站式多元解紛「四全格局」
這得益於龍崗法院構築的「全方位、全層級、全流程、全系統」多元解紛「四全格局」。主動融入地方訴源治理工作大局,龍崗法院與龍崗區司法局共建集訴調對接、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鑑定等職能於一體的窗口化法律服務平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並於2019年9月啟用了500多平方米的訴調對接中心,配備調解室和現代化審判庭,同時設置了「婚姻家事」和「智慧財產權」兩個專門調解工作室。
-
推動多元解紛駛上「快速路」——吉林市兩級法院訴源治理工作紀實
孫兵 於利濤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兩級法院以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契機,不斷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推動定分止爭從終端裁決向源頭防控轉變,給出了提高市域治理能力的法院方案。近年來,吉林法院堅持防重於治,將解紛機制重心從法院埠前移至矛盾糾紛源頭,從普法宣傳、司法服務、「無訟」創建入手,盡最大努力將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
完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進一步強化「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建設,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多元化解,及時、有效當事人合法權益,8月11日,滎經縣法院、滎經縣司法局、滎經縣訴調委召開「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滎經縣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建、滎經縣司法局副局長洪亮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
翁牛特旗法院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
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創新「訴調對接+多元調解+速裁快審+繁案精審」的分層遞進多元解紛機制,在立案庭組建7個以「員額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調解員」為模式的速裁辦案團隊,讓各類糾紛通過最適當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得以解決。 2018年至今,速裁團隊辦理案件2873件,平均審理用時23天。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2119件,平均審理用時11.5天。共轉入民事庭精緻化審理3010件。
-
內外聯動 多措並舉 打造豐滿法院訴源治理「同心圓」
為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吉林市豐滿區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源治理的相關工作要求,主動延伸審判職能,創新司法服務方式,積極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努力推動轄區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和多元化解,形成了一系列訴源治理豐滿的特色實踐。
-
廣東高院發布多元解紛改革案例
8月24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六個多元解紛專題改革案例。案例包括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糾紛分類化解;深化科技引領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創建和解中心提升專業調解水平;分類精細管理培育高水平調解員;打造跨境平臺創新爭議多元化解;源頭減少訴訟增量助力市域社會治理。
-
縣委政法委調研督導大邑縣 勞動糾紛分調裁審執「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暨訴調對接分中心
為切實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紮實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推進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實體化運行抓點拓面分調裁審執工作,2020年8月6日,大邑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倫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調研大邑縣勞動糾紛分調裁審執 「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暨勞動糾紛訴調對接分中心,並在縣法院召開專題工作會。
-
加強訴源治理、推進訴前糾紛化解,祿勸法院這樣幹!
近日,祿勸縣委政法委印發了《關於加強訴源治理推進訴前糾紛化解機制的實施辦法(試行)》,結合祿勸縣矛盾糾紛特徵,就如何推進訴源治理作出部署。其中,也將祿勸法院如何「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作了細化。 一是織密訴前解紛一張網。以非訴調解服務為切入點,延伸多元調解「半徑」。
-
陝西法院加快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南昌會議」以來,陝西高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決策要求,先後6次召開全省中級法院院長座談會、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會、業務培訓會,部署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二、深化「兩說」機制,加強訴調對接工作
-
「分調裁審」打造訴源治理新模式 湖南法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落細落實
今年以來,湖南法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要求,緊緊依靠當地黨委和政府,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創新體系建設,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落細落實。截至目前,湖南法院依託調解平臺吸納調解人員5395名,對接調解組織1764家,錄入訴前調解及訴中調解案件13萬餘件,全省法院新收一審民事、行政案件數量同比下降11.86%。
-
特邀調解員駐法院,多元解紛添力量
儀式上,傅百毅就法院開展訴調對接和多元解紛工作情況作了介紹,表示將盡力為特邀調解員開展工作提供各項保障,希望調解員發揮自身優勢 正安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正穩步推進,院機關已組建四個速裁審判單元,實現案件繁簡分流
-
山西多元解紛平臺正式亮相
據了解,多元解紛平臺藉助「網際網路 」,打破信息壁壘和平臺邊界,「線上 線下」聯調聯動,融合平臺優勢和調解職能,實現了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的無縫對接。日前,山西高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聯合出臺《多元解紛平臺應用工作機制》《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應用方案》《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業務規範指引》《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技術規範指引》等4個規範性文件,細化分解職責任務,統籌整合資源,形成解紛合力,推動平臺深度應用,構建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多元解紛需求的「大平臺」。
-
市中院召開全市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
8月26日,市中院召開全市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市中院黨組書記倪貴武同志指出,去年以來,我市的「一站式」建設工作也得到較快發展,源頭預防化解糾紛能力水平明顯增強,訴源治理效果已經顯現;各地人民調解中心運轉逐步順暢,實質性多元解紛效能明顯提升;「廳網線巡」訴訟服務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服務群眾渠道更加健全
-
汲取傳統文化養分 大力推進訴源治理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著大量關於基層治理的經驗、得失,對於我們推進訴源治理、多元解紛工作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應當找準基層治理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點,善於汲取傳統文化的養分,在思想認識上理解消化、工作機制上持續深化、具體行動上實踐轉化,奮力推進訴源治理和多元解紛工作邁上新臺階。一是要從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去加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