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墓碑獨具特色?他的墓碑上刻數學公式,他卻出了道數學題

2020-12-16 墓碑廠家凱瑞石業

墓碑,是象徵逝者的名片,也是生者對故人的追思和緬懷。通過墓碑上的雕刻和文字,可以了解逝者的生平和喜好。這是墓碑獨特的藝術符號和紀念文化。

在一些從事數學工作的科學人士生命中,數學是其最重要的象徵符號。因而,在這些數學家逝世後,生者將這些代表逝世數學家一生成就的數學符號鑲刻在其墓碑上,使墓碑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和藝術氣息。

陳省身在墓碑上刻數學公式

陳省身是著名的美籍華裔數學家。他1911年出生於浙江嘉興,少時便很喜歡數學。在那個動亂紛爭的年代,中國的自然科學教育剛剛起步不久,陳省身為了研究和學習數學,常常自己主動看書學習,並先後考入南開大學數學系和清華大學研究院進行學習,後來又留學德法等國家進行數學研究。他在數學領域總結出高斯-博內-陳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理論,引起國際數學界的轟動,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

陳省身不僅在數學研究上成果斐然,在數學教育領域上也有著卓越貢獻,先後培養出吳文俊、丘成桐等著名數學家。他在1937年民族存亡之際受聘清華大學數學教授,後來因抗戰隨學校內遷至雲南昆明。抗爭勝利後陳省身主持成立了南京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1949年移民美國,任教芝加哥大學,此後一邊從事數學研究一邊進行數學教育。並在改革開放後回國擔任南開大學數學所所長,推動中國數學的復甦,並在南開大學度過晚年生活。

陳省身逝世後安葬於南開大學內,墓碑是他和夫人鄭士寧的合葬墓碑,黑色花崗巖的主碑整體橫截面呈曲邊三角形,象徵著他最重要的數學成就「高斯—博內—陳」公式。黑色的墓碑高度磨光,碑面上刻滿了陳省身手稿的數學公式,遠遠望去好像黑板上寫滿了白色粉筆的數學公式,象徵了陳省身為數學教育所做的貢獻。獨特的墓碑形制,展現了陳省身作為數學家獨一無二的人生。

丟番圖在墓碑上出數學題

丟番圖是古希臘亞歷山大學後期的重要學者和數學家,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解答和研究代數問題,被稱為「代數學之父」。關於他的生平事跡,由於年代久遠,流傳下來的很少,只能在《希臘詩文選》中窺看出他的一些人生經歷。而每關於他的記載,總是離不開數學。

與同期數學家致力於幾何學研究不同,丟番圖喜歡以代數的方式解答數學題,他在算術理論中引進了未知數,用大量的數學邏輯和算術討論了一次、二次以及個別三次方程式。在丟番圖逝世後,他的墓碑上留下了一道代數題,作為總結一生的墓志銘。

墓志銘上寫著:

「墳中安葬著丟番圖,多麼令人驚訝,它忠實地記錄了所經歷的道路。上帝給予的童年佔六分之一,又過了十二分之一,兩頰長胡,再過七分之一,點燃起結婚的蠟燭。五年之後天賜貴子,可憐遲來的寧馨兒,享年僅及其父之半,便進入冰冷的墓。悲傷只有用數論的研究去彌補,又過了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終於告別數學,離開了人世。」

通過設丟番圖的壽命為X,代入這道數學題,可以推算出丟番圖的壽命,丟番圖當爸爸的年齡,丟番圖在兒子逝世時的年齡。你能算得出來嗎?

一個數學公式,一道數學題,象徵一個數學家的成就,總結一個數學家的一生,數學家的墓碑就是這麼獨特!

相關焦點

  • 數學趣聞之墓碑上的數學題
    歷史上對數學著迷的數學家不在少數,有廢寢忘食的祖衝之,有甘願赴死的阿基米德.然而大家聽說過在自己的墓碑上出數學題的數學家嗎?!
  • 他的墓碑上刻著一個數學公式
    我國計算數學學科奠基人徐獻瑜百歲辭世 他的墓碑上刻著一個數學公式 本報記者 王堯     寫下了「再見」,籤名「徐獻瑜」,之後沒多久,這位被稱為「我國計算數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的老人,就告別了人世
  • 他畫了一輩子的獅子,最終在墓碑上也刻了一隻低吼的雄獅
    藝術家Wilhelm Kuhnert畢生最喜愛的動物就是獅子,這一輩子他不知道畫了多少獅子的速寫稿和成品畫,這裡總結一下他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張獅子速寫。墓碑上的雄獅最後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Wilhelm去世的時候,墓碑上刻了一隻低吼的雄獅。
  • 而他想刻在墓碑上的話又是什麼
    這位阿根廷傳奇人物在吃完早餐後回到床上,告訴侄子約翰尼·埃斯波西託他感覺不舒服,打算再躺下。他躺下後,就再也沒有起來。此前,馬拉度納在醫院接受了腦部掃描手術。他出院後,有一名護士專門負責照顧他,那天這個護士發現情況不對後,趕緊打電話叫了一輛救護車。但一切都太遲了,在救援人員到來的時候,這位退役的足球運動員已經離開人世了。
  • 數學科技史,數學家的猜想,今天一起了解有關數學家的故事
    別怕這個故事裡沒有公式和數字,只有很有意思的數學家,簡直不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的數學家。在法國的巴黎,有一座很有名的公墓,叫蒙塔納斯公墓。很多著名的詩人、哲學家、作家、藝術家都埋葬在這裡,所以每天到這裡來參觀憑弔的人很多,在名人的墓碑上留下些有紀念文字的小紙條。有意思的事在墓園的角落裡有一座家族墓碑,也有很多這樣的小紙條。誰會去紀念一個家族?
  • 您的墓碑上沒留下一條公式,卻留下了一張藍圖
    作為當今世界上的頂尖大腦,張首晟的研究成功可以說為整個科技行業的未來發展找到了方向,而張首晟本人的一生,不能說波瀾壯闊,也是充滿詩意。你想在墓碑上寫些什麼?1963年,張首晟出生在上海,他沒有出生在亂世裡,卻在亂世中度過了童年。
  • 四川攀枝花墓碑碑文刻寫有規範,豎式墓碑和橫式墓碑區別要分清
    人固有一死,死後立墓碑,刻上標識逝者身份的碑文,便成為了逝者留在世間的唯一證明。因此,寫碑文應該對逝者充滿敬意和感情,慎重規範地在墓碑上描刻好逝者的姓名、生卒年等信息。在四川省攀枝花,公墓墓碑的形式有豎式墓碑和橫式墓碑兩種。
  • 河南淇縣一明代墓碑上刻「扯淡」「再不來了」
    [導讀]「可能是墓碑主人活著時不如願,悲觀厭世,臨死前才寫下『扯淡,再不來了』。」欒女士說,為了考證墓主人是誰,學者寫了許多文章,有人說是明朝勳臣沐氏的墓碑,還有人說是明崇禎皇帝的墓碑。他前段去淇縣摘心臺公園遊玩時,無意間發現竟有一個「扯淡碑」。網友:「不會是開玩笑吧」眾多周知,扯淡的意思是胡侃,閒扯,胡說八道,一般北方人使用的較多。而立碑歷來是很嚴肅的事情,怎麼會跟「扯淡」聯繫在一起呢?許多網友對此表示了不解和好奇:「怎麼會有『扯淡碑』呢?不會是開玩笑吧,誰知道來解釋解釋?」
  • 河南一老中醫行醫81年,把藥方刻在墓碑上造福後人
    來源:經濟日報右為袁淑芳老人在河南省西平縣蘆廟鄉盤龍橋村,一座老中醫的墓碑遠近聞名,墓主人袁淑芳一生行醫,臨終前囑後人將一生所學總結成百服藥方刻於墓碑之上,供世人借鑑,明示後人、造福一方。2006夏天,袁淑芳去世前夕,把自己行醫總結出的秘驗方整理出來,交給二兒子王泰升,並囑咐他在自己去世後把這些驗方刻在墓碑上,供後人借鑑。袁淑芳老人孫子王克中2008年清明節,王泰升專程從北京趕回老家,在母親的墳前立起了這塊用藥方做碑文的墓碑。
  • 墓碑上的字刻哪些內容,有什麼講究,怎麼刻
    墓碑,是祭奠死者常用的殯葬用品之一。在墓碑上刻字,刻什麼內容,怎麼刻,是有非常嚴格的講究。這不僅是傳統的殯葬文化,也關係到孝道。墓碑的刻字,主要有碑文格式、碑文內容和字體顏色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並且嚴格遵循原則,不能隨意更改。一、碑文格式。碑文格式,是指碑文正文內容的位置、排版和大小。1、位置,是根據陰宅測量的丁蘭尺而確定。
  • 明代墓碑刻「扯淡」 網友感嘆原來自古就有
    河南淇縣一公園現明代墓碑(圖片來源:鄭州晚報)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鄭州晚報》報導,河南淇縣一公園現明代墓碑,墓碑上竟然刻著「扯淡」二字。這塊墓碑是一位網名叫做@這個的哥不太冷的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的,他前段時間去淇縣摘心臺公園遊玩時,無意間發現竟有一個「扯淡」碑,碑上面還刻了四字「再不來了」。這位網友發微博感嘆:自古就有扯淡這一說啊,還立碑了。 「扯淡」二字是時下比較熱的網絡詞彙,北方人用得比較多,比喻「胡扯」、「閒扯」、「沒意思」,這個詞還一度出現在某年春晚趙本山的小品節目中,廣為人們熟知。
  • 碑言志——數學家的墓志銘(二)
    他的數學成就如此之多,他的名字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數學分支——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的歐拉定理、立體解析幾何的歐拉變換公式、數論的歐拉函數、變分法的歐拉方程、複變函數的歐拉公式,等等等等。伯努利家族是瑞士著名的家族,先後出了11位數學家,其中有三位在數學史上都有較大的影響,而雅各布是其中最年長的一位,其他兩位分別是他的三弟約翰以及約翰的次子丹尼爾。
  • 4位數學家和他們的墓志銘趣聞,讓頑皮成為永恆
    墓志銘,刻在石碑上,紀念逝去的人。「志」記錄逝者生平,「銘」是對他的評價,一般都是後人鐫刻其上(畢竟本人已經離世了嘛)。但一些有趣的人,生前就為自己寫好了「段子」,讓本來莊重的墓志銘顯得不那麼嚴肅,甚至有些頑皮,被後人津津樂道。
  • 從墓碑的紋理,探尋中國天主教的歷史脈絡
    北京柵欄墓地經歷了四百餘年的發展歷史,在時代變遷中呈現出獨特的生命力。現存六十八通墓碑不僅是來華西士在世生命的總結——他們在中西哲學、宗教、藝術、天文、科技數學、醫學、地理學、地質學、測繪學工程學等方面造詣精深、建樹頗豐,更是他們在華業績的歷史見證。
  • 墓碑廠家常在墓碑上雕刻對聯,到底有何寓意?
    傳統墓碑上一般兩邊都立有碑柱造型,柱上可雕刻寶瓶鮮花或龍鳳呈祥,但最常見的便是在碑柱上雕刻富有寓意的對聯。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平時又稱為楹聯或對子,通常寫在紙、布上或刻在而墓碑上刻對聯則通常是對逝者的弔唁、緬懷、評價、祝願,或是對後代子孫的護佑、祝福和期望,其風格一般是哀痛、肅穆、深沉、莊嚴的。如今,墓碑已成為記載逝者家族世系及功德成就的「榮譽狀」和裝飾品了。而刻墓碑對聯這一點恰好也能夠迎合人們歌功頌德、光宗耀祖、澤及後代、流芳千古的社會風尚。
  • 成都墓碑重視傳統文化,以「道八寶」裝飾墓碑,寓意吉祥祝願
    中國的墓碑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蘊含了諸多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其中,道教文化,作為中國本土文化產物,對墓碑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墓碑的雕刻裝飾上,常常可以看到以「道八寶」為意象的雕刻圖案,這些意象是道教文化的體現,具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 數學家的墓志銘,你能看懂幾個?
    你想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什麼文字?也許對於我們來說,考慮這個問題為時尚早,但是許許多多的前輩數學家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墓碑上書寫著自己的榮耀。圖片來源:Famous Mathematicians這道題就是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但如果倒退兩千多年,它無疑屬於難題。正是這段話,傳說被刻在了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墓碑上。丟番圖被譽為代數學之父,著有《算術》一書,他對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還包括大量的不定方程。
  • 面對艱苦,妻子和人私奔,他帶著孩子堅守,死後墓碑上刻有五個字
    面對艱苦,妻子和人私奔,他帶著孩子堅守,死後墓碑上刻有五個字常書鴻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美學家,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敦煌藝術。他出生於晚清杭州一個滿族家庭,他自幼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之後,他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自己的遠房表妹陳芝秀,陳芝秀雖然不是主修美術,但是她的雕塑專業也是藝術類專業,兩人有豐富的話題。婚後兩人為了夢想一同奔赴法國,都考入了裡昂國立美術專科學校,常書鴻成績優異,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專升本,還拿到了一等獎學金。
  • 墓碑上「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
    不過從人的一生來看,雖然很多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曾心懷大志,雄心勃勃,想活出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但到最後,絕大多數人還是要逐步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後平凡地度過這一生,終而與草木同朽。既然難以從功績上評判一個人為世界做出了何等貢獻,那便需要從功德上來評判一個人,以此來緬懷此人的一生,並給予後代以正能量。
  • 寫在墓碑上的人生:名人和網友的墓志銘有什麼不同
    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在今天的「走基層」節目推出「寫在墓碑上的人生」。 墓志銘,是逝者一生的濃縮,也是逝者對這個世界最後要說的話。觀察者為讀者整理了央視「走基層」關注的墓志銘、古今名人的墓志銘以及有才網友們自己撰寫的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