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膊除雪車隊,就著椅子當床睡

2021-01-1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在昨天的掃雪除冰中,在揚子公交浦口公司江浦客運站場地上一支由7名退伍軍人組成的掃雪隊從上午8點直到中午,他們除了喝口水外,沒有休息過1分鐘。曾當過武警戰士的D61路駕駛員林瑞汗溼了內衣索性脫去了外套棉衣,打著赤膊又揮起鐵鍬繼續戰鬥。據悉,為了保證不因為自己出行耽誤開車,不少公交司機就著椅子前一晚都睡在辦公室。

  通訊員 孫洪 記者 陳彥

  社區女子掃雪隊,路邊啃麵包充飢

  在雨花臺區的丁牆社區有一支年輕的女子掃雪突擊隊,突擊隊成員大都是孩子媽媽,孩子大的也就剛上小學,孩子小的還只有兩三歲。掃雪工作開始以來,她們顧不上家裡在複習考試的孩子,顧不上發燒生病要媽媽的寶寶。幾次都是剛剛含淚安撫來電話的孩子,又馬上投入到工作中。累了路邊坐會兒,任務重了趕不上飯點,就在路邊啃兩口麵包。

  記者 陳彥

  1月26日以來,第一個安心覺

  昨天中午十點半,離中飯還有半個小時,雨花臺區板橋城管隊員方斌和他的「戰友」們,趁著這個短暫的空當在會議室裡稍作休息,短短2分鐘就傳來隊員們的鼾聲。這是1月26日以來,他們的第一個安心覺。26日暴雪黃色預警後,他們就進入緊急待命狀態,自26日晚上10點到現在,隊員們的睡眠不超過12小時,前夜大雪後,凌晨四點他們又再次出發。記者 陳彥

  社區小居民,也是除雪志願者

  降雪上凍,各社區居民都成了除冰的主力軍,在看到叔叔阿姨們幹得熱火朝天后,來自雨花臺區雨花街道翠竹園小區的小朋們也出動了。其中,西班牙籍的小朋友Anakin,主動和對門的小哥哥一起走到掃雪志願者身邊,要求參與掃雪工作。除了掃雪,雨花社區機電花園居民們還發起「雪中送溫暖」行動,黨員志願者帶頭行動,掃雪的掃雪,熬薑湯的熬薑湯,溫暖著大家的心。記者 陳彥

  江浦街道志願者,抗雪一線送溫暖

  連日大雪,浦口區江浦街道幹群全力以赴開展掃雪除冰工作,為了鼓舞大家的士氣,1月27日下午,江浦街道臨時組建的「志願送溫暖隊伍」走上街頭,50餘人,分為7個小組,帶著提前準備好的茶水,前往下河街、張墩路、同心巷等為志願者們倒上一杯熱茶,準備的90餘瓶茶水全部分發完畢,為奮戰在一線最美的人們送上一杯杯熱茶,暖身更暖心。

  記者 盧斌

  迷彩,大雪中最美的身影

  1月26日晚開始,南京普降大雪,在太平門社區有這樣一群身影,不辭辛苦、連續奮戰,他們就是東部戰區政治工作部警衛連與東部戰區聯合參謀部警衛營一連、三連的官兵們。從凌晨4點起,官兵們就與太平門社區的志願者們一起揮舞鐵鍬和掃帚,分段對積雪進行徹底清掃。從1月4日起,太平門社區共建部隊出動了70餘人次官兵參與了社區的清雪除冰活動。記者 盧豔

  一碗熱餛飩,溫暖社區掃雪人

  1月27日晚,成賢街社區轄區內的一個餛飩鋪老闆王師傅找到社區黨委書記吳敏,主動要求第二天免費給社區參加掃雪的工作人員提供早餐。28日凌晨4點,社區工作人員在漆黑的小路上看到了一盞微弱的燈光、一個瘦弱的老人以及冒著熱氣的大鍋。王師傅看見他們來了,立刻端上熱氣騰騰的小餛飩,還給每人加了一個蛋。王師傅說,其實他也特別想做點公益事,只是迫於生計,現在做這點小事,心裡覺得很舒暢。

  通訊員 盧君 記者 高文玉

  新街口街道,吹響掃雪決戰號角

  昨天凌晨6點,新街口街道吹響了掃雪決戰的號角,街道、城管、社工、解放軍、環衛、志願者……他們連續奮戰不停息,已經連續4天奮戰在掃雪一線,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此次掃雪,新街口街道各條戰線黨員幹部堅持24小時待命,同時,新街口街道積極動員轄區各界力量,土力集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民工兄弟、地鐵大廈的員工,轄區部隊官兵,主動承包路段,開展鏟冰除雪作業。通訊員 盧君

  記者 盧斌 高文玉

  黨員集結,投入掃雪第一線

  1月27日下午5點,祿口街道機關黨員幹部再一次全體集結,繼續投入到掃雪的第一線當中。16個小時的不眠雪夜,祿口街道全體機關黨員幹部嚴格執守,輪班輪崗,分成了三班九個組清除積雪,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諾言。據悉,此次祿口街道在掃雪工作中,投入工程車15輛、機械撒布機2臺、裝載機30臺、鏟雪車3輛、平地機2臺、挖機15臺。

  通訊員 金傳春 李強

  記者 盧斌 端木

  湯泉街道巧用溫泉水除雪

  在連日的除雪奮戰中,浦口區湯泉街道創新方法,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引用溫泉水對轄區內主幹道的積冰積雪進行清理,大大提高了除雪效率。之前,湯泉街道各級黨組織在前期掃雪的經驗上,動員廣大黨員加入到掃雪大軍,宣傳動員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掃雪防凍工作中來。截至目前,街道共累計出動人員4000餘人次,機械30臺,拋灑融雪劑10餘噸,引用溫泉水200餘噸。記者 盧斌

  湖熟街道:全體黨員團員投入戰鬥

  1月24日夜間,南京迎來第二場大雪,為了應對南京地區強降雪惡劣天氣,湖熟街道全體黨員、團員積極行動,放棄周末,日夜堅守,投入戰鬥。湖熟街道全體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積極開展全員掃雪送溫暖行動,不畏嚴寒,揮舞雪鏟,清除主幹道積雪。一面面旗幟、一件件紅馬甲,成為了雪地裡最溫暖的畫面。通訊員 戴晶若

  記者 端木

  大雪天,午餐送進獨居老人家

  近日來,南京連降大雪,1月25日上午,江寧區東山社區的黨員幹部和志願者,把午餐送到了91歲的獨居老人劉秀琴家中,老人連聲感謝。在泥塘社區,75歲的獨居老人康俊華吃過厚樸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送來的午餐後,社區幹部給老人測了血壓血糖。家住曉裡社區嘉順時代廣場的朱詠珍女士,捐贈給曉裡社區80件羽絨服。

  通訊員 張琦 記者 端木

  江寧交建,奮戰30多個小時保通行

  連日大雪,為確保責任路段暢通,交建、旅遊集團突擊隊連續奮戰了30個小時。截止到1月27日上午,江寧交建、旅遊集團共出動掃雪防凍隊伍1300餘人,使用融雪劑143.7噸,投入掃雪機械車輛112餘臺,使用防滑草墊近百餘個,儲備融雪劑250噸。對S002上峰段、湖熟段、S246江寧段、正方大道東延景觀橋梁等30多條道路、橋梁進行掃雪除冰作業。

  通訊員 林喜妮 記者 端木

  秦虹街道修剪樹枝排除險情

  近日來,南京城連降大雪,秦虹小區有居民撥打「12345」反映院落大樹枝幹被大雪壓彎,擔心樹枝斷落傷人。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接到工單後,立即到現場查看,當日就聯合物業一起修剪樹枝,及時排除了安全隱患。目前街道已要求全體人員按照網格及路段責任劃分,保障轄區平穩安全度過雪期。

  通訊員 姚甜甜 記者 端木

相關焦點

  • 阿勒泰市「雪都義警救援車隊」成立啦!
    阿勒泰市「雪都義警救援車隊」成立啦!6月30日,阿勒泰市「雪都義警救援車隊」授旗儀式在市文化活動中心舉行。雪都義警救援車隊,由阿勒泰市團結路街道與派出所聯合成立,志願者均是阿勒泰市熱心群眾。
  • 孩子過敏可能是睡的床不合格,買兒童床要注意這6點
    你想繼續換桌子和椅子嗎?仲夏夢:有一個小的家庭空間,所以我選擇了一個帶儲物櫃的高架兒童床。孩子的父親覺得睡得太高不安全;準備把書桌放在床邊,好眼力,孩子的父親認為床應該放在床邊,並且可以隨時隨地曬被子.這些事情都是公平合理的,孩子的父親一天可以吵架800次,因為裝飾孩子的房間!
  • 杭州納涼大軍組團「睡」宜家 打著赤膊打著呼
    理由很充分:去宜家納涼圖個「舒服」,有床有沙發,冷氣也足;而留在喬司站的則圖個自在,人少清淨,打牌吃零食,日子也倍爽。盛夏的杭城,地鐵喬司站和宜家的部分納涼大軍不文明的舉動,和昨日本報報導的地鐵排隊亂象一樣,讓我們看到了城市文明中讓人尷尬的一個側面。
  • 合肥城管小夥2天2夜只睡3小時 調度協調除雪行動
    合肥城管小夥2天2夜只睡3小時 調度協調除雪行動 2018-01-05 14:39:11   來源:安徽網
  • 網友送摺疊床 小胖有床睡了
    「以後長大了,我要好好報答這些好心人」網友送摺疊床 小胖有床睡了好心人送給小智偉的摺疊床。昨天,當記者再次前往省醫看望小智偉一家人時,小智偉表示,在大家的幫助下,每晚倚在椅子上的他,如今有床睡了,而且到目前已收到了1萬多元的愛心款。  照顧媽媽他從不嫌累昨天下午4點,記者再次來到省醫內科大樓9樓時,在病房裡,小智偉的母親楊再芬正在打點滴,雙眼緊閉,而守在床邊的小智偉雙眼一直盯著吊瓶。  「我不敢睡覺,怕媽媽的點滴幹了沒人換藥。」
  • 冬奧品牌價值榜Day 10:「拉雪車隊」幕後的神秘「機器」
    ▼「拉雪車隊」的造型確實「拉風」不過《冬奧品牌價值榜》的統計工作,向來不是簡單匯總品牌了事。這個品牌來自什麼地區?有什麼歷史?專注於哪些項目?這都是我們起碼需要了解的事實。然而直接根據這個關鍵字索驥,我們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內容——沒有品牌官網、沒有品牌籤約拉脫維亞雪車隊的消息……我們分析一下這個品牌名字。
  • 駐紮社區防控第一線 他一直睡在7把椅子拼成的床上
    1月26日起,小寨路街道212所社區書記、主任柳海闊就將臥室搬進了辦公室、把椅子拼成了一張床。  他說:「主要擔心轄區內有突發狀況,必須留一人值班。社區工作人員以女性為主,我是男的又年輕值班最合適。
  • 博爾特為牙買加雪車隊自豪,特別標語致敬閃電,呼喚他轉型
    近日,牙買加短跑名將「閃電」博爾特在個人推特上發文為牙買加雪車隊點讚,為他們而驕傲。而牙買加隊的雪車底部還有一條特別的標語,「MR.COOL BOLT」翻譯過來就是「酷斃博爾特先生」,以此致敬牙買加短跑天王博爾特。
  • 韓國人為何不睡舒服的床,而去睡冰冷的地板?看完你就知道了
    韓國人為何不睡舒服的床,而去睡冰冷的地板?看完你就知道了經常看韓劇的朋友應該知道,很多韓國人是不睡床的,而是睡在冰冷的地板上,就是把被褥鋪在地上,然後在上面睡。那麼韓國人為何要這樣做呢?難道睡在地上偶遇什麼好處呢?
  • 中國人最大的困惑:為什麼日本人寧願睡在地板上,也不願睡床?
    提到日本,大多數人可能都會覺得其實中國和日本人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大家都穿上差不多的衣服,其實根本就認不出來,而且日本許多文化也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中國人有一點很疑惑:為什麼日本人寧願睡在地板上,也不睡在床上呢?
  • 想讓6歲孩子分房睡,但孩子半夜總跑到我們床上來,怎麼辦?
    1、避免讓孩子感覺被父母拋棄,要告訴孩子分房睡的原因,給孩子建立安全感。你可以說,「對小朋友來說,一個人睡覺是很重要的事情。小朋友一個人睡的時候能休息得更好,長得更高更強壯,這也能讓爸爸媽媽睡得更好。爸爸媽媽的任務是要讓你健康地成長,所以我們要幫助你學會獨自睡覺。」知道了原因,孩子會更加配合。2、安排一套固定的夜晚睡前流程,並且每晚都遵照這個流程。
  • 共享陪護床,立起來是椅子,放倒就成床
    花粉共享陪護床椅,立起來是椅子,放倒就成床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醫療技術水平也隨之不斷進步,很多醫院在不斷提升著自身職業專業水平的同時,也通過不斷引進新的高科技醫療設備,醫療家具來打造現代化的智慧醫療。共享陪護床網際網路時代,共享經濟逐漸進入到醫療行業,其中共享陪護椅則是主要滿足陪護家屬休息需求的一款產品,它在日常狀態下是一把椅子,當在需要時則可放倒成為一張床具,通過手機掃碼開鎖陪護者就可操作使用
  • 揭秘:東北人睡覺真的只睡炕,不睡床嗎?驢友告訴你真相!
    揭秘:東北人睡覺真的只睡炕,不睡床嗎?驢友告訴你真相!隨著國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和改善,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將旅遊作為休閒的首選方式,紛紛在節假日選擇出門遊玩。要說我國各個地區的文化差異,最明顯的還是從南北方差異來區分了,這兩部分地區的人們生活習慣上存在的差異比較明顯,近幾年也有不少北方人到南方定居,南方人喜歡到東北旅遊看雪。之前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提問,就是有網友問:「東北人睡覺只睡炕,不睡床的嗎?」
  • 《床的人類史:從臥室窺見人類變遷》|一張普通睡床的前世今生
    這便是人類最早的床。當然了,在現代社會,這些早期的床早已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了。我們現在能夠睡在高處而不擔心會掉下來,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有過這樣的經歷體驗。後來,在200萬年前,人類發現了火,並且掌握了它。從此,祖先便開始睡在地面上了,他們圍在火堆旁邊。
  • 同床睡 OR 分床睡
    分床睡的好處這裡談的分床睡,指的同房不同床,寶寶和家長還是在一個房間。◤1◢ 分床睡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同床睡的各種潛在危險,也保證了母親和嬰兒的親密,讓母乳餵養,安慰和觀察嬰兒都很容易。研究表明父母和嬰兒分床睡可以降低50%的嬰兒猝死症候群發生風險,這種方式也有助於降低窒息、卡住的風險。給寶寶餵奶時,可以把寶寶抱到你的床上,餵完後再放回他的小床。
  • 為啥有一些日本人不喜歡睡床?因為跟他們的領土面積也有關係!
    但是日本人睡床的習慣和中國卻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一直秉承睡在地上的習慣。那麼為啥有一些日本人不喜歡睡床?小編覺得應該是跟他們的領土面積也有一定的關係!畢竟日本的國土面積也不是很大,一直睡地上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 孩子6歲了,還不願意跟我倆分床睡,怎麼說都沒用,我該怎麼辦?
    一個書友給我的留言:孩子已經滿了6歲,還在跟我和媳婦兒一起睡,嘗試了很多方法,孩子晚上自己又會跑到我們的房間裡一起睡,而且還一定要睡在我和媳婦兒的中間。這讓我們很是苦惱,不知如何是好。 1、給孩子說清楚分床睡的原因(出發點: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一定要避免讓孩子感覺被父母拋棄,要告訴孩子分房睡的原因,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知道了具體的原因,孩子才會更加配合。
  • 風靡澳洲除蟎噴霧,徹底解決床上蟎蟲,裸著睡都安心
    現在秋冬天氣潮溼,蟎蟲也開始了肆意繁殖,為了讓我們生活的更健康,需要對我們經常接觸的床、被子、枕頭和衣物進行除蟎。這瓶除蟎噴霧的主要成分是尤加利桉樹精油配方,能有效去除蟎蟲。出差、旅行時,也可以帶上,給酒店的床品殺殺蟎,這樣也能睡的更安心。
  • 組圖:韓國中小學生赤膊在雪地中軍訓
    12月27日,韓國安山島Daebu的新兵訓練營內,部分韓國中小學生赤膊在雪地中進行軍事訓練。副標題   12月27日,韓國安山島Daebu的新兵訓練營內,部分韓國中小學生赤膊在雪地中進行軍事訓練。副標題
  • 強力拍打深層除蟎萊克床用除蟎吸塵器評測
    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要在床上度過的,很多時候陪你睡在床上的不只是你的愛人,有一種非常可怕的微型害蟲非常喜歡和你在床上「纏綿」。據權威機構統計,即使看起來非常乾淨的家庭,床上的被褥蟎蟲和塵埃蟎蟲也有1500萬之多。一床新的被褥,三個月不曬便會產生600萬蟎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