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論
「村子裡面的孩子素質太低」「我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們不會去養豬」……近日,一些雷人語句在網上引發熱議。
據《華商報》報導,這段雷語出自西安市雁塔區「中鐵尚都城幼兒園」看護點負責人。事情起因是,有孩子的家長發現該園收費標準不一,並且沒有全面實施普惠收費,因此提出質疑。該幼兒園園長崔某在回應家長疑問時,稱其幼兒園不收村裡娃,還不忘加一句「把教育局的人氣得鼻子都冒煙了」。
身為幼兒園園長,歧視和傲慢來得如此理直氣壯,實在讓人錯愕。
看到這種情形,我覺得有必要向這位園長老生常談幾句「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不論種族性別、貧富貴賤、美醜與否,每個人都有資格接受教育,應是每個辦學者和教育者都具有的常識和遵循的準則。
事實上,「有教無類」除了說明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外,還表達了「類」這樣一層意思。
「類」就是承認人與人之間可能會因為教育的、家庭的、生理的等方面原因,發展存在些許差別,但教育不應因這些差別看人下菜碟,而應給人以平等的發展機會,進而消弭這些差別,讓人更好地成長。
反觀這位園長,將「不收村裡娃」赤裸裸地掛在嘴頭,還將其比喻成「豬」,這實在與學前教育守門人應有的素養不符。
而從深處談,這些赤裸裸的歧視背後,是有些學校對學生生源的功利化分類。拿此次事件來看,涉事幼兒園表現出的,就是過度逐利和過度商業化。而當「擇富」「擇優」錄取成為風氣時,辦學理念也必然出現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該幼兒園不只存在教育理念和收費標準問題。據報導,有家長介紹,該幼兒園因無手續實際上只是看護點,且由於沒有相關手續,導致園內沒建消防系統。
鑑於此,當地相關部門也應對該幼兒園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將幼兒教育普惠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消除幼兒教育中這些奇葩現象,不讓教育公平淪為一句口號。
□伯揚(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