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小學生的「昆蟲記」

2020-12-24 安青網

寧國市小學生的「昆蟲記」

2020-10-12 14:59:31   來源:安青網    

【摘要】

10月1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實踐活動總結匯報會在寧國市實驗小學舉辦。活動系該校圍繞「蟲蟲物語——走近昆蟲」的主題,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認知...

安青網訊 10月1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實踐活動總結匯報會在寧國市實驗小學舉辦。活動系該校圍繞「蟲蟲物語——走近昆蟲」的主題,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充分尊重學生興趣愛好,從眾多選題中,經問卷調查、查新查重,慎重立項的科技實踐項目。

選題自2020年5月立項以來,在指導老師布置學生觀看法布爾的《昆蟲記》及藝術家ThomasSzabo和HélèneGiraud的優秀動畫紀錄片《微觀小世界》,建立前期知識儲備及研究方法指導的基礎上,歷經四個多月的閱讀昆蟲資料、開展實踐調研、拍攝昆蟲圖片、總結髮現、撰寫作品及小論文、線上交流反思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活動組的成員們自主商量後,決定召開一次總結匯報會,向老師和同學們匯報自己的所思、所得,以吸引更多的同伴加入到科技實踐活動中來。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學校及寧國市科協的支持與肯定。

10日上午9時,200多名師生、家長在報告廳內坐得滿滿當當。匯報會的重頭戲為學生現場匯報。活動組的六名同學分為五組,以講解PPT的形式,向現場觀眾詳細匯報了漢字裡的蟲蟲、詩詞裡的蟲蟲、身邊的蟲蟲、歷史上的蟲蟲——蠶、歷史上的蟲蟲——蝗蟲等五個子課題的研究過程及收穫。圖文並茂的講解、生動活潑的圖片、意想不到的觀察角度、不失深度的思考、臺上臺下的機智互動,令聽眾們或陷入沉思,或大為驚嘆,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你們的老師將昆蟲開發成科技實踐活動,帶領你們走出課堂,走出教室,通過活動來培養你們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的能力,引導你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仍然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這對你們從小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態度是非常有利的,而同學們也用這場匯報會,充分證明了你們的收穫滿滿。」寧國市科協副主席王菊在總結講話中,對同學們的大膽嘗試、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給予高度的肯定。「我從來不知道科技實踐活動會這麼有趣!」「我的孩子原來還可以這樣優秀!」,參加活動的學生和家長紛紛說道。

通訊員 鄭芝豔 安徽青年報、安青網記者 謝婷婷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昆蟲記》:謳歌生命的「昆蟲的史詩」
    》2.八上同步閱讀:昆蟲記3.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鍾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於隆裡尼墓園。【主題概述】《昆蟲記》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
  • 在紙上與昆蟲朋友「約會」,11歲小學生繪製昆蟲畫集
    11歲的姜博揚宅家40多天,始終惦記著他的昆蟲朋友們。無法相見,他就用畫筆在紙上與昆蟲們「約會」,目前他已創作出一本昆蟲畫集。姜博揚是武漢開發區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也是法布爾《昆蟲記》的鐵粉。他特別喜歡昆蟲,聽蟲鳴,觀蟲影,在校園和公園裡的草叢中,經常能看到他陶醉的身影。他不僅喜歡閱讀昆蟲類書籍,還一度在家飼養了螳螂、獨角仙等昆蟲。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小學生堅持寫昆蟲日記4年 欲當生物物種科學家
    小學生堅持寫昆蟲日記4年 欲當生物物種科學家 這日記可不是普通的日記,裡面圖文並茂地記錄著獨角仙、螳螂、甲殼蟲等昆蟲從孵卵到出生,從日常生活到死亡的整個過程。這日記,鄧志奇已經堅持記了將近4年。 「校大隊部向我發出邀請函,邀請我為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講講我飼養昆蟲的經歷和成果。我得精心準備準備,把我的心得體會和全校同學都分享一下。 」鄧志奇一邊整理觀察日記和照片、圖畫,一邊對記者說。  這學期,鄧志奇儼然成了全校的名人。
  • 周末閱讀——《昆蟲記》
    昆蟲記卡西米爾法布爾/著親愛的聽眾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是毛姆的經典小說《昆蟲記》。陳福郎《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全部十卷本的《昆蟲記》問世。法布爾是個性格靦腆的法國人,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神學、數學、自然科學的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希臘語和拉丁語。他在多個領域取得驕人的成就。
  • 昆蟲記
    暑假期間,媽媽帶我到隆生廣場蟲蟲樂園參加小惠同學昆蟲展採風活動,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 一走進蟲蟲樂園,我的眼睛就被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所吸引,仿佛走進了現實版的《昆蟲記》。參觀人員被分為男女兩隊,Apple老師帶領我們男生隊開始了採風之旅。
  • 備考2019:《昆蟲記》 考點匯總
    1、《昆蟲記》中,法布爾不但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而且不無愛憐地稱這些食糞蟲為_清道夫   2、孔雀蛾是一種 很漂亮 的蛾,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 ,全身披著_紅棕色____的絨毛,它們靠吃_杏葉__為生。   3、法布爾稱讚黃蜂___的建築才能,認為在這一點上黃蜂_遠勝於羅浮宮的建築藝術智慧。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昆蟲記》今年剛被列入《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但其實在小編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曾經推薦過。 當初,我以為《昆蟲記》只是一部科學著作,現在再看其實並不盡然。 《昆蟲記》原名為《昆蟲學回憶錄》,在書中,作者法布爾不僅詳細記載了昆蟲的種類、特徵和習性,還插入了很多自傳型的回憶,闡述了他對社會、自然、人生的種種感想和心得。
  • 《昆蟲記》裡講述的那些昆蟲朋友們的有趣傳聞
    法國作家法布爾以撰寫《昆蟲記》聞名於世,這本書充分展現了他在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橫溢的文學才華。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在向我們生動的描述了各種昆蟲的樣子、習性的同時,也記錄了很多當時人們對昆蟲的認識與故事,幫助讀者從其他角度認識各種昆蟲。
  • 我和兒子的昆蟲記
    這周楊老師說要推薦《昆蟲記》,我不假思索說我來講。臨近周六,越來越膽怯,因為自己從來沒講過,也從來沒寫過文章,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嘗試一下,主要是我平時和丁丁玩昆蟲多,也有很多感受,所以想和大家交流交流。第一次知道《昆蟲記》,是在給丁丁買繪本時注意到的,我從小不怕昆蟲,覺著這樣的書應該很有趣。買回來一看,果不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孩子睡前的必讀物。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好書推薦:《昆蟲記》帶孩子們走進奇妙而生動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作者的筆下,螞蟻、蟬、蜜蜂、螳螂、螢火蟲、蟋蟀等常見的昆蟲都是一個個可愛的小生靈,它們有高低貴賤、長幼之分,也有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工作婚戀,甚至愛恨情仇;昆蟲世界裡有風平浪靜,也有硝煙戰爭,它們懂得團隊合作、共御外敵,也會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來擇偶並繁衍後代。全書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昆蟲短暫的一生、生活習性詳細深刻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 孩子一生必看的法布爾昆蟲記,上千個版本看這套就夠了
    網上把這套書歸類為兒童科普讀物但其實《昆蟲記》羅大岡先生在《昆蟲記》序言曾談到:
  • 乾貨:《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匯總
    小星之前為大家整理了兩本初中必讀的名著《海底兩萬裡》和《駱駝祥子》的名著導讀以及一些知識考點,今天,小星再為大家整理名著《昆蟲記》的導讀和知識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昆蟲記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花了足足三十年時間寫就的科學巨著。
  • 《昆蟲記》一課四上後的思考
    我在整本名著閱讀教學上的一次實踐,走向了《昆蟲記》。在《昆蟲記》一書的導讀教學共有4次,每一次都在自我「審課」中不斷思考、不斷改進,對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也在一次次「審課」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自我審課,不外乎審「兩個方面」,一是自己的教學內容,二是自己的教學程序。
  • 慈谿昆蟲記(下)
    在慈谿昆蟲記(上)(詳情點擊連結:慈谿昆蟲記(上))裡面阿喆老師帶大家認識了許多慈谿本土所看到的昆蟲,尤其是最後金龜子類的甲蟲可捕捉研究,但我們也別被一些昆蟲的外貌所迷惑,比如下面所要認識的一種昆蟲,如果用手捉
  • 感受昆蟲魅力,領悟人生哲理——初二年級語文組舉辦《昆蟲記》之昆蟲論壇讀書展示活動
    有一本書既概括了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又將昆蟲的精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這本書就是法國作家法布爾筆下的《昆蟲記》,既真實記錄了昆蟲的生活,還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人類的社會與人生。開學一個月,我校初二年級全體學生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每天一個章節,完成了對《昆蟲記》的內容梳理,並選出了自己最喜愛的昆蟲。
  • 走進昆蟲世界,奏響生命的樂章《幻書啟世錄》新角色「昆蟲記」登場
    在許多個為我們忽視的角落,在層層疊疊的枝葉之間,居住著無數的昆蟲。與我們共存於一個星球的幾百萬種昆蟲遵循自然的法則,為生存與繁衍進行著永不言棄的努力。少女被觀測到時,便和在這「荒石園」有關。她是名為穆絲的少女,她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
  • 中考語文名著導讀:《昆蟲記》知識點梳理
    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   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