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下屬當兄弟,他們只當我是領導:上下級關係,不遠不近很重要

2020-12-20 蘇時雨說職場

一、成為同事的新上司,被同事疏遠怎麼辦?那是因為你不懂四個字

小劉2018年加入公司,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工作,上個月終於晉升了部門主管。升為主管,本來是件開心的事,但他逐漸發現和同事們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他們本來是兄弟,可以一起分享加薪的喜悅,也可以一起吐槽加班的勞累。但是現在他成了他們的主管,他明顯感覺到大家心照不宣的疏遠。他們原本的小群,漸漸沒有了新消息,中午吃飯大家慢慢也不叫他了。

他經常主動給大家買下午茶,也分別找大家私下聊,希望能繼續和同事們交心。一個月過去了,大家表面和他恢復了互動,私下還是維持原狀。

他很痛苦,主管工作開展的也不順利。他覺得同事們變了,卻不知道怎麼面對這樣的變化。

其實,這種微妙的關係在職場中很常見,要理解這種關係,就必須懂得「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說的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兩隻刺蝟因為受不了寒冷,於是抱在一起取暖。但是由於它們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塊就會刺痛對方,誰都不舒服。分開後各自又冷的難受,就又彼此靠近。這樣反覆了好幾次,它們終於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扎到對方。

心理學家依據這個現象,總結出了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既相互依靠,又不傷害對方。

而刺蝟法則運用到管理中,就是主管應該和下屬保持「親密不無間」的關係。

就像小劉,他要考慮的不是如何與同事們回到從前的關係,而是如何適應新的關係。

二、不懂刺蝟法則,是很多新主管的通病

新主管不會處理和同事的關係,可能帶來很多弊端,最明顯的,有以下三個。

(一)勞神傷財

有的新主管為了籠絡人心,極力想和下屬拉近關係。

工作時間推心置腹談規劃,下班時間聚餐喝酒聊天,以為這樣大家就會跟自己一條心,一起幹。

殊不知下屬們各有盤算,反正有免費的晚餐,不去白不去。

結果錢也花了,心也掏了,沒有任何成效。

(二)陽奉陰違

原來的兄弟,閨蜜突然成為了自己的上司,下屬難免會出現防備心。

最近李星升了經理,她的同事汪薇很不高興。她們本來是髮小,曾經無話不談,形影不離。

汪薇很委屈,覺得自己業務能力不輸李星,憑什麼自己不能晉升。怨氣讓她逐漸疏遠了李星,甚至工作情況也不及時反饋。

李星念舊情,選擇私下溝通。汪薇說自己一時忙完了,下次會注意,她也就沒再深究。

但汪薇繼續我行我素,影響到了整個項目的進度。李星因此被領導痛罵了一頓。

這樣的事在職場並非個例,兩人的關係突然從平級變成上下級,對方其實比你更緊張,更不知道怎麼和你相處。這樣的溝通方式也許只是對方的一種自我保護,能給自己安全感。但時間一久,雙方關係必然僵化,工作更加無法正常開展。

(三)公私不分

明明關係改變了,相處方式卻保持不變,勢必導致公私不分。

你在職場上一定聽到過下面這些話。

他也不是故意犯錯的,這次就算了吧。我們關係這麼好,這次進修的機會我肯定推薦你去。這件事我有內部消息,還沒正式通知所有人,你自己知道就好了。我有我兄弟罩著,出點錯也不怕。這些都是公私不分的典型表現。在工作中沒有出現大錯還好,一旦發生重大事故,主管和下屬的職業生涯都將遭受嚴重打擊。

而對方仗著你們的關係,可能濫用職權。又或者為了討好你,請客送禮、恭維奉承,讓你沉浸在一種危險的心理滿足裡而不自知。

你以為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三、如何運用刺蝟法則

那麼如何運用刺蝟法則,才能與下屬保持「距離美」呢?下面三條建議教你輕鬆掌握它。

(一)熱愛你的團隊成員

刺蝟法則不是讓你當了主管就要鐵面無私,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相反,你需要多關注下屬,幫助和激勵他們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

不用刻意參與下屬的私生活,但是發現下屬有困難,多一些關心和適當的照顧,下屬會更感激你。

熱愛你的團隊成員,他們才會真正尊重信服你,這是一個優秀主管的必備態度。

(二)親密不無間

你也許會說:為了防止公私不分,我就不能和下屬做朋友了嗎?當然可以,但一定要把握分寸。

你的身上已經有了刺,一旦靠太近,會刺傷對方。

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做家人,領導者為了和員工打成一片,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公司就是你們的第二個家,我們都是一家人,要互相幫助。

結果呢?當這個家入不敷出,需要減少成員的時候,領導者怎麼說的出那句:你明天就不用來上班了。即便說出來了,員工的反應是:我們不是一家人嗎,為什麼要趕我走。

太過無間的關係,就會讓管理者陷入情理兩難的境地。

(三)不偏私

職場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至少作為管理者可以做到不偏袒某個人,不刻意對某個人好,不和某幾個人抱小團。

管理者一旦偏心,那麼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在關心的人身上,而忽略了其他人。長期如此,很容易導致信息繭房,只接受到自己感興趣、自己認為有用的部分。這些信息太過片面,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必定會影響管理者的決策方向。

不偏私,管理者才能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接收不同人帶來的不同想法,有利於做出更加全面客觀的決定。

不偏私,團隊才能做到心之所向,聚力出擊。

晉升主管只是職業發展的一個臺階,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你也有類似小劉這樣的困惑,不妨試一試這三個建議。

學會刺蝟法則,會讓你的主管生涯少走一點彎路,讓你的格局不斷提升,從而實現持續的晉升。

相關焦點

  • 「我知道下屬罵我暴君,可我改不了」,口令化思維改變上下級關係
    近日,在茶水間聽到別的部門聚在一起罵他們領導。大致內容是:這位領導是個暴君,動不動就發脾氣。自己被老闆說兩句後就來斥責下屬,而且張口閉口就罵別下屬蠢,責備別人工作被動,明明就是自己沒分配好工作......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咒罵這個領導的髒話。這位領導請我吃飯,想向我取經。
  • 上下級的關係很微妙,領導的這三個暗示,是討厭下屬的信號
    現實的職場中,下屬和領導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要是在工作中不注意這種關係,很容因此得罪領導,而且自己還傻傻的不知道;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和領導之間的關係,在平時工作中都是不錯的,甚至能夠說得上是稱兄道弟的關係,但是轉眼之間自己卻又被領導極度的反感,讓自己在工作中不再被重視
  • 處理好你的上下級關係,要明確做好下屬的6點原則!
    在組織系統中,上下級關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關係。如果這段關係處理不好,其他關係也很難處理好。這個關係處理好了,其他關係就好解決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重點梳理一下與上下級溝通的第一個關鍵點——好下屬的六個標準。
  • 不被領導重視時,最好要明白這三件事情,才有機會改善上下級關係
    隨著各行各業競爭壓力的變大,很多企業都在搶人才,希望能夠在未來取得好成績,然而更多的年輕人,剛剛進入職場就認為自己是個人才,是公司裡不可缺少的人,即便不用處處討好領導,也能夠被重用;由於年輕人學歷高,感覺自己在公司裡是領導們巴結的對象,不僅在公司裡高調的做事,而且還不重視上下級之間的關係
  • 從《隱秘而偉大》看領導:要得到下屬的愛戴,領導你要請吃飯呀
    顯然夏繼成是個優秀的領導,得到下屬的愛戴。吃飯是領導和下屬建立良好關係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誤以為聚餐=吃飯,甚至覺得聚餐對團建沒什麼效果。01領導和下屬吃飯的好處請下屬吃飯,顯得有人情味。上下級間天然有距離,有權力命令的關係,領導請下屬吃飯,可以去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容易覺得領導親近,更願意把領導當老大,為他赴湯蹈火。
  • 下屬與上司最大的情傷:我把你當哥們,你卻把我當畜牲
    作者:紅衫倩影人與人最大之間關係的維繫,叫——情感;在職場上,也有一種屬於上司和下屬之間的情感,叫上下級關係;據不完全統計,大多在職場混到離職地步的員工,多是因為出現和上級之間發生了不可調和的情傷所導致
  • 領導為什麼非要這麼嚴肅,原來對下屬太親近他也當不了幾天領導!
    這還只是同級之間,上下級能玩到一起的更是少之又少,因為上級會跟你保持距離來維持他的威信!他永遠不會跟你嬉皮笑臉的,什麼玩笑都開,兩個人玩的非常要好,如果是這樣,他這個領導也當不了幾天了,老闆也不會給他當幾天了,為什麼!因為他平時太過隨意,什麼玩笑都開,你在他眼裡也就是那種亂七八糟的人,尊重不尊重都差不多,有你沒你一樣,反正關係這麼好,你也不會罵我!
  • 上司:別叫我×總 下屬:大王您叫啥-稱呼,上下級,上海,下級,港臺,中...
    原標題:上司:別叫我×總下屬:大王您叫啥  上海萬科禁止內部稱呼「總」  近日,一則關於上海萬科禁止內部稱呼「總」違者罰款100元的報導,引發網友熱議。公司、企業、政府內部該如何稱呼,也被大家調侃:「不叫總,那就叫宗主如何?這個稱呼不會有人反對吧。」
  • 激發下屬權力欲望,觸發領導權力隱患,瞬間挑撥上下級的權力鬥爭
    「 職場智謀 」 專注研究人性的規律與智慧,揭秘職場潛規則以及辦公室政治以史為鑑下屬不要在公眾場合展現自己的權力野心,否則必定會被領導收拾,因為任何領導都害怕下屬頂替自己,這並不是領導小氣,而是因為權力是自私的,權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領導不懂下屬對自己的9種心態,會死得很難看
    上下級關係中,下屬喜歡領導的,不多。領導喜歡下屬的,更少。大多數下屬,見了領導,總想躲。換句話說,討人喜歡的領導,不多。當然,領導生來不是討人喜歡的。上下級關係處理不當,難免雙輸。上下級關係處理得當,可以雙贏。怎樣才能雙贏?2點非常重要:一要清楚上下級關係中,起主導作用的是領導。
  • 上下級關係再好,也不能說這三句感情話,否則不被領導信任
    在職場與領導打交道,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就像一門學問一樣,這是上下級傳遞感情的一種方式;在與領導交流工作時,用自己的真誠就能夠得到領導信任;但是在與領導溝通工作時,一定要明白有些話即便是爛在肚子裡,也不能隨便向領導透漏,一旦自己講得越多,越容易失去領導的信任。
  • 領導天天加班,下屬準點下班,這種反差的背後,是不懂如何管理
    最近,看到他們這個樣子,有些活我寧願自己加班做,也不想安排下去。可是時間一長,就變成閒死下屬,忙死領導。我知道是自己的管理出了問題,可是,不知道應該要怎麼去改變。既然是領導,就要比普通員工承擔更多的責任,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不敢擔責的領導不會有威信,只會讓下屬覺得懦弱和陰險。
  • 上下級關係中的「領導方法」
    但人性則不受事務鏈的限制,皆是平等而無分大小,這正是人們認識中的盲點,領導與下屬也只是在團體中有職責和地位的分別而已,對於人性來說則是平等無差的,人與人之間需要有平等對待的觀念。在不同的事務鏈中,領導要能砥礪其心,莫要盛氣凌人,下屬更要低心下氣,如同一塊海綿大量吸收領導和其他同事的優點,自我成長而非一成不變。
  • 下屬不服從管理怎麼辦?學會這幾招,讓他們心服口服
    下屬不服從管理怎麼辦?學會這幾招,讓他們心服口服在職場生活中,會面臨職位升遷的情況。開始時,你會因為升職感到開心。但是隨著升職而來的是升職所帶來的人際交往問題。如果對方堅持不改正自己的錯誤,那麼就可以讓他走人,通過這種處理方式可以震懾其他人。當公司的其他人因此而不敢忽悠你,認真工作的時候。你的第一步就算成功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下屬是否對你心服取決於你是否能夠樹立自己的威信。二.拉攏下屬,建立良好的上下級關係良好的上下級關係能夠使你更加方便管理。
  • 近親關係不得是同一單位直接上下級
    本報訊(記者 解麗)包括直系親屬、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近姻親關係等皆不得是同一事業單位的上下級。其中要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之間凡存在近親屬關係的,不得在同一事業單位聘用至具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係的管理崗位,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人員的事業單位聘用至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財務工作的崗位,也不得聘用至雙方直接隸屬於同一領導人員的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財務工作的內設機構正職崗位。
  • 領導應該向下屬道歉嗎?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職場中,領導與下屬之間的關係一直很微妙。由於上下級的存在,不論表揚、批評、嫉妒、道歉,都會成為影響團隊凝聚力和產出的因素。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道歉這個事。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衝突,而道歉不失為一種安撫情緒的手段。但是在職場中,假如領導向自己的下屬道歉,能達到諒解的效果嗎?
  • 年資相仿的下屬不主動匯報、交代事宜也不及時反饋,怎麼處理他?
    這個問題如果不引起上司的重視和反思,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上下級的摩擦與隔閡,不僅影響彼此關係更影響工作配合。1. 上司不重視下屬的匯報有很多上司他只關注來自他上面的動態,他的領導有什麼吩咐他會積極響應,而對他下屬的匯報則採取非常敷衍的態度。
  • 如何搞好和上級領導的關係,這幾條絕對是不可逾越的天條
    我問過很多在職場上發展不錯的新人,他們是怎樣做到短短兩三年就把同學們甩在身後的,他們都告訴我,因為自己的上司。著名的領導力研究專家詹姆斯·庫澤斯和巴裡·波斯納曾經做過一次訪談調查。他詢問那些30歲以上有成就的領導者一個共同的問題:「請回想自己的生活經歷並選擇最重要的榜樣領導者。」排在第一位的是母親和父親,排在第二位的是「商業領導」。
  • 領導對下屬說的這三句話,並不是信任的表現,小心相處不吃虧
    與這些依靠關係做事的領導打交道,除了要聽話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要隨便觸碰領導的核心利益,遇到領導不友好的信號時,也要小心應對。現實的職場中,有不少的領導確實憑藉關係得到晉升的,工作上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點都沒有,卻對拍馬屁的事情運用自如,跟隨這樣領導打拼,就算付出的努力再大,自己也不會有好的發展;而且自己還要時刻擔心被算計;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要配合好領導的工作;大家要明白與領導之間的溝通,是獲取信息最佳的途徑,讀懂領導意圖,對於保護自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
  • CEO與CFO關係:上下級還是夥伴?
    比如第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所在的企業,你和CEO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是下屬,是夥伴,或者你認為的一種關係,這是第一個問題,當然CEO可以回答,CFO你認為他跟你是什麼關係,或者你要求他跟你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可以隨意回答,可以回答,可以不回答。唐寧:目前我們是一個夥伴關係,但是從理論上來講,他應該是上下級關係,關於CEO與CFO,在實際運行當中,大部分企業處於上下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