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司:別叫我×總下屬:大王您叫啥
上海萬科禁止內部稱呼「總」
近日,一則關於上海萬科禁止內部稱呼「總」違者罰款100元的報導,引發網友熱議。公司、企業、政府內部該如何稱呼,也被大家調侃:「不叫總,那就叫宗主如何?這個稱呼不會有人反對吧。」也有網友表示,「稱呼」是一門很高深、很有趣、很關鍵的學問,如果在古代稱呼出錯,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稱呼習慣是門複雜的學問
在中外合資企業工作的白領穆小姐說,在她們公司裡基本都是叫英文名稱呼,上下級之間也是如此。「當然面對最高級別的CEO還是要稱×總。」
穆小姐告訴記者,她不太習慣自己使用英文名,當別人叫她英文名的時候,她都沒有反應,所以很多同事都叫她中文名。「稱呼還是一個習慣問題,比如我們下面的分公司,因為是以內地性質為主,大部分人還是會稱呼×總,我們也有一些內地背景出身的領導,基本會稱×總,而港臺地區領導就會直呼英文名。」
如何稱呼也有例外,穆小姐說,她們公司有個臺灣來的領導,大家都稱呼×總。「在合資企業大多要和港臺地區或者國外交流,所以公司裡通常既保留了境外公司的習慣,也會保留內地的習慣,同時使用中英文交流,稱呼等都是如此。當然還是要看領導的習慣。」
去年,廣東省紀委發出通知: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一律不準使用「老闆」「老大」等庸俗稱呼。通知指出,只有上下級組織,沒有上下級黨員,黨員之間不論職務高低,都是平等的同志關係。稱「老闆」反映的是黨內關係的市場化、同事關係的僱傭化;稱「老大」反映的是黨內關係的江湖化、上下級關係的人身依附化。
改稱呼或只是換湯不換藥
有網友表示,在他們公司內部也曾推行取消稱呼職位的活動。他們公司為了拉近上下級關係,促進員工之前的融洽關係,曾在公司內部推行稱呼姓名而不叫職務的活動,但終究沒有推行成功。「因為在平級或上級對下級可以叫姓名,但是對於一個新進公司的員工,要讓他叫他的主管、經理甚至總經理的名字,他實在是難以叫出口,全公司幾乎也沒有人直接叫老闆的名字,所以只得作罷。」
在上海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的劉小姐告訴記者,在她接觸過的公司裡,如果是國企,通常還是經理總監之類的職務稱呼,而公關公司都以英文名稱呼,下級面對上級也會直呼英文名。對於萬科禁止稱「總」的做法,劉小姐認為沒有必要。「一字之差能抹平級別之差嗎?稱呼是什麼,還是要看領導心情,所以叫什麼真的無所謂,意義不大。」
有專家指出,現實中等級區分不改變,價值觀不改變,稱呼也難以改變。即便勉強改變,為難、尷尬的也只是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