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成語班門弄斧,有說它是貶義詞,有說它是褒義詞,您說呢?

2021-01-10 龍觀歷史

歡迎朋友們來看老龍說歷史故事,本期要說一說的是漢語成語「班門弄斧」這個詞,到底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呢?見仁見智,說法不一。我們不妨一起一探究竟(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百科」,略有增減)。

班門弄斧配圖

【解釋】魯班是我國春秋時期魯國人,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常用於自謙。

【出處】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小弟獻醜,真是班門弄斧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二八回)。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她亂談(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他居然在鋼琴大師面前炫耀琴技,真是班門弄斧。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明·梅之煥《題李白墓》。

班門弄斧配圖

【故事】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百科」,略有增減)。

班門弄斧配圖

【啟示】古今異義:古代用「班門弄斧」批評那種無知卻又好賣弄的人,而現今鼓勵人們大膽地表現自我,敢於顯露自己的本領,挑戰權威,有時會說「弄斧必須到班門」。因為把「班門弄斧」歸為貶義,從小家長和老師就教育學生要虛心求學,不要驕傲自滿。這樣不能說不對。但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都不敢「班門弄斧」,不再進取,舉一反三沒人敢做了。這樣不但讓我們得不到進步,還束縛禁錮了學生們的思想。以此類推,工作上的就更多了,科研、開發、生產等。這個成語的負面因素就顯現出來了,如果人人都這樣,世界將會怎麼樣?我們不可能再退回到170萬年前,象元謀人那樣生活,現代社會高科技就是因為有人們的創新精神才出現的。

班門弄斧配圖

「班門弄斧」,本無定義,但是人們為什麼卻要把它列入貶義詞的範圍。正是懷特兄弟在鳥兒面前「弄斧」,發明了飛機,後人又創新至今,人類才得以進入太空,世界航空航天業得以發展。數學天才陳景潤正是在一代大師華羅庚門前「弄斧」才獲得成功的機會。有許多的當代的大作家正是在魯迅門前「弄斧」,才寫出了一篇有一篇的好文章。正是因為他們有這種「班門弄斧」的精神,這種創新的精神,勇敢地向前人挑戰,才會有層出不窮的天才,社會才能不斷發展進步。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應該把「班門弄斧」定為褒義才好。老龍認為人們應該有此受到啟發:讓大家都在「魯班」門前擺弄幾下「大斧」,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進步得更快!

班門弄斧配圖

朋友們, 「班門弄斧」這個詞到底是貶義和褒義的,我想您的心裡已經早有了答案了吧?請到下面的評論區留言討論吧!動一動手指為老龍點讚、轉發、關注,每天分享新精彩。

相關焦點

  • 衣冠禽獸:原來它最初的含義是個褒義詞
    一說到「衣冠禽獸」這個詞,大家下意識想到的應該是這個成語是貶義詞。它往往指道德敗壞的人,徒有人的外表,幹的事情卻如同禽獸。然而剛有這個成語的時候他的含義是褒義詞,指的是明朝當官的,是一個非常讓人羨慕的成語。那麼為什麼它由褒義詞轉變成貶義詞了呢?
  • 褒義詞中性詞貶義詞的區分,用一到十的成語表示,育兒早教知識!
    [bāo yì cí] 褒義詞褒義詞是情感詞語的一種,俗名「好字眼兒」,又稱「褒詞」。凡含有讚賞、嘉許、褒揚、獎掖、喜愛、尊敬、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義上的詞,就是褒義詞。在學習或生活當中一般很少用到中性詞這一說法,除了褒義詞就是貶義詞,這裡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中性詞的性質!
  • 成語新說:要有「班門弄斧」的精神
    「班門弄斧」,詞典解釋是: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含有不自量力的意思,一個人若是被人稱之曰:「班門弄斧」,那情形往往就不妙。班門弄斧其實,對「班門弄斧」也要做具體分析。比方說,某人明明僅會兩手花架子,卻自以為具有「拳打四路英雄,腳踢八方好漢」的本領,偏偏要踏進拳師的門檻,找拳師賣弄比試一番,這種到「班門」去「弄斧」的舉動自然可笑。另有一種「班門弄斧」,有些人頭腦清醒,系求教學習,卻也時常被人冠以「班門弄斧」之詞。譬如,無名小輩向權威者挑戰,本是科學史上的常事,有人卻連聲冷笑,稱之謂「班門弄斧」。
  • 五年級語文複習古詩,區分褒義詞、貶義詞
    學習日期:2020年3月31日複習內容:複習古詩,區分褒義詞、貶義詞學習連結:五年級語文科上冊課本>活動一:複習課文《古詩三首》《少年中國說》第一步:打開上冊語文書第12課,朗讀三首古詩,遇到不流暢的地方多讀幾遍再背誦默寫三首古詩。
  • 作為程度修飾語使用的貶義詞和褒義詞
    作為程度副詞的貶義詞 在漢語口語裡面,有一部分貶義詞可以直接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副詞,這個時候,該貶義詞已經失去原本的意義,而僅僅具有表徵程度的功能。作為程度副詞的褒義詞 與貶義詞的用法類似,在漢語口語中,部分褒義詞在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副詞的時候,失去了其原本的積極意義,而僅僅表示「很深的程度」。這種用法在部分褒義詞那裡也已經固定化了,例如:(11)好深的一口井;今天街上好熱鬧;你這個人好糊塗。
  • 人們為啥說男人五大三粗?是有哪三粗?背後的含義少有人知
    文/無名 人們為啥說男人五大三粗?是有哪三粗?背後的含義少有人知中華文化的博大且精深,成語是最能體現的了。中國的成語很多,每一個成語的內涵也很豐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加上人們口口相傳的誤差,有很多成語到現在已經不是它本來的意思了,有的甚至變成了它相反的意思。褒義變貶義,貶義變褒義是常有的事。今天在這裡就有一個成語,它原本是個褒義詞,但是後來卻演變成了貶義詞。這個成語就是"五大三粗"。 "五大三粗"這個成語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一般是用來形容男人的。
  • 國學課|這些經常說的成語,用錯了會鬧笑話的
    13.不肖子孫不像父輩的不賢子孫,指不能繼承先人事業的後輩。15.名噪一時指在當地很有名氣。【點評】一時出名…這個詞語亂用程度堪比首當其衝…16.差強人意勉強能使人滿意。【點評】很多童鞋固執地以為它是使人不滿意的意思…
  • 從新認識成語班門弄斧
    說到這裡,亞亞老師要問,如果同學寫了一本詩集,你需要寫序言,你希望找什麼樣的人寫哪?亞亞老師先介紹一下序言,序言分為自序和代序,代序就是別人代寫的序,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現在同學可以回答問題了,有同學說,找名人啊!可以宣傳作品,有同學說,找文學大家啊!因為專業,還有同學說,找朋友啊,因為彼此了解。
  • 趣味學成語 |班門弄斧
    【成語】班門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 >【釋義】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有不自量力之意。【近義詞】布鼓雷門 貽笑大方【反義詞】自知之明【例句】我不是文藝行家,可不敢在您這位老「藝術家」面前班門弄斧,談論文藝。
  • 「衣冠禽獸」本來是一個褒義詞,為何後來成罵人的貶義詞了?
    「衣冠禽獸」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句罵人的詞語,指那些徒有外表、道德極壞、行為如同禽獸一樣卑劣的人。然而,最早「衣冠禽獸」這個詞卻是一個褒義詞,它代表一類特定的人群,即老百姓十分羨慕,連做夢都想去當的人——文武官員。
  • 鳳凰男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鳳凰男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時間:2019-08-23 15:00   來源:搞笑gif圖片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鳳凰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鳳凰男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很多朋友在相親或者介紹男女朋友的時候經常會聽說某某是鳳凰男,初次聽到鳳凰男很難確定這是一個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也很難確定鳳凰男的意思,要是又不好意思問,這是很尷尬的。那麼鳳凰男是什麼意思呢?   原標題:鳳凰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鳳凰男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 小學語文常用的褒義詞和貶義詞大匯總!(附練習)
    貶義詞指字句裡含有的不贊成或壞的意思的詞,是詞義帶有貶斥、否定、憎恨、輕蔑感情色彩的詞。以下是學習哥整理的常用的褒義詞與貶義詞大全,歡迎閱讀。【有口無心】嘴上愛說,心裡不存什麼。指不是  有心說的。【來日方長】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勸人不必急於做某事。【重整(振)旗鼓】指失敗後重新聚集力量再幹。褒義詞,不能作貶義詞用。【淋漓盡致】形容文章、說話表達得充分、詳盡。也指暴露得很徹底。不能理解為被批駁得「體無完膚」。
  • 經常被誤解、誤用的「8個成語」,語文老師:我也用錯一個?
    筆者在前面的文章裡,曾給大家分享過最容易念錯的幾個漢字,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易錯」成語的內容。經過筆者多年的總結,以下這8個成語,經常被誤解、誤用,甚至有些老師都曾誤用過。您仔細看看,自己有沒有「尷尬」過呢?
  • 「衣冠禽獸」原是贊語且褒義,後來為何就變成貶義詞呢
    所以,當時的「衣冠禽獸」有令人美慕的味道,一般用作贊語。如今,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嗎,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出自明代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
  • 被玩壞了的成語:「呆若木雞」其實是個褒義詞
    被玩壞了的成語:「呆若木雞」其實是個褒義詞。被誤讀的成語,「呆若木雞」才是公雞中的戰鬥機在現在語境中,面對一個反應遲鈍、呆頭呆腦的人,人們就會想到一個成語,那就是「呆若木雞」。如果按照現代詞典一類的工具書來解釋,呆若木雞就是形容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或一個人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是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由此又衍生了一些近義詞,比如呆頭呆腦之類。其實,「呆若木雞」的最初含義並不是這樣的,古時候,如果一個人能修煉到呆若木雞的境界,那可是智慧人生啊。如何理解「呆若木雞」,得先要了解一下它的出處與故事。
  • 成語班門弄斧的由來
    「班門弄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於柳宗元的「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是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本領,不知羞恥。而「班門弄斧」得以流傳,還得益於明代詩人梅之煥遊采石磯的經歷。采石磯之所以名聞天下,是因為在民間傳說中,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晚年遊覽采石磯時,探身去捉水中明月,不幸墜江而死,采石磯因此名聞天下。
  • 「墨守成規」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成語故事】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禮崩樂壞,王室衰微,出現了許多思想家和學派,墨子就是其中的著名人物,他是木匠出身,擅長物理學和幾何學,提倡兼愛、非攻,節儉愛民,創立了墨家學派。有一次,楚國要攻打宋國,特地聘請著名的木匠魯班為楚國製造了一種雲梯,準備攻城之用。那時墨子正在齊國,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趕到楚國去勸阻。
  • 男女關係中,「大豬蹄子、泡椒鳳爪」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不過,最近在男女關係當中人氣很高的兩個詞語,會讓有些人覺得摸不著頭腦,根本分不清這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這兩個詞語,分別是「大豬蹄子」和「泡椒鳳爪」。乍一看全部都是食材的名字,好像跟男女關係沒什麼直接的聯繫。其實呢,「大豬蹄子」是指那一些在感情上沒那麼專一,處處留情的花心男。
  •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衣冠禽獸」又為什麼是褒義詞?
    我只想說有好的,只是你沒學到而已,不要因為自己不行而將其歸結於中國的不是。今天呢,我們繼續來探索語文中那些我們不知道的冷知識,知道3個以上算你厲害。1、《百家姓》開篇為什麼是「趙錢孫李」?這三個我們是說清楚了,那為什麼李會是第四位呢?原來在當時,和吳越國毗鄰的國家是南唐。南唐最有名的是李後主——李煜,所以便有了這個李字作為百家姓開篇的第四個姓。
  • 《原來是這樣》"爪牙"是褒義詞 "作家"是貶義詞
    節目官方微博中,就有不少爸爸媽媽輩的網友留言,表達對節目的喜愛同時,也說自己會帶著孩子去書店購買一些國學的書籍,讓孩子們補充一些課堂之外的知識。國學,正在悄然流行起來。本周精彩搶先看: 「爪牙」在古代原來是得力助手的意思!當下,我們說「某某的爪牙」那一定是帶著貶義的。人們常用「爪牙」一詞來形容壞人的幫兇、黨羽。然而在古代,「爪牙」卻是一個誇讚人的褒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