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未來公園2019夢想夏令營」8月26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開營儀式。 樊文軍 攝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馬海燕)來自革命老區河北阜平縣龍泉關學校的20名貧困兒童和7位城市學生志願者26日在北京航天城一起寫下了自己的航天夢想。
「伊利未來公園2019夢想夏令營」當天舉行開營儀式。夏令營期間,孩子們將走進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領略當今前沿科技;參觀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感受中國航空航天建設的發展成就;登上北京古觀象臺,回溯古人徵途星海的夢想;聆聽天文學科普講座,提升科技文化素養。
「伊利未來公園2019夢想夏令營」8月26日在北京航天城舉行開營儀式。 樊文軍 攝
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陳全為營員們作了題為「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的講座。陳全講述了他如何從一名普通家庭的孩子成長為中國首批航天員的經歷,介紹了航天員的選拔標準、訓練過程、日常工作和生活管理,為孩子們立志航天事業播下一粒小小的種子。
航天之星科普教育基地副主任王斌帶來了關於地球和宇宙的講座。他向大家介紹了地球大氣分層、宇宙的組成、火箭的設計與結構等知識,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了科學與科幻之間的關係,明白了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開營儀式後,營員們參觀了北京航天城。太空飛行器、航天英雄、航天精神等多個主題展廳的參觀,讓營員們了解到太空人在太空的生活細節,被太空衣和等比例的太空站模型深深吸引。
孩子們還在空天院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運行指揮大廳,了解密雲、喀什、三亞、昆明等衛星數據接收站的建設與運行現狀,並在數字地球展廳觀看了關於數字科學平臺的沉浸式3D影片,在觀影中體悟到遙感大數據平臺的多學科綜合優勢。
2017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攜手伊利集團共同發起了「伊利未來公園」兒童科普公益項目。該項目計劃用7年時間,走進1500所中小學,持續為貧困山區的學校提供科普課程及活動。自2017年至今,該項目已累計覆蓋24個省份、76個城市及地區,覆蓋中小學學生35萬人次,為山區學校創建科學創客教室35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