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膝蓋痛這樣的疾病的,那麼習慣痛,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膝蓋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膝蓋痛儘量不運動,這樣的說法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呢?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其他方面的危害及關節痛的運動處方,到底應該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就讓我們一起來具體的看一下。
跑步可減輕疼痛
很多膝關節炎病人覺得膝蓋出現問題就不要做運動了,以免讓關節進一步勞損。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適當運動如跑步可以減輕早中期膝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肌肉力量,增加不同肌肉之間的協調性,改善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
但是,一些經常跑步的人為何會覺得適得其反呢?查振剛表示,現代人跑步多會在健身房中進行,長期不正確地使用跑步機,尤其是抬高角度大於30度,會使得膝關節及踝關節的承受及衝擊力增大,髕骨磨損會加重,導致膝蓋的疼痛加重。建議不要總用前腳掌或者腳跟著地跑,而應該選擇全腳掌同步著地,減少受傷以及磨損。
年輕夫婦在早晨在公園慢跑。健康和健身。
建議每周跑3次
那麼,除了跑步姿勢外,該如何掌握跑步的「量」呢?查振剛提醒,早中期膝骨關節炎疼痛,除了要就醫明確病因外,要學會養護膝蓋,進行與自身耐受程度相匹配的運動處方。
對於早中期膝關節疼痛患者,跑步一定要循序漸進,保持每周3次為宜。每次可以跑慢點,小步幅跑,以自己身體感覺輕鬆為宜,每次的時間以30分鐘~1小時為宜,這樣可以避免過度的肌肉疲勞以及對關節的衝擊力增大。此外,跑步強的熱身運動可以久一點,跑前進行拉伸熱身,跑後可以緩慢放鬆。另外,跑步的裝備也要準備齊全,選用合腳、稍微有彈性的鞋子能減輕關節軟骨的衝擊。
「蹲療」要專業指導
除了跑步外,「蹲」這個動作用於膝關節炎的運動治療中,原來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美國骨科醫師協會骨科疾病診療教程》中指出,扶牆滑移訓練(也稱靠牆下蹲)可以作為膝關節家庭適能鍛鍊方案之一。其鍛鍊要領是小腿與地面保持垂直,膝蓋不能超過腳尖,膝蓋正對腳尖。
婦女工作在健身房做蹲起動作
但是,查振剛提醒,在臨床上發現,大部分的患者在靠牆下蹲鍛鍊後都明顯加重了膝關節疼痛的症狀,這可能與人種的差異性及個體的耐受程度不同有關,也可能與方法掌握不到位有關。該方法需要掌握的要素較多,對於一般患者而言,比較難以把握。因此,對於已有疼痛症狀的患者,「蹲療」膝關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要在家隨意練習。
有沒有其他動作可以達到這套難掌握動作的目的呢?「其實蹲這套動作主要是要增強股四頭肌肌力,其他動作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例如平臥床上進行屈伸膝關節、直抬腿及坐位不負重屈伸膝等動作。
第一關節疾病也是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一種疾病,而且如果膝關節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幫助的話,也會導致我們的腿部完全的喪失行動的功能,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安全的隱患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否則的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