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之鄉」江蘇崑山打造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

2020-12-22 中國僑網

「崑曲之鄉」打造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

新華社南京7月22日電(記者劉巍巍)2019戲曲百戲(崑山)盛典21日晚在「崑曲之鄉」江蘇崑山啟幕,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112個劇種的118個代表性經典劇目將在此間集中獻演。旨在展示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特色的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同日奠基。

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崑山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本屆百戲盛典為期38天。參演劇目中,既有黃梅戲、川劇、秦腔等流行範圍較廣、在全國有較大知名度的劇種,也有揚劇、閩劇、山東梆子等只在一個省份流行的劇種;既有四股弦、嗨子戲、羅卷戲等平常比較少見的劇種,也有苗劇、安多藏戲、嘉絨藏戲等少數民族戲曲劇種;唐劇、柳腔、懷調等40多個僅有一個國辦團體的戲曲劇種亦將揭開神秘面紗。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說,集中展示全國112個劇種的代表性經典作品,展現戲曲人紮根基層傳薪火、矢志不渝攀高峰的奮鬥精神,將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

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同日在崑山奠基。博物館將採用「1」個主館加「N」個散布於古鎮老街上的各類戲曲小館和戲曲傳習所理念,建設「無邊界」戲曲博物館群落,兼具展示、互動、研究、演出等功能。

崑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旭東介紹,戲曲百戲博物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唯一收集齊全348個劇種資料的戲曲博物館,為中國戲曲史留下豐富寶藏,傳承戲曲之美、藝術之美。

相關焦點

  • 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
    鍾升 攝中新網崑山7月21日電(黃瑩)21日,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博物館將採用「1+N」的設計理念,主館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將充分展現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的獨特魅力。作為著名曲種崑曲的發源地,2018年至2020年,崑山市連續舉辦了3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集中展演全國戲曲劇種的經典劇目(折子戲),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最完整的劇種大展示。2018年,在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每場演出前,各個劇團紛紛拿出「傳家寶」,向崑山捐贈代表本劇種的特色藏品。
  • 崑山打造戲曲百戲博物館 設計理念「1+N」
    主館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包含展廳、社會教育、保護研究中心、會議、庫房等功能蘇報訊(駐崑山首席記者朱新國)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打造凝聚戲曲精彩的殿堂。昨天下午,戲曲百戲博物館在崑山正儀奠基。該博物館力圖打造一座兼具展示、互動、研究、演出功能的綜合性文化場館,為崑山城市文化增添一抹古雅色調,也為全國戲曲文化交流打造一個全新平臺。
  • 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概念方案亮相!曲唱南北,橋連古今
    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崑山市委、市政府以「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積極響應「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的號召,推動正儀老街、戲曲百戲博物館建設。崑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崑曲為核心,充分挖掘正儀老街文化優勢,統籌進行旅遊策劃及整體規劃,打造崑曲小鎮,實現文化展示與旅遊體驗的高度融合。積極推動建設戲曲百戲博物館,進一步放大百戲盛典展演成效,留存文化記憶。
  • 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2022年建成開放
    崑曲,素有百戲之祖的美譽,為了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蘇州崑山秉持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打造凝聚戲曲精彩殿堂的理念,在崑山正儀古鎮著手打造戲曲百戲博物館。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由中建八局三公司承建,業主方為崑山城投古鎮保護發展有限公司,自9月中旬全面開工以來,工程建設已經步入正軌,逐步進入攻堅期,預計2022年建成開放。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八十三期):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
    ·熱點新聞 / Headlines    【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21日在江蘇崑山奠基。據介紹,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坐落於正儀古鎮,將採用「1+N」的設計理念,即主館加老街上的各類戲曲小館和戲曲傳習所的形式,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主館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旨在打造一座兼具展示、互動、研究、演出的戲曲博物館,以便更好地保存、展示、研究戲曲珍貴資料。
  • 螺絲殼裡做道場 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承建中攻堅克難
    崑曲,素有百戲之祖的美譽,為了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真正傳承弘揚優秀古典文化。蘇州崑山秉持著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打造凝聚戲曲精彩的殿堂的理念,在崑山正儀古鎮著手打造戲曲百戲博物館。據了解,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由中建八局三公司承建,9月中旬項目全面啟動建設,目前,已經進入樁機施工階段,五臺樁機「火力全開」,為工程整體建設做好準備、夯實基礎。
  • 600年後百戲齊聚崑曲發源地,餘音繞梁,共賞江南!
    10月11日-11月23日, 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江蘇崑山盛大開展。在崑山舉行, 通過微博大V的影響力和文化傳播力, 將崑山和戲曲文化呈現在大家面前, 進一步打響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的文化品牌, 也展現了中國戲曲繁榮中不可或缺的「崑山力量」。
  • 文化走親 高鐵虹橋站綻放中國戲曲的「花樣年華」
    該展覽由江蘇省崑山市委宣傳部舉辦,旨在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期間,通過在上海虹橋高鐵站策劃主題展覽,打造一個讓中外旅客近距離觸摸百戲、了解百戲、聽見百戲的互動體驗中心,全方位展示中國戲曲的多彩魅力,展現崑山城市形象、
  • 歷時三年,江蘇崑山「集齊」全國348個戲曲劇種進行展演
    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於日前在崑山閉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是崑山連續第3年舉辦百戲盛典,今年也迎來了收官之年。 至此,全國348個劇種及木偶戲、皮影戲兩種戲劇形態,盡數在這座全國百強縣的龍頭城市——江蘇崑山進行了演出。
  • 全國唯一戲曲「全家福」博物館在崑山開建
    在備受關注的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即將拉開序幕之際,9月10日,唯一集齊全國348個劇種資料的戲曲博物館在崑山正儀古鎮開工建設。該博物館將依託「百戲之祖」崑曲,打造一座兼具展示、互動、研究、演出功能的綜合性文化場館,為全國戲曲文化交流打造一個全新平臺,為弘揚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再作新貢獻。該項目預計於2023年9月完工。在建中的戲曲博物館位於正儀歷史文化街區入口處,高鐵陽澄湖站南側,東臨新城路、南臨並蒂蓮路、西臨東亭並蒂蓮池。
  • 「百戲之祖」引人遐想,中國崑曲的半壁江山都在這裡!
    講 • 座 • 簡 • 介崑曲講座《蘭韻千秋》:「百戲之祖」引發的無限遐想主講人: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富光先生此次由海外交流協會主辦、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承辦,法國歐洲時報傳媒集團桃花扇百戲之祖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它14世紀發源於中國的蘇州太倉,糅合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著稱。實際上,崑曲最早名為「崑山腔」、「水磨腔」,充分映射了水鄉古鎮、園林寶塔的風土人情。它的文辭優美、樂曲清麗、表演規範細緻入微,能表現深刻細膩的感情。
  • 崑山兩座博物館概念方案正式亮相!
    近期,崑山博物館(美術館)與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正式官宣!▲內部空間戲曲百戲博物館△戲曲百戲博物館 項目區位戲曲百戲博物館位於高鐵陽澄湖站以南,東臨新城路,南臨並蒂蓮路,西臨並蒂蓮公園設計概念設計結合項目的地域特點和戲曲的文化要素,表現其核心設計理念:輕盈連續的屋頂-表現江南水鄉之靈動;精巧宜人的木構-傳承延續江南水鄉之建造傳統;舒緩舞動的水袖-表現戲曲的古典韻律和意蘊;延綿銜接的拱橋-續寫水鄉公共空間的畫意詩情。
  • 「百戲之祖」崑曲在希臘演繹《白蛇傳》
    「百戲之祖」崑曲在希臘演繹《白蛇傳》 2017年09月04日 17:14   來源:文匯報
  • 崑山兩座博物館概念方案亮相 與戶外風景完美融合
    近期,崑山博物館(美術館)與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兩座博物館概念方案正式亮相。崑山博物館(美術館)崑山博物館(美術館)位於青陽港濱水城市中心,佔地面積約50畝,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建築設計理念取「崑山三寶」之一瓊花。建築形體純淨、輕盈,如同瓊花一般雅逸高潔,而又質樸淡然。概念方案共設置常設展廳6個,包含歷史、昆石、書畫等展示內容,另有臨時展廳4個可兼顧當代藝術展、美術展、邀請展等。為滿足市民多樣性的活動需求,將屋頂休閒平臺、濱水咖啡廳,文創商店、教室等功能複合設置,與戶外風景之間實現完美融合。
  •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很多,最古老劇種非它們莫屬,被稱為戲曲的鼻祖
    近年來,秦腔和其他戲曲劇種一樣受到現代文化的巨大衝擊,優秀演藝人才缺乏,傳統表演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採取切實的保護措施。二、南方的崑曲崑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起源於江蘇崑山,是江蘇、浙江、上海、北京、湖南地區的傳統戲劇。
  • 田園街巷裡 崑曲聲聲慢(解碼·城市味道)
    江蘇崑山,「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這座城市,處處有戲:在燈光璀璨的劇院裡,在粉牆黛瓦的崑曲小鎮上,在風景如畫的田園鄉村中……古老的戲曲藝術如何滋養這座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城市?看戲與學戲,融入人們生活日常文辭美、聲腔美、身段美、服飾美、水袖舞蹈美……說起崑曲之美,崑山玉山鎮58歲的唐美珍如數家珍。她是一名崑曲戲迷,2012年加入群眾性文藝團隊昆玉堂,此後,看崑曲、學崑曲、傳播崑曲成了她的習慣。
  • [分享]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資料下載
    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專題為您提供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一座建築如何展現文化之美? 戲曲百戲博物館正式「官宣」!
  • 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崑曲,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元朝戲曲文化興盛,崑曲便在此時應運而生,它濃縮了歌舞、文學、聲樂、等多種文化形式,是古代歷史上最為動態的美。從元朝末年興起,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崑曲大家汲取歷史賦予的精華,摒棄歷史帶來的糟粕,讓崑曲不被時代拋棄。
  • 江蘇-崑山新博物館、圖書館開建,顏值太高!總投資7.3億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近年來,崑山堅持文化惠民2020年重點文化實事工程不斷推進中戲曲百戲博物館、中山堂修繕、24小時自助圖書館>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027.3億,新博物館、圖書館開建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24小時自助圖書館、崑山市圖書館
  • 端午小長假崑曲小鎮幽蘭飄香 「原味崑曲」醉遊人
    崑曲小鎮的陽澄曲敘,通過講述、演出、和曲、雅集等形式,以曲會友,同時也向海內外遊客呈現了「原味崑曲」。曲友們在唱念做打中演繹著崑曲的百轉千回、悠遠流麗。黃瑩 攝端午小長假第二天,在「崑曲小鎮」江蘇巴城,古色古香的老街巷內清曲婉轉,引來一波波遊客一探究竟。正在舉行的2018陽澄曲敘上,來自全國十多家曲社的曲友和曲迷們正沉浸在吟詠拍曲中,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