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一般指簡易房屋和棚廈房屋集中區,城市中缺少規劃,導致宅院分布凌亂不齊,斜路、死路、圓弧路太多,結構簡陋,抗災性差即抗震、防火、防洪性差,居住擁擠,功能差、居住環境差、無道路、無綠化、無公共活動場地、採光通風差的房屋集中的地方。
即棚戶區居住擁擠,功能差、居住環境差。國務院以國發〔2013〕25號全文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有效改善了困難群眾住房條件,緩解了城市內部二元矛盾,提升了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了經濟增長與社會和諧。基於國務院大力股勵全國棚戶區改造工程,各地方如火如荼的展開,但有些拆遷方也把農村集體土地房屋也列入棚戶區改造的範疇之內,拆遷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何為棚戶區改造?你是否蒙在鼓裡不清不楚?
何為棚戶區改造?
棚戶區改造是中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棚戶區改造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棚戶區是指簡易結構房屋較多、建築密度較大、房屋使用年限較長、使用功能不全、基礎設施簡陋的區域,具體包括城市棚戶區、國有工礦(含煤礦)棚戶區、國有林區棚戶區和國有林場危舊房、國有墾區危房。棚戶區改造是指列入省級人民政府批准的棚戶區改造規劃或年度改造計劃的改造項目;改造安置住房是指相關部門和單位與棚戶區被徵收人籤訂的房屋徵收(拆遷)補償協議或棚戶區改造合同(協議)中明確用於安置被徵收人的住房或通過改建、擴建、翻建等方式實施改造的住房。
不在棚戶區改造範疇
《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規定:禁止將因城市道路拓展、歷史街區保護、文物修繕等帶來的房屋拆遷改造項目納入城市棚戶區改造範圍。
棚戶區改造房屋質量和住房環境
《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規定:提高規劃建設水平。
1、優化規劃布局。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實行原地和異地建設相結合,優先考慮就近安置;異地安置的,要充分考慮居民就業、就醫、就學、出行等需要,合理規劃選址,儘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設施齊全地段。
2、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項目要按照有關規定規劃建設相應的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要加強安置住房管理,完善社區公共服務,確保居民安居樂業。
3、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要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和標準規範,特別是抗震設防等強制性標準。嚴格建築材料驗核制度,防止假冒偽劣建築材料流入建築工地。健全項目信息公開制度。項目法人對住房質量負終身責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質量負相應責任,積極推行單位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終身負責制。
棚戶區改造主要責任
(一)強化地方各級政府責任。要加強信息公開,引導社會輿論,主動發布和準確解讀政策措施,及時反映工作進展情況。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積極引導棚戶區居民參與改造,為推進棚戶區改造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二)明確各部門職責。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各地儘快編制棚戶區改造規劃,抓好建設進度、工程質量等工作。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加大中央資金補助力度。
(三)加強監督檢查。監察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有關部門要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各地區要加強對棚戶區改造的監督檢查,全面落實工作任務和各項政策措施,嚴禁企事業單位借棚戶區改造政策建設福利性住房。對在棚戶區改造及安置住房建設、分配和管理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失職瀆職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依紀追究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