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神的禱告是,被造的人來到創造主面前,把我們所要所求的顯明出來。
那麼,神答應我們的禱告,與人給別人的禱告的垂聽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從年輕直到年老,我們會常常把我們的需要告訴人,特別是那些我們的知交、我們的深交和我們的知己。但我們不論對誰把我們的需要講出來,他們都是有限制的,他們都是有自私的成分,他們都是沒有辦法執照我們所求的給我們的。因為被造的人是有限的,他們物質的供應是有限的,他們對智慧的了解是有限的,對我們困難的認識也是有限的,所以,沒有一個人能完全解決另外一個人所需要的一切的問題。
地上的父母與天上的父親也是不一樣的。地上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對他們需要的供給,是憑著自己有限的思考與有限的智慧來決定的。但,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禱告的時候,是來到無限智慧的源頭,是被造萬有的創造者,來顯明我們的需要。
那,我們要問,是不是神真的照顧我們呢?神真的垂聽我們的禱告嗎?我們感覺到並不這麼簡單,因為這世界多少的人在饑荒的中間,多少的人在貧窮線的下邊,多少人在他生死邊緣的掙扎,沒有得到他肉體基本物質的需要。那,這樣你還說上帝垂聽人的禱告嗎?上帝供應人的需要嗎?所以有時候我們感覺,人對人比神對人更好,因為神給人的常常不能供應人的需要,世界上還有很多貧窮的人。
我在思考這些的時候,我發現有好多非常不好的事情在其中。人如果能夠給別人,而不願意的時候可以做一些違背良心,違背自然跟違背世界供應需求平衡的原則的事情。所以有些地方完全貧窮、饑荒並缺乏食物,而另外一些地方,他們牛奶賣不出去的時候寧可倒在海裡,也不寄到貧窮的地方。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樣式造了人,人是可以解決人需要的事情的,但我們人就是不肯。
我再想更多的事情,上帝把豐富的地方給某些地區,把比較貧窮的物質給另外一些地區,結果我發現人掙扎能夠生存的力量大的不得了,最少自然產業供應的地方,人的奮鬥生存意識強過那些富裕的地方。相反地,自然物質特別豐盛的地方,有很多非常懶惰,不願奮鬥的人種。這就使我們重新思考神聖人的態度究竟是怎麼樣的。
加拿大與紐約不同的地方,紐約冬天冰雪封鎖的地方,機場就停頓了,飛機都不能飛了;但同樣的天氣,同樣的月份,多倫多沒有這個事情的,天氣一樣的不好,大好被冰雪封住了,但多倫多的機場還是可以照樣飛的,我就很奇怪,為什麼多倫多比紐約更北,氣候更困難,為什麼機場沒有受影響呢?後來,我就查問了,原來有一個答案給我非常驚奇,在機場下面有鎢絲幾千幾萬個把地面傳熱,你們用的熨鬥裡面就有鎢絲,對不對,所以加拿大政府就把整個飛機場下面放上鎢絲,幾千萬萬的電就這樣用了,所以雪掉下來自動就融解了,那麼路上不是如此,只有飛機場如此,而在路上卻是撒鹽。更奇怪的是呢,我在小的時候在中國的廈門,我們買冰的時候,使冰不容易融解,他們就放鹽,鹽在冰的上面,冰很冷,就不容易解掉。
但是加拿大放鹽,雪就融掉了,所以我才知道冰跟雪不是表兄弟,冰遇到鹽就凝結起來了,雪遇到鹽就融解掉了,當人找到了這些自然規律的時候,就用上帝給人的智慧去解決環境的困難。
所以呢,我感到加拿大政府是很聰明的,但是花錢太多了,整個機場需要多少電才能使雪完全沒有雪呢,加拿大人口多少呢,不大三千萬人,那為什麼印尼的雅加達這麼窮呢?為什麼加拿大這麼有錢呢?因為他們在最困難的環境中養成了思考和奮鬥的力量。你能怪上帝為什麼給他們那麼少,為什麼給印尼這麼豐富呢?印尼越豐富但人越貧窮,加拿大越貧窮人越豐富。所以,神的恩典,神的供應不能用多與少來衡量。
因為神的智慧高過人的智慧。
如果一個人是窮得,當他大了的時候,他做事,他賺錢,他發財,有了孩子以後,他會自己對自己發誓,我小的時候太窮了,我一定不讓我的孩子像我年幼的時候那樣窮,我要給他比較好的生活。就這樣,你的孩子開始發展,因為不是因為物質的豐富可以使人可以茁壯起來的,相反,物質的缺乏使一個人絞盡腦汁地發展起來。
記得,我小的時候感覺到自己有一點音樂的才幹,但沒有音樂樂器,其實好過有樂器沒有音樂才幹,很多人家裡有鋼琴什麼都有,但就是不去彈,但我要彈,就是沒地方去彈。但我用木頭自己做個假琴,用手彈,用口唱,結果也不錯啊。
就這樣,我十多歲就做了一百多首曲子了,但那些有鋼琴的人什麼都做不出來。
我想,是不是富有就是幸福呢?是不是貧窮就是災禍呢?原來不是如此,有一天我讀了一篇著名教會的牧師提出來的,這個教會很大,禮拜堂也很大,完全是一個人出錢建起來的,是洛克菲勒建起來的。
他們的信心的奮鬥力比我的差多了,我的教會是不讓一個人完全的包下來,不要完全一個人奉獻來建,如果你有錢,也是需要像其他人那樣奉獻。
所以,我們的禮拜堂的信心的堅固力比他們強。
現在他們的聚會人數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他們請了一些新派的牧師,所以信仰破產,靈性破產,禮拜堂照樣那麼高大那麼雄偉,但屬靈的本質已經很鬆懈了。
這個禮拜堂的牧師講一句話:年輕人,你曾經有奮鬥嗎,你曾經有忍耐嗎?你曾經等待美好的日子來到嗎?
而接下去,他挑戰他教會做父母的,說,你以為你現在給了你孩子曾在你年幼的時候沒有的,知不知道你奪去了他們奮鬥的力量?你知道你搶走了他們應當爭戰的力量嗎?
我很受感動,我很受影響,所以,當我教導我的孩子的時候,雖然我不是像從前那樣窮,至少我把這個事情做成平衡——你要的東西你得付代價;你要的東西你要等待忍耐,你要努力用功,你要的東西的錢,你出一半,我替你出一半,你才可以把這個經驗帶回家去。
有一次孩子對我說,爸爸,我要這個照相機,我問多少錢,他說三千塊,我說你才初中生,你用五百塊的好了,不要買三千塊的,他說三千塊的更好,我說我知道,八千塊的比三千塊的更好,兩萬塊的比八千塊的更好,但我問你夠不夠好用這麼貴的東西呢?他說,爸爸給我嘛,我說不買給你,你買五百塊的,你先儲蓄你的零用錢,你儲藏了二百五以後,我給你出一半的價錢,你出一半,我出一半,我是這樣教孩子的。
他們每次要買東西,我就訓練他們奮鬥與收成之間的關係。
神 也是如此,你盼望上帝什麼都給你嗎?你要什麼他都給你嗎?你要要什麼他都給你嗎?這不是神,而你是他的神。你可以命令他做事情,你可教他供應你,他順服在你的權柄之下,這樣的上帝不是上帝,而是下帝。你口裡說我信上帝,其實你心裡要做上帝的上帝。這種信仰不是基督教的信仰,這種禱告也不是基督教的禱告。
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明天的我不求,以後的不求,那是你憑著你的主權給我,憑著你的智慧要不要給我。然後,很多我們的禱告是在命令上帝,禱告不應是向上帝發命令,禱告是在向上帝發的祈求中間發現上帝給我的命令是什麼。
很多人禱告盼望改變上帝,但不是我們改變上帝,禱告是求上帝改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