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真的不是上帝所喜悅的嗎

2020-12-18 聖經尋寶

我們對神的禱告是,被造的人來到創造主面前,把我們所要所求的顯明出來。

唐崇榮牧師

那麼,神答應我們的禱告,與人給別人的禱告的垂聽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從年輕直到年老,我們會常常把我們的需要告訴人,特別是那些我們的知交、我們的深交和我們的知己。但我們不論對誰把我們的需要講出來,他們都是有限制的,他們都是有自私的成分,他們都是沒有辦法執照我們所求的給我們的。因為被造的人是有限的,他們物質的供應是有限的,他們對智慧的了解是有限的,對我們困難的認識也是有限的,所以,沒有一個人能完全解決另外一個人所需要的一切的問題。

地上的父母與天上的父親也是不一樣的。地上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對他們需要的供給,是憑著自己有限的思考與有限的智慧來決定的。但,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禱告的時候,是來到無限智慧的源頭,是被造萬有的創造者,來顯明我們的需要。

那,我們要問,是不是神真的照顧我們呢?神真的垂聽我們的禱告嗎?我們感覺到並不這麼簡單,因為這世界多少的人在饑荒的中間,多少的人在貧窮線的下邊,多少人在他生死邊緣的掙扎,沒有得到他肉體基本物質的需要。那,這樣你還說上帝垂聽人的禱告嗎?上帝供應人的需要嗎?所以有時候我們感覺,人對人比神對人更好,因為神給人的常常不能供應人的需要,世界上還有很多貧窮的人。

我在思考這些的時候,我發現有好多非常不好的事情在其中。人如果能夠給別人,而不願意的時候可以做一些違背良心,違背自然跟違背世界供應需求平衡的原則的事情。所以有些地方完全貧窮、饑荒並缺乏食物,而另外一些地方,他們牛奶賣不出去的時候寧可倒在海裡,也不寄到貧窮的地方。

倒牛奶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樣式造了人,人是可以解決人需要的事情的,但我們人就是不肯。

我再想更多的事情,上帝把豐富的地方給某些地區,把比較貧窮的物質給另外一些地區,結果我發現人掙扎能夠生存的力量大的不得了,最少自然產業供應的地方,人的奮鬥生存意識強過那些富裕的地方。相反地,自然物質特別豐盛的地方,有很多非常懶惰,不願奮鬥的人種。這就使我們重新思考神聖人的態度究竟是怎麼樣的。

加拿大與紐約不同的地方,紐約冬天冰雪封鎖的地方,機場就停頓了,飛機都不能飛了;但同樣的天氣,同樣的月份,多倫多沒有這個事情的,天氣一樣的不好,大好被冰雪封住了,但多倫多的機場還是可以照樣飛的,我就很奇怪,為什麼多倫多比紐約更北,氣候更困難,為什麼機場沒有受影響呢?後來,我就查問了,原來有一個答案給我非常驚奇,在機場下面有鎢絲幾千幾萬個把地面傳熱,你們用的熨鬥裡面就有鎢絲,對不對,所以加拿大政府就把整個飛機場下面放上鎢絲,幾千萬萬的電就這樣用了,所以雪掉下來自動就融解了,那麼路上不是如此,只有飛機場如此,而在路上卻是撒鹽。更奇怪的是呢,我在小的時候在中國的廈門,我們買冰的時候,使冰不容易融解,他們就放鹽,鹽在冰的上面,冰很冷,就不容易解掉。

但是加拿大放鹽,雪就融掉了,所以我才知道冰跟雪不是表兄弟,冰遇到鹽就凝結起來了,雪遇到鹽就融解掉了,當人找到了這些自然規律的時候,就用上帝給人的智慧去解決環境的困難。

所以呢,我感到加拿大政府是很聰明的,但是花錢太多了,整個機場需要多少電才能使雪完全沒有雪呢,加拿大人口多少呢,不大三千萬人,那為什麼印尼的雅加達這麼窮呢?為什麼加拿大這麼有錢呢?因為他們在最困難的環境中養成了思考和奮鬥的力量。你能怪上帝為什麼給他們那麼少,為什麼給印尼這麼豐富呢?印尼越豐富但人越貧窮,加拿大越貧窮人越豐富。所以,神的恩典,神的供應不能用多與少來衡量。

因為神的智慧高過人的智慧。

如果一個人是窮得,當他大了的時候,他做事,他賺錢,他發財,有了孩子以後,他會自己對自己發誓,我小的時候太窮了,我一定不讓我的孩子像我年幼的時候那樣窮,我要給他比較好的生活。就這樣,你的孩子開始發展,因為不是因為物質的豐富可以使人可以茁壯起來的,相反,物質的缺乏使一個人絞盡腦汁地發展起來。

記得,我小的時候感覺到自己有一點音樂的才幹,但沒有音樂樂器,其實好過有樂器沒有音樂才幹,很多人家裡有鋼琴什麼都有,但就是不去彈,但我要彈,就是沒地方去彈。但我用木頭自己做個假琴,用手彈,用口唱,結果也不錯啊。

就這樣,我十多歲就做了一百多首曲子了,但那些有鋼琴的人什麼都做不出來。

我想,是不是富有就是幸福呢?是不是貧窮就是災禍呢?原來不是如此,有一天我讀了一篇著名教會的牧師提出來的,這個教會很大,禮拜堂也很大,完全是一個人出錢建起來的,是洛克菲勒建起來的。

他們的信心的奮鬥力比我的差多了,我的教會是不讓一個人完全的包下來,不要完全一個人奉獻來建,如果你有錢,也是需要像其他人那樣奉獻。

所以,我們的禮拜堂的信心的堅固力比他們強。

現在他們的聚會人數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他們請了一些新派的牧師,所以信仰破產,靈性破產,禮拜堂照樣那麼高大那麼雄偉,但屬靈的本質已經很鬆懈了。

這個禮拜堂的牧師講一句話:年輕人,你曾經有奮鬥嗎,你曾經有忍耐嗎?你曾經等待美好的日子來到嗎?

而接下去,他挑戰他教會做父母的,說,你以為你現在給了你孩子曾在你年幼的時候沒有的,知不知道你奪去了他們奮鬥的力量?你知道你搶走了他們應當爭戰的力量嗎?

我很受感動,我很受影響,所以,當我教導我的孩子的時候,雖然我不是像從前那樣窮,至少我把這個事情做成平衡——你要的東西你得付代價;你要的東西你要等待忍耐,你要努力用功,你要的東西的錢,你出一半,我替你出一半,你才可以把這個經驗帶回家去。

有一次孩子對我說,爸爸,我要這個照相機,我問多少錢,他說三千塊,我說你才初中生,你用五百塊的好了,不要買三千塊的,他說三千塊的更好,我說我知道,八千塊的比三千塊的更好,兩萬塊的比八千塊的更好,但我問你夠不夠好用這麼貴的東西呢?他說,爸爸給我嘛,我說不買給你,你買五百塊的,你先儲蓄你的零用錢,你儲藏了二百五以後,我給你出一半的價錢,你出一半,我出一半,我是這樣教孩子的。

他們每次要買東西,我就訓練他們奮鬥與收成之間的關係。

神 也是如此,你盼望上帝什麼都給你嗎?你要什麼他都給你嗎?你要要什麼他都給你嗎?這不是神,而你是他的神。你可以命令他做事情,你可教他供應你,他順服在你的權柄之下,這樣的上帝不是上帝,而是下帝。你口裡說我信上帝,其實你心裡要做上帝的上帝。這種信仰不是基督教的信仰,這種禱告也不是基督教的禱告。

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明天的我不求,以後的不求,那是你憑著你的主權給我,憑著你的智慧要不要給我。然後,很多我們的禱告是在命令上帝,禱告不應是向上帝發命令,禱告是在向上帝發的祈求中間發現上帝給我的命令是什麼。

很多人禱告盼望改變上帝,但不是我們改變上帝,禱告是求上帝改變我們。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聽從上帝的話時,使上帝喜悅
    cn.verelife.com我們聽從上帝,因為我們愛他。就像孩子想讓父親高興一樣,我們也想讓我們的天父高興。沒有比使上帝對我們喜悅的事情更美好的了!詩篇 5: 12.我們也要像挪亞那樣,通過完成上帝吩咐他做的一切事情來表達對上帝的愛。 創世記 6: 22. 挪亞就這樣行。凡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當我們聽從他時,我們使宇宙的創造者喜悅。但他從不強迫我們這樣做。相反,他給了我們自由意志。這意味著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 神所喜悅的人,祂引領你躲避一切災害
    你我若懂得敬畏上帝,則我們或出或入上帝都要保護我們。在聖經上,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經文說:耶和華要保護那些投靠祂的人,凡我們看重神和神的律法、恩典的人,神也必看重我們和我們的一切,做一個神所喜悅的人,自有平安從神而來伴隨我們,因為祂在聖經上應許說:願平安歸於神所喜悅的人。所以,平安不是求來的,平安乃是神給他所喜悅之人的獎賞。
  • 我們的命運是隨機的嗎?上帝所擲骰子的結果也是隨機的嗎
    我們的世界的變化結果真的是隨機的嗎?我們的命運也是隨機的嗎?當上帝在擲骰子時的結果難道也會是隨機的嗎?「上帝不會擲骰子」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人們把這句名言當做他斷然否定量子力學的證據,因為量子力學把隨機性看作是物理世界的內稟性質。那麼量子力學到底是個什麼學問?
  • 《聖經》真的是一字不誤嗎?上帝也是不完美的
    我於本該在國內讀高一的那年選擇了來美國,在美國一所基督教的高中讀十年級。坦白講,我來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信教,相反,我是一個比較堅定的無神論者。我來的最初目的也不是為了接觸基督教,而是為了有更好的渠道通往美國的好大學。在基督教的圈子裡,有一個問題飽受教堂牧師、信徒、和基督教學者之間的爭論——《聖經》真的一字不誤嗎?
  • 「顧客是上帝」有人真把自己當上帝,尊重真的很難嗎?
    我對朋友說,我一定要寫篇文章,題目叫《你不是上帝》,談談禮貌與尊重。咱們服務業有個口號:「顧客就是上帝」。這是個「舶來品」,是中國式意譯。 Custom is the god ,作為一種營銷理念,源於美國馬歇爾·菲爾德,追溯到19世紀中後期的馬歇爾·菲爾德百貨公司。強調的是:顧客優先。
  • 得勝365:神悅納人行義,不喜悅人自義
    但,人都虧缺了上帝的榮耀。人陷入了自我中心。人吃了」智慧果「後雖然有智慧了,但卻不能正確的選擇善惡,人類的智慧都是在為自己或為自己的集團利益服務的。沒有人能夠」先求神的國,先求神的義「。所以耶穌教導門徒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馬太福音》 6:33),什麼是先求神的國,先求神的義呢?就是放下自己所認為的義的標準,以神的義為標準,實踐神的義。不要單單顧自己的利益,也要顧及神所喜悅的事。
  • 貧窮是磨礪意志的磨刀石
    也許你生來就很貧窮,但那並不能決定一生的命運。大部分成功者最初都是窮苦的孩子,貧窮給他們帶來的並不是貧窮,而是一種催人上進的力量,這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威爾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黑人佃農5個孩子中的一個。他在5歲時開始勞動,10歲之前主要是以趕騾子為生。這並不是什麼特別悲慘的事情大多數佃農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參加勞動的。
  • 非洲真的很貧窮嗎?看了菜市場才發現貧窮的是我們,他們是思想窮
    可以說你到了非洲的菜市場,才會發現其實更貧窮的是我們,他們窮的只是思想而已。相信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非洲都是一個相對比較貧苦的地方,所以就算是在電視的新聞上面,我們也經常會看到國家的新聞報導,援助非洲地區,援助非洲的人民。當然非洲的很多國家也親切的把我們中國稱為老大哥,畢竟我們對他們的幫助也不是一星半點,簡直可以說是非常關愛有加了。那麼我們印象中非洲真的是最貧窮的國家嗎?他們真的是很窮嗎?
  • 你真的確定,上帝時時與你同在嗎?
    兩位基督徒的對話:甲方一臉狐疑地詢問:「你真的確定,那一位上帝,他時時與你同在嗎?」乙方一臉的堅信不疑:「難道,你至今還不知道,我們所信的,是`以馬內利′的神,是時時與我們同在的又活又真的神嗎?!」乙方手中的一節經文是:「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聖經》馬太福音28:20)甲方一臉的疑惑:「那,為什麼,《聖經》上又引導我們要時時地尋求神的面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 基督徒需要遵守上帝的律法嗎?
    是要祂廢除律法嗎?就是亞當所違背的律法?你讀到經上是這麼說的嗎?我讀到的不是這樣。那麼,亞當的問題是什麼呢?亞當冒險違背了上帝的一條禁令。那條禁令原是上帝賜給人,要考驗人的忠誠和順從的。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本身是無害的,然而危險在於亞當夏娃聽從了撒但,鬥膽犯罪。夏娃聽從了那試探者的聲音。他的話與上帝的話相牴觸,上帝說死是犯罪的刑罰。撒但說:「你們不一定死。」上帝說:「你們吃的日子必定死。」
  • 上帝所賜的禮物
    孩子,你是上帝賜予我最好的禮物,雖然你是殘缺的,不健全的,有各種疾病,還一直像魔鬼吞噬我的靈魂。但你仍然是我的孩子,我所愛的。如若我走了,你也一樣害怕,也一樣孤獨,同樣你走了,媽媽也一樣傷痛。 孩子,前幾天大夫跟媽媽說你將面臨的心臟手術,也有可能再做第二次手術,第三次手術,尤其是這樣大型的心臟手術,加上你這弱小骨瘦如柴的身體,你讓媽媽真的很難抉擇
  • 郭明璋牧師成都秋雨之福教會分享無上帝的話就是貧窮
    基督徒所追求的對象是神的國神的義。郭牧師說傳道書就是在告訴基督徒應該擁有怎樣的「心態」,就是不讓我們依靠那些外在的物質東西。人們為什麼會感覺到人生虛空呢?3章給出了答案,因為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而人的靈魂是被造在永恆裡面的,所以在這樣的定期和定時中,人無法滿足是因為人有永恆感。同樣生活在日光之下人的永恆感無法滿足。
  • 聖經解密:上帝眼中的生與死
    而上帝沒有拯救追隨祂的神父們!而更多人對於50名神父死於疫情的評價是:真的不知道輕重啊!這不是添亂嗎?總而言之,在這場疫情的災難和死亡裡面,人們可憐神父的有之,佩服神父捨己為人的精神的有之,然而更多的人,給予神父的行為的評價更多的是指責和嘲諷!
  • 神所喜悅的僕人 路7:24-34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主所喜悅的僕人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題目,就是「神所喜悅的僕人」。一.立定心志舍己受苦(24-25)路7:24-25:「約翰所差來的人既走了,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去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什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華麗衣服,宴樂度日的人是在玉宮裡。」
  • 除了信心,拉撒路真的一無所有!
    有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旁觀者相信拉撒路是上帝喜悅的人,太需要信心了。哪怕今天的基督徒相信身邊長期貧窮、疾病、軟弱的基督徒是上帝喜悅的人,也需要極大的信心!因為一般人活著只會想著如何在地上活得更好,不會去想死後會如何,更不會為死後做好預備。正如財主在世應有盡有,也一生瞧不起拉撒路,在陰間看到拉撒路在亞伯拉罕的懷裡時,他還想指揮亞伯拉罕差遣拉撒路為他們服務。
  • 上帝常常不聽禱告嗎
    那以利亞是用富有感情的禱告來催逼上帝嗎?憑著神的應許,因為上帝對他的子民有所應許,他應許他的子民,因為他是信實的上帝,是給我們應許的上帝,他一定會成就他所應許的事情。感謝上帝。這是禱告。以利亞擦乾口水,天使說,你好嗎?以利亞說,好什麼,求死都不能。以利亞是一個應該受佩服的人。他講一句話,我不比我的祖先。這樣的人真的胸懷大志,如果一個青年人,說,我要死了,因為我沒有孔子厲害,我要用過他。全本《聖經》只有一個人這樣求,這種人,現在有沒有啊?你有沒有這樣禱告過嗎?我要超過某某人。
  • 上帝賜予我們的那五百萬是什麼,你知道嗎?
    假如上帝賜予你五百萬,面對著這突如其來的五百萬,你該如何去處理呢,是直接花掉呢,還是借著上帝賜予的那五百萬去掙取屬於自己的那另外五百萬呢。假如是你,你該怎麼做呢?假如上帝賜予你五百萬,千萬不要以為上帝是在憐惜你,也千萬不要認為上帝在可憐你。
  • 顧客真的是上帝嗎?
    雖然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但「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在國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很多企業家都會經常掛在嘴邊。如果問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顧客滿意度」與「員工滿意度」哪一個更重要?相信99%的人都會不假思索地給出答案:當然是「顧客滿意度」重要,顧客是「衣食父母」嘛!
  • 我們每天的吃喝休息是為了榮耀自己,還是榮耀上帝?
    接著,在上帝的恩典下,保羅在第 12 章開篇第一句話就發出呼籲:」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對上帝恩典唯一正確的回應,就是完全降服在他面前,從我們的身體開始,然後進入成聖的新生命。
  • 正確面對貧窮-來自北大高考707分的王心儀貧窮感悟!
    正確面對貧窮,不要因為你的寒門成為你放棄努力的藉口!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比如:樹木有背陰,就有向陽,完全取決於心態。人有悲觀和樂觀,我們應該學習太陽花,積極向上的追趕者陽光!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夠忽略那些不完美的,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美好的陽光。貧窮,是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本來真實一面,在貧窮面前,方能看到人情世故的真善醜惡,觸動我並驅使著我去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