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剩男 70後80後為何被剩下了?

2021-02-20 央視新聞

      

       趙金山,29歲,大學畢業,老家在河北農村。畢業五年多了,學習國際貿易的趙金山現在在北京的工作是一名快遞員。

  「您稍等一下,馬上到。馬上到馬上到。」這是趙金山一天到晚都在重複的一句話。每天在北京走街串巷,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在北京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真正的家。現在他住在北京城鄉結合部的一間宿舍,月租金500塊錢。

  趙金山很想告別只有玩偶陪伴的冷清小屋,更想告別單身的日子。在北京5年,他結識過幾個同樣「漂」在北京的姑娘,但最終都沒能談成。

  談起跟第一個女友分手的原委,趙金山說那時剛工作一年多,拿不出5萬塊錢彩禮。「5萬塊錢意味著是一個天文數字。因為那會工資才2900,就是不吃不喝也得一年半。」

  現在每天只要空閒下來,趙金山都會仔細瀏覽相親網站,希望能從網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緣分和機會。「有時候也會單獨找一些有房有車的,就像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似的。可以少奮鬥好幾十年。」

  快遞這份工作需要每天從早到晚連軸轉,趙金山說不怕辛苦,就是苦於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認識單身女孩。

     「年齡不是問題,哥能HOLD住!」

  像趙金山這樣的大齡單身男性,過去叫「光棍」,現在叫「剩男」。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8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後非婚人口男女性別比則高達206:100,全國處於適婚年齡段的70、80後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問題,且年齡越大失衡越嚴重。同時,30-39歲男性中有1195.9萬人處於非婚狀態,而同年齡段女性中有582萬人處於非婚狀態。

  單身男女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群體,在我們身邊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單身男女們,很多人都會納悶,為何這些人都會被剩下呢?

  學歷偏低、收入偏少是造成大多數男性被剩下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自己被剩下的原因是沒車、沒房、沒錢。當然「剩男」中有車、有房、有學歷、有事業就是沒結婚的也有,只是數量有限,所以才被叫做「鑽石王老五」。他們認為自己還單著的主要是因為圈子小、太忙了和不懂女人,認為自己眼光高、太挑剔的非常少。

  要知道,頂住事業壓力,擠出時間談戀愛,這是「剩男」們必須扛過的第一關。除此之外,擺脫單身的意志、學會讓擇偶標準「接地氣兒」、鑽研戀愛技巧、籌備婚事,這是大多數單身男士告別「光棍生涯」必須經歷的「五道關」,每一步走起來都不簡單。

     單身男性擇偶難在哪?


  俗話說男大當婚,在當婚的年齡至今未婚,當下的單身男性在擇偶過程中到底「難」在了哪裡?記者對此通過婚戀網站針對單身男性進行了網絡問卷調研。

  問題一:您覺得自己還處於單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共有1651名單身男性在網上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中選擇「不懂如何與異性相處」的最多,共有483人,比例是29.2%。排在第二位的是「自身條件所限,如身高、相貌、車、房、存款等」,共有473人,比例是28%。排在第三位的選擇是「交際圈子有限」,共有368人,比例是22%,排在最後一位的是「自身擇偶條件過高」,共有327人,比例是19.8%。

  調查顯示,一多半男性認為造成自己單身的主要原因是「不懂異性」和「自身條件受限」。

  問題二:您認為女方最在乎你哪些經濟條件?


  共有2624名單身男性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答案是「有穩定收入」,共有905人,比例是34%。排在第二位的是「有房」,共有789人,比例是30%。排在第三位的是「有一定積蓄」,共有521人,比例是19.8%。排在最後一位的是「有車」,共有409人,比例是15.5%。調查結果顯示,最困擾單身男性的經濟條件是「穩定的收入」和「房子」。

     「你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

  對於單身男士來說,他們心裡的擇偶標準是什麼?

  「首先她年齡在26到30之間,因為我31,第二身高在1米58到一米65之間,愛笑長發,我比較喜歡長發女生。」

  「因為我本身個子比較高,所以希望對方的話,一米六以上吧。」

  「我個人不喜歡胖的,只是這一點比較忌諱,別的話身高不要太低,有1米63靠上就行,其餘的我沒有特別固定的要求,比如說長相,長相看著順眼能過得去都行,不要蠻漂亮的,都說漂亮的放在家裡不安心,會不安心。」

  「我覺得我的另一半,首先是個懂我的人,然後她要有很孝順,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兩個人要有共同的語言。」

     女性眼中的「單身男性」


  雖然每個男人在心裡都有自己的擇偶標準,但大多數都繞不開性格和相貌這兩個必選項。都說女人是男人的一面鏡子,那麼在女性看來「剩男」是因為什麼被「剩」下的呢?

  「就是還沒玩夠吧,或者他們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應該是不顧家,然後不會攢錢,不會過日子。」

     「就是現在男生也追求白富美。」


  「在我看來,我覺得有一些就是很自戀,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心裡要什麼,他覺得這個女人漂亮,好,我可以去追你,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剩男」的三個「老大難」


  事兒是最難說清楚的,愛情更沒有兵書和攻略。不過「剩男」成為一個龐大群體的背後還是有一些共性的原因。

  觀點一:房子是個現實的大問題


  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秘書長樊愛國認為,房子對年輕人的壓力很大。據相關調查,70%的女性在結婚的時候認為男友應該有房子。現在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到了30多歲甚至到40歲可能首付還需要父母。

  觀點二:「月收入8000」有壓力


  某婚戀網站首席婚戀諮詢師介紹,在2012年的一個婚戀調查報告中,差不多九成女性希望找到月收入8000的男性談戀愛。月收入8000在北京是個什麼概念?除去房租、吃飯等日常開銷,只剩兩千可以自由支配。但是在北京約個會、談個戀愛兩千塊錢根本就不夠。這對於單身男性來說,壓力不小。

  觀點三:「情商」與「愛商」有缺陷


  社會學家周孝正認為,現在這些二三十歲進入婚戀狀態的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容易在婚戀上以自我為中心。

  某婚戀網站愛情顧問說,可能從小我們學過化學、物理、數學,但是沒有人教過你情商,沒有人教你經營生活、經營幸福。婚戀網站會員以為交了費用就直接可以買到幸福,買到結果,這個一個最大的錯覺。

  除了情商、智商,我們還有必要提倡「愛商」。什麼是愛商?即愛人的能力,接受愛的能力。這需要兩性交往首先要懂得去付出,不能總是想著我能得到什麼。

相關焦點

  • 3100萬剩男「注孤生」?80後90後請往後 00後才最慌
    (原標題:3100萬剩男「注孤生」?80後90後請往後稍稍,00後才是最慌的)1月21日,2018年人口數據出爐。在人們紛紛感嘆「年輕人不愛生孩子」的同時,另一項數據卻讓廣大男同胞如坐針氈。這3000多萬的「剩男」群體,未來社會該如何消化?而更「扎心」的消息是,雖然我國總人口中男女比例逐年回歸平衡,但在00後群體當中,每100位女性要對應大約118位男性,適齡男女配對將會「壓力山大」。
  • 00後性別比例失衡加劇:重男輕女,比剩男更可怕
    第一批00後們已經上大學了。據說,這些剛剛集體步入大學校園的第一批「00後」,將在兩年之後陸續到達適婚年齡。然而,屆時年滿適婚年齡的他們,卻將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性別比失衡加劇。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00後總人口大概有1.46億左右。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出來將近1300萬。所以,網上也有人在調侃:未來,將有1300萬男子找不到媳婦。
  • 70後80後的「奢侈品」麥乳精,童年的味道,現在為何悄悄退市了?
    70後80後的「奢侈品」麥乳精,童年的味道,現在為何悄悄退市了?話說每個年代都有一些讓人難忘的美食,也正因為這些特色的美食,給我們留下來美好的回憶。今天給大家所要介紹的這種美食,它是70後80後的「奢侈品」曾經風靡全國,暢銷了30多年,不過,現在它卻悄悄地退出市場。這種美食說的就是麥乳精,一提起它的名字,相信大多數70後和80後的人都非常的熟悉。麥乳精,香甜可口,70後80後童年的味道,它火了30多年,現在卻為何悄悄的退市了呢?
  • 3100萬剩男注孤生?80後90後請往後稍稍 00後是最慌的
    這3000多萬的「剩男」群體,未來社會該如何消化?而更「扎心」的消息是,雖然我國總人口中男女比例逐年回歸平衡,但在00後群體當中,每100位女性要對應大約118位男性,適齡男女配對將會「壓力山大」。除非出現大規模的移民,否則這種長期累積所形成的3000多萬剩男短期內是無法緩解的。」男女比例失衡狀況逐年緩解「多了3000多萬男性,我為何依然還是單身?」2018年人口數據公布之後,微博上出現了很多類似的調侃。不過,要深刻理解人口數據,其實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 剩女都是太優秀剩下的,剩男基本上都是矮矬窮,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現在網絡上面有這麼一種說法,剩女都是太優秀了剩下的,而剩男基本上都是矮窮矬。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從哪流傳出來的?但是可以肯定的講,這是一種非常片面且偏執的說法。確實現在的剩男剩女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在最近幾年,這個群體的增長速度呈現出了急劇上升的趨勢,這讓不少父母都操碎了心,甚至有的還把頭髮都給急白了。不過,這些男女被剩下的原因有很多種,並不完全都像題目中所言的剩女都是因為太優秀,剩男都是因為矮窮矬。
  • 70後、80後、90後,最幸運的是70後嗎?
    important}70後、80後、90後,我認為最幸運的的確是70後。70後的人讀書時代,應試教育和80後、90後相比要寬鬆很多,學業壓力要低很多。我是70後,親身經歷過那時的中小學教育。75年之後出的70後,雖然包分配漸漸取消,但是當時大學的就業形勢是非常好的。很少有人找不到工作。2000年母校師大外語系畢業生供求比是1比20,也就是說,是20所學校爭1名師大外語系畢業生。最難找工作的教育科學學院畢業生供求比也是1比1.1。而且,70後進事業單位都是在編在崗的。沒有某些80後、90後需要為考編制而煎熬。從2003年大學擴招開始,母校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難。
  • 70後,80後,90後英語回答趣味大比拼
    編者按70後,80後和90後是社會經常談及的三大人群,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充滿了時代特色。90後:「Do I need marriage?」2. 對於男友70後:「I consort with(結交) a man of figure.」80後:「I consort with kindred spirit(志趣相投的人).」90後:「I consort with a hot guy full of tattoos!」
  • 今日話題 | 跨國婚姻困局的背後,是找不到出路的中國「剩男」
    農村「剩男」被剩下,是社會進步的「自然」結果嗎? 追求一樁虛無縹緲的跨國婚姻,顯然要面臨不小的風險。且不說兩國在社會文化、生活習慣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單是某些以詐騙為生的跨國婚介組織,就讓人防不勝防。
  • 「70後」「80後」話《奮鬥》(圖)
    有人說,《奮鬥》是「80後」的絕對真實寫照,有人說,《奮鬥》好看是因為它真實,更有人說,《奮鬥》是今年最精彩的國產電視劇……《奮鬥》到底給了觀眾什麼?11月29日,記者和「70後」鄭家強、「80後」趙民、尹穎嘮起了《奮鬥》。  「就聊陸濤吧,那裡面有我的影子」  「80後」趙民:《奮鬥》是部很好玩的電視劇。人物年輕時尚,滿口京味。有普通人的奮鬥,還有富人的拼搏。
  •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談種地,90後不會種地,以後誰種地?
    在我們裱花間有四個裱花師,我是70後,我們的老大是80後,另外兩個師傅,一個是90年出生的,年齡最小的也是94年出生的小帥哥,他倆都是標準的90後。我們這四個人,都是農民出生,戶口都在農村,而且家裡都還有田地。
  • 日本如何解決嚴重的大齡剩男問題?
    「剩女」成為社會熱門話題,但另一半話題「剩男」卻很容易被忽視。如果「剩下」是一種社會問題,那麼「剩男問題」也許比「剩女問題」更嚴重,比如,在日本。日本終身未婚率逐年攀高,上世紀70年代,終身未婚的女性機率還略高於男性,但約從20世紀90年代起,男性終身未婚率超過女性並不斷擴大。預計2030年大約每3個日本男性就有一個終身未婚,每4個女性有一個終身未婚。終身未婚率統計,圖:NHK▾
  • 80後,90後,00後,10後。哪個0後的壓力最大呢?我看到70後在笑
    作為一個80後,我感覺這個年紀實在是太尷尬了,談愛情已老談死又太早,和你們年輕人談經歷太幼稚,和老人在一起談故事又太小,閒在家裡無聊,出去瘋又怕吵,時尚點說你妖,樸素點兒說你老。90後到底有多難?沒畢業,和80後一起吧!人家嫌我們小,和00後一起吧,人家嫌我們老,每逢過年過節啦,被70後80後嫌棄,被00後孤立,過了拿紅包的年紀,窮得只剩下一身正氣,人家80後事業有成,兒女雙全。00後網戀奔現左右逢源,唯獨我們90後就比較厲害啦。照照鏡子翻翻錢包,感覺幹啥都懸。00後的生活現狀,努力學習吧,太懶,不努力學習吧!對不起父母,談戀愛吧!
  • 70後、80後、90後、00後的暑假都在讀什麼書
    上世紀70、80年代,城鄉分野巨大,成長於縣城中學裡的H妻子,閱讀經歷就十分不同。彼時,圖書館管理員向她的媽媽推薦《小朋友》與《兒童時代》雜誌,平時放學後、假期裡,她都會抱著這些雜誌反覆閱讀,雜誌裡刊載如梅子涵等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
  • 剩男剩女、空巢青年,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剩男是鑑於「剩女」一詞產生後而跟著出現的,指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還未結婚、單身的男性。調查顯示我國剩男人數超過6000萬。剩男往往學歷低,收入低,主要分布在農村和鄉鎮。調查顯示,在一二線城市接近80%的90後有過獨居經歷,平均獨居時長2.2年。近70%獨居90後表示有飼養寵物,其中狗和貓是最受他們歡迎的寵物,其次是魚類、兔子和倉鼠,他們飼養寵物的原動力主要是獲得情感寄託和對小動物的喜愛。另外大多數獨居青年喜歡養一些花草植物。
  • 70後80後信用卡違約的背後故事
    70後80後信用卡違約的背後故事近年來,關於「網貸」監管以及「網貸」引發的暴力追債等新聞屢屢見諸報端,成為輿論熱點。   從3月28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發布的近三年來的金融案件白皮書來看,儘管金融案件大幅增長,但大額貸款案件數量大幅下降,因為網貸引發的小額糾紛呈現迅猛增長的趨勢,這主要是網絡信用貸款門檻相對較低以及一些監管方面的原因導致。
  • 全面二胎放開,為何只有80後生育二胎熱情不高?
    身邊很多70後也拼命抓住生育的尾巴,在大寶已經上大學甚至大學畢業的情況下生起了二胎,也有不少90後年紀輕輕就左手一個右手一個,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唯獨夾在其中風華正茂的80後,很多不言不語,對二胎政策無動於衷。全面二胎放開,為何只有80後生育二胎熱情不高?
  • 又一個70後80後曾經追捧的品牌說拜拜了!
    原標題:又一個70後80後曾經追捧的品牌說拜拜了!   它曾經是70後、80後爭相追捧的快時尚鼻祖,它也是20年前許多年輕人心心念念的新衣首選。
  • 「剩男剩女」英語怎麼說
    近日,《中國日報》有關"剩男剩女"的報導,將"剩男剩女"翻譯成leftover women and men,帶有明顯的貶義,那"剩男剩女"到底該怎麼說呢
  • 80年代的奢侈品「麥乳精」,風靡全國後,為何一夜之間消失了
    「精」:就是講生產麥乳精時所用的葡萄糖、飴糖、麥精等原料,這些原料都有一定的糊精含量,糊精介於澱粉和糖化的中間產物,在製造過程中經真空烘焙後所產生一陣陣的撲鼻而又不易散出的香氣、甜氣味。樂口福麥乳精上市後賣得非常好,可是隨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相繼爆發,局勢愈加動蕩,進口的原料也受到影響,麥乳精的生產也面臨困境。到1949年時,九福製藥廠只剩下11位員工,麥乳精也瀕於停產。
  • 70後、80後、90後都喜歡聽什麼歌?
    不同的經歷,造就了70、80、90這三代人,不一樣的思維觀念。在聽歌上,他們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快看看小編說得對不對~出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人,身上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Ta們接受了計劃經濟理想主義教育,卻要經歷市場經濟的洗禮。但是Ta們面對生活,從不畏懼,即能理解世界的真實,也能玩味生活的樂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值70後的青春年少,港臺流行音樂風靡大陸,出現了一大批優秀歌手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