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認知理解重塑自己)

2020-12-25 深海藍幽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認知理解重塑自己)

美國大師史蒂芬科,威親自踐行20多年閱讀過100本以上成功學書籍理解,思考,踐行寫下高效能人七個習慣這本書風靡全球暢銷書-其使命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效率讓我們過的更幸福。

讀了本書其實我有自己其他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想聊點其他的。

其實對於方法論我對於理解其實反而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缺乏改變行動的意識和內心的覺醒,不明確需要和足夠認識自己改變和成長的可能性,如今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的誘惑和多元性的社交玩樂,以及無數的網絡信息平臺希望壟斷我們的時間使出的各種各樣的方法,讓我們不斷沉迷和投入進去,不斷的增加我們關注圈的事情對於我們絕對沒有好處(▽)。

越來越多的信息和刺激性的東西反而會荒廢我們的潛力和大腦,只會讓我們順從我們的天性(及時享樂,滿足現在,簡單易懂,有多元刺激性的,能不思考的,逃避現在,心理能得到滿足和幻想)這些都是我們人原始中的本性。

所以我們處在一個資源最好,也是誘惑最多的時代稍不注意就會迷失自己,對現在感到痛苦,想逃避現實,只好用社交娛樂休閒等讓自己暫時逃避現實,犒勞自己讓自己遠離痛苦和辛苦,不願意思考和成長,心智沒有得到增長反而會隨著下降,現在我們能搜索和能查到的知識和方法不計其數(現在我們每個人的信息量超過以往時期的任何人,記住是我們的信息量而不是知識和智慧)我們不缺方法和知識儲備,只是我們缺乏改變的動力和思想上的轉變,被生活不斷蠱惑其中,缺乏我們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我在看完本書認為:

方法只是其次,重點是我們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對於我們自己到底人生我們要如何去做,作為人何為正確,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深度缺乏內在的改變。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局限的思維定式(思想認知地圖)在我們不斷成長和遇到不同問題的時候,我們當時的思想不足以幫我們解決問題,對於生活的模糊性,不確定的恐懼時我們的思想不夠覺悟,心智能力不夠成熟,對抗逆境生活時的心態,應變能力不足(系統能力缺乏提升就像遊戲一樣關卡在不斷變得困難,我們的能力發展和認知思維也應該隨著不斷升級和更新)才能對抗生活的不確定性以好保證我們不斷的成長,擴寬自己的眼界,學識,心態,思維認知。

對於生活我們缺少的是由內而外的啟發性的改變認識自己(工具書和方法論只是治標不治本) 美國作家弗格森說到: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梭羅也曾經說過:「一棵邪惡的大樹,砍它枝葉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行為和態度就是枝葉,思維定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讓生活出現實質性的進展。

對於我們自己關於對生活信息獲取和關注,其實大多數都不足以我們關注:我們應該把時間用在自己影響圈的事情,做我們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和我們值得愛的人身上。不要過多去關注我們生活中不能掌控的事,在這個認知泛濫的時代其實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和不斷成長的能力。

對面生活我們應該積極樂觀主動,對於自己的責任和他人的承諾應該事事都有交代,凡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我們才能拓寬自己的心智能力,自身系統才會不斷迭代(比起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長和承擔義務)。

情感帳戶:我們生活中社交的任何人都有一個情感帳戶,情感帳戶可以理解為我們的感情積累值,先存錢在取出(輸入輸出平衡)我們的關係才會和諧美好,如果只是一昧的索取情感帳戶值總會有餘額不足的時候,就是情感破裂的時候,沒有存入哪來取出。

對於改變習慣,先要轉變我們自身的思想。

我們的思想決定者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人格,人格決定命運。」

習慣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好有壞,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人格,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決定著我們的成敗和人生。

讀過我之前的文章就知道我喜歡哲學雖然是才入門級,亞里斯多德說過,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基於我們的習慣。

最後我們在改變行為和思想的時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會和原有的觀念發生突破,以重新不斷矯正我們的行為,正是我們因為有了更高的目標和生活願景才能激發改變,面向未來的時候在選擇犧牲當下做出的意願才能促進改變我們和不斷更新自己的才能。

這幾天有點不舒服,非常的冷希望大家也要照顧好自己身體健康才是王道,也要保持不斷學習對待機會,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和思考。

今天是平安夜,平安()快樂:親如果對你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

相關焦點

  • 高效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小習慣
    在家上網課以來,一直苦惱於自己的學習效率不高,連書也不怎麼看了。決心改變的我打算買幾本書,打開買書軟體後我開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我無意識地瀏覽著,《高效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學習習慣》這本書突然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正是我需要學習的東西,所以迅速地下單購買了。買回來後我花了一天時間來看這本書。
  • 高效學習與低效學習之間的七個認知偏差
    答案是他們對於學習的認知。而這次我想重點的對比高效學習和低效學習對於學習方式的認知偏差,以及背後的根本原因在哪裡?第一個認知偏差:記憶重要還是理解重要記憶和理解是我們在處理信息的時候兩個必要的方式,而不同的人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傾向於這兩種方式的其中一個。
  • 第三次重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一、緣起我的發心:將自己的學習感悟分享給有緣人,讓大家更快判斷《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100頁PPT經典收藏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一面世就被各大商學院和企業所引用作為管理培訓的經典教科書。 作者史蒂芬·柯維在書中提出的一個非常全面的方法論,可以解決個人在職場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本書更是被稱為個人成長與管理的經典。
  • 《自我發現與重塑》本身需要被重塑
    1《自我發現與重塑》2《精進》3《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4《終身成長》5《躍遷》6《刻意練習》5)高效能工作(Energy)的作者著有一本《精力管理》的書,鼓勵我們從身體上、情緒上、思維上、精神上這四個方面去提升自己的精力水平。而其實一個神奇的悖論點是諸多高效能人士,根本不怎麼做時間管理,他們更強的是對目標的專注和自己的能量水平。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養成這七個習慣你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我們都清楚,想要成功就必須要行動,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有時候決定了我們的命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是史蒂芬·柯維。他主張有識之士應該告別舊習慣。因為我們人的行為總是重複的,卓越不是一個簡單的舉動,而是一種好習慣。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教你如何打造高效人生第一天
    這些大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好的習慣,接來的十天我們將共同學習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所有問題迎刃而解。史蒂芬柯維被《時代周刊》評為「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25位人物之一」。個人的力量是家庭和組織統合總效的基礎,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習慣七「不斷更新」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身體、精神、智力、社交四個生活基面中,不斷更新自己成熟模式圖我們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幼年期,屬於依賴,依賴期是以」你「為核心,你照顧我,你為我的得失成敗負責
  •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出發淺談工程造價
    最近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雖沒有網絡上推薦說的一樣驚豔,但是其中的一些觀點還是讓我受益匪淺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相對於時間管理,它更傾向於教給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法與道理。七個習慣,簡單總結一下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4.雙贏思維,5.知己解彼,6.綜合綜效,7.不斷更新。先說說積極主動,這個習慣與《刻意練習》一書中的觀點類似,核心觀點就是積極主動去學習做任何一件處在你能力邊緣的事,包括工作,人際關係,自我提升等幾個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影響力。
  • 忙碌不等於卓越,7個習慣改變一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對世界上很多頂尖成功人士的工作和行為習慣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成功的總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七個習慣才是能將人變得卓越的重要所在。他也因此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人類潛能導師」。第一,積極主動的個人願景。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丨一本被書名耽誤的必讀好書!
    最近重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摘錄筆記若干。如果因為此書成功學的書名而錯過他就太遺憾了!這本書的起因與根源其實就是一句話:刺激與回應之間存在一段距離,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利用這段距離。7個習慣很精彩實用,此為術。但在我看來,作者最後的內心獨白與故事更發人深省,也藏在最後為我們呈現,此為道。
  • 畫9張視覺筆記,深度解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上周我盡然完成了被我打入冷宮2年之久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曾經我幾拿幾放,可這次我盡然迫不及待的讀完 ,並擁有了自己的心得,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讀書筆記。先來看下我讀完目錄、序、內容簡介後我的感悟,也是我對這本書的最初的印象《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的內容》本書七個習慣就是提高效能的習慣,七個習慣符合成長規律,提供了開發個人和人際效能的漸進、連續和高度整合的方法,是一個由內而外依次實現的過程。
  • 再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各成長階段的習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個人意願的原則2、以始為終:自我領導的原則>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4、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5、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6、統合綜效:創造合作的原則7、不斷更新:自我提升和完善習慣的力量是慣性式的,它會融入血液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經典必讀)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被福布斯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 悅讀| 實踐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思維導圖
    今天的乾貨將帶來七個習慣的詳細解讀,並配合思維導圖,經典不容錯過,希望大家牢記在心,成就自己的職場高效習慣!最令人鼓舞的事實,莫過於人類確實能有能力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價值。——亨利·戴維·梭羅1、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價值(主觀能動性)。
  • 認識原則,並依照原則去生活——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前言
    一、七個習慣是什麼?七個習慣是高效能人生的自然法則,是原則的具體化表現,其蘊涵的原則是廣為人知的,不言自明的,作者只是將之加以梳理分析,總結提煉。二、為什麼要學習原則?一是許多人對原則認知不同,不認為某些原則決定了人生,決定了成功。二是原則的思維方式與流行文化的通行慣例和思維方式差別很大,某種程度上甚至是麻煩的,痛苦的,反人性的,反常識的,反個人體驗的。但原則,法則是無情的,殘酷的,不隨個人意志轉移的,只有遵守原則,才能享受成功,幸福。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想要卓越人生,先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
    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我才意識到,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了觀點,觀點又影響了行為,我們戴上了「濾鏡」,這個「濾鏡」左右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所以,思維方式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它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人生。
  • 七個習慣不簡單
    》也許大家都曾看過或者聽過,書中七個習慣,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不過,你真正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過這些習慣嗎?大約在 16 年前,在Motorola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當時公司安排了一次全天的脫產培訓,受訓的人主要是一線經理。有位一起培訓的一線經理說,她美國老闆強烈反對她去上這個課,認為是老生常談,沒什麼用。
  •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你值得擁有!
    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的抉擇,而不是外在的環境,我們應該有營造有利的外在環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我們不能靜等機會,學習、工作、生活無不如此。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並以此作為決策指導。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獲得內心的滿足。
  • 『讀書心得』《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是因為我們看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以自己習慣的思維定式來解讀這件事情。在理解習慣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人類的思維定式以及如何實現思維轉換。思維定式是由每個人的成長背景、經驗及選擇等因素打造而成的,它是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但未必與現實相符。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一:主動積極(含義及實踐指南)
    從今天開始,我將用七篇文章給你介紹被無數職場精英、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奉為圭臬的經典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每個習慣我會通過核心思想、成功實踐案例和應用指南三個角度來展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今天講解第一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