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攝影 by 輝友Dora)
寫在前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許大家都曾看過或者聽過,書中七個習慣,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
不過,你真正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過這些習慣嗎?
大約在 16 年前,在Motorola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當時公司安排了一次全天的脫產培訓,受訓的人主要是一線經理。有位一起培訓的一線經理說,她美國老闆強烈反對她去上這個課,認為是老生常談,沒什麼用。
但事後想想,幸虧我沒有受到這種想法的影響,否則就要和「七個習慣」擦身而過了。(當然,這個同事之所以可以頂著老闆的反對來接受培訓,還是與Motorola當時重視培訓的企業文化有關。如果公司安排了,員工也願意學,直屬老闆反對是沒有用的。這也從側面看出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全天的培訓下來,我只記住了一個習慣:「以終為始」。
聽起來是不是效果很差?其實不然,就是這個習慣在我今後十幾年人生關鍵抉擇中,多次幫到了我。
一次是和情感有關的抉擇,其他兩三次是有關工作的選擇,可以說,我的人生, 就是被這樣的關鍵選擇所定義。
每次遇到這種關鍵時刻,我往往是左右為難,而且沒有人可以幫我解開謎團。
這個時候,「以終為始」這四個字就會出現在我的頭腦中,我會給自己一兩天時間,讓我思考多年以後的情景。
比如打算換工作時,我會問自己「10年之後回首今天,是否會後悔今日的選擇」;當面臨感情問題的選擇時,我會思考自己終老之時,是否會為今日的選擇後悔。也會問自己,終老之時,我希望過怎樣的生活。
投資習慣的培養也與「以終為始」密切相關,在我34-35歲期間因職業和財務危機陷入焦慮時,我想到自己必須嚴肅面對投資。
我看了一些長期投資的書籍,其中的表格計算了30年左右的投資收益。通過這些「長期投資」的表格,我找到了未來生活的希望。所以,我投資是為了解決30年之後的生存問題,而非為了解決當下的消費問題。
因為這個出發點,我有幾個與眾不同的習慣。第一,我會用大量的「閒錢」去投資,時至今日,股票投資在家庭資產中仍然佔據較大比重;第二,堅持「買入並持有」的策略集中投資,我重倉的幾支股票,都持有超過5年以上,未來會更久。
如果沒有「以終為始」的習慣,我不會做今日之看似違反常理的選擇。
大約三年前,在百度期間,我又一次接受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全天脫產培訓。
這次我又記住一個新的習慣:要事第一,並把它內化到每日的工作中。目前在工作中推廣的OKR系統和日報工具,都是在強調「要事第一」的習慣。
每當實踐和推廣這個習慣的時候,我就感嘆:知道是一回事,深入理解並使用是另外一回事。
最近又一次拿起《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當翻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模型圖時,我突然發現,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診斷工具。
比如我自己長期以來在「個人領域」的成功方面做的不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都是我的個人典型特徵。同時在「不斷更新」方面做的也不錯。
但是,我在「公共領域的成功」方面做的還有不足,比如在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方面還沒有達標。
比如雙贏思維,一般人都知道而且認為自己具備這種習慣,但是一旦碰到與個人利益相關的事情,是否真正具備雙贏思維就能看得很清楚。很顯然,「利益衝突」是檢驗一個人是否真正具備雙贏思維的試金石。
於是我開始重新研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當讀到吉姆·柯林斯(《基業長青》的作者)給本書寫的序時,發現了我此前所忽視的內容,如下:
第一、七個習慣是「個人效能的標準作業系統,簡單又好用」。
第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最重要的方面是強調「塑造性格」,而非「實現成功」 —— 我們所希望獲得的一切結果,都應該始於「塑造性格」,這與中國的士大夫精神何其相似!
此書我們很容易讀完,卻需要花一輩子來讀懂和踐行。通過我們不斷閱讀,不斷踐行,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業系統,從每一天入手塑造自己的性格。
相關文章:人生的要務: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
上一篇:別讓20多歲成為一生中最輕鬆的日子
文中提到,我曾多次用「以終為始」的方法來做人生重大決策。
不管是換工作還是做感情相關的決策,我都會思考十年後,甚至終老之時希望自己是怎樣的狀態。
當輝友在知識星球上問及我一些人生決策相關的問題時,我也會建議他們嘗試「以終為始」的方法。在我的第一本書籍《人生護城河》中,我也反覆提及這個概念。
但你仔細觀察的話,很多人面臨重大決策時總是糾結萬分,最終草率決定。不少人在相親擇偶的時候都是這樣。
他們往往會忽視,這類重大決策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持續時間也會很久,最長的會涉及終身。對待這些決策過於草率的話,我們可能要付出代價。
今天分享的語音,就是「如何用以終為始來做人生重大決策」,我在語音中詳細闡述了,什麼是以終為始,我自己是如何來踐行這個原則的。
我35歲之後的人生越走越順利,也主要得益於這個原則。如果你面臨人生重大選擇,這篇語音會讓你茅塞頓開。
收聽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
輝友聽完語音的反饋
點擊「閱讀原文」
加入輝哥的知識星球
跟輝哥以及10000+輝友一起
探尋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
(請續費會員也點擊「閱讀原文」完成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