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習慣不簡單

2021-01-15 輝哥奇譚

(配圖攝影 by 輝友Dora)

寫在前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許大家都曾看過或者聽過,書中七個習慣,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

不過,你真正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過這些習慣嗎?

大約在 16 年前,在Motorola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當時公司安排了一次全天的脫產培訓,受訓的人主要是一線經理。有位一起培訓的一線經理說,她美國老闆強烈反對她去上這個課,認為是老生常談,沒什麼用。

但事後想想,幸虧我沒有受到這種想法的影響,否則就要和「七個習慣」擦身而過了。(當然,這個同事之所以可以頂著老闆的反對來接受培訓,還是與Motorola當時重視培訓的企業文化有關。如果公司安排了,員工也願意學,直屬老闆反對是沒有用的。這也從側面看出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全天的培訓下來,我只記住了一個習慣:「以終為始」。

聽起來是不是效果很差?其實不然,就是這個習慣在我今後十幾年人生關鍵抉擇中,多次幫到了我。

一次是和情感有關的抉擇,其他兩三次是有關工作的選擇,可以說,我的人生, 就是被這樣的關鍵選擇所定義。

每次遇到這種關鍵時刻,我往往是左右為難,而且沒有人可以幫我解開謎團。

這個時候,「以終為始」這四個字就會出現在我的頭腦中,我會給自己一兩天時間,讓我思考多年以後的情景。

比如打算換工作時,我會問自己「10年之後回首今天,是否會後悔今日的選擇」;當面臨感情問題的選擇時,我會思考自己終老之時,是否會為今日的選擇後悔。也會問自己,終老之時,我希望過怎樣的生活。

投資習慣的培養也與「以終為始」密切相關,在我34-35歲期間因職業和財務危機陷入焦慮時,我想到自己必須嚴肅面對投資。

我看了一些長期投資的書籍,其中的表格計算了30年左右的投資收益。通過這些「長期投資」的表格,我找到了未來生活的希望。所以,我投資是為了解決30年之後的生存問題,而非為了解決當下的消費問題。

因為這個出發點,我有幾個與眾不同的習慣。第一,我會用大量的「閒錢」去投資,時至今日,股票投資在家庭資產中仍然佔據較大比重;第二,堅持「買入並持有」的策略集中投資,我重倉的幾支股票,都持有超過5年以上,未來會更久。

如果沒有「以終為始」的習慣,我不會做今日之看似違反常理的選擇。

大約三年前,在百度期間,我又一次接受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全天脫產培訓。

這次我又記住一個新的習慣:要事第一,並把它內化到每日的工作中。目前在工作中推廣的OKR系統和日報工具,都是在強調「要事第一」的習慣。

每當實踐和推廣這個習慣的時候,我就感嘆:知道是一回事,深入理解並使用是另外一回事。

最近又一次拿起《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當翻到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模型圖時,我突然發現,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診斷工具。

比如我自己長期以來在「個人領域」的成功方面做的不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都是我的個人典型特徵。同時在「不斷更新」方面做的也不錯。

但是,我在「公共領域的成功」方面做的還有不足,比如在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方面還沒有達標。

比如雙贏思維,一般人都知道而且認為自己具備這種習慣,但是一旦碰到與個人利益相關的事情,是否真正具備雙贏思維就能看得很清楚。很顯然,「利益衝突」是檢驗一個人是否真正具備雙贏思維的試金石。

於是我開始重新研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當讀到吉姆·柯林斯(《基業長青》的作者)給本書寫的序時,發現了我此前所忽視的內容,如下:

第一、七個習慣是「個人效能的標準作業系統,簡單又好用」。

第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最重要的方面是強調「塑造性格」,而非「實現成功」 —— 我們所希望獲得的一切結果,都應該始於「塑造性格」,這與中國的士大夫精神何其相似!

此書我們很容易讀完,卻需要花一輩子來讀懂和踐行。通過我們不斷閱讀,不斷踐行,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業系統,從每一天入手塑造自己的性格。

相關文章:人生的要務: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

上一篇:別讓20多歲成為一生中最輕鬆的日子

文中提到,我曾多次用「以終為始」的方法來做人生重大決策。

不管是換工作還是做感情相關的決策,我都會思考十年後,甚至終老之時希望自己是怎樣的狀態。

當輝友在知識星球上問及我一些人生決策相關的問題時,我也會建議他們嘗試「以終為始」的方法。在我的第一本書籍《人生護城河》中,我也反覆提及這個概念。

但你仔細觀察的話,很多人面臨重大決策時總是糾結萬分,最終草率決定。不少人在相親擇偶的時候都是這樣。

他們往往會忽視,這類重大決策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持續時間也會很久,最長的會涉及終身。對待這些決策過於草率的話,我們可能要付出代價。

今天分享的語音,就是「如何用以終為始來做人生重大決策」,我在語音中詳細闡述了,什麼是以終為始,我自己是如何來踐行這個原則的。

我35歲之後的人生越走越順利,也主要得益於這個原則。如果你面臨人生重大選擇,這篇語音會讓你茅塞頓開。

收聽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

輝友聽完語音的反饋

點擊「閱讀原文」

加入輝哥的知識星球

跟輝哥以及10000+輝友一起

探尋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

(請續費會員也點擊「閱讀原文」完成續費)

相關焦點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養成這七個習慣你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我們都清楚,想要成功就必須要行動,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有時候決定了我們的命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是史蒂芬·柯維。他主張有識之士應該告別舊習慣。因為我們人的行為總是重複的,卓越不是一個簡單的舉動,而是一種好習慣。
  • 忙碌不等於卓越,7個習慣改變一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忙碌不等於卓越!職場上經常有這麼一種現象,有的人總是忙忙碌碌,一刻也不閒著,但是他的實際工作並沒有做多少,產生不了多大的有效工作量。很多時候都是在笨拙地勤奮著。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對世界上很多頂尖成功人士的工作和行為習慣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成功的總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七個習慣才是能將人變得卓越的重要所在。他也因此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人類潛能導師」。第一,積極主動的個人願景。
  •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
    習慣二:忠誠於自己的人生計劃。    我們經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
  • 《高效人士七個習慣》哈佛研究:這7個習慣是撬動巨額財富的槓桿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是哈佛管理學碩士,也是頂尖諮詢公司柯維創始人。經數年研究,發現成功人士身上都有7個共同習慣,這個發現與富蘭克林的觀點不謀而合。於是,史蒂芬·柯維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工作經驗,把幾百位知名成功人士身上共同7個習慣,總結成為一本書,這本書就是《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如果說富蘭克林先生的13個習慣難了點,那我們先建立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工作效率,和創造財富能力的7個習慣。
  • 【Leader In Me】七個習慣樹&班級宣言
    很慶幸,2019年的夏天,我們與七個習慣見面了。        本學期開學前一周,老師們學習了領導力課程;開學後,孩子們也在學習;10月18日,遠道而來的自我領導力項目亞洲總教練Brooke女士為我校授牌,我校正式成為了湖南省第一所領導力學校。
  • 再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各成長階段的習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個人意願的原則2、以始為終:自我領導的原則>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4、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5、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6、統合綜效:創造合作的原則7、不斷更新:自我提升和完善習慣的力量是慣性式的,它會融入血液
  • 容易讓你變醜的七個習慣
    讓你變醜的七個習慣,你都中招了嗎?1. 敷完面膜立刻化妝很多小仙女都會在上妝之前先給自己敷個面膜,補一下水,後續上妝可以更服帖。然後進行日常的基礎護膚步驟,等差不多半個小時,皮膚毛孔閉合之後再上妝。2. 用嘴巴呼吸長期用嘴巴呼吸的人,樣貌會越變越醜!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經典必讀)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被福布斯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 七個習慣 | 設身處地的溝通
    我們無時無刻不與人溝通,與人交流,獲取不同的信息,是溝通的根本出發點。當然,我們很可能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只想聽到對方說到與自己情投意合的部分,而對其他部分視而不見。這樣,其實不知道是不是失去了溝通的本意,只是找一個外部的理由來說服自己。
  •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認知理解重塑自己)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認知理解重塑自己)美國大師史蒂芬科,威親自踐行20多年閱讀過100本以上成功學書籍理解,思考,踐行寫下高效能人七個習慣這本書風靡全球暢銷書-其使命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效率讓我們過的更幸福。讀了本書其實我有自己其他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想聊點其他的。
  • 純乾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思維導圖版)
    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ichards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在書中,柯維博士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提煉為:1、積極主動:be proactive2、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3、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4、雙贏思維:think win/win;5、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 博謙書苑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為什麼結果還是意見不合就吵架,說話孩子也不聽?也不是學的不對,還有更深層的問題。提升,是有步驟,有層次,除了高度,還有廣度與深度,是系統性的,就像電腦為了更好的工作,需要系統檢測與修復,不斷地更新與升級。
  •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出發淺談工程造價
    最近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雖沒有網絡上推薦說的一樣驚豔,但是其中的一些觀點還是讓我受益匪淺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相對於時間管理,它更傾向於教給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法與道理。七個習慣,簡單總結一下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4.雙贏思維,5.知己解彼,6.綜合綜效,7.不斷更新。先說說積極主動,這個習慣與《刻意練習》一書中的觀點類似,核心觀點就是積極主動去學習做任何一件處在你能力邊緣的事,包括工作,人際關係,自我提升等幾個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影響力。
  • 共讀好書 | 七個習慣的簡要定義與架構圖
    如果你想做視頻號,不知道做什麼,完全找不到感覺;如果你想學演講,始終邁不開第一步;如果你想學寫作,不知道寫什麼,如何下手;如果你想要成長,不知道第一步要做什麼;這些都可以通過讀書來推動行動。可是想讀書,卻讀不進去,怎麼辦?
  • 改善拖拉等不良習慣的七個注意事項(有感)
    遇事不慌張,處理需謹慎。當我們遇到一些煩惱事時,我們都可以按照輕重緩急劃分權重,沉重冷靜的思考,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基礎上進行處理。看看我們可以從那些方面進行取捨,如下部分供大家參考,這七個習慣分兩個部分:個人方面及公共領域。
  • 【國外新知】了解「七個習慣樹」,培養高效能孩子的七個習慣
    美國很多學校根據這兩本書的內容,給學生們畫了一個叫 7個習慣樹 / The 7 Habits Tree 的海報,作為孩子們品格教育的參照綱領。第①個習慣積極主動,我的人生我負責我對自己負責,做事積極主動。我管理自己的行為、態度和情緒。我做了錯事不怪別人。
  • 7 Habits Tree 影響孩子一生的七個習慣
    ‍ 許多人聽說過《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但也許你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還專門針對年幼孩子和中小學生,寫過另外兩本風靡全球中小學的書:《The 7 Habits of Happy Kids‍‍》(中文書名:《快樂兒童的七個習慣》)‍‍和《The 7 Habits of Highly
  • 高效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小習慣
    在家上網課以來,一直苦惱於自己的學習效率不高,連書也不怎麼看了。決心改變的我打算買幾本書,打開買書軟體後我開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我無意識地瀏覽著,《高效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學習習慣》這本書突然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正是我需要學習的東西,所以迅速地下單購買了。買回來後我花了一天時間來看這本書。
  •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100頁PPT經典收藏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一面世就被各大商學院和企業所引用作為管理培訓的經典教科書。 作者史蒂芬·柯維在書中提出的一個非常全面的方法論,可以解決個人在職場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本書更是被稱為個人成長與管理的經典。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一:主動積極(含義及實踐指南)
    從今天開始,我將用七篇文章給你介紹被無數職場精英、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奉為圭臬的經典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每個習慣我會通過核心思想、成功實踐案例和應用指南三個角度來展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今天講解第一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