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每天工作的時候總是先做無關緊要的「小事」?
你有沒有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是被其他鎖事牽著走?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薪資並不是你理想的?
你有沒有在而立之年仍然想著換份工作?
這些大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好的習慣,接來的十天我們將共同學習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史蒂芬柯維被《時代周刊》評為「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25位人物之一」。普京曾感慨「俄羅斯應該出現這樣偉大的思想家」史蒂芬柯維的思想和成就與拿破崙希爾、戴爾卡耐基比肩
那讓我們共同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何謂「習慣」?
柯維博士把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
「知識」告訴我們做什麼、為何而做?
「技巧」指導我們如何做
「意願」促成我們想要做
淺談7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積極主動是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根據原則和價值觀,而不是情緒或者外在條件來下決定
習慣二「以終為始」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限時在腦海裡的醞釀,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和目標
習慣三「要事第一」要事第一即是實質的創造,是夢想和目標的組織和實現。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要更多聚焦在要事上,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習慣四「雙贏思維」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機會、財富和資源,而非敵對式競爭
習慣五「知彼解己」當我們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誠心去了解、聆聽他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當對方獲得理解後,會卸下防備,雙方對彼此的了解也就更加順暢和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二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綜合統效」綜合統效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按照你的方式,而是創造第三種更好的辦法。個人的力量是家庭和組織統合總效的基礎,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身體、精神、智力、社交四個生活基面中,不斷更新自己
成熟模式圖
我們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幼年期,屬於依賴,依賴期是以」你「為核心,你照顧我,你為我的得失成敗負責
中年期,屬於獨立,獨立期以」我「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負責,我有權選擇
老年期,屬於互賴,互賴期是以」我們「為核心,我們可以融合,我們可以合作,我們能夠共創前程
七個習慣中的前三個——積極主動、以始為終、要事第一,著重於自我約束,由依賴進步到獨立,這些習慣是培養品德的基礎,屬於」個人領域的成功「
習慣四、五、六——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所授的團隊、合作和溝通
自我更新,它是不斷改進螺旋向上的過程,在此水平上我們將會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其他幾個習慣
何為效能
而效能真正的關鍵點在於平衡。一味重視產出會導致糟糕的健康狀況、耗損的機器設備、透支的銀行存款或者破裂的人際關係
而太過維護產能,就如同一個每天長跑三四個小時的人,宣稱可以因此多活十年,卻不知大好時光已在跑步中流逝
也許你常會因此面臨兩難選擇,但這正是效能原則的精髓所在
【結束語】
今天我們了解了習慣和產能的定義與內涵,也初步認識了高效能人士所必須具備的七個習慣,他們彼此關聯又循序漸進著
它們符合成長規律,讓我們依次從依賴到獨立再到互賴,不斷進步。明天我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七個習慣中的習慣一,積極主動,短短四個字中又蘊藏著哪些內涵呢?
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閱讀內容,請關注我,分享給朋友們,和朋友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