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信息 612 | 哈佛求學益無窮(跨越太平洋的記憶(14)附◆ 省常中06屆「向前衝的11班」二次聚會

2021-02-22 省常中校友信息

王忞青是省常中10屆校友

此照片由王忞青提供,編者插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年11月14日   第 08 版)

    依稀記得,波士頓的夜晚很靜謐。我呈大字形躺在查爾斯河畔,讓自己徹底隱入星光點點的黑夜裡,與這座城市肌膚相貼。

  在哈佛讀研的那段日子是我思考力最蓬勃的時候,每天無數的問題在頭腦中如指數般生長。我像海綿一般汲取著無窮無盡的養分,日復一日地讀書、聽課、思考、寫作。如果說《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在我幼小的心靈種下了一顆力量的種子,那麼10年後,這顆種子終於在最適合的土壤裡生根發芽。我常把哈佛比喻成一段勇者之旅的開始,因為我在這裡經歷了對自己的覺知、對多元的探索、對挑戰的承接。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課是用「項目式學習」方式進行認知科學的研究。我的導師是哈佛教育學院著名的認知科學家,專門研究人類如何將因果關係認知運用到複雜問題的解決上。我清晰地記得,我在她的課上完成了60多頁紙的理論分析、教學項目設計與評估。那時,我是她課上唯一一名中國學生,難免會在文化語境方面存在心理弱勢,但我卻在那門課上受到了最大程度的滋養。

  最開始,由於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我選擇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好幾次試圖舉手發言都被前排的美國同學搶先了。幾節課下來,越發覺得物理距離直接影響了我的心理感受。於是我迅速調整策略,移到第一排正中間、與教授僅有1米之隔的空位。這需要很大的勇氣,進入距離老師最近的視線,意味著整堂課(3小時)都得高度專注,隨時與教授有眼神和言語上的交互。但這也促使我做更充分的課前準備,從習慣於「精心組織語言後發言」到「一邊思考一邊表達」。一整學期的課程只圍繞一個項目,從選題、搭建框架、內容設計到不斷根據反饋來完善這個過程,對於那時的我來說是新奇的,甚至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我不曾想過自己可以從0到1去創造一個有思考層次的作品,更沒想到能有那麼多跟導師一對一深度探討的機會,從而得以不斷獲得私人訂製的反饋和啟發。

  兩年後,導師高興地聯絡我說,她拿到了可以將我的課程設計落地中國的科研基金。自那以後,這個項目便從我個人的學習成果升級為有社會效應的工具包。

  反觀這門課的體驗,我意識到在美國的文化語境下,主動去表達和呈現自己、得到關注、獲取資源,是非常必要的生存能力,這對剛接觸美國文化的中國學生來說是有一定挑戰。語言和文化是外在的壁壘,而由它們引發的心理壁壘是更難以跨越的,最終能發展出「適應性」和「心理彈性」這兩個特質的中國學生往往能在美國學術環境裡找到比較舒適的打開方式。我感悟到,人與學習的關係不是孤立的,而是歷史性的、社會性的。當我學習一門課,它不是一片疊加在我原有知識體系上的麵包,而更像是一顆靈活的螺絲釘,需要被我精準地找到它該嵌入的位置。這個位置由它的歷史階段、社會意義和我對現有世界的認知所共同決定。每當我想要進一步加深自己的思考深度時,便會繼續追問:我為什麼要學習它?我如何把個人學習成果有效地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我如何用它去更好地服務於更廣泛的人群……

  在哈佛的學習經歷讓我對不同的教育體系有了更多認識,也讓我對祖國產生了更深的聯結感,因為我能深切地體察到個體發展與群體發展、社會發展的同調性及參差性所產生的張力和背後的動因。這些思考指引了我的回歸之路,回國後的我如願來到了上海紐約大學擔任學生諮詢工作。我希望能通過一對一的深度交談,引導學生們用轉化型的思維去看待衝突、碰撞、融合,讓這些思考成為學生們認識這個多元世界的珍貴視角。

  (作者簡介:王忞青,曾就讀於哈佛大學,現就職於上海紐約大學。)

省常中06屆「向前衝的11班」二次聚會

 

2006屆11班第一次聚會:2018年3月10日星期六中午,在紅梅公園聽松樓花園酒店,參與人員共15人

第一排:秦一飛,張磊,顧英傑,方靜,呂燕波,陳功

第二排:王文俊,孔臻,丁建龍,黃潞,瞿惟龑,王鑫,薛飛,何一帆,時駿 

2006屆11班第二次聚會,2020年10月3日中午,在御錦天大酒店,參與人員共17人

第一排:呂燕波,何晶,方靜,潘勤老師,霍瑛,荊慧瑜,陳莉莉

第二排:張磊,王文俊,章融,王鑫,時駿,瞿惟龑,陸晟斌,孔臻,何一帆,朱舟濤,顧英傑

顧英傑供稿

微信號q8701674  

手機號:13915009151

郵箱1125189217@qq.com

省常中校友信息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校友信息 299 | 畢業甲子紀念 感恩母校老師——59屆八班畢業六十年活動紀實
    二、感恩母校老師,百年校慶前,編輯紀念冊和出版刊物我們59屆八班,為感恩母校和老師,特意發動同學們在2007年省常中百年校慶前編了一冊《春華秋實》紀念冊。(一)10月14日錢士鶴赴舟山看望陳槐榮老師(已報導過,詳見《校友信息》259  探望慰問陳槐榮老師)
  • 哈佛大學怎樣組織校友聚會?
    校園裡每年舉行以五周年為增量的各屆校友聚會,每屆校友聚會都有由當屆校友組成的自己的籌備委員會。每位校友均被邀請參加重聚活動,不分職業貴賤、收入高低、地域所在、傾向如何。只要哈佛有你的電子郵箱地址,你就逃不過這重聚邀請的「天羅地網」。在這裡,大款校友、著名校友沒有特殊待遇,人人付一樣的錢來參加活動。  這並不是說我們畢業五年就有許多有錢或有名的校友,但你能夠體會到學校的這種理念。
  • 浮山中學89屆校友回母校隆重聚會並舉行捐贈儀式
    國慶期間,美麗的浮中校園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10月3日上午,89屆304班近40名校友帶著無法釋懷的母校情結和同窗情誼回到闊別已久的母校浮山中學,隆重舉行畢業三十周年聚會活動。校友們還專門邀請了曾經授課老師和現任學校領導參加活動。
  • 校友信息 694 | ◆人文史話 │ 江蘇常州:四位語言學家奠定漢語拼音基石◆想念「常中學生」的老「同事」們
    ◆想念「常中學生」的老「同事」們薛嘯宙2020-12-20         那年省常中校慶,校友紛紛回校祝賀。午餐安排在明都大飯店,一屆同學在一個房間。用餐過半,薑桂棣大姐叫上我,領我到57屆同學房間去,代表我們58屆同學向他們敬酒。
  • 中山紀念中學06-14屆校友會理事名單
  • 中國礦業大學校友信息2020年第八期(總226期)
    王紅梅「朱涇模式」獲高度評價 ◆ 賈玉寶投資烯旺科技屢出成果 ◆ 王啟寶點讚校友 ◆ 何錫麟:地層研究的不斷探索者 ◆ 何柳生夢想成真 ◆ 胡省三自得其樂 ◆ 虛擬養老院▲習近平7月21日強調,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 初中校長在九七屆校友聚會上的講話
    校長在九七屆校友聚會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校友、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應邀參加****初中九七屆同學聚會,倍感榮幸。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向各位校友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向各位校友對母校的捐贈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日月如梭,你們從母校畢業後,一晃就是20年了。想當年,各位校友懷揣著青春的夢想來到***,寒窗苦讀,求學求知,度過了人生最為美好的年華。回歸***,這裡曾是你揮灑青春的熱土;撫今追昔,這裡曾是你歡暢高歌的樂園。
  • 校友信息 560 |◆徐至展與同事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婦產科張蓉主任榮獲「上海市傑出專科醫師」提名獎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超強雷射驅動粒子源與新光場」項目、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的「高質量石墨烯電子材料製備研究」項目、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面向高功率儲能用的高性能電極材料的結構設計與性能調控」項目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參與的「骨植入用鈦合金抗菌和成骨性能調控及機制」項目,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同學聚會方案:相識是杯醇香的酒_同學聚會方案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2010年07月16日,彭澤二中06屆高三(6)班的全體同學將進行聚會,我們希望與會的同學放下一切大小事務,惟念同學情份,前來參加,以使大家能有機會敞開心扉,共話滄桑。如今,友情已如綠水長流,浩然成湖。四年的分別,四年的牽念,給了我們相約再聚的足夠理由。
  • 他們為什麼選擇中科大少年班?
    而且從公開信息來看,這屆少年班裡,並非只是智商卓絕、應試學習能力很強的天才。錄取學生分布:浙江人數第一在這份名單裡,坐陣主場的安徽不是錄取人數最多的省份,反而是浙江以12人位居第一,安徽11人、湖南6人、江蘇5人分列二三四。
  • 校友信息 169 | 初中時代的回憶
    省立中學在先,縣立中學次之,私立中學最後。當時我報考了兩所學校:一所省常中(因解放初期江蘇分為蘇南和蘇北兩個行政公署,所以當時的校名叫蘇南常州中學),一所武進縣中(即後來的一初中)。那年,省常中計劃招收初一年級兩個班120名新生,而報考者多達2000多人。但無論作為考生的我們,還是考生的家長,都並沒有感到特別緊張,整個社會更沒有像現在似的有一種無形的巨大壓力。
  • 「爸爸向前衝」第二屆親子趣味運動會開始招募啦
    「爸爸向前衝」第二屆親子趣味運動會開始招募啦 2020-10-17 1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近哈佛中國校友,gogokid「哈佛大學」公開課為孩子開拓視野
    圖片來自gogokid「哈佛大學」系列精品公開課之哈佛與中國在近代中國歷史中,眾多鴻儒也曾遠赴哈佛求學。林語堂、梁思成、竺可楨正是這些偉大學者中的佼佼者。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遠渡重洋去哈佛大學求學?  11月19日,gogokid在線少兒英語「哈佛大學」系列精品公開課第三期,gogokid外教將講述哈佛大學與中國著名學者們的故事,帶領孩子們去探知其中的答案。
  • 只爭朝夕問道 不負秩年韶華——清華大學2000屆校友畢業二十周年捐贈倡議書
    在我們於清華求學的年代,圖書館報告廳是清華最高端的全校性報告廳和最重要的學術活動場所之一。這裡曾留下許多兩院院士、學術泰鬥和商界巨子的真知灼見,也烙在了我們中間很多同學的不滅記憶上。報告廳改造將堅持現代與古典結合,時尚與科技結合,處處體現清華+圖書館+95/96級校友的文化元素,場景多元化,可報告廳和圓桌會議室場景隨意切換,成為今後校園活動、學術報告、會議沙龍、校友返校聚會的首選「網紅」報告廳。本著簡樸的原則,部分捐款將用於全年級層面的公共支出,包括2000屆校友畢業紀念專刊、畢業二十周年校友交流活動等。將優先考慮由校友個人或公司機構參與認捐。
  • 中國礦業大學校友信息2019年第八期(總214期)
    滬廈校友探討養老 ◆ 王紅梅創上海首家養老民居 ◆ 20城校友聯合雙創 ◆ 礦大(北京)率先開辦消防工程專業 ◆ 礦山壓力專家宋振騏 ◆ 校友心聲 ◆ 屈金星《泰州興化散章》◆ 歷史鉤沉 ◆ 牛欣芳《難忘礦院「黑棉祆"》本刊由中國礦大海南校友會、經貿校友會、廣東校友會和上海校友會合編。
  • 淮南師範學院文傳學院97級中文2班校友返校舉行畢業二十周年聚會
    2020年8月8日-9日,文學與傳播學院97級中文2班校友從全國各地回到母校淮南師範學院,舉行紀念畢業二十周年聚會活動陳年紅代表學校對97中文(2)班全體同學重返母校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同學們畢業後離開母校在外奮鬥拼搏的20年,也是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勠力同心、艱苦奮鬥,創辦現代本科教育努力奮進的20年。當前學校正朝著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奮鬥目標不斷前進,希望同學們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母校發展,也希望同學們以今天的聚會為新起點,開啟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徵程,祝全體同學健康、快樂。
  • 中國礦業大學校友信息2020年第二期(總220期)
    本期要目:◆ 本期要目 ◆ 重要信息 ◆ 校友親友積極參與防控阻擊戰 ◆ 何柳生新作 ◆
  • 依蘭縣德裕公社中學七八屆同學40年聚會進行時
    德裕中學七八屆九年二班班委會合影(1978年5月24日)  德裕中學七八屆九年二班畢業生合影(1978年5月24日)       在同學會發起人——「七八」屆群主周麗萍和組委會孫紹軍、段英傑、刁俊、尚紅偉等人起草的78屆校友畢業四十年聚會倡議書發出後,德裕中學「七八」屆校友紛紛響應,爭先恐後報名,重返母校,最後演變成今天這場盛大的40年再聚首活動。
  • 鄭州十九中校友輔導員二0一九年工作回顧
    鄭州十九中校友輔導員二0一九年工作回顧      今年的工作回顧圍繞著「70、63、3、1」幾個數字展開:70既今年是新中國70周年華誕,63即我校迎來建校63周年,3即校友輔導員隊伍成立三周年,1即簡要回顧一下這一年的工作。
  • 化工系1953屆校友畢業60周年再聚清華園
    化工系1953屆校友畢業60周年再聚清華園六十年的同一首歌  清華新聞網4月27日電 (通訊員 石英琳)4月27日上午,清華大學化工系1953屆校友相聚清華大學甲所,共慶清華大學建校102周年暨畢業邱勇說,「清華三寶」之一就是在各行各業取得卓越成就、做出巨大貢獻的校友。  23位校友及5位家屬,共28位老人重聚清華,其中8位分別從廣東、上海、甘肅、湖北以及東北等地遠道而來。這是化工系1953屆校友自九十年代以來的第7次大聚會,也是近幾屆校友畢業60年聚會當中人數較多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