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適應症獲受理,安科生物慾挑戰長春高新生長激素龍頭地位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張靜 編輯:鄭方圓

在經歷了2019年淨利潤負增長後,安科生物(300009.SZ)2020年迎來了強勁復甦。

近日公司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81.2%-237.44%。

圖片來源:安科生物官網

年報傳來捷訊的同時,1月11日安科生物披露,新增申報的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商品名:安蘇萌)用於治療特發性矮小(英文簡稱:ISS)適應症的上市許可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

據安科生物公告,本次申請增加的ISS適應症,已在美國獲批上市,尚未在國內批准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安科生物也是國內首個提交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用於治療特發性矮小的企業。

就在最新適應症獲受理前4天,1月8日,安科生物發布公告,宣布年產2000萬支生長激素生產線已處於審批階段。

在長春高新(000661.SZ)牢牢把持生長激素市場,安科生物正展現出挑戰者的野心,資本市場也給予了熱情回應,業績預告發布之後的一個交易日,1月13日,安科生物上漲幅4.61%,截至收盤報15.43元/股。

新適應症有望年內獲批

本次安科生物注射用生長激素新申報的適應症針對特發性矮小,此前已獲批上市6個適應症。通常來說,一款藥物增加的適應症越多,意味著銷售市場越大。

根據中華醫學會的數據,我國兒童矮身材發生率為3%左右,而特發性矮小是兒童身材矮小中最常見的類型,指無全身性、內分泌、營養性疾病或染色體異常的身材矮小。此類患者約佔所有身材矮小兒童的60%-80%。

針對這一適應症受理,醫藥戰略規劃專家史立臣接受時代財經採訪表示,目前安科生物這一適應症才受理,距離市場化還有距離。藥品提交審批很大可能仍處於三期臨床階段,而大部分藥物都死於這一階段,所以這一適應症的受理對公司未來業績影響仍不明確。

至於新增適應症獲批時間,安科生物董秘辦相關負責人1月12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正常的話,按照國家藥監局部門的受理周期,注射用生長激素用於治療特發性矮小的申請將在2021年通過審批,並進行生產銷售。審批通過對公司業績的增長肯定是正向的,但具體增長數值,公司未進行測算。

據時代財經了解,目前長春高新旗下子公司金賽藥業也布局了該適應症相關產品,1月13日,長春高新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金賽藥業相關產品目前已有該適應症在臨床階段,其中水針產品用於治療特發性矮小適應症處於三期臨床階段,長效生長激素產品相應適應症處於二期臨床階段。

安科生物「增收不增利」

據國盛證券,2019年我國生長激素銷售規模達到43.48億元。長春高新子公司金賽藥業規模佔比約75%,安科生物佔比14%,聯合賽爾佔比8%。

金賽藥業佔據行業主導地位,安科生物的市場份額與其差距較大,短期內無法撼動金賽藥業,但卻是最有潛力挑戰金賽藥業的公司。

安科生物1月12日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81.2%-237.44%。安科生物稱,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營產品重組人生長激素銷售收入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

就在前幾天,1月5日,安科生物強勁對手長春高新也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0-80%。

相比之下,安科生物2020年增長呈現更強勁的動力。

但據公司歷年年報,從營收和淨利潤規模來看,長春高新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2019年安科生物營收規模約為長春高新的23%,扣非歸母淨利潤為長春高新的14%。

從營收增速來看,2015年至2016年,安科生物的營收增速明顯高於長春高新,不過2017年被長春高新超越;至於淨利潤增速方面,2018年安科生物比上年同期下降5.25%,低於市場預期,同期營收比上年同期增長33.32%,2018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反觀長春高新,近年一直保持穩健增長。2015-2019年五年間的營收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15%,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5.82%。同一段時間內,安科生物營收複合增長率為21.92%,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卻是-1.83%,屬於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這也意味著,安科生物短時間內想要撼動長春高新絕非易事。

眾多玩家入場

不過,作為行業老二安科生物正在完善生長激素產品線,追趕金賽藥業。

據時代財經了解,生長激素有三種劑型,有粉劑、水劑和長效水針劑型。金賽藥業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全部三種劑型生長激素的公司。

目前安科生物有粉針和水針劑型兩款在市場銷售,短效水針於2019年9月上市。

安科生物董秘辦負責人接受時代財經表示,目前長效水針劑型臨床實驗部分已經結束,但是還沒有提交申報,配套的生產線正在改造建設中。具體臨床三期數據安科生物董秘辦沒有透露。

可以預見,如果以上重大事項落地,安科生物也將補齊所有產品線。

1月8日,安科生物宣布年產2000萬支生長激素生產線已處於審批階段。據《華夏時報》報導,新生產線投產後,安科生物生長激素年產能將提升200%。

值得注意的是,據公司年報,從研發投入的營收佔比來看,安科生物投入比例連續5年增加。

不過在安科生物試圖挑戰龍頭金賽藥業的同時,生長激素市場已經吸引了一眾玩家入局。

根據美國諮詢公司Frost&Sullivan的數據,預計2030年中國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治療的市場規模也將達到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1.36億元。

上市藥企福安藥業(300194.SZ)和國際巨頭諾和諾德等公司開始發力布局國內生長激素市場。

2019年12月26日,福安藥業參股投資優諾金生物蘇州公司,切入長效生長激素賽道。2020年11月11日,福安藥業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該項目處於臨床一期進行中。

醫藥巨頭華潤三九(000999.SZ)也於2020年7月宣布,將在中國大陸地區通過合約銷售模式推廣國際知名藥企諾和諾德的生長激素注射液諾澤。時代財經記者發郵件了解項目進展,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相關焦點

  • 長春高新:國內生長激素龍頭,股價最有可能超越茅臺的股票!
    長春高新是長期的生長激素龍頭,公司於 1993 年 6 月成立,1996 年 12 月 18 日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是東北地區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上市之初,長春高新主要依靠三家醫藥公司金賽藥業、長春長生和華康藥業盈利,輔以房地產及服務業。
  • 安科生物能否撼動長春高新生長激素之王的地位
    其中,安科生物就是目前最有實力能夠挑戰這家被稱為「A股生長激素之王」的公司。那麼,最近幾年奮起直追的安科生物能否撼動長春高新的地位呢?下面,粽哥就帶你一起解讀下A股這兩家生長激素領域的龍頭公司。一、生長激素的介紹及其發展歷程說起生長激素,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簡單的說,它就是由人腦垂體前葉分泌產生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是人出生後促進生長的主要激素。如果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通俗的說就是會導致「發育不良」。因此,生長激素藥物就成為了目前國際上治療兒童矮小症唯一有效的藥物。
  • 「激素之王」長春高新股價重回500元!淨利大增80% 遠超預期!
    1月5日晚間,素有「激素之王」之稱的長春高新,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18億至31.95億,同比增長70.00%至80.00%,遠超預期。受此消息影響,早盤跳空高開漲超9%,股價達520.66元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長春高新股價為509.60元/股,總市值達2062億元。
  • 被市場誤解的龍頭,長春高新不僅要幹掉智飛,還有超越恆瑞的野心
    一、長春高新是生長激素龍頭企業長春高新成立時間很早,成立之後的第三年(1996年)便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了,上市20餘年來,長春高新形成了基因工程藥、生物疫苗、現代中藥三大產業發展平臺,實現了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華康藥業、高新地產「四駕馬車」鼎力發展的格局。
  • 新水針獲批 長春高新行業壟斷將被打破 盈利恐受影響
    此前水針生產一直由金賽藥業壟斷,該公司為長春高新(000661.SZ)子公司。不過,長春高新該專利也將在5內到期。為此,深交所6月13日發函問詢長春高新,專利到期後對其生產經營是否會產生影響和風險。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金賽藥業營收31.96億元,佔長春高新營收的近六成,淨利11.32億元,佔長春高新淨利的112.52%。顯然,長春高新業績過於依賴金賽藥業。
  • 太平洋維持長春高新買入評級:生長激素賽道寬廣,公司龍頭優勢穩固...
    每經AI快訊,太平洋12月31日發布研報稱,維持長春高新(000661.SZ,最新價:475.29元)買入評級,目標價550元。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短期——新患恢復良好、長效水針佔比穩定提升;2)中期——渠道下沉值得期待,適應症拓展貢獻增量;3)長期——生長激素治療滲透率提升、公司龍頭地位穩固。風險提示:新患拓展不及預期,產品競爭降價超過預期,渠道下沉進展不及預期,研發進展不及預期。
  • 長春高新: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發行股份及可轉換債券購買...
    ① 藥品規格、適應症方面拓展情況 在藥品規格、適應症方面,報告期內金賽藥業的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新獲批三種規格產品,即12IU、預灌封2IU和4.5IU產品,適應症為用於因內源性生長激素缺乏所引起的兒童生長緩慢、用於重度燒傷治療、用於已明確的下丘腦-垂體疾病所致的生長激素缺乏症和經兩種不同的生長激素刺激試驗確診的生長激素顯著缺乏;
  • 長春高新大漲逾8% 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超1%股份
    長春高新(000661)(000661)17日高開高走,盤中大幅拉升。截至發稿,該股漲逾8%,成交約28億元。  長春高新今日早間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金磊於2020年7月10日至2020年12月16日期間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40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1%。
  • 致敬長春高新的創業者們
    來源:雪球今天長春高新的股價創出了歷史新高,只有對所投資的公司了解的透徹,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底。做為一位長春高新的長期投資者,我非常感恩這個時代,也更感恩長春高新的創業者們。根據多年對長春高新的跟蹤和歷史追溯,特發文致敬長春高新的創業者們!第一章長春高新是誰?
  • 復盤長春高新:生長激素翹楚,扛起了百倍大牛股的成長之路
    長春高新是1993年6月經長春市體改委批准的,由長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總公司採取獨家起方式設立的企業。1996年在深圳主板上市交易。成立之初,長春高新主要以開發區新區開發建設為主業,但歷經20餘年發展後,逐漸形成了以基因工程藥、疫苗和中成藥為主的各類在銷產品30餘個,覆蓋兒童生長發育、輔助生殖、內分泌、心腦血管、泌尿系統等領域。
  • 業績符合預期,生長激素龍頭發展正當時,核心產品持續放量
    長春高新:近10天主力淨流入超9億!公司兩款單品都有望達到10億量級,9家機構一致推薦買入2024年行業規模有望達150億,龍頭公司優先享受成長紅利;疫苗單品有望達10億量級,為公司貢獻顯著業績增量;二線品種市場空間巨大,正處於快速放量階段。
  • 長春高新事件點評:參股美國Rani公司,卡位生長激素口服給藥技術
    並且在同等條件下,Rani公司將優先授予長春高新關於口服生長激素產品在中國的獨家銷售權。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Rani公司生物藥口服給藥技術研發頗受青睞。  Rani公司主要從事生物藥口服給藥方式的研發,多輪融資受到GoogleVenture、諾華和阿斯利康等巨頭的青睞。
  • 復星醫藥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申請新增兩項適應症獲受理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5月19日,復星醫藥(600196)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霖製藥)收到《受理通知書》,其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即重組人鼠嵌合抗CD20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商品名為漢利康)新增兩項適應症獲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審評受理。
  • 長春高新被指無牌照直銷藥品 官方:接到舉報後將進行核查
    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高新000661.SZSE)日前公布的一份提交給中國證監會的回覆報告將自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長春高新在該份回復報告中承認自己採用直銷模式銷售藥品,但記者查詢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官網以及向商務部相關部門求證獲悉,長春高新並沒有在國家公布的直銷企業名單之列。
  • 「東北茅臺」長春高新衝上2000億 業績暴增逾70%
    近期表現強勢的白酒股則盤中跳水,龍頭「茅五洋」齊齊翻綠。熱點個股方面,醫藥界明星公司、有著「東北茅臺」之稱的長春高新股價大漲,盤中創出歷史新高。盤中創歷史新高長春高新今早大幅高開逾7%,開盤後不久一度漲超9%,達到520.66元/股的歷史新高點。隨後公司股價雖有所回落,但早盤仍然大漲7.35%至512.06元/股,總市值重新站上2000億元。
  • 長春高新核心高管「被」出走市值縮水百億元
    近日,長春高新陷入核心高管離職的傳聞。10月17日,長春高新發布公告稱,有消息稱公司控股子公司——長春金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賽藥業」)董事、總經理金磊將從金賽藥業離職。經核實,公司針對上述傳聞事項說明如下:現金磊確認,近日網上流傳的「金磊博士將離職」的信息屬不實報導。金磊從未向金賽藥業董事會作出其離職的意思表示。
  • 長春高新:被生長激素催高的股價,還能漲多高?
    兩市主板醫藥行業第一高價股,不是基金重倉的白馬股恆瑞醫藥,也不是連續十幾個漲停的「胰島素茅臺」甘李藥業,而是平時不顯山露水的長春高新,其核心產品是兒童生長激素。(長春高新近兩年股價表現)不知用過激素的孩子有沒有真的長高,反正長春高新的股價是漲的非常高。
  • 長春高新淨利增逾七成市值逾千億 金賽藥業業績完成率超125%
    去年,長春高新重組了控股子公司金賽藥業,後者進而成為其核心子公司,實現了19.51億元淨利潤,業績完成率達125.22%。長春高新為長春新區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企業,其主營業務除了地產外,主要是疫苗等生物製藥及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10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二級市場上,長春高新的表現也創了歷史。
  • 國產阿達木單抗新添兩項適應症 艾伯維「藥王」地位難保
    國產阿達木單抗新添兩項適應症 艾伯維「藥王」地位難保 出處: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