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題:「十二五」藍圖:國富民富雙翼齊飛
記者 趙建華 王永志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國總理溫家寶發表任職以來的第八份政府工作報告,繪製出今後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藍圖。
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有意放慢自己的經濟擴展步伐。根據5日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今後五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
「十一五」超越德日成第二經濟體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6至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1.2%,不僅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時期之一。
「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相繼超過德國、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7983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9.9%;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58791億美元。
與此同時,國家財政實力明顯增強,2010年中國財政收入超過8萬億,達到83080億元,比2005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1.3%;2010年末,中國外匯儲備已達到28473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2.5倍,自2006年超過日本,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經濟的盤子大了,中國的實力增加了,雖然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還在百名左右,但在世人看來,中國(強了)、富了。
此次「十二五」規劃把預期目標定在年均增長7%,這不僅低於7.5%——中國2006年設定的「十一五」經濟增速預期,更遠遠低於中國過去五年兩位數的實際平均增速。即便在發生了國際金融危機的2008年、2009年,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分別達到了9.0%和9.2%。
走可持續之路提高經濟增長質效
此中有何玄機?觀察家認為,中國決策層意圖明顯,那就是希望中國未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明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留下空間,讓國富民富雙翼齊飛。調低經濟增速預期的中國,即使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也將超過5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的經濟還是往前走了一大步,國富的前景依然璀璨。
而中國將告別GDP崇拜,在經濟轉型,消除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方面將做得更好,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讓百姓分享經濟增長果實。
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中國希望淘汰落後產能、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提升自己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要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需要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把北京中關村逐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此,2015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比重將從現在的1.8%提高到2.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將從現在的1.7件提高到3.3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012年將提高至4%。
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這些比重並不算高。但如果考慮到五年後或將達到的55.8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總量、全國13多億的人口規模,中國科技創新取得的成績就變得相當可觀。
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後,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已不容小覷。過去五年間,中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尖端科技實現重大跨越。2010年中國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了30.9%、佔當年中國出口總值的近六成。
城鄉居民收入提速讓百姓分享「蛋糕」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中國,還希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十二五」規劃草案指出,今後五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7%以上。中國2006年設定的「十一五」經濟增速預期中,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都只有5%。
此前的大多數時間裡,中國的GDP增速都跑在了城鄉居民收入的前邊。過去五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1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了9.7%和8.9%。
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勞動者報酬佔比持續下降,城鄉間、行業間、地區間的收入差距逐漸擴大。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坦陳,在國內,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在國外,氣候變化以及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有鑑於此,「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中國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區域協調互動發展,健全節能減排激勵約束機制,加快城鄉居民年收入增長,逐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亦明確指出,要堅持把增加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為全體勞動者創造公平的就業機會,五年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溫家寶表示,今後五年中國將充分挖掘內需巨大潛力,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也就是說,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同步,讓百姓分享經濟增長大蛋糕的同時,還可以提振中國的消費,促使「三駕馬車」更加均衡有力地拉動中國經濟向前邁進。
可以相信,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中國的綜合國力就會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會有更大的改善,國家面貌就會發生更大的變化,中國人民的尊嚴和幸福感將與日俱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