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十二五」藍圖:國富民富雙翼齊飛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題:「十二五」藍圖:國富民富雙翼齊飛

  記者 趙建華 王永志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國總理溫家寶發表任職以來的第八份政府工作報告,繪製出今後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藍圖。

  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有意放慢自己的經濟擴展步伐。根據5日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今後五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

  「十一五」超越德日成第二經濟體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6至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1.2%,不僅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時期之一。

  「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相繼超過德國、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7983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9.9%;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58791億美元。

  與此同時,國家財政實力明顯增強,2010年中國財政收入超過8萬億,達到83080億元,比2005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1.3%;2010年末,中國外匯儲備已達到28473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2.5倍,自2006年超過日本,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經濟的盤子大了,中國的實力增加了,雖然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還在百名左右,但在世人看來,中國(強了)、富了。

  此次「十二五」規劃把預期目標定在年均增長7%,這不僅低於7.5%——中國2006年設定的「十一五」經濟增速預期,更遠遠低於中國過去五年兩位數的實際平均增速。即便在發生了國際金融危機的2008年、2009年,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分別達到了9.0%和9.2%。

  走可持續之路提高經濟增長質效

  此中有何玄機?觀察家認為,中國決策層意圖明顯,那就是希望中國未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明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留下空間,讓國富民富雙翼齊飛。調低經濟增速預期的中國,即使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也將超過5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的經濟還是往前走了一大步,國富的前景依然璀璨。

  而中國將告別GDP崇拜,在經濟轉型,消除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方面將做得更好,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讓百姓分享經濟增長果實。

  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中國希望淘汰落後產能、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提升自己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要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需要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把北京中關村逐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此,2015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比重將從現在的1.8%提高到2.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將從現在的1.7件提高到3.3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012年將提高至4%。

  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這些比重並不算高。但如果考慮到五年後或將達到的55.8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總量、全國13多億的人口規模,中國科技創新取得的成績就變得相當可觀。

  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後,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已不容小覷。過去五年間,中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尖端科技實現重大跨越。2010年中國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了30.9%、佔當年中國出口總值的近六成。

  城鄉居民收入提速讓百姓分享「蛋糕」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中國,還希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十二五」規劃草案指出,今後五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7%以上。中國2006年設定的「十一五」經濟增速預期中,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都只有5%。

  此前的大多數時間裡,中國的GDP增速都跑在了城鄉居民收入的前邊。過去五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1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了9.7%和8.9%。

  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勞動者報酬佔比持續下降,城鄉間、行業間、地區間的收入差距逐漸擴大。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坦陳,在國內,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在國外,氣候變化以及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有鑑於此,「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中國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區域協調互動發展,健全節能減排激勵約束機制,加快城鄉居民年收入增長,逐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亦明確指出,要堅持把增加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為全體勞動者創造公平的就業機會,五年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溫家寶表示,今後五年中國將充分挖掘內需巨大潛力,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也就是說,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同步,讓百姓分享經濟增長大蛋糕的同時,還可以提振中國的消費,促使「三駕馬車」更加均衡有力地拉動中國經濟向前邁進。

  可以相信,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中國的綜合國力就會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會有更大的改善,國家面貌就會發生更大的變化,中國人民的尊嚴和幸福感將與日俱增。 (完)

相關焦點

  • 2021全國地方兩會|省級地方兩會拉開大幕,防疫和未來五年經濟藍圖...
    1月17日,政協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鄭州召開,標誌著河南率先進入全國省級地方兩會時間,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就此拉開大幕。與以往不同,過去的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會有怎樣的「成績單」,引人關注。
  • 漫畫:這些兩會「熱詞」,「拼」出一幅怎樣藍圖?
    近5000名代表委員議國是、獻良策,面對挑戰尋新機,察變局開新局,「人民至上」「六穩」「六保」「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民法典」「兩個1萬億」等一系列「熱詞」激蕩在兩會、熔鑄進歷史。透過這些兩會「熱詞」,我們能「拼」出一幅怎樣的藍圖?
  • 上海航天:下一步如何雙翼齊飛?
    根據規劃, 「十二五」末,上海航天將實現生產總值450億元的目標。面對關鍵的戰略轉型期,上海航天如何鞏固和提高航天裝備市場份額、市場地位,又該如何在 「天上技術,地上開花」的民品領域取得新突破呢?「十二五」期間,涉及清理整頓的企業還有56家,目前已有34家清理完畢,通過清理整頓,力求讓民品產業迎來 「二次創業」的春天。當然,產業結構調整並非一味做 「減法」,朱芝松說,「十二五」期間,上海航天局將重點布局太陽能光伏、新能源動力鋰電系統、高端汽配、機電裝備等四大產業。
  • 賴晶熙獻禮建黨100周年新歌曲《國富民安康》海報曝光 正能量十足
    2020年5月21日,賴晶熙在個人社交平臺曝光了獻禮建黨100周年新專輯首支單曲《國富民安康》的宣傳海報。他寫道:「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疫情,我們經歷了一個特殊而難忘的春天……全國兩會召開進行時,共祝願——國富民安康。」
  • 雙翼齊飛 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雙翼齊飛 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2020-02-26 2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些兩會「熱詞」,「拼」出一幅怎樣藍圖?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題:這些兩會「熱詞」,「拼」出一幅怎樣藍圖?新華社記者傑文津、屈婷、袁汝婷2020年全國兩會落下了帷幕。特殊時期召開的大會,舉世矚目。近5000名代表委員議國是、獻良策,面對挑戰尋新機,察變局開新局,「人民至上」「六穩」「六保」「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民法典」「兩個1萬億」等一系列「熱詞」激蕩在兩會、熔鑄進歷史。透過這些兩會「熱詞」,我們能「拼」出一幅怎樣的藍圖?(一)習近平總書記22日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 【兩會觀察】兩會在世界眼中什麼模樣?90秒帶您了解
    【兩會觀察】兩會在世界眼中什麼模樣?快看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05日 07:49 A-A+     央視網消息:每年的兩會都是世界觀察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 吉林市「十二五」規劃
    五度春秋將印證著多少求索之路,承載著多少歷史重任,勾勒著多少宏偉藍圖,江城430萬父老鄉親寄予著殷切期望。討論,謀劃;再討論,再謀劃……參加吉林市兩會的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們獻計獻策,熱議「十二五」。漸漸地,一幅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十二五」規劃圖,清晰起來,鮮活開來……展「卷」細覽,一項項戰略謀劃、一件件務實之舉,關係著江城的未來,更關乎著江城人的明天。從1月13日起,江城晚報推出解讀吉林市「十二五」規劃的專題報導,請您一起品讀,一道展望。
  • 清華大學教授魏傑臺北講解大陸「十二五」熱點
    清華大學教授魏傑臺北講解大陸「十二五」熱點 2011年03月16日 08:55:00來源:中新網 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傑臺北講解大陸「十二五」熱點。  15日下午,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臺北舉行首場「名師講堂」,該院教授魏傑以「大陸經濟發展趨勢與兩岸經貿互補機遇」為題,向現場近500位工商界人士講解了大陸「十二五」規劃的熱點話題。  剛於14日閉幕的全國兩會討論並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 【書話兩會】第一回:委員抵京抬眼望 平年盛會不尋常
    3日政協會開幕,5日人大會開幕,眼前正是代表委員從四面八方向北京集中的當口——一年一度,兩會來啦!  有句話,諸公並不陌生:兩會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可事何以言大?請看習大大講過的兩句話,一句是「開好兩會意義重大」,一句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何解?
  • 西山區團結鄉謀劃「四園」藍圖
    新聞速讀 在西山區「十二五」規劃空間布局中,團結規劃為「以建設全國生態旅遊小鎮為突破,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全省領先的全域城鎮化示範基地」。團結謀劃的是這樣一幅藍圖:「和諧幸福的安居園,鳥語花香的生態園,質優味美的瓜果園,富民樂業的加工園」。
  • 市州兩會觀察③丨餐票實名,餐位實名,兩會會風會紀嚴得有點「意外」
    市州兩會觀察②丨追夢的姿勢最動人!14市州2018年拿下哪些「單項冠軍」?市州兩會觀察①丨「佩奇」年怎麼幹?市州兩會熱詞「配齊」了!今天推出的市州兩會觀察系列報導之三,帶您感受一下風清氣正的「清風兩會」。
  • 從A到Z讀兩會 不看熱鬧看門道
    兩會是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在這個為期兩周的政治季,中國將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的成果,部署新一年的重點工作。根據數據顯示,環境汙染問題和環境治理是今年兩會最受公眾關切的話題之一。今年是中國的三個重要「之年」——「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處在這樣特殊的歷史節點上,兩會也必定不平常。今年的兩會有哪些看點?
  • 為實現「十三五」藍圖許下春天的約定
    當春風拂面、鮮花盛開之際,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在首都北京召開。  今年的兩會是「十三五」期間的第一個兩會,因此,審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程,未來五年,中國人民將通過怎樣的方式,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藍圖,將在這個春天、在全國兩會見分曉。  「十三五」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
  • 兩會涉農十大熱詞盤點 展望三農發展前景|農業觀察·兩會聚焦
    全國兩會日程近半,連日來,圍繞三農相關話題的熱詞頻頻受到廣泛關注。中國網《農業觀察·兩會聚焦》梳理發現,糧食安全、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民增收、農村「新基建」、農村電商等詞熱度不減,讓我們一起透過兩會熱詞看三農發展前景。
  • 顏錢香代表:建議南昌至贛州高速列入「十二五」規劃
    大江網訊 記者秦海峰報導:近日,江西省人大代表顏錢香向2012年江西「兩會」提交建議,希望將南昌至贛州高速公路項目列入「十二五」規劃,儘快啟動項目前期工作。  為此,顏錢香建議江西省將該項目列入「十二五」規劃,儘快啟動項目前期工作。
  • 賴晶熙新紅歌《國富民安康》受熱捧 建黨100周年將推出合唱版
    日前,青年男中音歌唱家賴晶熙發表了新單曲《國富民安康》。該歌曲作為獻禮七一的最新紅歌,音源、MV視頻一經推出便迅速斬獲各大媒體和廣大的熱捧,連續數日上榜各大黨政軍媒體、聲樂專業平臺和各大門戶網站新歌熱歌榜單。
  • 2018全國兩會感想心得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全國兩會感想心得,僅供參考.2018全國兩會感想心得(一)踏著輕快的腳步,備受全國矚目的2018年全國兩會正向我們走來。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兩會重音|一路豪情再出發
    兩會時間,奮鬥姿態。從代表委員認真履職盡責的滿滿自信中,我們感受到「再出發」的豪情撲面而來。揮別2019,邁進2020,新的起點始於足下。2020年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兩個百年」目標在這裡交匯,兩個「五年規劃」在這裡交接,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也從這裡重整行裝再出發。「以再出發的堅韌和執著,一年接著一年幹,把『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宏圖偉業不斷推向前進」,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的講話,發出了重整行裝再出發的「動員令」,奏響了新的奮進樂章。再出發,有壓力也有動力。
  • 【我與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只有集體經濟才能讓大家都富起來
    村民雖然逐漸富起來了,但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怎麼辦?  一次,劉橋英去看望45歲因病致癱的村民陳克強,面對500塊慰問金時,陳克強傷心的哭了。「看到他流淚,當時我也忍不住,」劉橋英說她被陳克強的眼淚感染,並不是因為陳克強那些感謝的話,而是「作為一個大男人都流淚了,一方面說明他感情是發自內心,另一方面也感覺作為村支書,該為陳克強這樣的村民做更多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