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難溝通嗎?是否每次溝通時都會有以下的想法:
「一講道理就完蛋!」
「每次真不想吼他,可這孩子簡直油鹽不進。」
「不吼不叫,有用嗎?他照樣和你對著幹!」
和孩子難溝通,是家長們都會遇到的難題。尤其是遇到那些有獨立想法的孩子,沒點真本領,還真的難以搞定。
覺得孩子難溝通,大多都是因為我們想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孩子,而孩子卻拘你於千裡之外。為什麼這麼難呢?其原因大多在於:我們沒有學會積極傾聽,在還沒開始講道理之前,我們就輸了。
那麼,什麼是積極傾聽?積極傾聽有什麼好處?具體該怎樣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積極傾聽這件事。
很多人覺得,傾聽有什麼難的?只要好好聽孩子說話就可以了。
但這裡的「積極傾聽&34;媽媽,我今天在幼兒園很不開心。&34;,願意傾聽孩子說出他為什麼「不開心」。
《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提到,積極傾聽遠比被動傾聽更為有效,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把信息的「發送者&34;都包含進來。簡單來說,就是你和孩子處在同一個震動頻率,你可以準確讀懂孩子的情緒,進而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我曾試過積極傾聽的方法來改善我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發現效果還是蠻驚人的:
1、積極傾聽能贏得孩子對我們的信任
當孩子有了情緒,或者做錯了事情,你想讓孩子和你敞開心扉地說話,首先要做的就是贏得孩子的信任。只有孩子信任你,才會對你毫無保留地說出他的想法。而積極傾聽則能贏得孩子對我們的信任。
我記得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和班上的同學發生了爭執 ,老師告訴我是他打的別人,然後他就一直悶在牆角不說話。我去接他放學時先是給了他一個非常深切的擁抱,並告訴他,我願意聽他說說整件事情的經過,希望他能和我分享開心的,也能分享不開心的。
就這樣,孩子眼眶溼潤地看著我,和我說了整件事情的經過。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立刻做出批判他的行為,也沒有任何責怪他的表情。他說出來後整個人很輕鬆,而且還主動承認了錯誤,連「講道理」這個環節都省去了。
2、積極傾聽能減少孩子對負面情緒的恐懼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孩子發脾氣時其實背後更多的是對負面情緒的恐懼。而積極傾聽則能減少孩子對負面情緒的恐懼感。
每次我家孩子發脾氣時,我都會用積極傾聽的方式陪著他,他每次都會說,「媽媽,我覺得和你說完後好多了。」
3、積極傾聽能幫助孩子積極正確的表達情緒
當你與孩子在溝通中,孩子最難表達的就是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很難用言語來準確表達。而積極傾聽則能幫助孩子積極正確的表達情緒,讓孩子能夠主動地和你敞開心扉談及他的感受和情緒。除此之外,當你積極傾聽孩子的情緒時,其實也是在接納他的情緒,在你接納的同時,孩子自己也會接納自己的情緒。
積極傾聽的好處這麼多,那麼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1、花時間去傾聽
積極傾聽首先就是家長願意花時間去傾聽。
像我一般每天都會在睡前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去聽聽孩子今天一天做了什麼,是什麼心情,有什麼感受。而不是只有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才去傾聽孩子。
2、坦白面對孩子
一邊玩手機一邊傾聽孩子,或者傾聽的時候心不在焉,都屬於不能坦白面對孩子。如果沒時間,就告訴孩子,我可能需要等一下才能聽你說。坦白和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誠,比一邊忙著自己手頭的事一邊又假裝很認真的傾聽要靠譜得多。
3、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
作為一個傾聽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在傾聽的過程中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要知道,孩子的情緒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負面的。但是沒關係,不能因為孩子處在負面情緒, 你就表現出一副不耐煩或者很生氣的樣子。
當我們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時,積極傾聽也就生效了。
和孩子說話是一門藝術,聽孩子說話更是一門學問。做一個積極傾聽的父母,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當下,讓溝通不再困難。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