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溝通不暢?了解「溝通循環」,就能與孩子有「有效溝通」

2020-12-27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總是覺得跟孩子溝通不暢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年紀太小,其實不是的,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利用正確的方法跟孩子溝通。

小琴最近的考試成績沒考好,她的媽媽很生氣,劈頭蓋臉的罵了他一頓。小琴被媽媽罵了之後又委屈,跟媽媽說自己是有原因的,但是她的媽媽說她是在藉口,之後小琴就不再解釋了。

幾天之後小琴的弟弟在玩耍的時候告訴媽媽說,姐姐考試成績不好是因為她前段時間在練習媽媽生日會的時候要彈給媽媽聽的鋼琴曲子。然後媽媽就感到很詫異,問小樂說那為什麼前兩天媽媽生日的時候沒有彈給媽媽聽呢?小樂說,因為媽媽在看到姐姐成績單的時候都不聽姐姐解釋,姐姐傷心了就沒有彈。

小琴的媽媽聽到了這些之後感到十分的後悔自己當時看到成績單的時候沒有好好的跟孩子溝通,要是知道孩子是為了練習送給她的鋼琴曲才沒有時間學習的話,她一定不會那麼嚴厲地責怪孩子的。這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間沒有好好的溝通的原因

溝通的力量是巨大的。從前有一個教授耗費了一個晚上精心準備了一個重要會議上的演講,那場會議的規格之高,規模之大都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家裡的所有人都為教授的這場演講感到十分的激動,為此,他的夫人專門為他準備了一套全新的西裝。晚飯的時候,他的夫人問他她的西裝合身不,教授說西裝的上身挺合適,就是褲腿長了那麼兩公分,不過倒是還能穿。

晚上睡覺的時候教授早早的就睡了。他的母親卻睡不著,琢磨著兒子這麼隆重的演講,褲腿長了怎麼能行,於是就翻身下床,把西裝的褲腿剪短了兩公分。早上六點多的時候,教授的夫人醒了,想著時間還來得及,就把西裝褲腿又裁剪掉了兩公分。到了七點多,女兒看到西裝褲的時候,尋思著要幫爸爸做點事,就把西裝褲又裁剪掉了兩公分。到最後,教授的西裝褲腿短了六公分。這就是因為他們家裡的人做事情之前缺乏溝通。

父母跟孩子之間也是一樣的,父母跟孩子之間如果缺乏溝通的話,親子之間的關係不會那麼的和諧,有時還會達到一種緊繃的狀態。

為什麼作為父母有時感到跟孩子溝通不暢?

雙方無法站在彼此的角度考慮問題。父母覺得自己是從孩提時代過來的人,總覺得孩子心裡在想什麼自己都知道,所以就經常性的替孩子們說出並不是他們內心所想的想法。其實父母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們很成熟,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所想的想法跟他們自己的有時是截然相反的。因此父母的這種想法會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也會讓自己和孩子越來越難以溝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總是利用自己是長輩的身份企圖去幹涉或者限制孩子的自由,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對於要跟父母說的話進行再三地斟酌,確保不會被罵才會說出來。

孩子們總是認為父母不是自己這一輩的人,無法理解自己新奇的想法,彼此之間好像有一道跨不過去的代溝。

他們覺得父母的想法已經落伍了,自己的想法就算跟父母說的話父母也不一定能理解自己,有時候還可能會訓斥自己,所以她們就很少跟父母溝通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一沒忍住跟父母說了之後,父母就絮絮叨叨的念自己,導致自己不是那麼的想跟父母聊天。

雙方的思維方式不同由於父母與孩子是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所以看待事情時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父母們往往會看得比較全面,孩子們則看得比較片面。

只要孩子們的想法與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對立的,父母就會選擇一味的想要改變孩子的這種想法。

孩子在現在多文化的環境下成長,所以他們看待問題的時候也是會更加的超前。特別是在孩子們的叛逆時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就會變得更加的困難。

"溝通循壞"可以幫助我們跟孩子溝通。

什麼是溝通循環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方法,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得傳遞與反饋得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暢通。溝通循環包含四個環節,分別是傾聽,反饋,提問,理解。我們在每一次跟孩子們的溝通中,都需要進行以上四個步驟,當我們完成所有步驟的時候就形成了一種溝通循環。

溝通循環中必須進行的環節(1)尊重孩子並傾聽孩子的想法

我們在跟孩子聊天的時候要尊重孩子們提出的想法,傾聽孩子們內心的想法,理解他們話語中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2)積極反饋,給對方回應

在理解了孩子們想要表達的話語的時候,我們要積極的對孩子們進行回應,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所提出的想法別人是有接收到的。

(3)學會向對方提問

除了積極的給對方反饋之外,我們還要根據孩子們的話語向他們提出有意義的問題,這樣才能延長自己跟孩子們的對話。

(4)確認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

既然溝通循環這麼重要的話,我們應該怎麼樣來訓練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循環呢?

如何有效的訓練溝通循環?

尊重孩子並傾聽孩子的想法在孩子跟我們講話的時候,我們要集中精神,認真的傾聽對方的話語,注意不要打斷孩子們,讓孩子把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完整。

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要站在客觀角度,避免帶有個人情緒。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要跟孩子有目光的交流,避免眼神閃爍。傾聽孩子話語的目的是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我們在傾聽的過程中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積極的給孩子反饋,給對方回應在跟孩子交談的過程中,我們要及時的根據談話內容的變換對孩子及時的做出適當的反應。

不管孩子說的是什麼內容,我們都要做出積極的反應,而不是敷衍的應對孩子們。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要略微的身體前傾,表示自己對於孩子所說的事情很感興趣,想聽清楚孩子所說的話。

我們的積極反饋可以讓孩子知道他們說的我們有在認真的聽,也可以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理解了他們說的話。

向孩子們提問在一段對話中,如果永遠只有一個人在說話的話,對話是無法長久的。因此,我們要學會在恰當的時機向孩子突出適合他們這個年齡範圍之內的問題。

提問的方式我們可以用複述性提問和概括性提問複述型提問就是把孩子說的話一字不落的說出來,確認雙方所理解的意思是一樣的。概括性提問就是概括對方的意思,然後用提問的方式來確認對方的意思。比如孩子說"媽媽,我的朋友說下個星期要來我們家玩。"你可以問他,"你的朋友下個星期要來我們家玩,對嗎?有幾個小朋友呢?"這樣就可以確保你們之間的溝通順暢。

確認理解話語裡的隱含意思我們在對話結束的時候可以簡單的問孩子自己理解的是不是他想表達的意思。如果如果是的話他就會想你點點頭,不是的話我們就應該再利用溝通的環節準確的理解一下孩子們的意思。這樣的話,我們跟孩子們的溝通會比變得更加的容易。

我是尼莫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所以溝通是家長主動走近、了解孩子最直接的方法,是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的交流中,往往經常會講一些生活瑣事,然後對這些事做一些評價,引導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從小用正確的價值觀去影響孩子。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是需要鍛鍊的。
  • 溝通不暢是損害親子關係融洽的元兇,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
    由於溝通的不暢,很多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陷入了僵局。孩子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父母感覺孩子不懂良苦用心。雙方都有道理,可又無法真正說服對方。親子關係不斷惡化,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讓孩子重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而不是一錯再錯越走越遠。那包容是什麼?包容就是不要隨意否定孩子。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想法和意願都很幼稚。
  • 和孩子交流總是無效溝通?學會「反饋式傾聽」,快速做到有效溝通
    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加重孩子的依賴心理,什麼事都會等著父母來做決定。父母們還是要學會用「反饋式傾聽」,來了解孩子的內心,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更加高效。無論是哪種方式,從愛孩子的角度出發總是不會出錯的,反饋式傾聽就是溝通中最有愛的一種方式。為什麼要用「反饋式傾聽」?1、了解孩子的需求,更好地引導孩子很多父母在溝通上會有一個誤區,他們下意識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一旦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父母不能客觀地去傾聽孩子的想法,總是一味的否定。
  • 讀《非暴力溝通》: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l 你的孩子在學習中表現拖拉,你有沒有大喊大叫?l 你真的了解孩子的長處嗎? 1、在觀察中要區分觀察和評論。觀察是非暴力溝通的關鍵環節,觀察一定是客觀的,不是評論性的,是對事不對人的觀察,是不加分析的觀察,是「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不是絕對化的評論。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
    據了解,現實生活中,和孩子的溝通成了很多家長苦惱的問題,以前都會說孩子大了跟他無法溝通了,現在呢,很多家長都說連小學的孩子都溝通不了,家裡一片混亂,各說各有理,教育就無從談起。 可是,幾乎所有的教育又都是通過溝通來實現的,所以,要說溝通有多麼重要都不為過,要想把日子過好,把孩子引領好,我們需要提升溝通的技術和溝通的品質。
  • 溝通不暢,是因為你還沒有掌握有效溝通的秘訣
    其實溝通不暢是因為你還不了解什麼是溝通,溝通要做些什麼,怎麼做才能實現高效溝通。正如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所說:「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麼,一個人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說,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一個人必須知道怎麼說。」看來,溝通不只是簡單地表達,而是需要你學習的一個重要技巧。也許有人會說溝通太難了,怎麼也學不會。其實不然。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對於以上事件,家長的目的明顯是想讓孩子知道下次拿完東西要關門。那這樣就簡單多了,把那些多餘的話都去掉,突出這一重點,那就是有效表達。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親子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溝通沒有秘訣,父母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創造自己的溝通方式。比如,一位母親的兒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難以獲得有效的溝通。於是,這位母親根據兒子喜歡聽音樂、寫作和閱讀的特點,經常與兒子一起到書店去,在那裡聽兒子向她講述故事和書裡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還和兒子一起聽音樂、做兒子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不斷進行鼓勵。
  • 和孩子有效溝通...
    孩子&34;無法溝通?來試試這三招,做孩子的談話好夥伴來來來,咱們先來個&34;——有A和B兩個孩子:A同學,家長批評她,她都是乖乖聽著、乖乖地答應,然後依然如故。B同學,家長批評她,說一句懟一句,噎得家長肺疼。請問,哪個孩子比較容易溝通?B同學更容易溝通。
  • 家長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一、與孩子溝通遵循的原則和態度好的溝通,是兩個平等的信息溝通者完全順暢的、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的傾聽對方的觀點,而且跟對方進行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討論,這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二、怎樣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效溝通發展自尊和自信、發展和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是少年兒童時期重要的心理學任務。青春期的孩子智力發展特別迅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迅速增長。
  • 總是強調和孩子溝通的重要性,還是有很多家長不懂得怎麼溝通
    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一直在談和孩子有效的溝通,那麼具體怎麼溝通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沒有做到。和孩子做到有效的溝通,不僅僅是和孩子進行說話。那麼您僅僅和孩子進行說話,只是做到了單純交流,而沒有做到溝通。孩子和家長的很多矛盾其實都緣於無法正確的有效溝通。
  • 「親子溝通」真的那麼艱難嗎?調查表示:近十成家庭親子溝通不暢
    兩成多家庭幾乎沒有親子溝通,近十成家庭親子溝通不暢。家長通過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情感聯結,孩子才願意信任家長。其實很多孩子一開始是很願意和家長進行「溝通」的,但是是什麼導致了孩子關閉溝通的大門,拒絕與家長進行溝通呢?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多認為父母無法理解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同時,很多青春期學生的家長也苦於無法與自己的孩子有效溝通。據了解,青春期的學生在著裝、教育方式、業餘愛好、手機使用、課外讀物和隱私等多方面都和父母存在分歧。本該是家庭教育重要基礎的溝通,如今卻成為了問題。
  • 家長如何與孩子實現有效溝通
    居家的熊孩子眾所周知,育兒教育是一個家庭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夠掌握與孩子有效的溝通方法,那麼就能與孩子構建共同理解的基礎一.溝通中出現的無效溝通有這樣幾個案例想與大家分享:疫情期間,學校延遲開學,孩子們居家學習,家長們同樣也是與這些「神獸們」每天在一起,學校方面有一些居家學習的要求:在網絡上完成課時的學習,有些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因此針對網絡課程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在家裡經常會出現家長與孩子的「明爭暗鬥」,不是吵架就是冷戰,和諧的家庭氛圍一點點受到破壞
  • 「與孩子溝通」最有效的溝通方式,都在這裡了
    作為父母,你是否只關注如何能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卻從來沒有想過「你說話」和「孩子聽話」應該是一個雙向溝通。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不清楚孩子真實的想法,親子雙方都會感到痛苦。而且不正確的溝通方式,會白白浪費家長的許多時間和精力,讓親子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用心陪伴、傾聽孩子的心聲。1.注意音調和肢體語言很多父母感到疑惑,為什麼每天都和孩子溝通,親子關係仍然不好?
  •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效?家長學會這3招,溝通更順利
    青春期的孩子,思維比較敏感。在這個時期,許多家長都在反映不知該和孩子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孩子們情緒波動大,家長有時候也稍顯偏激,有時候甚至採用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這樣下去溝通越發不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可能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 用「遊戲」與孩子有效溝通
    苦口婆心的提醒為什麼孩子充耳不聞。孩子們就一丁點兒都不懂這是為他們好嗎。媽媽們越想越煩悶委屈,可依然改變不了類似局面。有趣的發現:我也常常為之苦惱,一直在尋求更有效的溝通方式。後來看到一句話「教育孩童首重激發興趣和愛心,否則只是填鴨式的灌輸,毫無意義可言。——蒙田」所以我也在思考怎麼樣更有趣有效。
  • 家長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1克服孩子溝通時的消極情緒  首先,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學會專心的聽孩子所說的話,這其實是尊重孩子的第一步。  其次,在聽孩子講話的時候,家長要學會用一些:嗯嗯,對的,是這樣嗎?之類的語氣助詞,表示爸爸媽媽有在聽你說哦,讓孩子覺得父母有在參與他的聊天內容,營造一種討論的氛圍。
  •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不聽話這件事是許多父母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就變得十分重要。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在《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親子關係,並為父母們提供了三種切實可行的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一、積極傾聽什麼是積極的傾聽?
  • 如何與逆反期孩子有效溝通?
    孩子小時候都很願意聽從家長對他的教導,但是逆反期的孩子卻喜歡自己做決定,覺得自己是無比正確的。他們也會傾向於向同伴學習,用「我們同學都這樣」來反駁。那麼,面對這一時期多變、敏感、渴望獨立、渴望得到尊重的孩子,如何做到有效的溝通?接下來我們主要探討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