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有效溝通...

2020-09-04 發芽的棒槌

孩子&34;無法溝通?來試試這三招,做孩子的談話好夥伴

來來來,咱們先來個&34;——

有A和B兩個孩子:

A同學,家長批評她,她都是乖乖聽著、乖乖地答應,然後依然如故。

B同學,家長批評她,說一句懟一句,噎得家長肺疼。

請問,哪個孩子比較容易溝通?

B同學更容易溝通。因為,&34;,也是交流,只是方式不好。而像A同學那樣,乾脆就是拒絕溝通。

從小學開始,有的家長就感覺到和孩子溝通困難。仿佛,孩子的青春期早早開始,並且總也不結束。

其實,孩子無法溝通,往往是因為家長不是孩子的談話好夥伴——簡稱談伴。

做孩子的好談伴——之一,把孩子當做成人對待

不要覺得孩子是一個比你&34;的存在。想像孩子是你的老闆、客戶、同事、合作夥伴。你怎麼跟這些人交流?

你和這些人怎麼說話,就怎麼和孩子說話吧。

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而獨立的個體來對待。

我特別想說的一點是,家長和孩子交流時,自覺不自覺地,會用&34;的方式,尤其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

&34;的確是讓小小孩遵從父母意願最簡單的方式,但是這種多少帶有&34;色彩的方式,後患無窮。孩子總會意識到自己被&34;了,那時候,他會全盤否定父母所有的話。久而久之,父母再和孩子溝通就特別困難了。孩子會揪住父母曾經的&34;行為、指責父母,而父母又理虧在先,陷入被動境地。

比如,一個小男孩不午睡,想出去玩&34;。家長很可能會說&34;。

孩子於是乖乖午睡,等醒來後,要求去玩搖搖車。

但其實家長根本沒打算帶孩子去,就開始百般推脫、甚至粗暴恐嚇,比如——

&34;

&34;

……

有沒有覺得,孩子挺可憐的?這種事,多了以後,孩子是不是會不再信任家長?

狼來了的故事,在親子之間,同樣適用。

&34;或者&34;,都是待人不誠;長期融洽的關係,誠懇、真誠是基礎,不是嗎?

所以,好好和孩子說話的第一步就是——把他們當做一個和你平等的人,誠懇地說話。而且,要從小開始。

做孩子的好談伴——之二,會說不如會聽會問

有句話說得好——山不來就我,何妨我去就山。

你就想,假如你和你的同事、客戶、老闆聊天,你會自顧自只說自己想說的,不考慮對方的喜好嗎?不會吧。

和孩子說話也一樣。

會說,不如會聽;如果還會問,那就錦上添花啦。

孩子喜歡什麼,就和他聊什麼,而且,還得用他們喜歡的方式。

李玫瑾教授曾經講過這麼一個例子:

一位警察,兒子已經十幾歲了,特別難管。而這位警察,平時工作又很忙,所以,父子二人的交流很成問題。

李教授就說,無論再忙,也得抽時間陪孩子了。

怎麼陪?上補習班?當然不是!

男孩子,喜歡打球。這位爸爸就陪著孩子打球,一場球打下來,父子二人大汗淋漓,坐在場邊休息,這時候,孩子多半會敞開心扉,說些心裡話。

而此時,父親的心態,也因為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而比較平和輕鬆。

這樣的氛圍下,父子二人,可以好好聊一聊了。

聊天的主角是孩子,父親可以好好聽聽孩子想說的。

孩子願意好好和父母說話,這是良好溝通的開端。

待得孩子願意溝通,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有沒有人問,如果是女孩,怎麼辦?

我覺得,女孩,得媽媽上。

比如,有個女生,特別喜歡她的外婆,在她眼中,外婆是個特別有見識的女子。——如此高大的形象是怎麼樹立的呢?其實,很簡單——

這個女生,喜歡追韓國明星、女團之類的。外婆呢,會很認真地聽她講韓圈裡的那些事,雖然外婆根本不知道這些人誰是誰,但是,外婆就是聽,不打岔也不打斷。等她講得告一段落了,外婆會根據剛才女孩講的,&34;地請教幾個比較有深度的問題,再問幾個&34;這類開放式的問題,於是,女孩的談興就更濃了。

說到這兒,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個外婆特別有&34;?&34;本事很強?還真不是。這位外婆說,她就是覺得外孫女說得挺有意思的,都是她不知道的東西。

——所以,這位外婆,首先是做到了&34;。其次,這是一位充滿好奇心的老人。

——一個外婆都能做到,媽媽們也應該可以做到吧?

所以,媽媽們,不妨試試?

你不必完全附和孩子的意見,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只要有平等溝通的氛圍就好。

話說,我一個女同事,特別羨慕有女兒的人,說是可以一起追星和聊八卦。

所以,女孩子的媽媽們,一定要珍惜這種幸福哦。

也有朋友質疑我,說,有的女孩就特別喜歡爸爸、特別喜歡和爸爸交流。那也行,就爸爸上吧。

就拿追星這件事,如果爸爸和女兒一起聊,可以從男性視角給女兒一些見解,也許還能聊得更加深入和生動呢。

做孩子的好談伴——之三,試試&34;

那句話怎麼說的?只要不談學習,就是一派母慈子孝。

可是,咱們終歸是要面對最大的難題——提高學習成績。

曾經,有些家長覺得,&34;

這樣的家長,貌似開明、民主,其實是不負責任。

狐狸媽媽在趕小狐狸出去獨立生活之前,還要教會他們覓食的本領呢。

教育孩子,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該說的話,還是得說。

咱們,也以誠相待了;

也有了輕鬆、平等、親密的溝通氛圍了。

也該說點嚴肅話題了。

可以指出問題,就事論事,但別&34;、&34;

比如,你看見孩子沒寫作業就玩手機,你很可能會說——你總是這樣,不幹正事玩手機。孩子一定會不服氣——我就是今天才這樣,我昨天就沒這樣。

好了,你和孩子,就為了這個&34;開始打口水仗,不光浪費了時間,還浪費了心情。

溫柔、理性的&34;,是有用的。——這一點,怕是出乎很多人意料吧?

有一個媽媽,暑假裡,給女兒買了網上英語口語的課程,可以自由預約,女兒也不反對。但是,媽媽發現,女兒晚上沒有約口語課,而是在看B站的視頻。

媽媽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後來的一個晚上,母女一起看電視吃薯片的時候,媽媽問&34;

女兒說:&34;

很快,女兒就約了口語課。

媽媽成功了?遠沒有,女兒約了一兩次後,又懈怠了。

媽媽看在眼中,尋找下一次勸說嘮叨的機會……

我後來,仔細想了想這個比較&34;的方法背後的道理。可能是這樣:

一般的孩子,還是願意讓家長、老師們滿意的;

他們也知道家長、老師說的是對的;

但是,惰性大、任務難度大,這些阻礙了他們聽從正確的指導;

他們自己也能意識到,所以有點負罪感;

負罪感使得他們特別暴怒,用激烈的反對、爭辯來掩蓋自己的問題,仿佛自己沒有錯,以此降低負罪感。負罪感,使得孩子反而不願意面對問題。

還有些孩子,因為覺得該做的事沒有做到,會有挫敗感;挫敗感使得孩子不願意再次面對這件事。

而溫柔的&34;,就是用平和而理性的方式,持續地幫助孩子抵禦惰性、多些動力開始行動。

同時,這種溫柔的&34;裡,充滿著理解和理性,可以舒緩孩子的負罪感和挫敗感,鼓起勇氣再次面對問題。

——不知對不對啊?歡迎學心理學的朋友出來指正一下。

這種溫柔的&34;,當然不是做唐僧啦,其實是蠻有講究的——

· 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基本達成共識的事情,進行嘮叨。比如,前面說的上口語網課。

· 言辭簡潔,就事論事。長篇大論,不光孩子聽著煩,你自己說著也累。

· 態度平和而理性

· 如果孩子有反饋,比如,提出困難、提出問題,一定要耐心地和他們討論並解決,同時別忘了撫慰,幫助他們走出負罪感和挫敗感的陰影。

結語

教育,是一個特別個性化的事兒。

但是,個性中,有著共性。

我喜歡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試圖發現其中的道理和規律。

我喜歡分享我的心得。

也希望,看到大家的分享。

作者:羅羅,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發芽的棒槌。原創作品,歡迎圍觀評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儘量讓孩子多說,多問些問題,去鼓勵孩子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可以使孩子今後擁有更好的表達能力,以及能夠更加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和孩子進行溝通,是父母走近孩子的過程,也是孩子走近父母的過程。正確有效的親子溝通,氛圍是愉悅舒適的,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愛著的,它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氛圍最重要的基礎。
  • 家長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一、與孩子溝通遵循的原則和態度好的溝通,是兩個平等的信息溝通者完全順暢的、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的傾聽對方的觀點,而且跟對方進行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討論,這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3)能夠和別人正常交往;(4)能夠適應規則和適應環境。
  • 和孩子溝通不暢?了解「溝通循環」,就能與孩子有「有效溝通」
    小琴的媽媽聽到了這些之後感到十分的後悔自己當時看到成績單的時候沒有好好的跟孩子溝通,要是知道孩子是為了練習送給她的鋼琴曲才沒有時間學習的話,她一定不會那麼嚴厲地責怪孩子的。這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間沒有好好的溝通的原因溝通的力量是巨大的。
  • 讀《非暴力溝通》: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開始闡述之前,各位家長不妨思考幾個問題: l 你有沒有拿自己的孩子的缺點和其他孩子的缺點進行比較l 你的孩子在學習中表現拖拉,你有沒有大喊大叫?l 你真的了解孩子的長處嗎? 1、在觀察中要區分觀察和評論。觀察是非暴力溝通的關鍵環節,觀察一定是客觀的,不是評論性的,是對事不對人的觀察,是不加分析的觀察,是「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不是絕對化的評論。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對於以上事件,家長的目的明顯是想讓孩子知道下次拿完東西要關門。那這樣就簡單多了,把那些多餘的話都去掉,突出這一重點,那就是有效表達。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親子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多認為父母無法理解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同時,很多青春期學生的家長也苦於無法與自己的孩子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改變自己的感受和話語,尤其是面對學習問題時,當我們幫助孩子一起尋找用過的有效方法、採用正強化的讚許方式,孩子的信心提升了,親子關係也會促進。
  • 親子心理學: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
    原創.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父母不和孩子溝通,在他們看來和孩子講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很少有人去認真的學習。事實上與孩子溝通是一門學問。這種溝通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我們只給孩子充足的食物是遠遠不夠的,從嬰幼兒時期孩子就是需要溝通的,嬰兒時期的孩子,你每天要對著他啊呀咿微笑,握著他的小手,撫摸著他,和他一起聽音樂,這就是溝通。當他開始呀呀學語,用很動聽的聲音告訴他好乖!棒?漂亮啊!
  • 家長和老師溝通孩子在校情況,一定要這樣問才算有效溝通
    家長和老師做溝通,一定要做有效溝通,那麼,怎樣才算有效溝通呢?,老師不需要再挨個送別孩子的時候,向老師面對面的溝通,此時老師也不會分心,會和家長聊到更多孩子的細節。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學會做有效溝通了。,老師們日常最不喜歡的幾類家長:一.孩子帶過來就交給您了,您該說就說,該罵就罵,我們都沒有意見的家長二.與老師見面溝通,只會抱怨,不會溝通的家長三.遇到問題,通常只會說孩子交到學校了,責任都是學校和老師的家長四.嘴巴答應得快又甜的家長,實際行動則是從不尊重老師的家長五.只看結果,不管過程,有事不會先分析,動輒就是找老師的家長
  • 三招,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
    和孩子交流是有技巧的,敲門其實很簡單,掌握三點就可以了。  第一:要了解孩子的心裡想法。  如果孩子犯錯,先別急著火上來,你先要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做。把了解到的情況和他說一遍,說不定有出入呢?然後問一下他當時怎麼想的?通過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委。記住:請你一定要理性分析。
  • "還在吼孩子麼?"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真的很重要。
    我希望等孩子個子比我還高時,我們還可以如此興奮的擁抱彼此。良好的親子關係從有效溝通開始。「不要把手放嘴裡!!」「不要踩到泥坑了!!」「不要在沙發上蹦!!」「不要在亂跑了!!」「不要....!!!」他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時會讓他聽不懂大人在講什麼,進而無法理解,所以就選擇屏蔽。方法:指令明確,一次說一個。或者給兩個選擇讓他自己去選擇。2.孩子會自動屏蔽家長說的「不」,只聽見他想聽到的。孩子自動屏蔽著家長說的「不」,他不理解「不」是什麼意思,但他會把你的情緒和說話方式記下來。
  • 用「遊戲」與孩子有效溝通
    苦口婆心的提醒為什麼孩子充耳不聞。孩子們就一丁點兒都不懂這是為他們好嗎。媽媽們越想越煩悶委屈,可依然改變不了類似局面。有趣的發現:我也常常為之苦惱,一直在尋求更有效的溝通方式。後來看到一句話「教育孩童首重激發興趣和愛心,否則只是填鴨式的灌輸,毫無意義可言。——蒙田」所以我也在思考怎麼樣更有趣有效。
  • 家長如何與孩子實現有效溝通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無效溝通二.有效溝通的建立那麼怎麼做才能實現家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構建共同理解的基礎構建共同理解的基礎需要家長和孩子完成三步走:孩子提供新的信息;家長表明其是否理解了新的信息;孩子確認家長是否理解正確。此外,家長要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孩子,幫助其發現自身的資源/能力/優勢,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與孩子一起開啟成功之旅。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
    據了解,現實生活中,和孩子的溝通成了很多家長苦惱的問題,以前都會說孩子大了跟他無法溝通了,現在呢,很多家長都說連小學的孩子都溝通不了,家裡一片混亂,各說各有理,教育就無從談起。 可是,幾乎所有的教育又都是通過溝通來實現的,所以,要說溝通有多麼重要都不為過,要想把日子過好,把孩子引領好,我們需要提升溝通的技術和溝通的品質。
  • 家長和老師如何溝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老師有時候會覺得,和家長配合起來總是很困難,不太容易達到有效溝通,同樣的事情,自己已經交代了很多遍,但孩子和家長還是會不斷重複去問。最後自己覺得自己像個「複讀機」那麼為什麼我們明明賣力在溝通,最後家長覺得已經盡力了,老師也覺得自己說到疲勞了,依然無法達到幫助孩子的目的呢?
  • 家長必知:與孩子有效溝通的三要素
    今天就讓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金昌市中小學心理健康學科專家團隊組長、金昌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焦海濤聊一聊這個話題,為我們講怎樣讓親子溝通充滿愛的智慧。節目回聽與孩子溝通的基本原則做有效家長陪孩子快樂成長什麼樣的溝通才有效?
  • 和孩子交流總是無效溝通?學會「反饋式傾聽」,快速做到有效溝通
    孩子吵架的情緒很快就過去了,一會又玩得嘻嘻哈哈。不過對於朋友這種強勢的態度來和孩子溝通,難免會有些不妥。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加重孩子的依賴心理,什麼事都會等著父母來做決定。父母們還是要學會用「反饋式傾聽」,來了解孩子的內心,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更加高效。
  • 我們應該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呢?
    怎樣才能避免傷害,和孩子進行一些有效的溝通,促進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呢?2、平等姿態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聊天,常常變成讓孩子匯報情況,這樣就把和孩子的關係變成了上下級了。要時刻記得孩子是一個和父母平等的個體,應該用平等的心態去尊重孩子。我很少會問米粒「在學校怎麼樣?」「學到了什麼?」
  • 這六種方法讓你和孩子的溝通更有效
    這六種方法讓你和孩子的溝通更有效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困惑,如何能更有效地和孩子溝通,而不讓孩子感到反感。今天呢,我就給大家分享幾點,讓你和孩子的溝通更有效。同時呢,這幾點也適用於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以及同事領導之間的溝通。第一:用「我……」開頭,代替以「你……」開頭( 「I」 statement)。不要小看這一個字的改變,這可是一個非常有力度的改變。
  •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不聽話這件事是許多父母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就變得十分重要。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在《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親子關係,並為父母們提供了三種切實可行的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一、積極傾聽什麼是積極的傾聽?
  • 如何與孩子做出有效的溝通!
    與孩子做有效溝通:尊重和信任是前提溝通的技巧1、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學會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看著孩子,全神貫注地傾聽,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於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