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開演

2020-12-20 騰訊網

10月22日至23日,作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劇目,山東省京劇院排演的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開演。

《奇襲白虎團》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是以韓戰中的抗美援朝戰鬥英雄楊育才帶領尖刀班深入敵後,出奇制勝,殲滅韓李偽軍白虎團的事跡為素材創作的現代京劇。後經多次加工、修改、提高,1964年參加「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反響熱烈,廣受好評。1972年,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山東省京劇院曾於1993年和2010年復排此劇。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精神,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偉大勝利,致敬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心,山東省京劇院再次集合精幹力量,排演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

《奇襲白虎團》全劇時長約120分鐘,包括序幕「並肩前進」、尾聲「乘勝追擊」,以及「戰鬥友誼」「堅持鬥爭」「敵後偵察」「主動請戰」「宣誓出發」「插入敵後」「智奪哨所」「飛越天塹」「奇襲匪巢」9場。

10月31日至11月1日,《奇襲白虎團》將在天橋藝術中心演出。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依盟 報導)

相關焦點

  • 梅蘭芳大劇院:老牌劇院的京劇新傳承
    而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背後國家京劇院的各位演員也積極響應,創作《青春戰「疫」國粹情》等十餘部微視頻。自成立至今,梅蘭芳大劇院努力打造國粹精品演出場所的第一品牌,劇院中的每一處附屬設施都帶有京劇演出元素,為觀眾展現京劇傳承的魅力。而在停演期間,梅蘭芳大劇院也發揮線上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擁抱新傳播形式當好京劇傳承者。
  • 96歲老兵首度曬出珍貴老照片:「奇襲白虎團的,就是我們團」
    如今,他的視力微弱,已看不到自己年輕時帥氣的英姿,可關於照片和「奇襲白虎團」的記憶,卻深深烙在了老人的腦海裡,成為老人一生的驕傲。1953年「奇襲白虎團」勝利後,張克讓手持白虎團團旗留下了這張照片。傳奇的照片70年,歲月銘記。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 京劇版《新三字經》六一亮相梅蘭芳大劇院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北京國藝昇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新成立的中國戲曲學院附中中國少年京劇團於5月31日、6月1日在梅蘭芳大劇院為首都的少年兒童奉獻一臺大型多媒體兒童京劇晚會《新三字經》。希望在給孩子送去歡樂的同時,也能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傳遞給小觀眾。
  • 他是《奇襲白虎團》中小角色,第一大將「專業戶」,形似、神似!
    1972年,京劇電影《奇襲白虎團》在全國隆重上映。因為飾演志願軍偵察英雄「嚴偉才」,山東省京劇團文武老生宋玉慶紅遍大江南北;因為《奇襲白虎團》,更多的觀眾認識了「嚴偉才」的原型人物,他是志願軍偵察英雄楊育才;
  • [分享]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圖紙資料下載
    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圖紙專題為您提供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圖紙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圖紙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目前,各地都在斥巨資興建或者已經建起現代化的大劇院,這些設備一流的劇院如何搞活經營,是一個問題。在即將到來的體制改革的風暴中,劇院如何轉軌,京劇又如何發揚光大?耗資2億建成梅蘭芳大劇院醞釀了28年、耗資近2億元的[BAIKE]梅蘭芳大劇院將在2007年11月28日落成開業,同時,中國京劇院將在這一天正式更名為國家京劇院。
  • 公告|梅蘭芳大劇院春節期間全部演出取消
    剛剛,國家京劇院發布公告稱,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保障廣大觀眾身體健康與安全,國家京劇院決定即日起取消梅蘭芳大劇院春節期間全部演出。即日起梅蘭芳大劇院將不限期的積極妥善組織好退票事宜。
  • 淄博市京劇院新編京劇《手鏡》3月9日將赴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參演
    中國山東網淄博3月1日訊(記者 徐子喻 實習生 趙梓宇)近日,國家京劇院特別邀請共建單位——淄博市京劇院於3月9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參加「致春天」優秀劇目展演,上演新編京劇《手鏡》。據悉,從2014年開始,國家京劇院每年都會在三月初舉辦「致春天」系列演出活動,邀請眾多京劇名家新秀輪換上演經典劇目,在全國兩會期間為首都觀眾奉獻質量上乘的京劇藝術精品。記者了解到,《手鏡》歷時兩年精心打造,李書聖、王鵬、高志娟編劇,著名京劇藝術家、原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周龍教授擔任導演。
  • 紅船人物丨京劇《奇襲白虎團》的原型原來是他們
    這個敵人身高力大,一翻身把趙順和捺在地下, 兩人滾打在一起。敵人借地勢站起來,把趙順和一直掄了三個圈兒,但趙順和緊緊抓住敵人不放。最終敵人無法逃脫,力盡後被趙順和等人制住。這時,附近的敵軍聽見槍響開了火兒,偵察員們也立即還擊,用衝鋒鎗把敵人火力壓了下去。由於敵軍人數不多,在不明情況下不敢戀戰,嚇得逃跑了。
  • 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央廣網西安12月8日消息(記者溫超 通訊員蘇淵博)為致敬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作家路遙,弘揚路遙改革奮鬥精神,在路遙誕辰71周年之際,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新編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晉京匯報演出,於12月7、8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當晚,北京文藝界專家及相關領導出席並觀看了演出。
  • 「風從運河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篇之臨清京劇
    1965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來山東聊城視察農業,看了臨清京劇團演員李近秋演的《紅嫂》說:「像李近秋這樣的好演員,就是在北京也不多見!」  臨清票友不但學唱《群英會》、《失空斬》、《紅鬃烈馬》等傳統劇目,而且還與時俱進,常常自編自演,為現實服務。
  • 京劇邂逅交響樂 國家大劇院上演《京城大運河》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晚,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 《梅蘭芳·蓄鬚記》將啟動京津滬三城巡演
    24日晚6:00,隨著原創現代京劇《梅蘭芳·蓄鬚記》在天津大劇院開票,該劇全國巡演第二階段的序幕正式拉開。泰州市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迅介紹,雖然受疫情影響,但絲毫沒有阻擋戲迷們追「梅」的腳步,每場演出一開票,觀眾紛紛搶購,演出現場也是熱情洋溢、掌聲雷動,很多戲迷表示,這是一次蕩滌靈魂的視聽盛宴。蘇州京劇票友左自達看完演出後,連連稱讚:「這部戲的水準很高,排得精妙,演員唱得好、身段好,演得豐富生動、十分投入。
  • 蘇有朋主演《梅蘭芳》遭京劇名家質疑(組圖)
    京劇名家不識「乖乖虎」  記者昨日首先聯繫到了京劇花臉名家尚長榮,聽到記者說「蘇有朋要演梅蘭芳」的消息他吃了一驚:「你倒是給我提供了一條信息,這個事我還沒聽說過。」記者問他是否知道蘇有朋其人,尚長榮表示不知道;記者又提示說蘇曾是「小虎隊」的成員,號稱「乖乖虎」,老先生才恍然大悟地「噢」了一聲。
  • 京劇趣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我知道
    所以說京劇已經形成200年大說法並不準確。 漢調演員最早進京的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以演關羽戲蓍稱,大約在1800年左右,曾春臺徽班20年,但作為漢調演員,畢竟單槍匹馬,影響並不廣泛。大批漢調演員陸續進京,約在1820-1832年之間,蓍名者有王洪貴、李六、龍德雲、譚志道等,最著名的是老生余三勝。
  • 奇襲白虎團,13人偵察小分隊榮立集體特等功,並非全都是志願軍
    因為京劇《奇襲白虎團》的緣故,中國人對"白虎團"並不陌生。在金城戰役的二青洞一戰中,白虎團被志願軍68軍203師的一支穿插分隊打得威風掃地,"虎頭旗"也落入志願軍之手,如今陳列在北京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內,而"白虎團"也在金城戰役中全軍覆沒。
  • 新編現代京劇《青衣》來泰演出
    顧海燕供圖  中國江蘇網訊 一年一度的梅藝節即將大幕開啟,根據畢飛宇同名小說改編的大型原創現代京劇《青衣》將作為本屆梅藝節的首場演出,跟泰州市民見面。  《青衣》由江蘇省文投集團策劃,江蘇大劇院出品及製作,自上映以來,場場火爆,每到一處都引發掌聲和讚美聲無數。這部現代京劇到底有何魔力,記者帶您提前探知。
  • 讀文|英語演京劇的回憶
    本文來源:《六十年京劇見聞》 轉自:梨園雜志 最近夏威夷大學的三十五名學生,在美國檀香山甘迺迪劇院,首次用英語演出了京劇《鳳還巢》。該劇由伊莉莎白·威克曼翻譯和導演,中國京劇名演員楊秋玲等三人專程去美,進行輔導,演出後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 京劇名家高校傳藝,清華北大博士梅蘭芳大劇院開唱
    「剛剛我們欣賞了由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博士陳思潼、北京大學商法學碩士陳尚為我們帶來的《遊龍戲鳳》選段,接下來請看清華大學物理學博士陳威帶來的餘派骨子老戲《捉放曹》……10月10日、11日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的「京劇行當藝術名家高校傳藝」匯報展演,大概是這座劇院上演的學歷含金量最高的兩場演出
  • 京劇大師的「颱風」 馬連良讓「大軸」梅蘭芳露天演出
    編者按:馬連良和梅蘭芳都是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馬連良是 「馬派」藝術的創始人、京劇「四大鬚生」之首,其代表劇目有《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失空斬》等。梅蘭芳則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在他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梅派」,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李濱聲先生曾親睹兩位大師演戲。但讓年過九旬的李濱聲先生至今難以忘懷的,不僅是他們精湛的演技,更是大師的「颱風……作者:李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