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主題展|作品展覽預告:多元繁榮,共融共生

2020-12-20 廣西設計周

2020廣西設計周將攜手多家組織、機構共同打造「共生」主題展——這可能是廣西第一場跨多重設計領域,多個行業大咖協作而成的藝術設計展覽。

在「設計共生」的主題之下,尋找溝通、實踐和融合 ,著眼未來,謀求良性的共同發展。「共生」在一個大空間中,各自獨立且內質關聯,在人文驅動下「多元繁榮 共融共生」。

#01

共融下存在著的共生

Symbiosis under the co-existence

「共生」主題展區是廣西多個團隊組織,關於對「共生"觀念產生的設計思維,再整合後呈現出來的共同體作品。它既有整體構想又各自精彩紛呈。

錦社作為展覽的聯合機構其一,與其他團體一同去打造,雕琢此次展覽,用作品的力量助力「共生」。

錦社(Jessen Fine Jewelry)是由國內頂尖珠寶設計師李詹璟萱博士創立的高級珠寶品牌,專注於高級珠寶設計製作、商務珠寶禮品定製、個人及家庭珠寶投資理財諮詢及規劃。錦社高級珠寶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設計大獎,專業人士及社會名流廣為收藏。本次展出錦社高級定製作品及旗下「花間派」輕奢系列」。

///

李詹璟萱 LiZhanJingXuan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首飾設計委員會副主任

廣西藝術學院珠寶首飾工藝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錦社高級珠寶設計總監

◤作品名稱:《道德經》系列作品 設計師:李詹璟萱

#02

共生共行共發展

Symbiosis and development

共生共行共發展,找到一種狀態,共同的、持續的輸出我們的創造。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內在力量,在共同的空間中凝聚,因為同一個信念凝聚,卻又保留了獨具個性的個人表達。

展覽作品——《花影鬢煙

該件獲獎作品榮獲2018年「八桂天工獎」首飾類唯一金獎。主石為大顆粒緬甸頂級紅尖晶,以18K白金鑲嵌,並配以鑽石、紅寶石和紅尖晶作為配石。設計靈感來自於繁花層層疊疊如夢似幻的春日,美人拈花而笑,將花朵輕輕插入髮鬢的剎那意境。項鍊的線條選用了繁複細膩而柔美的洛可可風格,充溢著輕盈靈巧的女性之美。

展覽作品——《夏末的旅行

18K白金鑲嵌祖母綠及鑽石項鍊作品,活潑輕快、充滿趣味,又不失古典華麗, 18K白金勾勒出彎彎曲曲的夏末鄉間小路,明亮的祖母綠則像是沿路美妙的風景,讓人回想起夏日的燦爛陽光和繁枝茂葉。

展覽作品——《巴黎掠影

設計靈感來自於巴黎聖母院玫瑰花窗上氤氳的圖案和絢麗的色彩,18K黃金鑲嵌糖果切割碧璽,繞開多金多鑽的傳統高級鑲嵌設計,代之以精細的無底琺瑯,重現巴黎式的華美光影,塞納河的柔波倒影在窗欞間,碎芒點點,隨風搖曳。

展覽作品——《藍田日暖玉生煙

18K白金鑲嵌無燒矢車菊藍寶石及鑽石戒指,以柔美的線條和定製切割的藍寶石及鑽石營造出輕盈、通透的煙霧質感,360度雕刻和鑲嵌帶來極致的工藝美和奢華感,典雅雋永。

展覽作品——《雕欄玉砌應猶在

饕餮紋系列珠寶是李詹璟萱博士最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作品。作品主石為1.42克拉珍稀鈷藍色尖晶石以及1.08克拉橙色尖晶石,採用手工起版,通體雕刻饕餮紋,傳統失蠟法製作,以18K白金鑲嵌主石並做鍍黑處理,更增加神秘之感。

#03

期待以設計禮讚生命

Looking forward to praise life with design

今天的設計應是多元價值體系的平衡,是表象各異而內質相通又多元發展的文明共同體。設計本就是一個精微又廣大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生態系統。

這是一次因意識到「生命關照"而自發的,也因嚮往著美好而凝聚的設計共生。展覽或許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但它是一個關於城市方向、關於生活方式、關於生命去向的一個重要的思辨道場。

期待,以設計致敬造化、以設計思考生活、以設計禮讚生命。

共生主題展

時間:2020年12月5-7日

地點:南寧國際會展中心E館

主辦單位:

廣西設計周組委會

參與機構:

廣西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協會

亞太酒店協會廣西分會

柳州市建築裝飾協會

柳州市建築裝飾職業教育集團

廣西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協會柳州分會

龍城室內設計師聯盟

廣西啟元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

錦社高級珠寶

玄亨設計·建築設計事務所

……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按照設計協會、公司默認排序)

獨家冠名:

聖象地板

獨家冠名:

聖象地板

聖象地板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上海。二十多年來,聖象從地板領軍者,到家居夢想踐行者,始終站在行業的前端;並以前瞻的視野、創新的思維和拼搏的精神,不斷超越自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績,引領和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

如今,聖象構建了完整、龐大、成熟的綠色產業鏈,打造起綠色、環保、健康並可持續的產品原料、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供應鏈體系。聖象及其股東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規模龐大的生產研發基地,包括8家年產能220萬立方米的基材工廠,10家年產能6400萬平方米的地板以及800萬延米的配件工廠,年產能70萬套的聖象木門工廠和年產能2萬套的聖象衣櫃製造基地。

聖象營銷網絡遍布全球,設立42家國內分公司,55個海外商業夥伴。在中國擁有3000家統一授權、統一形象的地板專賣店;700家標準門、衣櫃、整體廚房專賣店。在美國、德國、韓國、香港、加拿大擁有多個獨資、合資、合作的營銷公司。擁有1000萬幸福滿意的忠實用戶和超過20000名的員工!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聖象獲得了中國林產工業協會「質量信譽信得過企業」、「中國家居產業百強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並多次參加博鰲房地產論壇,並且連續9年受邀出席達沃斯論壇,展現出聖象品牌的行業地位。

項目統籌 / 邊凱徵

項目管理 / 尹 航

視覺設計 / 韋 爽

媒體宣發 / 江 帆

- E N D -

2020廣西設計周

· GXDW2020 ·

/

相關焦點

  • 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在合美術館展出
    「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開幕時間:2020年9月19日16時展覽時間:2020年9月19日-2021年9月19日展覽地點:合美術館8/9號廳「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匯集來自多個城市及地區的建築師、藝術家和機構的代表之作。展覽將從不同角度探討建築與自然、建築與地域、建築與城市、建築與人之間不斷演進的共生關係。
  • 「共生」的社區藝術,關山月美術館品牌展覽「在路上」深圳開幕
    針對主題對深圳城市的重要意義,此次展覽首次啟用「主題展+外圍展」的方式,呈現深圳當地鮮活的藝術生態。「青年批評家論壇」與展覽開幕式同期舉辦。此次展覽通過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位學者、策展人、媒體代表提名,提交超過100個案例,經過組織委員會最終評審,選擇43個案例作品最終呈現。從這些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面對個人境遇、自然環境、地域習俗,在不同層面上進行的多樣探索。
  • 「共生」的社區藝術|關山月美術館品牌展覽「在路上」深圳開幕
    關山月美術館品牌展覽「在路上」12月31日開幕。作為以青年為主體的年度藝術項目,第7屆主題「共生」整理了近20年來興起的中國社區介入式藝術(Community Art),呈現43個藝術案例,拓展藝術邊界,探討藝術介入和城市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索藝術創作的多樣可能。
  • 自然生態酒店下探地表88 米,「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在漢開展
    展覽作品世茂深坑洲際酒店。 記者萬建輝 攝建築如何與既有的自然歷史環境和人的行為和諧相處?9月19日在武昌野芷湖畔合美術館開幕的「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給出了啟示。這些作品以模型、沙盤、視頻、圖文等方式,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建築與自然、建築與地域、建築與城市、建築與人之間不斷演進的「共生」關係。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現場看到,由沙盤和立體圖展示的世茂深坑洲際酒店,依託石壁而建,面向山谷、瀑布和潭水,與自然融為一體。
  • 活動| 2018 「藝術歐洲」國際建築藝術展「共生——環境/城市/建築...
    2018「藝術歐洲」國際建築藝術展以「共生——環境/城市/建築」的展覽主題,將建築與文化再次提升到藝術層面,旨在尊重人性和歷史的前提下呼喚多元化、包容、有活力的城市生態系統,尋求城市文化、社會、空間多層面的共生。
  • 三生萬物,多元共生,快耍慢活
    彼時大慈寺香火鼎盛,燈市、花市、蠶市、藥市商業繁榮,解玉溪兩岸夜市流光。而今,成都遠洋太古裡落地成都三周年,古今光影交相輝映,國際潮流與傳統文化在這裡兼容並蓄。三年時光,1095個晝夜,成都遠洋太古裡與這座城市一同成長。未來,期待著與你一起繼續前行,快耍慢活。
  • 2017銀杏·共融藝術節之共融共生 從不罕見
    藝術節的關鍵詞之一「共融」,正是來自殘障群體的文化理念,它第一次出現在以流動工人文化為主體的藝術節當中。據1+1殘障文化發展中心的蔡聰先生介紹,「共融舞蹈」或「共生舞蹈」是從殘障人群的舞蹈運動中生發出來的概念,英文為inclusive dancing。「共融」的含義是殘障人士應該融入社會且參與社會發展。
  • 聚焦美康 多元共生 | 共話數字時代的品牌生長及美的經濟學...
    本次論壇以「創新者:生長無界」為主題,匯集了來自亞太地區的商業、科技、人文、公益等領域的傑出領袖與影響力代表參會。艾美集團作為本次論壇協辦方,董事長李金鳳女士及部分高管受邀出席本次論壇活動,並與社會各領域的傑出領袖們共同探討如何推動未來女性領導力發展並助力女性探索自身領導力成長。
  • 城市共生是人與社會關係的反思——安·美術館開館展揭幕
    在這個展覽裡我們關注和探討的是人類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共生,文化與城市氣質的共生,科技與城市發展的共生,又或是新媒體語境下空間轉化的共生。展覽 「向心——城市共生計劃」共邀請了十三位目前活躍在全球當代藝術界的重量級藝術家共同參與,展出作品近30件。
  • 嘉騰機器人陳洪波:金融與實業要共融共生、共進共贏
    原標題:嘉騰機器人陳洪波:金融與實業要共融共生、共進共贏   18日上午,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金融+」賦能行業專場之「金融+雙循環」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 廣美大學城美術館五人群展開幕 聚焦藝術的邊界與共生
    近日,由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主辦、和藝術基金資助,九空間技術支持的五人群展「邊界·共生:一起打保齡」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參展的五位藝術家分別為陳安斯、陳一致、段俊豪、袁澤強、朱湘。談及展覽主題,策展人姜俊表示,「一起打保齡」這個題目來自羅伯特·帕特南撰寫的名著《獨自打保齡》。本次展覽圍繞「邊界」和「共生」這兩個概念展開,它回應了今天藝術實踐的範式轉換,即從個體藝術家的天才神話到創意工作者的團隊協作。
  • 15家知名畫廊藝術作品亮相,共生未來SYMBIOSIS 芬-FOUND 畫廊聯盟...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何鑫 通訊員 李曉亮12月8日,第二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展——共生未來SYMBIOSIS 芬-FOUND 畫廊聯盟展暨互動裝置邀請展開幕式在龍崗區大芬油畫村TNT當代藝術空間舉行,
  • 展訊|呼吸 · 共生——2020 全球抗擊疫情國際平面設計展
    在這個萬眾一心、同抗疫情的重要時刻,新青年設計師聯盟、合肥平面設計聯盟等聯合國內高校、設計機構呼籲全球設計師群體,以「呼吸·共生」為主題設計作品,大家「同呼吸、同命運」,用設計力量抗擊「新冠肺炎」,謳歌抗疫精神、宣傳防疫知識、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這世間,共融共生的繁華與蒼涼
    也許世間的蒼涼與繁華是共融共生的,享受該享受的,惋惜想留也留不住的,遺憾不想也要失去的,不過如此。
  • 「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 宋豐光
    「慶賀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齊魯美術館系列展」之「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主辦單位:大眾報業集團承辦單位:齊魯美術館、山東新聞書畫院參展畫家:省內外百餘位畫家通過創作、展覽,參與到了此次慶祝活動中,用丹青妙筆講述了畫家們與大眾報業集團的深厚淵源和友情,也用暖心的話語對報業集團寄予了更多、更重的期許。「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作為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這一主題的最後一個慶賀活動,11月27日在山東新聞美術館精彩亮相。
  • 2020重慶英才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共融共生 引領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進行題為《共融共生 引領發展》的主題演講21日上午,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後的嘉賓主題演講環節,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進行了題為《共融共生 引領發展》的主題演講
  • 關山月美術館品牌展覽「在路上·2019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展」開幕
    2019年12月31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主辦的「共生——在路上·2019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展」開幕。作為以青年為主體的年度藝術項目,第7屆「在路上」以「共生」為主題,整理了近20年來興起的中國社區介入式藝術,呈現43個藝術案例,拓展藝術邊界,探討藝術介入和城市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索藝術創作的多樣可能。針對主題對深圳城市的重要意義,此次展覽首次啟用「主題展+外圍展」的方式,呈現深圳當地鮮活的藝術生態。
  • 盛大遊戲謝斐:共融共生促進產業升級 以「遊戲+」賦能全社會
    5月7日,以「新動能 新形態」為主題的網路遊戲轉型升級(上海)峰會在上海漕河涇舉行,來自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知名網路遊戲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及媒體齊聚峰會,共同探討產業升級之道,峰會現場重磅發布了《2017年上海網路遊戲市場年度報告》。
  • 共享共融共生 匯德創業讓夢想成真
    李寶樂  近日,在包頭市稅務局辦公大樓外,一個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展現在面前,機械系統在垂直於地面方向作循環運動,位於「二樓」的車輛就被取下來了。  秉持「共享」的服務理念,與在孵企業做朋友,共融共生,作為內蒙古屈指可數的民營孵化器,匯德創業在引導入駐企業方面,不是簡單地把企業招來了事,而是要發展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平臺、工場、社群互為補充的眾創服務體系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公共服務:強化企業「內力」  「靠講好一個故事的創業時代曇花一現,小微企業生存更加需要做好企業的基本功。」
  • 共融共生 砥礪前行
    作為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緊緊圍繞全市轉型升級振興崛起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全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不斷強化「服務地方、服務中小、服務市民」的市場定位,提升服務理念、樹立精品意識、創新金融產品、塑造企業形象,全力打造「開放、包容、共享」的精品銀行,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共融共生、同步發展,資產總額大幅增長,儲蓄存款增幅領先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