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建10個郊野公園 人均綠地達49.5平米

2020-12-17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月10日消息:9日,市園林綠化局發布2009年工作計劃,計劃全年人工造林8666.7公頃,新建郊野公園10個,並使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52.6%,人均綠地達到49.5平方米。
  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董瑞龍介紹,今年本市將新建、改建城市公園綠地20處、80公頃,提升100條城市道路的生態景觀效果。圍繞慶祝建國60周年等,栽擺花卉3000萬株(盆),數量之多創歷年之最。今年還將分批啟動11個新城萬畝濱河森林公園建設工程,重點建設3個新城的萬畝濱河森林公園,綠化宜林荒山6866.7公頃等。

 最新資訊:

國家花協負責人:希望唐山成功申報2014年園博會

10米花神像落城西 專家建言恢復二月十五花朝節(圖)

黃石綠化將「枝繁葉茂」 全省最大彩葉苗木基地昨動工

襄樊:花卉市場「金元寶」花盆俏銷(圖)

相關焦點

  • 北京10個郊野公園今年開門迎客
    晨報訊 (首席記者楊玉峰)記者昨天從市園林綠化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北京計劃建設80公頃公園綠地,其中超過1萬平方米的公園綠地達20處,同時力爭建設10個郊野公園和18個綠蔭停車場。同時,北京還將再增城市綠地600公頃,人均綠地面積再增加1平方米。
  • 上海今年增50餘座城市公園 人均公園綠地8.2平方
    據《勞動報》報導,人均公園綠地達到8.2平方米;新增50座以上城市公園。勞動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上海市綠化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繼續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注重生態空間品質,提高市民獲得感和滿意度。  2017年,上海加大綠化造林,新造林6.5萬畝,綠地建設1358.5公頃,其中公園綠地830.8公頃。
  •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8.5平方米
    2015年底,上海有165座城市公園。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越來越多市民感受到上海近幾年的綠意似乎一下子就在身邊「噴湧而出」。
  • 北京市今年新增10處郊野公園
    今年北京市將在城鄉結合部地區新建10處城市郊野公園,形成「郊野公園環」。公園建成後,有望免費向市民開放。這是記者日前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的。    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今年北京市將啟動綠化隔離地區「郊野公園環」建設,完成環城郊野公園綠地建設10處,面積達到666.7公頃。
  • 成都綠地規劃出爐 2020年環城生態區面積達2.5萬畝
    實現城市綠化覆蓋率42%,綠地率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5平方米的水平。  遠期規劃目標  2020年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地的各項指標,全面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實現城市綠化覆蓋率45%,綠地率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平方米的水平。
  • 北京郊野公園是如何興起的,第一家為什麼選了這兒呢?
    但這道隔離帶,卻正好成為建設郊野公園的基礎。2007年6月,本市啟動「郊野公園環」建設,計劃用5年到8年時間,把綠化隔離地區100多平方公裡的綠地建成免費開放的大公園,讓市民直接享受綠化成果。(2006年12月24日《北京日報》1版,《10塊圍城綠地明年構成「郊野公園環」》)▲2006年12月24日《北京日報》1版沒過幾個月,家住朝陽區王四營鄉王四營村附近的人們便發現,家門口的片兒林忽然變成了一座佔地830多畝的古塔公園
  • 太原公園綠地面積達4680公頃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平方米
    來源: 太原晚報公園綠地面積已達到468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平方米……我市公園綠地系統基本形成,城市生態環境明顯好轉。10月28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公園建設情況的報告。
  • 郊野公園環擁京城連成串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記者昨日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市今年興建的10個郊野公園,目前完成進度過半。到2011年底,全市將累計建成郊野公園81個,總面積達到85213畝,基本形成環繞京城的「郊野公園環」。  ■ 個案  通州森林公園日最高待客4萬  約2000平米的野營平臺已建成,並擬建科普基地  目前,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已建成一個約2000平米的野營平臺,可供市民露營。今後,除遊覽之外,公園還將兼作科普教育基地。
  • 看上海丨家門口一片「花花綠綠」,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一間房
    2015年底,上海僅有165座城市公園。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這種「房間」,上海市民人均一間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
  • 北京:兩年添綠相當於49個奧森公園
    北京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又有新動作。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通州區梨園城市森林公園等20個列入「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的綠化項目,總建設面積約1.28萬畝、約853公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個項目將在今年開工建設,並於年內完成綠化建設任務。
  • 北京朝陽區10個郊野公園五一期間免費對外開放
    中廣網北京2月24日消息 從北京朝陽區農委了解到,該區第二批10個郊野公園將於今年「五一」期間免費對外開放,公園總佔地面積為9000餘畝。     去年,朝陽區建成首批9個郊野公園,公園總佔地面積6648畝,其中最大的東壩郊野公園近千畝。
  • ...公園裡的城市」 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5年前的初秋,要一睹「網紅」粉黛亂子草的芳容,家住浦東南路的倪阿姨要坐近80公裡的車去金山。5年後,踱步最多20分鐘,黃浦江東岸濱江沿線的多座公園就有粉黛亂子草。倪阿姨的「追粉之旅」不再折騰。
  • 涿州今年9個公園綠地項目將完工
    涿州新聞 tf 涿州20年9個公園綠地項目將完工 綠地公園一直是市民關注的重點,下面小編帶您看一看,大家關心的這些綠地公園的項目建設情況
  • 北京:四大郊野公園面積均超萬畝 東西南北各添一綠肺
    四大公園群將形成四片巨大的「綠肺」滋潤京城。這是昨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的。市園林綠化局副巡視員蔡寶軍介紹,按照《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2020年前,北京要在中心城區外圍建成北郊森林公園、南郊生態郊野公園、東郊生態休憩公園、西北郊歷史文化公園四大郊野公園。「今年,隨著平原造林工程的實施,四大郊野公園的建設進程將大大加快。」
  • 東莞各類公園1223個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2.85平方米
    (記者 鄭家雄 攝)  東莞致力於打造生態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體系,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2.85平方米  近年來,東莞市按照「國家製造名城、現代生態都市」的城市定位,致力於打造生態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體系,提高城市綠化的質量和管理水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 鄭州要建43個郊野公園 其中10個緊挨主城區
    鄭州將建43個郊野公園面積相當於2500個碧沙崗公園10月1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規劃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鄭州市郊野公園專項規劃(2018~2035)》初步成果已完成,即將開始面向公眾徵求意見。遍布鄭州遠郊的43個郊野公園與現有的1個溼地公園、4個風景名勝區、13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共同形成61個大郊野遊憩空間,用地面積共計1294平方千米,佔到鄭州市域面積的六分之一,形成未來鄭州都市區「一河一山大生態、三帶一環大郊野」的大郊野遊憩空間結構。
  • 鶴壁將建首個郊野公園
    本報訊(記者郭戈)記者5月14日獲悉,鶴壁市已啟動規劃建設全市首個郊野公園——鶴壁市龍崗郊野公園工作,旨在打造以公園理念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示範區,建成後將成為鶴壁市重要的生態屏障。
  •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5年前的初秋,要一睹「網紅」粉黛亂子草的芳容,家住浦東南路的倪阿姨要坐近80公裡的車去金山。5年後,踱步最多20分鐘,黃浦江東岸濱江沿線的多座公園就有粉黛亂子草。倪阿姨的「追粉之旅」不再折騰。越來越多上海市民都有類似獲得感。在他們看來,上海近幾年的綠意似乎一下子就在身邊「噴湧而出」。一組數據印證了這種普遍的獲得感。
  • 北京朝陽再添6個郊野公園 "五一"前向公眾開放
    4月29日,北京朝陽區第三批6個郊野公園向公眾開放。截至目前,朝陽區已有25處(20個)郊野公園對外開放。據了解,此次開放的6個郊野公園分別為坐落在來廣營的清河營郊野公園、坐落在小紅門的鎮海寺公園、坐落在大屯的黃草灣郊野公園、坐落在高碑店的百花郊野公園、坐落在東壩的東壩郊野公園(三期)及坐落在豆各莊鄉的金田公園二期,共計佔地面積4665畝。
  • 今年渝北區新改建公園10個,來看看是哪些?
    這是渝北區增綠添園工程之一,今年,計劃全年新改建公園10個,新增城市綠地100萬平方米。綠夢廣場位於雙龍湖街道翠湖路社區,毗鄰機場路。這是渝北老城區最早的休閒廣場之一,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佔地面積雖然不大,但給周邊居民留出一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