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上了兩節英語課,我果斷地撤離了家長休息區

2021-02-18 世界之談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還算合格的媽媽,我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身體健康,活潑開朗,愛打籃球,會遊泳,愛畫畫,愛看書,學習成績不是班級裡最好的,但始終保持在95分以上,我很滿足,認為只要孩子一直保持這樣就可以了,可是就在我給孩子報了英語補習班之後,一切都變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了。

因為公立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所以我一直沒有給孩子報英語班,可是到了一年級下學期我發現班裡40多個孩子,只有幾個沒開始學習英語了,而我家熊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個。於是經過多方比較,精挑細選,在朋友的推薦下,最終選擇了孩子現在學習的英語機構,成了一名插班生。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開始學習的第一節課,我早早的把孩子送進教室,自己在家長休息區找了個最好的位置。上課後,休息區坐滿了家長,有家長友好地和我打了招呼,問我孩子多大了,哪個學校的,在哪個英語老師的班,聽我說完老師的名字,有個女家長問我:「你兒子和我女兒一邊大,怎麼才開始學英語呢?」

我很詫異的問她晚嗎,她說她家女兒從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英語了,然後又問了我孩子除了英語還學了什麼,我說有籃球,遊泳和畫畫,這下輪到她詫異地和我說:「沒別的了?二年級了沒學大語文,奧數之類的嗎?」

我搖搖頭,其實我連大語文是什麼都不知道,和現在語文難道不一樣嗎?看來我的見識還是太少了,我只能虛心的問她孩子都學了什麼,於是那位家長開始向我介紹她女兒正在學的課程,文化類的興趣類的加起來能有七八樣。

她剛說完就有別的家長問她奧數在哪學的,國學哪家好,聊天的人也多了,幾個家長聊的熱火朝天,什麼該學,該什麼時候學,什麼必須補,去哪補,聊到好的教育機構和老師,有家長還立刻向別人要了微信名片,而我則變成了英語試聽課上的熊孩子,像聽天書一樣的聽家長們聊天,我只能時不時的點頭表示認同,根本沒有發表意見的餘地。

後來我終於還是沒忍住,提了一個問題:「這麼多課,那孩子是不是放學後全都有課啊?有休息的時候嗎?」

「哪有休息啊!整個一周的晚上都有課,周六周日更多,排得滿滿的,現在辛苦點將來就知道好處了。再說了,他們上課,我們也得陪著,比他們還累!」

「哦!」我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又開始做一名忠實的吃瓜群眾了。

就這樣,很快的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孩子們下課出來時,幾個家長還沒聊完,我趕緊拉著熊孩子同大家打過招呼迅速離開了。

回家後,我認真的百度了國學,大語文,奧數,全腦開發等內容,給自己補了個課。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天後的第二節英語課,我決定不參與聊天,就在休息區找了個角落,低調的隱藏自己,還好上次聊天的那個女家長沒來,其餘幾個聊過天的家長也都坐的比較遠。

我用手機刷著新聞,正看得起勁,卻被身邊兩個家長的話題吸引了,兩個女家長應該是以前就認識,聊天的聲音不大,先是聊著購物的事,後來忽然一個家長問另一個:「唉,對了,你家孩子中學定了嗎?去哪個中學?」

我一激靈,忍不住抬頭看了看,這個時間有兩個班在上課,一個二年級一個三年級,這兩個家長應該是三年級的,但是三年級就開始考慮中學了嗎?我感覺我的好奇心又被勾起來了。

「沒有,想讓他考XX中學或者XX中學(我們這裡最好的兩所初中),要是考不上就得去劃片學區了,學區不好,不想去啊!」「你不是為了孩子上學又買了一個房子嗎?那房子學區不是重點嗎?」「那邊也不太行,那邊是新開的分校,不是總校,分校和總校有差距啊!」

於是兩個人就分校和總校的差距聊了起來,又分析了幾個重點中學各自的優劣勢,以及每個學校小升初考試的側重點,後來一個家長還把話題上升了一個高度,對另一個家長說:「我覺得你應該搬家,搬去你家新房子的小區。」「為啥啊?不愛搬啊,那裡離現在的學校遠,不方便。」「你不能光考慮方便的事,你得從總體考慮,你家現在這個小區整體環境不行,居民素質也不行,對孩子的影響不好。你新房子那個小區算是高檔社區了,居民素質啊,整體環境啊,都比現在的好很多,連補課班都比這邊好,孩子在那邊接觸的人不一樣,看的東西不一樣,學的也不一樣,肯定比這邊高几個檔次。」「嗯,你說得也有道理,我真得考慮考慮,這邊的家長都不怎麼注重孩子培養,大風氣不好也不行啊!」

聽她倆聊到這,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上海一個保姆阿姨從小區內孩子放學後的各種形為看出僱主家的小區環境不好檔次不夠從而想要辭職的事情,簡直和這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我聽著聊天,對比著自己的情況,連手機新聞都沒看進去。我家孩子就近入學,一個重點小學的分校,分校確實和總校差距很大,但我以前怎麼就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呢?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考慮過中學的事情,也沒考慮要換房子,一是沒有認識到學區房的重要性,二是我也真是經濟條件有限,沒實力啊!我居住的小區就是個普通小區,居民大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小區內孩子很多,晚上隨處可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玩耍,整體環境應該也算不上好,這樣看來我也應該好好考慮一下了。

第二節課結束後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我覺得我不僅給孩子報了個班,我也給自己找了個地方接受教育了。我並不認可這些家長們的一些做法,覺得和我一直堅持的理念有偏差,但最可怕的是我不得不承認,他們說的真的很有道理,在那一瞬間真的很能打動我,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讓我覺得自己是不合格的。

我嘗試和兒子溝通,問他願不願再學點啥,他放下手裡的樂高瞪著我說:「你想累死我啊?你還是我親媽不?」不不不,我是親媽,如假包換的親媽!

於是在陪孩子上了兩節英語課之後,我果斷地撤離了家長休息區,現在去上課,我把孩子去後就迅速離開回家或者在附近轉轉,差不多到下課時間再回去接他。我覺得我現在輕鬆了許多,即使我與其他家長的差距一直都在,但只要不暴露,隱藏著,我還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猜你喜歡:

"出去浪"和"宅家裡"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父母出身北大,兒子清華在讀,直言:孩子6歲前,定好3條規矩不變

如果在高考試卷上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會怎樣?

家長警惕!哈佛研究發現:孩子的未來,早在青春期就決定好了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第一人,為什麼語文課本從不選錄他的作品

721分的高考狀元:從普通班跑出的「黑馬」

相關焦點

  • 一年級的孩子課外興趣班到了連周末都沒有休息的地步家長怎麼辦?
    如果一年級的孩子課外興趣班到了連周末都沒有休息的地步,作為家長該好好優化下目前的興趣班有無必要,目前學了珠心算,畫畫,口才,英語,舞蹈,書法,怎麼優化,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對孩子真的好嗎?一、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刪掉珠心算!
  • 果斷給孩子定了這家機構的英語課
    搜索家附近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搜到了愛貝,預約試聽了一下,果斷給孩子定了這家機構的英語課,這家是純外教教學,而且老師都是歐美的,發音比較準確,親和力超讚,正式進班之前會有預熱課,在預熱課上,老師和孩子們可以熟悉起來,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對課程模式進行熟悉、適應,預熱課上下來孩子反應應該,挺喜歡這裡的老師,放假期間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去上課。
  • 無錫新梁溪人家小學初中高英語補習班免費體驗兩節課火熱預約啦!
    無錫新梁溪人家小學英語補習班免費體驗兩節課火熱預約啦!不管您家孩子是小學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還是六年級,只要覺得英語需要給孩子拉一把,都可以預約免費體驗兩節課,覺得效果很不錯,您再給孩子報名學習,機會難得,希望您能珍惜!
  • 孩子五年級謊稱沒上英語課 英語老師委屈:沒落下過一節課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文/圖本報記者 林路然)「我的孩子在後許小學讀五年級,但他沒上過英語課。」近日,一位父親撥打本報熱線968820,憂心忡忡地反映這一情況。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的這通電話牽出孩子的謊言。
  • 0元體驗課來了!專設家長休息區,還有……
    為了保證孩子安全,教室設計了1.3m的軟包,所有門縫都貼上了防夾手膠條,衛生間也都是少兒專屬設計等等,就是要為孩子建一個樂園式的教育基地。以往孩子上興趣課,家長往往只能坐在角落裡等待。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整個場館設置了非常多的家長休息區,軟沙發、充電站、書籍等等讓家長在等待孩子上課時能夠安心、舒適地放鬆一會兒。
  • 【親子英語】我陪女兒上英語輔導班的經歷
    本文來自「林克媽媽(lkmama)」,歡迎關注。雖然成績不能代表一切,但對於難度並不大的小學英語,女兒都落在絕大多數同學的最後面,那肯定是哪裡出了什麼問題。當時的我,對如何教小學生英語、如何激發英語學習興趣,一無所知。於是,我把希望寄托在報課外英語班上,帶林克開始了上課外輔導班的漫長路。
  • 【1-2年級家長線上講座】如何陪孩子做好英語啟蒙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眾所周知,英語作為21世紀重要的交流工具,已經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不管孩子未來深造、經商、工作,英語可以說是像開車一樣,成為人人必備的工具。更不用說在中高考等各類考試中的佔比。然而,在孩子英語啟蒙學習的路上,您是否遇到過以下問題?1:自己發音不準,不敢教孩子;2:外教中教到底怎麼給孩子選英語啟蒙?
  • 英語老師佔體育課家長憤怒:多上一節英語課,英語能突飛猛進?
    記得我上學那會兒,體育課一旦下雨了,體育老師不是請假就是生病了,經常都是語數外三科的老師輪流著上。剛開始心思單純的我們,真的以為是這樣子,後來才發現是語數外老師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給我們鞏固知識。那個時候的我們來不及怨恨,因為下雨天本就不能在外面活動,如果在走廊上扎堆可能還會影響其他班級的同學上課。
  • 南京一小學一年級無英語課引爭議 家長"很著急"
    據央廣網開學沒幾天,南京有家長就反映,孩子所在的學校一年級沒有開英語課。當地教育部門回復,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不作要求,三年級正式上課。不過,家長們還是「很著急」。
  • 杭州一大批公辦小學要在一年級開英語課了!
    這位家長分析,今後女兒讀公辦的話,英語就省心多了。今年暑假,她為女兒報了一門英語興趣班,一周兩節,花費了近3萬元。她說,英語和語文一樣,起步階段關鍵是多聽多讀,培養學習興趣,學校裡上了的話,有了英語老師的專業指導,家裡習慣養養好,小學階段估計不用去外面上課。
  • 龍應臺:我給鄉村孩子上的兩節作文課
    對於六年級的孩子,說明文可以當作入門。5、6個人圍著一張桌子,孩子們先看一段兩分鐘的搞笑影片。兩個故意用很滑稽的口音說英語的俄羅斯人,示範如何徒手用一張白紙把一瓶有金屬瓶蓋的啤酒打開。每個孩子桌上都有一瓶黑麥汁和一張白紙。他們必須仔細看那個好笑的俄羅斯人怎麼做。孩子聚精會神地看,就怕漏掉哪個環節,待會打不開瓶子。
  • 班禪英文演說震撼世界 一周至少上兩節英語課
    對於他在座談會上的表現,香港媒體不吝讚美之詞:「身穿紅色袈裟、戴著眼鏡的翩翩少年雍容不凡,氣質高雅。」當天下午,他趕赴無錫,參加在當地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在翌日的開幕式上,班禪用英文發表了演講,與會的各國高僧和文化精英都感到「震撼」。更有藏傳佛教代表們表示,十一世班禪已經承擔起了歷代班禪的重任。
  • 家長親身經歷告訴你半個學期孩子英語怎麼提升30分!
    我跟孩子他爸都是教師,孩子從一年級開始作業都是我倆輔導的。孩子升到六年級,他的英語作業強度越來越大,我跟孩子他爸不是學英文專業的,很多都忘得差不多了。當孩子在英語題目上有問題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教,查百度吧,不夠全面,請教其他老師吧,太頻繁怕麻煩人家。我倆干著急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孩子他爸在網上看到了在線英語的課程,報名註冊後免費領取了口語課程和一套學習資料。
  • 小學生一周七天沒空休息 學生家長都喊累
    一名哈爾濱的家長講述,上二年級的女兒周一到周五天天寫作業要寫到晚上10點,連最起碼的10個小時睡眠時間都不能保證。然後周六日的時候還要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樣的生活,孩子和大人都喊累。一個名為「sky」的網友向記者講述,在哈市某小學上二年級的女兒多多,作業太多,實在太累。家長不但要陪著孩子做作業,還要在周末陪孩子去各種輔導班。
  • 口述:我陪女兒上英語培訓班的慘痛經歷
    前不久,《收穫》雜誌副編審葉開在博客上連續發文批判小學語文教育,讓我想起了我這幾年陪女兒上少兒英語輔導班的經歷。其實,如果說小學語文教材是假大空,充滿了偽善的謊言,那麼少兒英語教育就更是讓人觸目驚心。它的毒害堪比「毒奶粉」!
  • 小學一二年級不開英語課家長著急 學校:國家沒強制
    當地教育部門回復,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不作要求,三年級正式上課。不過,家長們還是「很著急」。  錢女士的孩子在南京月苑小學上一年級,新學期開學,拿到新書,對照的課表的時候,她發現「沒有英語課」,再看看周邊的小學都有英語課,家長群裡炸開鍋,「大家的意思就是說,不管學校開一節課也好,或者說老師教的好不好,就是這個是義務教育,感覺是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
  • 家長也要從陪孩子上網課中解脫了
    幼兒園的學生不用上網課,孩子們是最輕鬆的,但是,家長要時刻看著孩子,可是一點不輕鬆,對於孩子剛剛上小學一二年級的家長,陪孩子上網課、陪孩子寫作業才是一種「折磨」。和孩子共同享受了史上最長的假期,很多家長都說:快開學吧!再不開學,我就要瘋了。那我們今天來聊一聊家裡有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家庭,家長該怎樣和孩子和平相處。
  • 上完課的來說說看法和感受
    首先,這個課程很貴,40多節課,3700+的價格,這可是線上課哦,同時可以教幾千人的。具體多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SAM老師說理解的打數字「1」,屏幕上統計的打「1」的人有超過3000。我報的那一期班上的學生數量是這個情況,其他班是不是就不知道了。以我這3年來給孩子報英語機構的經歷來看,給孩子報英語班,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教學質量跟服務,其次就是價格。
  • 我陪孩子在斑馬英語學習的時光
    當我目送他背著小書包走進幼兒園,突然間感覺孩子真的長大了。其實,隨著孩子的慢慢成長,你會開始覺得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不經意的一瞬間,心底就會有一個聲音冒出:他終究會獨自闖蕩世界。這樣的瞬間有很多,比如一開始上斑馬英語課的時候,每次都要我提醒他該上課了,然後坐在旁邊陪他學;現在每天到了固定上課時間,直接說「媽媽你去忙吧,我要自己上課,不需要你陪著了!」那一刻,我真是百感交集。
  • 學齡前兒童怎樣才能學好英語?經驗告訴你,家長是關鍵
    這幾年,英語培訓真是風生水起,遍地開花,就我們小區樓下這短短1000米的馬路上,就有5教英語培訓機構,學費從每年一萬多到兩萬多不等.為什麼英語培訓學習,現在如此瘋狂?追根究底,是我們這代父母深有感觸,大多在英語上栽過跟頭,希望下一代能在英語上順利走下去。有些家長是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還有一些像我這樣的,不奢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最起碼也不要吊在車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