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課外興趣班到了連周末都沒有休息的地步家長怎麼辦?

2020-12-11 教育孩子是最大的投資

如果一年級的孩子課外興趣班到了連周末都沒有休息的地步,作為家長該好好優化下目前的興趣班有無必要,目前學了珠心算,畫畫,口才,英語,舞蹈,書法,怎麼優化,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對孩子真的好嗎?

一、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刪掉珠心算!

珠心算可以說是個很大的坑,浪費了孩子的寶貴時間,加大了家長的經濟壓力。

孩子鄰居在幼兒園大班時就學了珠心算,一直學到小學二年級,一年級時除了口算比較快以外,再也沒有其它優勢了,兩年的學習最後徹底放棄,也許家長看電視看多了,被洗腦了,大多數的孩子也只是在小學低年級口算比較好以外,就再也沒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資本了。

如果讓我重新選,我只會選擇書法,英語作為自己的競爭優勢,集中精力,重點學習,遠遠超出同齡人很多,這才是最現實,最可能的,最理想的結果!

二、包含珠心算孩子學了六門課,還沒到恐怖的地步,那說明時間安排不合理。

按目前的學生實際情況來說,除了珠心算。報五個興趣班還真的不算誇張,還真不至於忙的周末都沒時間休息,是不是時間安排不合理呀。

正常情況一門課90分鐘,周一到周五安排兩到三個,周末拿一天出來安排兩個,留一個完整的一天給孩子放鬆或者做下作業,完全有可能呀。

目前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學了國畫,素描,硬筆書法,軟筆書法,學而思的數學,英語每周兩節,跳繩,孩子還是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做下作業,玩耍一下。

其實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把時間協調好,最好在住家附近,學校附近,省去了舟車勞頓,來回奔波,可以節約好多時間和精力。我們上課都在小區步行5-10分鐘,只有一個英語需要步行20分鐘,真的太省心省事了,孩子自己去就可以了!

三、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最應該關注什麼?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學習幾個特長還是非常好的,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喜歡的基礎上,不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

小學低年級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不管是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下及時複習總結,保持認真專注的學習態度,這才是孩子長期受益,成績持續優秀的保證,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習慣,拖沓磨蹭才是家長最揪心的事情。

四、孩子的身心健康遠遠比分數更為重要。

成績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

一年級的孩子時間安排到沒有周末休息的時間,我想孩子肯定不喜歡這樣的安排,畢竟才一年級就這樣緊張,後面的小升初,中考呢?是不是要把孩子逼上梁山呀?

平時抓緊一點,周末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徹底放鬆的時間,哪怕是半天也好,讓孩子跟小夥伴疼疼快快打個籃球,騎下自行車也好,要釋放壓力,才有下周的學習動力。

五、興趣班是孩子的興趣班,絕不是家長個人偏好的興趣班!

有時候孩子的興趣班都是我們家長的興趣班,都是我們家長的個人意志,真的不是孩子的。

既然是興趣班,特長班,那麼肯定不會太多,真正的特長都是那麼一兩個,太多了也就是曾經學過,根本沒有比較優勢。

其實這也是一年級家長的通病,一開始都把孩子當超人培養,無所不能,但真正理智的家長往往不會這麼做,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發現孩子有興趣的特長,集中精力,重點投入學習,這才是把優勢發揚光大,徹底變成孩子自己的競爭優勢。

眉毛鬍子一把抓,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一個特長,沒能培養出自己的競爭優勢!

相關焦點

  • 「焦慮」的家長們:孩子課後興趣班到底要不要上?
    盲目跟風「「我女兒說,周圍的小朋友都上英語興趣班,她也要上,每天跟我磨,怎麼辦?」」「「兒子今年8歲了,平時上課,周末上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似乎成了這一代孩子的典型生活。 我和他爸爸本來不想給他報很多課外班,因為平時上學已經很累了,周末希望他有時間放鬆一 下。可是,兒子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積極要求我們給他報班,說班裡的同學都有各種課外班 ,自己不能落後。沒辦法,我給他報了滑冰、手風琴、英語。
  • 課外班成為童年標配 為啥都在上課外班?
    為什麼在倡導教育減負的大背景下,還有那麼多家長孜孜不倦、前赴後繼地給孩子報課外班?這些課外班對孩子的成長究竟是有益補充,還是沉重負擔?家長們該如何找到校內教育和校外輔導的平衡點?  為啥都在上課外班  如今,隨便問一個小學生有沒有上課外班,沒上的恐怕寥寥無幾。
  • 孩子報七八個課外班就能贏在起跑線上?
    「我一下子有點慌,不報班會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王女士十分焦慮。「我給孩子報了8個課外班,包括書法班、鋼琴班、英語外教口語班、舞蹈班,還有同步課程輔導班等等,想讓孩子有點才藝特長、鍛鍊身體,而同步輔導班大家都報,我們不報的話孩子學習就得退步落後。」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 「周末兩天都排滿了,我接送孩子上下課外班,沒法休息,也挺累。」
  • 孩子周末上課外班,家長陪著在外面刷劇玩手機,可取嗎?
    如今社會,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學習,幾乎已常態化。可以問問任一有孩子的父母,多少都會給孩子報些課外班,或科目輔導相關的,或課外興趣相關的。我平時事情比較多,周末把孩子交給輔導班,這樣我就能單獨不受打擾的忙些自己的事情。我經常的狀態是,孩子周末在課外班學習,我就帶著電腦在旁邊找個沒人的教室,線上忙自己的事情。覺得這種狀態挺好,帶孩子,忙工作,兩不誤。但這段時間,我開始覺得自己的這種狀態有問題。
  • 給孩子報課外班的家長們,請把錢包慢點掏
    還有某某市的文科狀元就是在他們機構做的考前衝刺,這才拿下文科狀元的稱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父母的心願,面對這些課程銷售天花亂墜的說辭,相信沒有哪個父母是不心動的。高考就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只要多考一分就比別人多一個機會;多做對一道題,就等於超越了100個人。父母們給孩子報班的心態那是相當迫切。
  • 課外興趣班如火如荼,小學生該報什麼興趣班呢?
    作為一名三年級小學生的家長,談談身心體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小學階段該報什麼興趣班呢?一、首先選個運動類的愛好,我們選的是籃球,跳繩。孩子身體素質很好,跳遠二年級全校第一180,短跑也是全校前前二前三。
  • 雞娃之路:小孩不想上課外興趣班,怎麼辦?
    最大原因是上一次的課上,沒有寫好被老師批評了,小心臟受到一丟丟打擊。怎麼辦?我只能選擇再一次給他做心理建設。但這一次,不能再說「必備技能必須去」,得換個角度。說到課外興趣班,再多聊幾句。我有個朋友就給孩子報了五六個課外班,其中上鋼琴課時常常哭鬧。還有個在二線城市生活的同學,周一到周日都給孩子排滿了興趣班,為準時準點接送孩子,還特意請一個阿姨。
  • 不上課外班,孩子也可以學好英語!
    01孩子學英語,是不是非要花錢上課外班?辦公室裡的同事們最近都在熱衷給孩子報班學英語,因為大家的孩子們都是在學前班到三年級學段。媽媽們都知道英語是要在小學時就打好基礎的,而我們鄉鎮的小學根本不重視英語,雖然說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但是很多學生到了初一連26個字母都認不齊。小學白白浪費了四年時光,到了初中只有個爛底子,想提高都很難了。可是很多媽媽自己英語也不行,連啟蒙都做不到,別說往深了教。
  • 孩子的興趣班還是家長的興趣班?父母真的了解孩子需要嗎?
    一到周末,孩子們頭疼,家長更是忙,在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輔導班裡帶著孩子流轉。大家出門談話的主題就是,你家孩子學了哪些興趣班,你家孩子有哪些特長,聽到有的孩子周末什麼都沒有學,什麼都沒有參加的時候,那嘖嘖聲,開始給你上課。「你怎麼能讓孩子在家玩呢?
  • 父母不要隨便給孩子報興趣班,沒有興趣,學習效率也不會高
    許多小朋友對於這些興趣沒有一點喜歡,都是父母強迫他們進行學習,父母花費大量的金錢還會消耗孩子許多時間,但是效果確實不太好。朋友就幫她報了鋼琴班,孩子年紀太小,連鋼琴都不認識,雖然朋友對於妮妮的將來有著很深的打算,希望他能成才也有許多的特長。但是妮妮年紀太小,沒有許多音樂的基礎,學習鋼琴很累,也就造成她厭學的情緒。每次妮妮要上鋼琴的時候,總是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孩子也沒有多少愉快的情緒。
  • 連興趣班都要考級,就算考到八級,到了初中還不是照樣放棄
    他們的回答都是驚人的相似,就是看著別人的家長都給孩子報了,所以想著多學一點總沒有壞處。從一年級就給孩子報興趣班,每年換一個,年年不重樣,而且,每年都會看到,家長風塵僕僕的帶著孩子到處跑,到處去考級,考試,花費那麼多錢,那麼多精力得到的一個證書,真實性又有多大的含金量呢?
  • 一年級女童上13個課外班!媽媽:「我覺得還是不夠!」引人深思
    談到課外班的問題,讓我不得不想到了那個曾經上過《老師請問答》節目的七歲小女孩大奇。「我媽媽天天生氣,天天打我。媽媽一點都不愛我!」這是大奇剛上場時膽怯說出的第一句話。主持人問她:「什麼原因呢?」她怯懦地回答著:「學習不好。有一次我沒有上好英語課,然後媽媽就把我推到咱家的鋼琴角上磕了一下頭。」
  • 一年級學生被老師叫去上補習班,家長應該怎麼辦?有必要補習嗎?
    話說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就被老師叫去上課外補習班,這是讓人很難為情的:去的話要花費不少的錢,孩子也累,還不一定有效果;不去嘛,又是「得罪」不起的任課老師。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個人以為,這不是糾結的重點,前提是在職來說去開辦輔導班、補習班都是違反規定和紀律的。對於這樣的老師,談不上「得罪」,直接舉報就是了。
  • 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自己在家吃糠咽菜,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用
    芊芊「望女成鳳」的表現就是:孩子的補課班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休息。芊芊夫妻倆又不想讓孩子「錯過」這些好的興趣班,每天「從牙縫裡」省出錢給女兒報名。芊芊最近又給孩子報了個興趣班,上了幾天發現,這個班沒什麼用,就問孩子在補課班學到東西沒。
  • 一目了然:家長有沒有智慧,看看小學生報了什麼興趣班
    上小學的孩子報興趣班,是現在多數家長所希望、並樂見其成的。上興趣班可以發現、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啟發大腦思維,增加智慧,開闊視野。可以在緊張的課業負擔之外,讓大腦得到充分釋放和休息,在愉悅中自然而然地培養了自信心,有利於文化課的學習和提高。
  • 小學生一周七天沒空休息 學生家長都喊累
    一名哈爾濱的家長講述,上二年級的女兒周一到周五天天寫作業要寫到晚上10點,連最起碼的10個小時睡眠時間都不能保證。然後周六日的時候還要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樣的生活,孩子和大人都喊累。一個名為「sky」的網友向記者講述,在哈市某小學上二年級的女兒多多,作業太多,實在太累。家長不但要陪著孩子做作業,還要在周末陪孩子去各種輔導班。
  • 小學生到底有沒有必要報課外興趣班?
    小學生到底有沒有必要報課外興趣班?題主所說的興趣班,我理解的是藝術、體育類的興趣班。我的態度:條件允許的話還是儘量學學比較好;但不要過於功利。2.有一個興趣愛好,當遇到煩惱挫折的時候,可以提供一個情緒的出口,也可以是一種精神寄託。在世俗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心情苦悶的時候,可以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愛好的才藝上,將不良情緒及時地宣洩出去,長遠來說,對一個人的一輩子都是有好處的。
  • 過來人經驗:周末興趣班等娃,家長的不同表現,反映孩子將來成就
    文|文兒作為一名上學娃家長,周末比平時還要忙,原因就是要送娃去興趣班。當然,把娃送進班裡後,剩下的等待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了。運動類的興趣班,家長面前是透明玻璃牆,可以直觀地看到裡面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時候,家長們的表現就很耐人尋味了。以我這個陪娃上了幾年興趣班的過來人經驗看,周末興趣班等娃,家長的不同表現,很能反映孩子將來成就。|為什麼家長等待表現反映孩子將來成就?
  • 「最新」小學一年級課外書推薦!家長火速收藏~
    今天要給各位家長分享的是小學一年級課外書推薦!有的家長可能會好奇,一年級的孩子,連漢字都認不了多少,有必要看課外書嗎?孩子能看懂嗎?能理解嗎?其次,一年級的課外讀物以繪本為主,配圖豐富,故事性強,能夠讓孩子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再次,多讀書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都會提高,那麼孩子也會更懂事、明白事理。
  • 當課外班成為童年標配 找回快樂童年真的無解嗎?
    為啥都在上課外班如今,隨便問一個小學生有沒有上課外班,沒上的恐怕寥寥無幾。北京海澱區的「牛娃」最多,寧寧剛上一年級,媽媽就給她報了新東方英語班。「減負以後,小學一二年級的英語教材太簡單了,不記字母,就是日常對話和英文歌。有高年級孩子家長說,三年級時英語一下子就上難度了,如果不早點上培優班,到時適應起來會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