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要比以前的學生壓力更大,這是很多家長都深有感觸的。很多剛上小學的孩子就要進輔導班、補習班,家長和孩子都為此忙得不可開交。那麼小的孩子就如此著力的培養,孩子們真的吃得消嗎?
話說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就被老師叫去上課外補習班,這是讓人很難為情的:去的話要花費不少的錢,孩子也累,還不一定有效果;不去嘛,又是「得罪」不起的任課老師。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個人以為,這不是糾結的重點,前提是在職來說去開辦輔導班、補習班都是違反規定和紀律的。對於這樣的老師,談不上「得罪」,直接舉報就是了。如果孩子真有畫畫、書法或其它藝術方面的愛好,送到正規的輔導班就可以了。
一、如何看待在校老師辦輔導班?
一直以來教育監管部門都在倡導給學生減負,同時明令禁止在校教師開辦任何形式的補習與輔導活動,就是為了塑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小學在職老師在完成學校教學工作的同時,在學校對面或附近開辦補課班,這雖然不一定構成違法行為,但是一定是違規行為。對於這樣的風氣,家長、學生和全社會一定要抵制,積極向當地的教育監管部門舉報。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光榮職業,不應該為了貪圖利益而增加家長和學生負擔。
二、剛上小學有沒有必要去補習?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大多數都還是七八歲的孩童,我並不贊同這麼小的孩子就背負各種學習壓力。從幼兒園教育到應試教育會有很多的變化,剛上一年級可能連很多必學知識要點都不一定能夠接收,再去學畫畫或其它興趣班不一定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優秀的孩子不是靠輔導班輔導出來的,主要還是要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回到家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一年級的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還是貪玩的時期,上輔導班的效果也未必明顯。總而言之,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而不是一昧的指望課外輔導班來幫助孩子成長。
三、怎樣看待小學生的學習成績?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盼著自己的孩子考試考高分、考滿分,望子成龍的心情都可以理解。雖然說人的智商是無止境的,智力開發也是永無止境的,但是分數並不代表智商,不能以分數來斷定一個孩子的智商如何。小學、初中成績好不代表以後的學習成績好,很多學生到了高二之後就真正能夠看出來是否學習成績好,甚至很多小學、初中的優等生連本科都考不到的。不應該從小就以分數來逼著孩子學習,小學生要培養的是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不一定要多麼好的學習,快樂成長、善良有愛心的小學生才是最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