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不建議上補習班。
所謂的補習,我理解的是關於語文、數學等文化課的補習。上課學不會,知識掌握不了,才會去補。
一年級的課業壓力不大,孩子所學的內容也比較淺顯,掌握應該沒有問題。所以更沒有必要去補。
一年級的孩子,最關鍵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需要養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
如果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補習班,孩子把重點放在補上。上課的時候就容易走神兒,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上課不聽,因為課後也補了,家長還不容易發現,成績存在一定的欺騙性。
使孩子養成了上課不注意聽講的習慣,那可就糟了,他以後的學習之路會非常的艱難,因為上課畢竟是孩子提升學習能力的最關鍵,也最也是最重要的途徑。
我認識一個小男孩,聰明伶俐,特別可愛,是那種特別機靈的孩子。按說這樣的孩子學習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孩子比較調皮好動,所以經常得不了100分,但是總是得98分99分,成績也是不差的。
家長總希望孩子得100分,於是還給孩子課後報了一個補習班。每天小男孩放學後,還要到補習班去補習。
他看著同齡的孩子,要麼去踢球,要麼去打桌球,要麼去學舞蹈,而他還要去補習上課已經學過的東西,非常煩躁。
上課也變得不注意聽講了,因為即使上課學不會,補習班的老師也會再給他補回來。
孩子的成績不升反降。
老師更擔心的是,他上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說也不聽。
這樣的補習,上還不如不上。
而且對於小孩子來說,學習習慣是他自己習得而成的。如果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成績比較差,學的知識學不會,他自己就會意識到以後上課注意力就集中了。當進行課後補習以後,補習掩蓋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家長老師都發現不了,孩子自己也意識不到,那就改不了了。
如果非要給孩子報個班,我建議報個興趣班、特長班。
如果覺得孩子業餘時間很多,比較空閒,願意給孩子發展一個興趣特長,那麼建議給孩子報一個他感興趣的特長班。
如果孩子特別好動,建議他去遊泳或者踢足球,讓他堅持一項體育鍛鍊,發洩他多餘的動能,又能鍛鍊孩子的身體。
如果孩子喜歡舞蹈,哪怕是個小胖墩,家長也可以給她報個舞蹈班,並不是為了將來讓她成為舞蹈演員,是為了孩子的興趣而學習。
業餘時間,孩子們學習一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該多有成就感哪。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裡的興趣是孩子的興趣,並不是家長的興趣。選擇什麼班,不能家長說了算,而是孩子說了算。
即使孩子學著學著不願意學了,想換一個興趣班上上,我覺得也是可以的,因為孩子年齡還小,儘量讓他多嘗試,他才能找到真正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能挖掘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