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聖」之墓,世界上有名的家庭墓地,清明節只能獻花

2020-12-22 煙柯說旅遊

自古以來,皇帝的陵墓就被稱為陵墓,如陝西的秦始皇陵;比如北京昌平區的十三陵,王侯將相的墳墓叫做冢,聖人之墓叫做林,在中國,墳墓可以被稱為林,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武聖」關,其墓叫「關林」;另一座是「孔林」,中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創始人孔子「文聖」之墓。「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孔林是中國最古老、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現在已經2400多年了,佔地3000多畝。這樣一個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家族墓地,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曲阜以孔子命名,孔子也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中國儒學的創始人,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文化,爬泰山拜孔子,已成為歷代皇帝的風俗,孔子的「仁德思想」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原則,對當時的國家和社會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根據孔家的家譜,截至1919年,已有10萬孔子後裔葬於,他們也是當時社會的中流砥柱。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城牆長5591米。孔林有10多萬座墳墓和4000多塊墓碑,歷代碑刻保存6000多處,孔林也是中國三大碑林之一。要去孔林,你必須先去孔廟,它位於孔林的中心,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3歲,葬在曲阜北部的泗河畔,孔子弟子守墓三年,子貢守墓六年,自貢守墓期間,將珍稀的南方常綠樹移植到墓中,以寄託自己對老師的真情,後人讀了他們深厚感人的師生情,在自貢墓前修建了三座衣裝,立碑紀念。

在孔林,有許多民間傳說,在過去的兩千年裡,孔林似乎籠罩在一些神秘之中,這些神秘變得越來越神秘,比如「孔林沒有烏鴉、蛇、老鼠」。因為科技水平,幾千年來一直是個謎。甚至有人說孔子是上天保佑的,事實上,現代考古發現,後世在修復和擴建孔琳時使用了大量的硫磺和硃砂。蛇和老鼠最怕這種味道,所以離它很遠,周松柏的孔林總是綠色的,這也是烏鴉所厭惡的,所以烏鴉不再棲息在這裡。

說到墓地,尤其是今天的墓地,人們是司空見慣的,每年只舉行清明節。親戚墳前會放鞭炮,燒紙錢,放蠟燭祭品等,並且會大聲念出來安慰天上的親人,清明節前後,這些墓地無一例外都擠滿了人,清明過後,在漫長的一年裡,除了管理員,沒有人會來,然而,孔林不同,孔林規定清明節祭祀只能獻花,而且作為曲阜三孔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都有很多遊客。他們興致勃勃地穿梭於整個孔林墓區,參觀了10萬座古墓,作為一個旅遊景點,孔林不僅僅是孔家墓,人們也不認為孔林10W墓是不吉利的,人們來對孔子表示更多的敬意,它也被孔林數十萬株奇花異木所吸引,漢唐至明清碑林數不勝數。

山東曲阜被稱為「東方聖城」和「東方耶路撒冷」,記住一代聖賢是必須的,「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去曲阜,不僅可以逛三孔,還可以「學論語,學名禮」,還可以在孔子出生地尼山聖地欣賞大型真人話劇《金聲玉振》,看看孔子的生平和精神,你去過曲阜嗎?有什麼好的旅遊建議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在清明節前後修墓可以嗎?要注意什麼?
    就大家關心的問題,說一說:在清明節前後修墓可以嗎?要注意什麼?清明上墳掃墓是為了紀念先祖、緬懷親人,知恩報恩的一種傳統習俗。這個過程有著很強的儀式感。清明上墳掃墓不只代表燒紙,還有很多內涵。包括:修墳立碑、遷入新墳地等。
  • 海空衛士王偉墓前19年來鮮花不斷,今年有人送來殲20模型
    但二老心有遺憾:馬上到來的清明節,考慮到疫情防控,外加年邁行動不便,他們取消了今年的掃墓行程。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墓前撫英魂。昨天,記者特地趕到位於杭州安賢陵園的王偉烈士墓前,祭掃獻花。緬懷先烈,還收穫了很多感動。
  • 清明節掃墓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怎麼做
    清明節掃墓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怎麼做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冥鏹、鮮花果品、紙錢、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
  • 豪華墓屢禁不絕:多地仍有超面積墓地銷售 不同區域不同價
    清明節前夕,「新華視點」記者多地採訪發現,儘管國家和地方明確規定,禁止「超標墓」「豪華墓」,但一些地方仍有超面積墓地銷售,豪華裝飾的墓地大量存在。針對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的規定,有陵園銷售人員表示,可將多塊墓地合成十幾平方米大墓。
  •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上墳     2、清明節掃墓的程序     因為墓地一般都在山上,一般清明上墳的時候我們都會帶上一些工具,將墳墓四周的雜草清除,給墳添上一些土,將墓碑擦乾淨,將四周平整一下,然後在祭品、供果擺上,點上香燭、焚燒紙錢、敬酒、磕頭祭拜,最後燃放鞭炮。
  • 清明英烈祭:延慶區民政局根據172條線索找出36座英雄墓
    清明節前的一天,小張家口村胡家坡的半山腰上,出現了幾個黃菊和白菊組成的花籃,給這座荒山添了些許色彩。提花藍的是延慶區民政局優撫科的閆永傑和同事們,每年清明節前,他們都會來到半山腰的雜草叢間,給這裡的6座散葬烈士墓獻花、掃墓、培土……
  • 2020年清明節優秀作文:幸福在清明裡徜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清明節優秀作文:幸福在清明裡徜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古人對於清明節,多多少少會有一絲傷感。如今,家鄉的清明節卻有了一份別樣的韻味。   看,清明節這天,一個家族的人都到齊了。
  • 清明節將至,農村遷祖墳、找墓地、挑墓碑,這些注意事項要知道!
    清明節將至,很多農村地方都選在這個時間段遷祖墳,因傳統喪葬風俗中,清明前十天和後十天遷祖墳是可以不看日子便可動土,這可以減少一些麻煩事。但農村遷祖墳、找墓地、挑墓碑的一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以免弄巧成拙,釀成大錯!
  • 清明節將至,農村掃墓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女性不宜掃墓按照古人的說法,女性屬於陰性,如果進入陰地很重的墳地,可能會對自身得意識造成負面影響(如:被驚著);鬼神害怕女性經血,所以懷孕和來月經的女性更加不宜掃墓,除了對自己不好之外,還可能會因此失去祖先的護佑;古代子女多,女性本質上又屬於要嫁出去的,或者是外來的,在男權社會的時代
  • 清明節掃墓禁忌一次看!老人指出,最後步驟要「撒這個」在墓上
    清明節將至,許多人都會利用清明假期祭祖掃墓,不過掃墓時有許多禁忌要遵守。掃墓拜拜通常要在下午3點前完成,有些人較講究,會一大早就出門掃墓,且是在禁食或是未食葷腥的狀態下進行。掃墓時也有許多眉角要注意,墓上的草必須修整,也要注意墓碑和周圍是否出現裂痕、青苔,或是被放了什麼物品。此外,「千萬不可跨到墓碑、后土、蒼天與祭拜的供品」,也不要對別人家的墓品頭論足。整理完墓地後,就可以開始祭拜,先將祭品放好,然後點香燭、敬酒、祭拜最後奠酒。
  • 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官方通知 清明節放假幾天需要調休補班嗎
    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2020清明節放幾天假呢?需不需要調休?小編帶您了解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清明節放假幾天需要調休補班嗎  2020清明節放3天假,不需要調休補班。清明需要補班嗎文明祭祀,從我做起  1.提倡敬茶獻花、網上追思等文明祭掃方式,遠離火災危害和環境汙染。
  • 墓地成炫富表演場 清明每年「扔」掉千萬元供品
    提起清明節掃墓,淨園公墓的工作人員講起了這些年人們掃墓過程中出現的「怪象」。  淨園公墓工作人員說,每年清明節期間,是他們最勞累、最操心的時候。很多市民看別人家的墓臺上食品充足,自己也不能落後,否則就是丟面子。特別是兄弟姐妹間,相互攀比,你拿燒雞,他就帶肘子,最後連鮑魚和大蝦都上了墓臺,使墓地成了熱鬧的「集市」。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看懂黑科技丨清明節AR掃墓?讓已故親友重回眼前
    據了解,任何用戶都可以下載Spot message,但是免費用戶只能夠保存10段視頻,而用戶如果註冊成為普通會員,只需要付費500日元(約33元人民幣)就能可儲存最高達30個視頻。「預先錄製好影像再讓逝者站在墓前說話的服務簡直是腦子進水」「我一點也不想用這種方式和外婆見面 」。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對於一些強烈思念逝者的人來說,逝者的任何訊息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慰藉。
  • 清代名臣張鵬翮後人遷居守墓 9代人延續300年住在墓地附近
    康熙贊之「天下廉吏,無出其右」,雍正更讚譽其「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小渡鎮紀委書記藤忠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今年3月,重慶市潼南區已經著手規劃,將張鵬翮墓打造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張鵬翮故居遂寧市蓬溪縣金橋鎮翰林村,葬於潼南區小渡鎮月山村。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
  • 清明節的內涵是感恩—— 牟鍾鑑
    祭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家祭,一種是墓祭。清明掃墓祭祖,是墓祭的常態化活動,其時家族成員回家團聚,到郊外墓地清掃填土,撒壓紙錢,設供祭拜,或訴說思念,或泣表傷情,氣氛是凝重的。唐白居易詩《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瀟瀟暮雨人歸去。」此詩最能表現古代清明節的哀思故親的情狀。
  • 日本人也過清明節嗎?
    日本人過清明節嗎?清明節是一個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了這個節日,中國人都會到祖先的墓前好好打掃一番,供奉上各種祭品,寄託哀思。清明節的這個習俗傳承了上千年,不僅在中國,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華人聚集或者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大的地方,都會過清明節。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但是本土卻不過清明節。大家注意上面的「本土」兩個字。
  • 孔林最新的墓地是孔子的幾世?今後孔子後裔能否再入孔林?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就連人死後的葬墓也得按尊卑來稱呼,帝王之墓稱「陵」,王侯之墓稱「冢」,百姓之墓稱「墳」。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墳墓稱「林」——即聖人之墓。 自古至今,出過三位公認的聖人:文聖孔子、武聖關羽、亞聖孟子。 於是,就有山東曲阜孔林、河南洛陽關林、山東鄒城孟林。 不過,世事無絕對。 河南安陽又出了一個袁林。
  • 清明節,雄安祭祀方式有新變化
    於是,我們驅車來到人民大街的一家花店,祭祀用鮮花很多,有骨灰盒用的,有墓地用的,有墳地用的,五花八門,五顏六色。買什麼呢?我有些無所適從,就把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兒子。兒子年輕時尚,見多識廣,比我眼光強多了,有些事讓他去辦我們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