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初中三年時間,哪一年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是初三這一年!
但其實真正決定中考成敗的,卻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初三,而是在初二。
家長群有一句話很有道理「 初一差別不大,初二天上地下。」
最近聽一位媽媽抱怨:兒子原本很聽話,但讀初二以後,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有時候想跟他聊聊天,沒想到孩子反應讓人無語。
媽:兒子你真棒,這次成績不錯,媽為你驕傲!晚上想吃啥,媽媽給你做?
兒子:吃啥都行。
媽:這一段成績有進步,說明你只要有信心,一定能成功,兒子,你是最棒的!
兒子:啥最棒的,棒不棒我自己最清楚,什麼都是最棒的,煩不煩啊。我先睡一會,困死了。
媽:去吧,一會兒我叫你。哎,你這回在班上能進前10名了吧?
兒子:媽,您就別問了。
媽:……
類似的抱怨,柳媽聽過多次,故事的主角都是初二學生。
這可不是巧合哦,這其實是很普遍的&34;!
初二現象讓很多家長聞風喪膽,也是每個家長必須關注和面對的,究竟什麼是初二現象,應該怎麼做呢?
01 什麼是「初二現象「」
初中生正值「身心劇變」時期,其中初二學生尤為明顯,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乳期」。
還有人認為初二是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
02 「初二現象」的焦點問題
1、出現早戀現象。
早戀主要集中於初二年級,同學之間肆無忌憚地開玩笑,部分男女生表現過分親密。
2、沉迷網路遊戲。
初二學生上網最多,尤其是男生,有的孩子幾乎通宵達旦玩手機,打遊戲,把父母擋在門外。
3、成績下降嚴重。
學習上,初二是人生的分水嶺,一部分成績進步神速,一部分開始產生厭學情緒,成績迅速下降,對學習失去興趣。
4、嚴重的逆反心理。
初二學生的另一特點是不服管教,對於老師﹑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一定要和師長對著幹。
03 怎麼判斷「初二現象」
怎麼判斷「初二現象」?請爸媽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你和孩子關係疏遠了嗎?
2、你的孩子還願意和你談心嗎?
3、你還在一味的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嗎?
4、你的孩子經常頂撞你嗎?
作為家長這四個問題你要好好思考一下,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話?那很遺憾的告訴你,你的孩子正處於可怕的「初二現象」,你要趕緊關注起來!
04 「初二現象」家長要怎麼做
和孩子交心,和老師交流,和學校配合!這三點是關鍵!
1、做一個有品位的家長。
視人視其友,要求孩子儘量與性格相同的同學交朋友,多向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學習。
2、做一個善於溝通的家長。
默契配合,無事不成。常和班主任就孩子的教育進行電話或信息交流,互相溝通,共同設計。要教育孩子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敢於向老師、領導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給家長。
3、做一個積極的家長。
要相信每個孩子的未來都會是光明的。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進步點,多表揚,多鼓勵,多督促。不說打擊孩子積極性的話,不糾纏孩子犯過的錯。
4、承認差距,不求同一。
文化課的差距不等於能力的差距,不等於綜合素質的差距,更不等於未來事業的差距。不苛求孩子,關鍵看孩子是否盡了力。不扼殺孩子的靈性,不忽視孩子的個性,不泯滅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點一點的提高。
5、作為家長一定要給自己提出下面這五點要求:
①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關心他,支持他,鼓勵他。
②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不依賴他人的良好習慣,不要老乾預,老指導,老幫助。
③教育孩子正確對待失敗,要善於從失敗中找出成功之路。
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績的方法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體會到,無論成功或失敗,爸媽都一樣愛他。
⑤鼓勵孩子提出切合實際的目標,一步步地爭取,不要想一步登天。
文章最後小柳媽媽想說的是:初二是孩子最容易「惹事」、「犯錯」的時期。我們應該認識到,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然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