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初二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越早看越好

2020-09-06 育兒集錦

如果有人問,初中三年時間,哪一年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是初三這一年!


但其實真正決定中考成敗的,卻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初三,而是在初二。


家長群有一句話很有道理「 初一差別不大,初二天上地下。」



最近聽一位媽媽抱怨:兒子原本很聽話,但讀初二以後,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有時候想跟他聊聊天,沒想到孩子反應讓人無語。


媽:兒子你真棒,這次成績不錯,媽為你驕傲!晚上想吃啥,媽媽給你做?

兒子:吃啥都行。

媽:這一段成績有進步,說明你只要有信心,一定能成功,兒子,你是最棒的!

兒子:啥最棒的,棒不棒我自己最清楚,什麼都是最棒的,煩不煩啊。我先睡一會,困死了。

媽:去吧,一會兒我叫你。哎,你這回在班上能進前10名了吧?

兒子:媽,您就別問了。

媽:……


類似的抱怨,柳媽聽過多次,故事的主角都是初二學生。


這可不是巧合哦,這其實是很普遍的&34;!


初二現象讓很多家長聞風喪膽,也是每個家長必須關注和面對的,究竟什麼是初二現象,應該怎麼做呢?



01 什麼是「初二現象「」


初中生正值「身心劇變」時期,其中初二學生尤為明顯,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乳期」。


還有人認為初二是整個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被稱之為「初二現象」。



02 「初二現象」的焦點問題


1、出現早戀現象。


早戀主要集中於初二年級,同學之間肆無忌憚地開玩笑,部分男女生表現過分親密。


2、沉迷網路遊戲。


初二學生上網最多,尤其是男生,有的孩子幾乎通宵達旦玩手機,打遊戲,把父母擋在門外。


3、成績下降嚴重。


學習上,初二是人生的分水嶺,一部分成績進步神速,一部分開始產生厭學情緒,成績迅速下降,對學習失去興趣。


4、嚴重的逆反心理。


初二學生的另一特點是不服管教,對於老師﹑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一定要和師長對著幹。



03 怎麼判斷「初二現象」


怎麼判斷「初二現象」?請爸媽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你和孩子關係疏遠了嗎?

2、你的孩子還願意和你談心嗎?

3、你還在一味的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嗎?

4、你的孩子經常頂撞你嗎?


作為家長這四個問題你要好好思考一下,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話?那很遺憾的告訴你,你的孩子正處於可怕的「初二現象」,你要趕緊關注起來!



04 「初二現象」家長要怎麼做


和孩子交心,和老師交流,和學校配合!這三點是關鍵!


1、做一個有品位的家長。

視人視其友,要求孩子儘量與性格相同的同學交朋友,多向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學習。


2、做一個善於溝通的家長。

默契配合,無事不成。常和班主任就孩子的教育進行電話或信息交流,互相溝通,共同設計。要教育孩子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敢於向老師、領導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給家長。


3、做一個積極的家長。

要相信每個孩子的未來都會是光明的。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進步點,多表揚,多鼓勵,多督促。不說打擊孩子積極性的話,不糾纏孩子犯過的錯。


4、承認差距,不求同一。

文化課的差距不等於能力的差距,不等於綜合素質的差距,更不等於未來事業的差距。不苛求孩子,關鍵看孩子是否盡了力。不扼殺孩子的靈性,不忽視孩子的個性,不泯滅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點一點的提高。


5、作為家長一定要給自己提出下面這五點要求:


①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關心他,支持他,鼓勵他。

②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不依賴他人的良好習慣,不要老乾預,老指導,老幫助。

③教育孩子正確對待失敗,要善於從失敗中找出成功之路。

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績的方法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體會到,無論成功或失敗,爸媽都一樣愛他。

⑤鼓勵孩子提出切合實際的目標,一步步地爭取,不要想一步登天。



文章最後小柳媽媽想說的是:初二是孩子最容易「惹事」、「犯錯」的時期。我們應該認識到,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然代價。

相關焦點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可「14歲現象」卻極為危險,看看這篇文章,陪孩子安全度過。我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
  • 危險的初二現象,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家長幫娃輕鬆度過
    初中是連接小學與高中的一條紐帶,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生處於「身心劇變」時期,是孩子一生中問題最多的時期,美國心理學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乳期。」初二是中學階段「最危險」的階段,最難管理,被稱為危險的「初二現象。」
  • 危險的「初二現象」,父母越早看越好!
    好家風教育不追求每個孩子成功,但要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作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我經常收到90%的家長求助:為什麼我家孩子一到初中就跟不上了?壓力大:學習量增加了2倍,難度明顯加大,成績一落千丈;沒方法: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只顧做題,不懂歸納總結;中考60%的考點就在初二,中考幾何最難的輔助線構造是在初二進行學習,還增加了物理學科,大大增加了學習難度。 專注力、記憶力、思維力等學習力的培養也將成為孩子不可或缺的教育之一。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14歲現象前段時間,媒體報導了一則駭人的新聞:14歲少年小肖在網吧刺殺了自己的父親。
  • 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危險的「14歲」現象
    我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對於這一年齡孩子的家庭教育來說,家長最難處理的問題,就在於叛逆、不聽勸。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叛逆,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 危險的「16歲」現象,高中生家長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16」歲現象 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6歲左右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 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
  • 應對「初二現象」有妙招 幫孩子平穩度過「危險」期
    初中階段,男孩、女孩都開始步入青春期,最讓家長們頭疼的「初二現象」逐漸出現,在教育圈確實有種說法叫「初二現象」。有沒有應對該現象的妙招,以便幫孩子們平穩度過初二這個「危險」期呢?對此,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危險的「14歲」現象,男孩女孩都危險!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和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14歲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獨立成熟的一面,又限於經驗、年齡獨立不起來,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難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下足功夫,把問題妥善解決,讓孩子順利發展。」對於這一年齡孩子的家庭教育來說,家長最難處理的問題,就在於「叛逆」、「不聽勸」,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叛逆,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1.
  • 危險的「16歲」現象,高中生家長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6歲現象」。在校園中通常表現為:不完成作業、厭學、逃學、脾氣暴躁、頂嘴、打架、早戀、結交不良朋友等。
  • 初中生家長注意:危險的「初二現象」,處理不好耽誤孩子一生!
    很多孩子在初二之前都是「好學生」,一到初二成績就滑落下去了。 一位媽媽抱怨:女兒原本很聽話,但讀初二以後,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父母跟她說什麼話,她都要頂撞回來,有時乾脆不搭理。 媽媽總想找機會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沒想到依舊屢屢「碰壁」。
  • 青春期出現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 1 -「14歲」現象前段時間,媒體報導了一則駭人的新聞:14歲少年小肖在網吧刺殺了自己的父親。報導中寫道,小肖的作業本裡有一道題,「當你的父母錯怪了你時,你會怎麼辦?」他如此回答:寬容、溝通、交流。
  • 「14歲」現象別大意,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再忙也要陪娃度過
    孩子14歲的年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孩子處於青春期,開始要脫離父母的管教,形成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會產生一種叛逆的心理。除了上述「14歲現象」的極端案例,很多老師會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存在明顯的「初二現象」,很多孩子在初二會遭受一次成績滑鐵盧般的下降,14歲也是學習的「危險期」。
  • 危險的「9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小學生家長早點看
    很多媽媽都跟我吐槽,為什麼自己孩子寫作這麼難?簡直篇篇作文都是氣死親媽系列!,既學了前人的技巧方法,又有中華5000年文化的薰陶,自然越學越好!平時,只有北上廣的孩子才有機會接觸到花生酥老師的課,想上她的課,也至少要排三、四個月的隊,一節課動輒500元+。
  • 令人抓狂的「初二現象」:是學霸還是學渣,關鍵看父母怎麼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2萬名學生和家長,做過一項調查,在孩子進入14歲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初二學生。這個時期,因為父母和老師的應對出現錯誤,很多孩子出現巨大變化,這樣的變化被教育界稱為「初二現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抱怨,孩子上初中以後,也不是初二的時候,開始變得不聽話,逆反心理極其嚴重。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寫好作文很重要,但現實情況是孩子作文寫不好2同樣是學語文為啥作文成績差距這麼大從歷年中考成績來看,大部分的同學語文考不到高分,都是因為作文的問題:題目看不懂、背的素材不知道怎麼用,想提高卻沒有方向。其中更有很多孩子
  • 危險的初中,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初一初二的家長早點看
    寫好作文很重要,但現實情況是孩子作文寫不好,分數上不去。長此以往,會影響小升初以及中考、高考的總成績。同樣是學語文,為啥作文成績差距這麼大從歷年中考成績來看,90%的同學語文考不到高分,都是因為作文的問題:題目看不懂、背的素材不知道怎麼用,想提分卻沒有方向。
  • 危險的「10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中小學家長早點看!
    按說表姐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比較有想法的,目標也很明確。  她 知道孩子學習成績不如別人,買書、報班、補習都沒落下,這樣的操作應該要領先同齡人了。  但是每次輔導佳佳作業,表姐都差點當場暈厥。  像這種數學題,「1+2+3+……+97+98+99=」 ,按說只要找準規律,分分鐘的事。
  • 育兒|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專治磨蹭!越早用效果越好
    育兒|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專治磨蹭!越早用效果越好!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
  • 初二現象有困擾?從規律開始,陪孩子順利過渡
    清風聽過1句順口溜:「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雖是一句戲言,但能部分反應初中三年學生狀態。現在單說「初二現象」初二很關健,也許是孩子正讀初二吧。了解規律,儘早準備,防範於未然吧。通過一年的接觸與學習,孩子們大多適應了初中的遊戲規則,有的孩子成為了老油條。不越紅線,不違規,你別想他發憤圖強,這是所謂的初二現象直觀的表現之一。
  • 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
    一個孩子長大後是自卑還是自信,關係著他們的未來。相信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卑的人。一旦孩子有了自卑的心理,他就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很難與人相處,甚至會越來越消極,遇到一點挫折就不能承受。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