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醫生被問早飯吃了啥:我的原則是,每天食物最好超過10種

2020-12-19 福果媽媽

文丨福果媽媽

今天早上給娃準備早餐,家裡沒雞蛋了,就沒準備煎蛋,兒子還問我說,媽媽今天為什麼沒有雞蛋。

其實孩子不太愛吃雞蛋,都是因為我經常跟他強調,小孩子一定要多吃蛋白質,你以後每天不吃雞蛋不能去上學。現在孩子已經習慣了吃煎蛋。

自從早餐是否要多吃肉蛋奶的爭議出現之後,早餐的營養問題我開始非常重視,因為我真的發現孩子免疫力的高低,身體的強弱,都是吃出來的。

疫情期間,感染了病毒而成為重症患者的,都是營養極度缺乏的,主要是蛋白質缺乏,所以醫生才會反覆勸告,一定要重視飲食營養,不要每天想起什麼吃什麼,或者簡單的吃方便麵對付。一旦缺乏蛋白質,你的抗體根本不可能產生,一旦感染,病毒就會在肺裡面拼命蔓延,所以蛋白質非常重要。

而說到飲食和營養,曾經掀起早餐應該吃肉蛋奶討論的張文宏教授,近期參加一個節目,提出了另一個營養建議。

先是主持人笑著問他:「您今天早飯吃的什麼?」

張醫生笑了笑,一如既往實在地說:「你問我今天吃了啥,我還真忘了,因為我每天吃的早飯是不固定的。不過我的原則是固定的,早餐也一樣要多樣化。」

多樣化,這也是我最近給娃做飯在努力實現的一點。

接著,張文宏醫生提出一個具體的標準來參考:「你吃的食物種類,每周要超過25種,每天的食物種類,最好超過10種。」

聽到這裡,我趕緊掰指頭算一算,前兩天每天都讓孩子吃了啥。

食物種類每天要超過10種,也就相當於每頓飯的食物種類要超過3種,每周食物種類要超過25種,也就意味著,今天吃的食物這周不能一直重複。

營養素分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糖類)、 維生素和礦物質(無機鹽)、水、纖維素7大類。

不同種類的食物,其中所富含的營養元素不盡相同。比如蛋白質,我們常吃的肉、蛋、奶中含量較多,而穀物中則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水果和蔬菜中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再往下細分,比如每種水果中含有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種類也有不同,大棗、石榴、橙子中富含維生素C,而香蕉、蘋果中則富含維生素B。

美國農業部曾經提出,平衡的膳食結構是由四種基本食物種類構成的,後來這個理論發展成金字塔膳食建議,用來指導人們的膳食營養,降低多種疾病的發生率,比如脂肪的攝入量,應該減少到總熱量的30%……

根據建議,不同人群根據熱量消耗不同,要選擇不同的搭配量。比如,一個每日需要代謝2400大卡的人,應該食用10份穀物食品,加上5份蛋白質食品,而一個需要消耗1600大卡的人,則需要6份穀物食品和3份蛋白質食品。

很多人都更熟悉這張圖,《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這張圖形象地反映出健康的膳食結構應該是什麼樣的。

中國飲食結構和西方有所不同,不管是北方喜歡的麵食,還是南方喜歡的米飯,都是碳水化合物為主,它們佔據了很多家庭飲食結構中的主體。

大家都有個中國胃,改成以肉蛋魚禽類為主可能也不適應,但是這個中間的比例要做好把控,

一日三餐都讓孩子吃米飯喝粥,蔬菜、水果、肉蛋奶比例很少,這卻是不行的。

比如一個4歲的孩子,穀物類的食品需求是100-150克,蔬菜類需求150-300克,雞蛋50克,肉類50-75克,奶類350-500克,這樣才均衡。

我經常看到網上有媽媽拍的自己寶寶吃飯的食品,餐盤上放著孩子一餐的食物,寶寶自己拿著勺子乖乖吃,他們給孩子準備的食物,都很均衡全面,種類很少低於3種。

幾個米飯糰,4-5塊肉,素菜兩個,一個3-4勺,再給孩子米飯上淋點橄欖油或者放點肉鬆,孩子就吃的很開心很健康了。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要求,怕是有錢才能吃得起吧,普通人哪能做到呢?

給孩子準備豐富種類的食物,並不一定非要買貴重的食品,比如水果,草莓車釐子價格昂貴,但是也有相當多相對平價的水果,而且不同水果上市時間不同,結合時令來買,比如橘子在上市的時候多買一些橘子,再搭配一些香蕉蘋果,既能保證營養,又能順應節令,品嘗到最佳口感。

人生所追求的,其實不過就是一日三餐爾,吃好喝好,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每天堅持喝2種水,吃一個雞蛋,提升免疫力,減少生病
    他曾發表過一次講話,其中提到,預防疾病的最好藥物是,多喝2種水,多吃一種食物,免疫力增強,疾病也更少出現。是一名接地氣的醫生。張文宏所說的兩種水分別是白開水和牛奶,一種食物是雞蛋。人體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整體,需要源源不斷的有營養供給,為身體運轉提供能量。但是當人體內缺少相應的物質,就會逐漸出現營養不良,最終影響健康。水更是和營養成分一樣重要的東西。
  • 早飯不能吃粥?張文宏這次「嘮叨」背後的知識點了解一下
    這兩天,網上流傳「早飯不能吃粥」的說法。上海闢謠平臺微信號「上海網絡闢謠」的後臺也收到網友諮詢,問「早飯不能吃粥」的說法出自何處?白粥真被拉入早飯黑名單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核實發現,這個觀點其實是來自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 鍾南山和張文宏都強調的食物,很多人覺得太難吃?我決定每天吃了
    我說句實話:大家肯定在想研發疫苗害怕有副作用,所以張文宏的接種,讓我感覺安定民心不說,也繼承了顧方舟當時的傳統美德!醫學的人真的是最美的人! ,因為您是領頭人,您打了,我們老百姓不懂的人才敢打,我感覺中國的強大和醫德需要這種醫生,為他們鼓掌,他們完全繼承了顧方舟醫德美德,是我們所有老百姓值得學習的,我們看看之前採訪中,張文宏是怎麼介紹我們老百姓要怎麼吃早餐的!
  • 還給孩子吃清粥寡湯的早餐?張文宏:早餐吃牛奶雞蛋,不許吃粥!
    在送壯壯回來的路上碰到了一個小區的朵朵媽媽陳姐,小趙就問陳姐每天早上給朵朵吃什麼,沒想到陳姐的回答讓小趙大出意料「我很少單獨為朵朵準備早飯,一般就讓她自己帶點餅乾去學校裡吃,或者是在家裡簡單地喝點清粥。」小趙連忙跟陳姐說這樣可不行啊,早餐最重要了,就這樣簡單的吃一點怎麼能保證孩子一上午的活動需要呢。小趙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是大多數家長都和陳姐一樣對孩子早餐吃或不吃、吃什麼不都重視。
  • 這種早飯不要再給娃吃
    我鄰居李大姐就是這樣想的,但是她發現她家孩子團團這些日子在家沒少生病,而且這個春季快過去了,孩子沒長高也沒長肉。後來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醫生說孩子積食影響食慾,也影響自身對營養的吸收,從而導致孩子免疫下降,這讓李大姐疑惑了,補的挺好的,為啥還積食了?
  • 8歲孩子腸癌晚期,兒科醫生:3種早飯害人不淺,大人小孩都別吃
    前段時間,軒軒媽媽出差,讓孩子他爸照顧一下軒軒,結果沒想到,軒軒爸爸啥也不管,給孩子早餐錢讓孩子自己買點路邊吃的,這一吃,就吃出了問題。 上周末軒軒媽回來,正趕上軒軒肚子疼,孩子他爸也不在家,孩子在家裡衛生間一直待著,疼的只想著打滾哭鬧。 軒軒媽馬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這一檢查才知道,孩子患了腸癌。
  • 張文宏兩次提出要吃高蛋白食物,但粥就是不能喝,粥沒營養嗎?
    張文宏教授在直播的時候對學生家長提出建議:「你家孩子不管是胖是瘦,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要超級的重視。絕不要給他吃那些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的、高蛋白的,早餐不許吃粥,他不吃也不行,不吃就不上學了。」
  • 張文宏提醒家長:孩子早餐不許喝粥!這四種早餐很傷胃!
    @都市快報 來給大家劃下重點:「早飯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他不吃也不行,你說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學。」
  • 聽張文宏醫生的話,早上高蛋白飲食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說是疫情期間大火的張文宏醫生,建議讓孩子早餐多吃牛奶、雞蛋等高蛋白飲食,不要喝稀飯,引起爭議。有大V說張崇洋媚外,我感到非常好笑,如果是好的經驗,為什麼我們不能拿來用?所以,今天我特意弄了高蛋白的早餐。
  • 張文宏醫生建議,早餐不喝粥,多吃兩物,免疫力提高,不受病菌擾
    在這次的疫情中,張文宏醫生火起來了,主要是他幽默的話語,解說了此次疫情,用簡單、接地氣的語言,告訴大家如何做,怎樣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在一次直播中,也有說到不建議大家早上喝粥,要多喝牛奶,吃雞蛋,尤其是小孩的飲食要注意。為何不建議喝粥吃鹹菜?
  • 張文宏教授說:多喝2種水,多吃1種食物,多睡覺!網友:真接地氣
    據官方諮詢報導,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一段話,被網友評論紛紛留言:真是太接地氣了!主要內容說的是預防疾病,其中最好的藥物是什麼?
  • 張文宏:如果發燒別喝粥吃鹹菜,多吃這3種食物,才是最重要的!
    張文宏:如果發燒別喝粥吃鹹菜,多吃這3種食物,才是最重要的!4月2日晚,「愛心暖遊子、攜手共抗疫——支持海外華僑華人、留學人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愛心連線(英國、南非專場)」舉行。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 發現發燒之後,增強營養至關重要。不要喝粥吃鹹菜、泡麵沒什麼營養。
  • 不知道早餐吃啥?2分鐘學會炒米粉,早飯不發愁,10分鐘就能上桌
    不知道早餐吃啥?2分鐘學會炒米粉,早飯不發愁,10分鐘就能上桌前幾天,一個同學家長跟我說每天都可發愁,不知道早飯吃點啥,換來換去就是那幾種,自己都做煩了。我跟她說其實你並不是只會做那幾樣,只是習慣了那樣做罷了,做飯這事兒,其實最容易,只要會做一樣就會做好幾樣,每種食物都能舉一反三,稍稍變變樣子你就變出新花樣了。早餐吃什麼並沒有固定模式,所有食物都可以早餐吃,打破這個思維模式沒準你就豁然開朗了。早飯吃炒米粉,對我來說這就是偷懶飯,只要晚上把米粉泡上,早起進廚房,十分鐘就能把飯端出來,簡單快速 營養也不差。
  • 張文宏:很多網友批評我,但粥還是不能喝!想健康要這麼吃才行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進行過於防控肺炎疫情的講座時提到過:「孩子的早上必須吃好,不許吃粥,要吃高營養的食物,只能吃雞蛋和牛奶,補充好能量再去上學。」這次的發言被很多媒體報導,但是響亮的「標題黨」讓很多人感覺自己的世界觀受到了打擊和懷疑「那我喝了幾十年的粥豈不是浪費了?」
  • 老人膳食均衡,每天至少吃12種食物
    「我已經吃得很好了,很注意營養了,為什麼還這麼瘦?」醫生對他們的膳食進行評估後,發現他們並不像自己宣稱的很控制、很科學,常常會存在吃過量或飲食有偏頗的問題。趙泳誼建議,老人進行膳食調整前不妨去詢問下專業的營養醫生,科學、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膳食情況,進而才可查漏補缺。到底怎麼吃才對?
  • 孩子9歲前,早飯吃什麼?醫生:3種「早餐」最傷脾胃,不許再吃
    就拿孩子們的飲食來說,以前是「有啥吃啥」,現在就是「吃啥有啥」,不僅飲食差異大,兩個時代的孩子體質差異更大。 醫生表示,當下孩子普遍存在著問題主要就是「飲食和餵養」,而最不被人們所重視的早餐就成了拖垮孩子身體的第一道坎。
  • 張文宏主任被網友批崇洋媚外,我們的營養早餐到底應該怎麼吃?
    讓我想起之前張文宏醫生在疫情期間發表過類似的話,也惹來了不少非議 這尤其是都是成天外食的上班族特別缺乏的營養素,有利於我們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健康 早餐要夠「雜」 早餐花樣不一定要多,但是食物種類一定要多,不同種類的食物,其中所富含的營養元素不盡相同 張文宏醫生曾經提出一個具體的標準來參考:「你吃的食物種類
  • 張文宏:它是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營養專家:這10種食物最優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家都在問:如何才能抵抗住病毒的侵襲?其實答案很簡單,免疫力是關鍵!那麼又該如何保持良好的自身免疫力?——提高優質蛋白食物的攝入,提高自身免疫力!蛋白質,抗病毒的關鍵營養!
  • 網紅醫生張文宏:少喝粥,多吃這3種食物,增強體質最重要
    時下,喝粥好不好又開始成為輿論的焦點,對此我是不敢苟同網紅醫生張文宏的觀點,幾千年的飲食習慣,很難改過來。 最近,網紅醫生張文宏主任和其它三位專業人士一起舉辦了一場與海外華人、留學人員的愛心連線直播。張文宏主任也給到了大家一些飲食建議和提醒:增加營養、不要恐慌,生病了,少喝粥,增強營養多補充蛋白質才是關鍵。並同時提到了儘量多吃三種食物:喝牛奶、吃雞蛋和牛肉。
  • 專家張文宏最新提醒,多喝水,多吃這2種食物,網友:真接地氣
    張文宏最新提醒來了,多喝水,多吃這2種食物,洋蔥炒雞蛋火了,這樣做真香,拿肉菜都不換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正在全球加速蔓延,為幫助廣大在法留學生和華人華僑更好地了解疫情、應對疫情,4月4日,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了在線交流,回答海外僑胞們關心的疫情發展